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發售4個月,華為Mate 60 Pro卻“遙遙無期”,歡迎閲讀。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欣
編輯|趙建凱
頭圖攝影|趙建凱
2023 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12 月 29 日),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公司官方微博 " 華為中國 " 發表新年致辭稱,預計 2023 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 7000 億元(人民币),其中終端業務好于預期。
這份成績單中,Mate 60 Pro 功不可沒。
根據 Counterpoint 的數據,自上市以來,這款智能手機一直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并讓華為從蘋果手中奪回了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 最新款 5G 華為手機 " 讓 Mate 60 Pro 自帶光環。但光環照耀下,幾家歡樂幾家愁。
(2023 年)11 月下旬,生活在福建漳州的應潔到華為線下門店留下聯系方式,開始排隊等待華為 Mate 60 Pro。" 上周通知我到貨了,但必須搭配買一款 200 元以上的華為產品。" 應潔回憶道," 但當時我看社交平台上有消息稱,可能馬上要鋪貨了,于是就放棄了‘配貨’買手機的名額。"
但轉戰線上後,連續一周 " 蹲點 " 搶購計劃,均以失敗告終。應潔無奈再次到線下排隊預約。" 換了家店就得重新排隊。店員説可能要等到(2024 年)1 月會到貨,但也要先登記排隊。"
聖誕節前的 12 月 23 日,一邊在線下排隊,一邊繼續在線上 " 拼手速 " 的她,終于搶到了一台 1TB 版本的華為 Mate 60 Pro。前前後後曲折的搶手機過程,讓應潔向《中國企業家》感慨道," 真不容易,終于上岸了。"
也有人比應潔提前一步 " 搶灘登陸 " 上岸的。" 給了‘黃牛’ 500 塊錢‘服務費’後,我在 9 月底拿到了貨——也正好是開售一個月後。" 一位華為手機的資深用户(" 花粉 ")對《中國企業家》説道,語氣中充滿了快人一步的慶幸和驕傲。
到了 10 月份,黃牛的 " 服務費 " 已經由上一個月的 500~1000 元,上漲到了 1000~1500 元。" 我在十一假期後加價到了 1500,現在還沒拿到貨。" 另一位 " 花粉 " 在 12 月初對《中國企業家》抱怨道。
《中國企業家》于(2023 年)11 月 22 日、12 月 23 日,兩次探訪北京朝陽 CBD 區網域内的多家華為線下店發現,無論是店員還是消費者,都覺得自 Mate 60 Pro 開售以來,大家總是在 " 遙遙無期 " 地等下去。甚至有些人覺得,在 2024 年買到 Mate 60 Pro 的希望,也是微乎其微。
一出生就 " 矛盾重重 "
從一出生,Mate 60 Pro 就是 " 矛盾 " 的集合體。
8 月 29 日中午,華為沒有按照常規操作召開發布會、發布廣告,就在華為商城官方微信公眾号宣布,推出 "Mate 60 Pro 先鋒計劃 ",開售 Mate 60 Pro。
在對外的公開信中,華為稱此舉是為了 " 讓部分消費者提前體驗史上最強大的 Mate 手機 "。當天,華為商城及部分線下門店正式開售 Mate 60 Pro。
8 月 29 日,華為 Mate 60 Pro 正式發售。來源:華為商城
差不多一個月後(9 月 25 日),在深圳春繭體育館舉辦的 2023 年秋季 " 全場景發布會 " 上,華為終端 BG CEO 餘承東只字未提 "Mate 60 Pro",只是以 " 先鋒計劃的產品 " 代指。
在台上,餘承東用兩次 " 遙遙領先 ",讓這場被視為華為近三年來最盛大的消費硬體產品發布會,變成了一場沒有手機、沒有絕對主角的發布會。
而在 2020 年的華為 Mate 40 系列發布會上,餘承東一共用了 14 次 " 遙遙領先 ",強調華為手機與業内同行之間的差距。
尋尋覓覓尋不到的 Mate 60 Pro
在 9 月的秋季發布會上,餘承東 " 感謝全國人民的鼎力支持,正在加班加點緊急生產(Mate 60 Pro)"。但消費者卻始終感受不到這種加急的節奏。
正式發售後的 4 個月裏," 一機難求 " 始終是眾多消費者的第一感受。
雙井富力廣場的華為智能生活館,是 CBD 區網域内面積較大的華為線下店,Mate 60 系列的樣機擺滿了整整一個單獨展台。
" 如果你今天排隊預訂的話,最快也要在 2~3 個月後才能拿到。" 在 11 月 22 日第一次探訪時,店内的銷售人員對《中國企業家》説," 因為你前面已經排了大概 2000 人了。最近一個月内,‘(Mate 60)Pro ’一直都是缺貨狀态。"
