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誰将再敗全年KPI?前11月僅兩家上市車企目标完成率超90%!,歡迎閲讀。
面對 2023 收官衝刺的最後兩周,各家車企表面上排名毫無波瀾,内心戲卻天壤之别,尤其是傳統大型汽車集團,極可能敗走這一年。
作 者 | 栾寅征
責 編 | 陳 楚
出 品 | 汽車 K 線
不出意外,中國汽車產業将很快迎來年產 3000 萬輛的高光時刻。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 " 中汽協 ")發布《2024 中國汽車市場整體預測報告》顯示," 預計 2023 年我國汽車總銷量為 3000 萬輛左右 ",2024 年有望進一步升至 3100 萬輛的水平。
不過,這并不意味着每家車企都能坐享這一盛宴。面對全年目标帶來的運營壓力與挑戰,各家車企的内心戲雖然有着天壤之别,但對于傳統汽車大集團來説,2023 恐怕又将成為敗走的一年。
1
波瀾不驚排名下,天壤之别的内心戲
與 10 月相比,《汽車 K 線》發布的 11 月主要汽車上市公司銷量排名、年度目标完成率排名均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從整體上看,僅有兩家上市車企年度目标完成率超過 90%,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一家,企業應對全年目标的壓力普遍擴大。具體到各家車企,可以發現大家的心态其實各有不同。
首先是排在前兩位,也是完成率唯二突破 90% 的理想汽車與吉利汽車。
縱然理想汽車僅用了 11 個月的時間,便以 108.56% 的完成率提前鎖定全年目标,但倘若理想汽車在 12 月的 5 萬輛交付量目标挑戰成功,意味着其全年目标完成率将超過 125%。
要知道其 2022 年全年完成率僅為 78.38%,如此大幅度的提升,對于企業自身其實是一把雙刃劍。
縱然全新市場格局下,不能完全沿用過去的眼光來衡量,但回看另一家上市車企在一年前的類似情況可以發現,大幅度波動的完成率,對企業整體運營能力提出的挑戰,值得警惕。
吉利汽車在 11 月銷量突破 20 萬輛的同時,年度目标完成率達到 93.09%,無論以當前月均銷量,或者是繼續以 20 萬輛的增長規模,吉利汽車全年目标完成率将有望成為榜單中最接近年初計劃的一家車企。
再結合其全年穩步增長的發展節奏,以及旗下三大核心板塊(吉利、領克、極氪)的全面發力,銀河系列登場後迅速站穩腳跟的綜合表現,使其成為 2023 年最具有研究價值的汽車業上市公司之一。
比亞迪的完成率雖然以 89.45% 位列第三,但綜合考慮到其全年 300 萬輛的宏大目标,以及連續兩個單月銷量突破 30 萬輛的強勢表現,非常有希望完成全年目标。
雖然零跑與小鵬的完成率十分接近、全年目标完全一致,且與蔚來相比都拉開了一定的距離,但實際上這兩家背後的心态或許截然相反。
1-11 月,零跑汽車年度目标完成率 62.77%,且縱觀其年内表現十分穩健。但實際上,與上年同期相比,零跑汽車銷量目标完成率落後超過 20 個百分點。
反觀小鵬汽車,雖然截至目前完成率勉強突破 60% 大關,但實際上其上年同期的完成率僅為 43.79%。
不過,好在零跑汽車和小鵬汽車都傍上了 " 跨國大款 ",拿到真金白銀,所以現階段銷量業績似乎不再是最重要的。
最令人擔憂的還是蔚來汽車,雖然 1-11 月累計交付量領先于零跑與小鵬,但其年度目标完成率僅為 56.81%,是本期唯一一家沒能達到 60% 的車企。
不僅如此,與上年同期相比,蔚來的完成率還減少了 14.3 個百分點。特别是與理想汽車相比,蔚來幾乎成為了造車新勢力陣營中的另一個極端。
2
3000 萬輛時代,屢敗屢戰的大集團
與上年同期相比,《汽車 K 線》2023 年 11 月發布的完成率排名減少了 4 家車企,其中有 3 家是由于尚未正式發布 2023 全年目标。
此外,一汽集團雖然最初公布了 400 萬輛的銷售目标,但由于自身并未公布最新銷售數據,同時中汽協從 10 月信息會起,将重點企業(集團)銷售情況進行了合并統計,所以在最新 3 期排名中都沒能再看到一汽集團的身影。
其餘的幾家大型傳統汽車集團,當下的目标完成情況不容樂觀。
其中,廣汽集團、上汽集團與東風集團股份完成率分别為:83.89%、73.06% 和 63.88%。回看 2022 全年,這三大集團沒有一家完成全年銷量目标。
更值得關注的是,與上年同期相比,上述三大集團的完成率均有所下滑。也就是説,三大集團極有可能再次敗走一年。
三大集團中,東風集團股份雖然完成率最低,但實際上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并不明顯,僅為大約 1 個百分點。而上汽集團、廣汽集團下降幅度均約為 6 個百分點。
筆者曾經在分析年初湖北省掀起 " 補貼潮 " 時提及,僅從東風集團股份的銷售表現來看,彼時的舉措在所難免,而就目前的銷售表現來看,結合當前數十家車企的促銷動作,接下來各大集團之間的較量注定會進一步更新。
3
Views of AutosKline
随着 2023 年進入尾聲,人們一方面看着中國汽車年產銷有望以 3000 萬輛的歷史新高開啓一個全新的時代,同時又總是感嘆終端銷售市場 " 價格戰 " 仍在不斷更新。
在資本市場,A 股在 3000 點的位置上已經拉鋸了将近兩個月的時間,汽車股更是連續三周出現下跌。
對于任何一家汽車業上市公司來説,面對最後十餘天的最後衝刺,怎樣平衡產值與廠商關系、在利潤與銷量之間,做出怎樣的選擇,是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
特别是對于傳統汽車大集團來説,面對 3000 萬輛的行業格局,怎樣做好自己的市值管理……
此刻,留給各大上市車企決策者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後附:《2023 年 11 月主要汽車公司銷量總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