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東部大省,又多了一條“運河”,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杭州日報
杭州日報消息,7 月 18 日,京杭運河杭州段二通道(以下簡稱 " 運河二通道 ")正式建成通航。
作為浙江省投資最大的水運項目,運河二通道全長約 26.4 公裏,總投資 167.7 億元,自 2017 年 12 月開工,2023 年 6 月全線建成。項目由新開挖航道段和八堡船閘段組成,始于杭州市臨平區運河街道東新村(博陸) ,穿過杭州城東,通過八堡船閘與錢塘江相連。
京杭運河杭州段二通道示意圖 圖片來源:潮新聞客户端
京杭運河浙江段北向連接長江黃金水道,南向與杭甬運河聯通直達寧波舟山港,西向連接錢塘江中上遊,承擔着煤炭、建材、石油、鋼材等大宗貨物的運輸任務。
随着時代發展,現有京杭運河杭州市區段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航運需求。經國家發改委研究決定,在現有杭州市區段東側開辟一條新的高等級運河通道(即二通道項目),以解決運量快速增長與航道通過能力不足的問題。
根據規劃,運河二通道達到三級航道标準,可通行千噸級船舶。未來,很多貨船将改由運河二通道直達杭州進入錢塘江,原有運河城區段則将轉而重點發展水上客運、旅遊等功能。
解讀:從首次提出設想到正式建成通航,運河二通道幾經波折,歷時 30 餘年之久。這背後,是不斷加重的京杭運河杭州段運量負荷——
2020 年以來,杭州航區船舶過閘量破億噸,且逐年增長。作為京杭大運河溝通錢塘江的唯一水上交通樞紐,三堡船閘最大僅可通行 500 噸級船舶,年貨運量則達到 6000 萬噸,幾乎 7 倍于其設計通過能力。
缺少高等級航道,是杭州内河航運最突出的 " 痛點 "。而随着運河二通道通航,據測算,杭州内河運力将直接提高 40%,一改此前 " 小馬拉大車 " 的局面。
不過,對于杭州和浙江而言,運河二通道建成的意義,還不止于此。
目前,浙江已基本形成京杭運河、杭甬運河、錢塘江構成的 Y 形千噸級海河聯運大通道,其中的交匯點就是杭州。
圖片來源:潮新聞客户端
随着運河二通道建成,杭州有望真正實現 " 通江達海 ",其作為浙江乃至華東地區水上物流集散中心的地位将愈發凸顯。
這也進一步提升杭州對做強 " 樞紐 " 的渴望。在今年初發布的《杭州加快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實施方案》中,杭州明确提出,要建設 " 世界級内河航運工程 ",貫通千噸級航道,高等級航道裏程達 477.6 公裏等。
更進一步來看,對整個浙江而言,這條 26.4 公裏的航道,還有望打通浙江水運格局的 " 任督二脈 " ——往北,進一步拓展浙江與上海、江蘇、山東的水運聯系;往東,直通寧波舟山港,實現河海聯運;往西,通過錢塘江中上遊航道,與鄱陽湖、贛江、長江貫通,進而成為深入長江經濟帶腹地。一幅新的浙江水運圖景,才剛剛拉開序幕。
# 動向
上海推動產業互聯網平台發展
7 月 18 日,上海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關于促進本市生產性互聯網服務平台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主要内容。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總工程師葛東波透露,上海生產性互聯網服務平台發展已形成萬億級的產業規模、多領網域的產業賽道。為落實《若幹意見》,上海制訂發布《上海市促進產業互聯網平台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 年)》,力争到 2025 年,產業互聯網平台交易額突破 3.3 萬億元;引育 100 家以上的產業互聯網平台企業,其中 30 個以上的頭部平台。
河南将積極發展衞星互聯網
河南發布消息,7 月 17 日,河南全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推進會議在鄭州召開,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在會上強調,要加快建設泛在先進的信息基礎設施,突出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兩大重點,全面部署新一代通信網絡,加快打造中部算力高地,積極發展衞星互聯網,搶灘布局前沿信息基礎設施,鞏固提升信息通信樞紐和信息集散中心地位。
無錫要加強市網域一體化
澎湃新聞消息,繼年初籤署聯動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定之後,無錫下轄的江陰市、錫山區和惠山區三地主要負責人 7 月 15 日籤訂《江陰市—錫山區—惠山區聯動發展合作事項清單》,加強在規劃、產業、交通、科創等方面的合作共融,推動市網域一體化發展。
西鹹一體化今年怎麼幹?
陝西日報消息,2023 年推進西安—鹹陽一體化發展和西安都市圈建設年度重點工作任務、重點項目清單已于近日印發。在西鹹一體化方面,要優化西安重點產業鏈區網域布局,推動西安產業鏈配套企業、生產性服務業向鹹陽、西鹹新區布局;加快西安 " 雙中心 " 建設,強化秦創原牽引,推動西安向鹹陽提供協同創新服務;完善交通聯通網絡,确保地鐵 1 号線三期如期通車運營,加快馬家堡至泾陽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等。
橫琴口岸試點推行 " 常旅客 " 計劃
國家出入境管理局 18 日出台《積極支持促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發展若幹出入境管理服務措施》。在便利人員車輛跨境流動方面,明确在橫琴口岸試點推行 " 常旅客 " 計劃,對經常往返琴澳兩地的商務公務人員、澳門高校職工等符合條件的出入境人員,提供 " 常旅客 " 通關便利安排;實行出入境通關車輛 " 合作查驗、一次放行 " 新模式,實現跨境車輛 " 一次排隊,集中采集,聯動放行 "。
# 聲音
國家發改委:将堅持常态化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
7 月 18 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副司長李慧表示,根據國務院部署安排,近期國家發改委建立了與民營企業溝通交流機制,與部分民營企業負責人面對面進行了深入讨論交流,認真聽取了民營企業經營發展情況、面臨的困難問題和相關意見建議。邀請的企業來自設備制造、鋼鐵冶煉、紡織服裝、食品加工、新能源、郵政快遞、互聯網信息、餐飲等多個行業,兼顧了大、中、小型不同規模,覆蓋了東、中、西部不同地區,就是要盡可能聽取來自各方面的真實情況。
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将持續發揮民營企業溝通交流機制作用,堅持常态化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認真傾聽民營企業家的真實想法,積極協調解決企業提出的具體訴求,及時對現行政策的實施效果進行客觀評估,進一步完善宏觀政策舉措,認真研究論證宏觀層面的政策建議,并組織引導地方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共同為民營企業等各類所有制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 數讀
中國發明專利有效量達 456.8 萬件
7 月 18 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 2023 年上半年知識產權工作有關情況。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介紹,截至今年 6 月底,中國發明專利有效量達 456.8 萬件,同比增長 16.9%。
今年上半年,共授權發明專利 43.3 萬件,實用新型專利 110.4 萬件,外觀設計專利 34.4 萬件。受理 PCT 國際專利申請 3.5 萬件。專利復審結案 3.3 萬件,無效宣告結案 4433 件。中國申請人通過海牙體系共提交外觀設計國際申請 957 件。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