當時,這家店裏還施行 " 限購 ",一個人只能預訂一台手機。預訂時,預訂者本人要在店内實名登記身份信息、手機号碼。到貨後,店裏會打電話或發送手機短信通知本人來取,并且還要在這家店裏現場拆封、激活機器。
雙井富力廣場的華為門店。攝影:趙建凱
" 其實,并不是缺貨,而是來了現貨後就交付出去了,就被之前的預訂消化掉了。" 店内的另一位銷售人員解釋道。
他還建議:因為這家店比較大,所以來預訂排隊的人自然就比較多;如果去附近小一些的店預訂,可能不用等這麼久了。
距離富力廣場 2.5 公裏,大望路上的新世界百貨華為體驗店,在面積上要小近三分之二,店員給出的預訂等待時間是以 " 周 " 為計算的,即 "4~8 周 "。12 月 23 日,第二次探訪時,這家店的店員則直接表示,目前門店基本不接受線下預訂。
旁邊幾步之遙的金地中心店,面積要小二分之一,在 11 月底時已經有 300~400 人在排隊了,也是要等上 4~8 周。
面積最小的國貿商城地下一層的華為店店員則明确表示,雖然接受預訂,但到貨日期無法确定," 現在什麼都不能保證,因為店裏預訂的人太多了 "。聲音的分貝和語氣中的 " 自豪 ",都蓋過了隔壁 iPhone 店裏的店員。
一個月後 12 月 23 日的第二次探訪中,富力廣場店的一位店員告訴《中國企業家》,Mate 60 Pro 1TB 版本現在預訂可以 1 個月左右到貨,但是 512G 版本仍然還需要 2~3 個月。
當天傍晚,位于金地中心的華為授權體驗店,有不少消費者在店選購產品,在靠近收銀台的島台上,圍坐了一圈消費者和工作人員。
" 他們都是來上手試華為 Mate 60 Pro 手機的。" 一位店員表示," 最近剛剛到貨了十幾台 Mate 60 Pro 樂臻版,現在門店僅剩一台現貨。"
據該店員介紹,Mate 60 Pro 樂臻版套餐才于近期推出,因此預訂人數較少,套盒内包含華為 Mate 60 Pro 及搭配的 Free Buds 5 至臻版耳機。
據了解,Mate 60 Pro 樂臻版的套餐分别為 "12GB+512GB,價格在 7899 元 " 和 "12GB+1TB,售價是 8899 元 "。相較于分别購買兩件單品,樂臻版的總體價格變相降價 99 元。
而面對這是否是 " 配貨 " 的質疑,該店員則否認稱:" 這是成套自帶耳機版本。" 他還特别強調,Mate 60 Pro 一出貨,就直接給到先前預訂的客户了,基本不會有現貨售賣," 如果你要買單機版本的話,現在估計哪裏也買不到 "。
但該店員也透露,備貨不足的問題或即将得到改善," 我們剛剛開會通知,元旦後 Mate 60 系列貨量會增多。" 他向《中國企業家》表示。
不可承受之重
從發售之初,Mate 60 Pro 就承載了華為手機突破封鎖,重新搶回市場份額的巨大意義。中信建設的研報顯示,在 Mate 60 Pro 發布之後,截至 11 月,華為手機銷量份額漲到了 19.4%,位居國内市場第一。而 Counterpoint 統計數據顯示,華為在整個 10 月的增長超過 90%。
但一個必須承認的事實是,供應鏈上交付新手機的壓力使得 " 遙遙領先 " 的華為 Mate 60 Pro,對于一些消費者而言卻是 " 遙遙無期 "。
Mate 60 Pro 的搶購潮,始于其發售之初。
8 月 29 日 12:08 正式發售一開始,Mate 60 Pro 直接上架銷售。9 月 3 日全面開售當天,天貓等渠道的部分顏色 Mate 60 Pro 手機在發售數秒内即售罄,其餘渠道官方旗艦店的各顏色 Mate 60 Pro 手機也在一分鍾内售罄。火爆程度,超出預期。
一時間,全國多地的線下華為門店也再次出現排隊盛況。
為了防止黃牛倒賣,繼富力城店之後,金地中心店也開始要求線下提貨後,必須當場拆封激活。
華為官方也悄悄開啓了 " 配貨 " 模式。
不少求購的消費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在線下華為直營店或者旗艦店買 Mate 60 Pro 還需要 " 配貨 ",例如買手機時需要額外購買價值 999 元的手表或一年的碎屏險。
在線上,華為商城 11 月 6 日開啓的 "90 天預約申購 " 活動中,消費者在預約申購期内下的訂單将按照随機順序發貨。與此同時,不少消費者仍每日蹲守淘寶,卡點 " 拼手速 "。但 " 搶不到 " 仍是社交平台的主流聲音。
發售 4 個月後,Mate 60 Pro 的產能和備貨情況難言 " 好轉 "。富力廣場的店員透露,門店裏同為高端線的 P 系列也缺貨," 現在 P 系列的產能也讓給 Mate 60 Pro 了 "。
遮遮掩掩的 "5G"
9 月秋季發布會上,餘承東沒有對 Mate 60 Pro 的 5G 芯片給出詳細的具體説明。而在 Mate 60 Pro 手機上,更是難尋 "5G" 的影子——無論是在手機螢幕上,還是在軟體系統的設定裏。
