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拼多多殺瘋了,為何“分身”海倫司們還是趴在地板上?,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向善财經
最近的消費财經圈,發生了不少大事。
比如拼多多市值超過了阿裏,直接開創了電商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再比如良品鋪子官宣大降價," 友商 " 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朋友圈喊話 " 高端性價比 "。
當然,最上頭的 C 位,還要屬軍大衣。
" 不是羽絨服買不起,而是軍大衣更具性價比。"Z 時代的一句話,徒留波司登這批前浪們,在風中凌亂 .....
這麼多事,本質上是一件事——平替火了。
阿裏不改變,拼多多就來颠覆你;良品鋪子、三只松鼠賣的貴,不急,趙一鳴們磨刀霍霍;波司登你随便走你的高端路線,我只愛軍大衣……
作為一個小散户,千年老韭菜,我很亢奮,這不就是财富密碼嗎?——這麼大的消費勢能,我只要找到類似的平替概念股,坐等起飛。拼多多受追捧,這好辦,拼多多不是在好多領網域都有分身嘛,不少企業号稱 XXX 界的拼多多。
我最先想到的就是酒吧界的拼多多——海倫司。
結果,我拿着 " 密碼 ",輸了入進了海倫司,愣是沒取出來我的錢。這個股價,這個市值,這麼大的外部利好——年輕人,Z 時代,消費降級,平替,便宜,可為啥,這麼多光環加持,咋就是帶不動海倫司呢?
看二級市場走勢,自上市以來那叫一個曲折,跌跌撞撞一路向下頭也不回……從 26 塊 6 港元的高點,跌到現在 4 塊 4 港元。這究竟是被低估了?還是海倫司自身模式有問題?
今天,我們試着從幾個維度展開分析:
一:相比消費降級,消費更新更利好海倫司
二:海倫司的财報基本面。
三:海倫司如何自救。
海倫司的平替模式,在消費降級時代失靈了
這世界上有兩種產品,一種是剛需產品,另一種是非剛需產品。
非剛需的產品利潤空間高,經濟上行周期賺得更多,比如一些中高級的服裝品牌,但剛需產品需求穩定,增長無關大環境。比如牛奶、包裝水等消費品。
下行周期,拼多多、趙一鳴零食等公司走紅,這兩年迎來了商業上的飛躍,講究的就是一個平替,而拼多多賣的是日常用品,購物消費是剛需,本質上是剛需平替。零食本身具有成瘾性,對零食愛好者來説也是剛需,趙一鳴、零食很忙走紅,也是剛需平替。
最難增長的,恰恰是改善型消費的平替產品,而非剛需平替。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沒聽過出行平台的平替產品走俏,比如花小豬。這兩年花小豬的用户增長并不大,核心在于,這部分群體對價格敏感,消費降級之後,大不了坐公交地鐵,可以選擇不打車。
本質上,海倫司跟花小豬是一類,背後是用户改善型需求下的平替。
既然不剛需,那麼平替的勢能就不高,消費降級中,大家沒錢了,我不消費這個品類就可以了,沒必要非給自己找個平替。而且,海倫司針對的是價格敏感型的消費群體,用户大多是大學生、白領群體,消費降級得很徹底,這個品類需求就會大幅減少。
酒吧這個業态,在國内本就不是剛需,本質是改善型消費的產物,沒錢,大不了跟朋友在家喝。最不濟,門口小店點盤花生米,也不是不可以喝上。
所以,海倫司看似是平替,但是切的人群是價格敏感型消費群體,他們的收入受影響,影響的最大的其實也是海倫司自己。
我們從這些年海倫司的業績變化來看,2019 年海倫司業績增長最快,營收增長了 119.91%。2020 年疫情開始,線下消費遭受打擊,海倫斯增速下降到了 8.98%。2021 年,經濟回暖消費復蘇,海倫司業績增長到了 16.27 億,可到了 2022 年消費市場下行,業績反而又下滑。
可見,海倫斯的業績随大環境波動其實是很明顯的。
海倫司未來想象力,其實也不在于消費降級而在消費更新。外部環境消費更新更有利于其業績。
很多人,把海倫司類比拼多多和蜜雪冰城,其實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投資邏輯。
用這個邏輯我們看拼多多,看蜜雪冰城,這兩家都是在下行周期成長起來的,與海倫司底層的增長邏輯完全不一樣。所以,韭菜們,多關注,剛需賽道的消費平替,更有價值,一些非剛需的改善型賽道,消費降級時代,他們只會更慘。
所以,中短期來看,海倫司未來的想象力空間可能并不大。
另外,拼多多、蜜雪冰城能做起來,在于企業自身護城河夠深,拼多多是產業鏈很強,做農業供應鏈有一手,蜜雪冰城是成本控制能力,這些都是核心壁壘。海倫司所缺乏的其實也是自己的核心壁壘。
首先,海倫司做大下沉市場的想象力其實不大,下沉市場沒有這類消費需求,大家喝酒還是三五成群撸串兒,要麼下館子,沒有像海倫司這種樣式的消費場景和消費習慣。
其次,海倫司的模式無法适應海外市場,出海的路子被堵死了,畢竟便宜酒吧在海外是常态,也是原本就有的海外文化。拼多多能超過阿裏,不單單是消費降級,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海外市場。
海倫司業務模式單一,沒啥想象空間。靠加盟做大營收效率其實并不高,接下來能不能實現價值成長,恐怕還是得看自身的基本面。
海倫司的财報基本面
實事求是地説,從當下的财報表現來看,海倫司可能并沒有表現出更多的成長性。
天眼查 APP 顯示,2021 年 9 月份海倫司在港股正式上市,而 2019 年到 2022 年,海倫司營收的增速是一直在下滑的,四年的營收增速分别為 391.95%、44.82%、124.42% 以及 -15.05%。
增速的下滑的原因可能就是低估了疫情對消費的影響,同時為了做大營收規模不斷擴張,最終帶來的是成本的迅速上升。
所以,2019 年至 2021 年,海倫司的固定資產規模迅速增長,分别為 5.01 億、7.43 億、22.20 億,2022 年下半年,由于大力撤裁門店,固定資產投資減少到 11.5 億,到 2023 年中報,固定資產就只剩下 7.84 億。
相對應地,海倫司門店數量也在迅速減少。
2023 年上半年,海倫司自營門店數量為 653 家,相較上年年末減少 114 家。2023 年 6 月 30 日到 8 月 25 日,海倫司繼續關店 91 家,這意味着 2021 年新增門店數量的一半已經關店。
關店對财務產生了兩個關鍵影響:
一個是海倫司的經營利潤終于轉正了。
2023 年中報顯示,海倫司上半年實現經營溢利 2.67 億,要知道 2022 上半年,海倫司還虧了 2.81 億。
業績大轉彎的背後,可能是因為固定資產減少導致折舊及攤銷大幅減少。2023 半年報顯示,海倫司折舊及攤銷為 1.20 億,同比下降了 -49.88,相比之下 2022 年半年報為 2.39 億。
當然,利潤轉正也有削減費用的影響。2023 上半年,海倫司銷售費用下降了 74.43%、行政開支下降了 50.31%,比 2022 半年報年少了足足 3.48 億。
另一個重要的影響是,營收規模也下滑得厲害。2023 年中報顯示,上半年海倫司營業額僅為 7.1 億,近三年中報最差。
重資產規模丢失成長性的一個重要判斷标準是,在利潤轉正之前,營收規模到底有沒有真正的做上去?營收規模做上去之後,才能為将來形成規模效應打下基礎。
我們可以拿瑞幸來對比,從财報來看,瑞幸 2022 年盈利,在利潤轉正之前,2020 年到 2022 年,瑞幸營收規模從 40 億增長到 132 億。所以,在步入正确的經營軌道之後,瑞幸在财務上是有成長性的。
海倫司的問題在于,營收規模還未成長起來,便急切地通過降本增效去改善利潤表現。説穿了還是想給資本市場一個交代,以便于後續融資。但是,短期的盈利能力能夠改善成長性嗎?恐怕很難。到頭來還是要從經營上去做文章。
所以,海倫司又開放了加盟模式。
2023 年 6 月 2 日,海倫司宣布推出 " 嗨啤合夥人計劃 " 開放精品店、優品店、臻品店的加盟。加盟之後,合夥人要獨自承擔開店費用,而海倫司提供包括營銷、供應鏈、培訓等在内的賦能支持。
拿優品店來説,據估算,加上 5 萬保障金和 15 萬品牌合作費,加盟商不含租金人力的前期投入需要 100 萬左右。相對應的,當門店毛利超過一定水平後,海倫司會對超出的部分進行抽成,毛利越高,抽成的比例也越高。
此次開放加盟之後,會有多少投資者下場加盟,還是個未知數。
畢竟,市場消費環境大不如前,人們的非剛需支出收縮的背景之下,海倫司能不能賺到年輕人兜裏的錢,多了一絲不确定性。
在财務上,海倫司開放加盟的核心目的很清晰,一是盡可能地降低門店擴張的成本,二是希望快速做大營收規模。
説到底,看到短暫的盈利帶不動資本市場的信心之後,又轉過頭來去謀求規模增長,至于這次能不能真正把更多的店開起來,把營收規模快速做上去并且還能盡可能地降低成本,恐怕還很難説。
好的一面是,海倫司做的,是一個高毛利的生意。