一位 " 花粉 " 在激活了新到手的 Mate 60 Pro+ 後發現,手機螢幕上方既不顯示 "4G",也不顯示 "5G"。
他本想在軟體系統設定裏的 " 關于手機 ",通過顯示的手機處理器品牌、型号再去判斷,但也沒成功。
在他已經用了半年多的華為 nova 11 上,系統顯示的是 " 高通骁龍 778G 4G"。而在新到手的 Mate 60 Pro+ 上," 處理器品牌、型号 " 這一項根本就不存在。
華為 nova 11 上的設備信息。
華為 Mate 60 Pro+ 上的設備信息。
軟體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要在硬體上去想辦法了。
據《央視新聞》報道,全球著名的半導體行業觀察機構 TechInsights 對 Mate 60 Pro 進行了拆解,結果發現其處理器是新型麒麟 9000S 5G 芯片,采用的是 7 納米工藝。
而這正是關鍵。眾所周知,2019 年至 2020 年期間,美國政府對華為實施了多輪制裁,導致華為 5G 手機芯片被徹底斷供。
近三年,華為對外發售產品均為 4G 手機。被動之中,市場份額也一直在滑落,而 Mate 60 Pro 所搭載的麒麟 9000S 5G 芯片,則是華為在直面各種限制與制裁後的首款自研芯片。
盡管相比 iPhone 手機上的 3~5 納米工藝的芯片,"7 納米 " 仍有大約 5 年的差距,但其同樣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據《金融時報》報道,芯片制造中最廣泛認可的基準之一是 7 納米,雖然表面上是指工藝節點的尺寸,但在行業裏,它是生產高性能芯片的尖端技術的 " 簡寫 "。
蘋果 iPhone XS 所使用的 A12 芯片和特斯拉半自動駕駛的 Dojo D1 均采用台積電代工生產的 7 納米工藝生產。
麒麟 9000S 本身也極具意義。盡管并未有官方説法回應 Mate 60 是否是 5G 芯片,但麒麟芯片也承載了外界認為華為 " 突破制裁、回歸 5G 的信号 "。
此外,有拆機視頻還顯示,華為 Mate 60 Pro 僅有海力士的存儲和部分 CMOS 芯片非國產,預估整體國產化率在 90% 左右,也是目前國產化率最高的手機。
當然,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問題已迎刃而解。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呂廷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真的全部實現國產化,那麼意味着在 5G 智能手機領網域,就突破了 " 卡脖子 " 的問題,但距離高端芯片的先進工藝仍有一定差距。
中芯國際
盡管華為完成了一次 " 從 0 到 1" 的跨越,但遲遲無法到貨的手機,似乎也反映着麒麟 9000S 5G 芯片在產能規模、供應等方面的問題,仍有等待跨越的關卡。
據《日經亞洲》報道,7 納米的麒麟 9000S 芯片由中芯國際代工制造。這家公司曾對外宣稱,自己已經找到了一種使用過時設備生產更先進芯片的方法。
簡單來説,如果用先進設備來生產 7 納米芯片,只需要 9 個步驟;而用别的方法,在過時設備上則需要 34 個步驟。
但是,每增加一個步驟,就會有更多的芯片被當作 " 廢品 " 而扔掉,生產設備成本也會上升,還會消耗更多的組件和原材料。
雖然與已經熟練掌握 3~5 納米工藝并擁有先進設備的台積電相比,中芯國際的這種 " 方法 " 會花費更長的時間、更高的成本,可能還無法保障高(90%)良品率,但對華為而言至少是一個機會。
但中芯國際似乎也有自己要面臨的問題。
2020 年底,美國政府對中芯國際實施制裁,對其施加的貿易限制包括 " 外國直接產品規則 "。據悉,該規則旨在禁止世界上任何國家的任何公司使用來自美國的設備,為華為制造芯片。而這也意味着,中芯國際進口 10 納米以下芯片所需要的原料和設備受到限制。
Mate 60 Pro 發售至今的四個月裏,也許是中芯國際在這些種種限制下的 " 高風險量產階段 "。這一時期内,如果能保證華為訂單上的 30% 的產量,已經是超常發揮了。
2024 年,希望中芯國際的方法能實現超過 90% 的良品率,以便讓麒麟 9000S 幫助華為重新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
第三方研究機構預測,随着麒麟 9000S 芯片的大規模量產,Mate 60 Pro 的銷量在 2024 年将飙升至 4000 萬至 6000 萬部。而更多搭載這種高性能芯片的其他型号的華為智能手機,将在 2024 年達到 7000 萬部。
但在講好 " 觸底反彈 " 的故事之前,解決好產能問題,讓用户早一點拿到手機,也是華為在 2024 年關鍵且重要的一步。
文中應潔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