目前,海倫司的毛利率表現還是不錯的,即便是 2022 年毛利率下降了 6%,海倫司的毛利率仍然有 63.96%。接下來,這門高毛利的酒館生意能不能讓加盟商掙到錢,加盟商數量能否重回增長,可能是海倫司能否形成規模效應,挽回資本市場信心的關鍵所在。
海倫司 " 自救 " 的 " 三板斧 ":回購、加盟、做大營銷
10 月 25 日,海倫司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将回購公司不超過 1.27 億股股份,此後海倫司便開始了股票回購動作。如今,回購還在繼續。
12 月 4 日,海倫司耗資 98.5 萬港元回購 21.7 萬股。
12 月 5 日,海倫司斥資 2.29 萬港元回購 500 股。
12 月 7 日,海倫司斥資 98.75 萬港元回購 21.7 萬股。
12 月 8 日,海倫司發布公告,斥資 29.39 萬港元回購 6.6 萬股。
……
外界認為,海倫司回購股票的目的,核心在于提高股價表現,但從目前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力度似乎還不夠,發布回購公告前一個交易日,海倫司港股收盤價為 5.5 港元,如今股票回購之後,截止 12 月 8 日收盤,海倫司港股股價下滑到 4.4 港元,下跌了約 20%。
這可能説明,回購之外,海倫司似乎還需要讓投資人看到更多信心。而這個信心還是得來自經營。
經營層面,放開加盟。做供應商,這個路子是對的。關鍵是怎麼繼續沿着這條路走下去。
鍋圈也好、蜜雪也好,其實都是玩的這個模式,做加盟。當然,短板是速度太慢,加盟商數量不夠就缺乏規模效應,加盟商多了之後,未來有望實現進一步增長。
事實上,資本市場的想象力在于規模。
海倫司所在的這個行業,本就是個散亂的行業,行業 CR3 值不高,因此,做供應商的關鍵還是得先把規模做起來。就像瑞幸星巴克做的那樣。
要把規模做起來,加大營銷是必須走的一步。
目前來看,海倫司銷售費用占比不高,以 22 年為例,15.59 億的營收,只有三千多萬的營銷費用,實在是不夠看。瑞幸是多少呢?132 億的營收盤子,37.95 億的市場銷售費用。
加大營銷最核心的價值,在于能夠讓加盟商看到甜頭,核心是把加盟商做大,只有這樣,營收規模才能上去,市值才有成長空間。
營銷的核心,在于讓消費端刮起一陣夜經濟旋風,就像曾經的淄博燒烤那樣,把市場催熱起來。這點上,海倫司做得還遠遠不夠。
在這個方向上,可以跟江小白學學經驗,在情緒影響上做文章。
白酒品牌江小白,靠品牌營銷定位,人群定位硬生生地跑出來一條屬于年輕人的白酒賽道,還拉出來一個白酒各行從未想過的市場:女性白酒消費市場。
海倫司跟江小白其實是做的一樣的生意,都是滿足情緒價值,都是一種釋放,只不過江小白賣的是產品,海倫司賣的是場景,兩者給消費者價值是一樣的。
人類是情緒的生物,很多時候,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受到情緒的影響。
有些年輕人一邊在互聯網上抱怨不想在假日高峰期 " 人擠人 ",另一邊卻又心甘情願地踏上 " 特種兵 " 式的旅程。平時在外賣平台薅下的 " 羊毛 ",轉身就可以 " 野性消費 " 地換成一張加價的演唱會門票,滿足的就是情緒價值。
相較之下,做場景生意的海倫斯顯然在滿足情緒上更飽滿,更容易做情緒營銷。但遺憾的是,在這個方向上,海倫司并沒有玩出新花樣。
這也許就不難理解為啥市場這麼不看好未來的價值成長。
消費降級看似屬于海倫司的機會,其實并不是利好, 本來應該抓住機會,比如情緒營銷,卻沒能牢牢把握。如今,開啓了加盟模式,想讓加盟商看到信心,但加盟扶持力度卻又不夠。市場表現平平無奇,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所以,對于海倫司來説,接下來如何重塑市場信心找到真正的成長價值,可能才是關鍵所在。
寫在最後
對上市企業而言,市場表現的核心在于财務表現,而财務表現的核心在于經營, 經營的核心關鍵,其實就是人。管理層的個人能力、洞察與決策,才是真正左右企業成長方向的根本原因所在。
海倫司創始人徐炳忠是退伍軍人,也做過保安,能夠創立這樣一家上市企業,與其堅毅的品質,以及對理想的堅守密不可分。
不過,時代在變,生意也在變。
接下來如何更加适應市場環境,如何洞察更多年輕人的需求,可能才是打開海倫司未來價值成長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