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讓高合夢碎的超豪華市場,比亞迪有戲嗎?,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車 tech,作者 | 小 魚,編輯 | 楊知潮
高合汽車進入市場的四年裏,始終沒有掀起太大的波浪。但其高達 80 萬的昂貴售價,讓其身上充滿了關注。
尤其是當它遇見負面消息的時候。
據界面新聞披露,2 月 18 日,高合汽車召開内部大會,宣布即日起将停工停產 6 個月。此外,高合汽車方面稱,2 月 18 日之前的員工工資将照常發放;3 月 15 日之前還留在高合汽車的員工,僅發放基本工資;3 月 15 日之後員工僅發放上海基本工資。
其實早在 1 月 2 日,有網友抛出聊天截圖,爆料高合汽車已經停產停工,建議車主做好維權準備。接着,高合官方第一時間發布公告,出面辟謠,表示 " 運營一切正常 ",并且已報警處理,希望大家不信謠,不傳謠。
其實無論高合是否 " 辟謠 ",每個月幾百台的銷量數據,此前的裁員事件,已經無可争議的説明,高合早就陷入了出局的風險。
威馬汽車的破產,已經标志着造車到了淘汰期。接下來可能仍會有多家新勢力面臨停產、破產的危機。無論高合是否倒下,都不令人意外。
但另一個更值得思考的問題是,随着高合停產,還有哪些自主品牌能夠衝擊超豪華的市場?
01 高貴的高合
高合從誕生起,幾乎只有一個标籤:高。
不是個高,而是價格高。2017 年,華人運通由丁磊創立,2019 年 7 月發布第一款高合 HiPhi 系列汽車。
2021 年以前,人們對國產汽車的價位接受度還不高,15 萬的國產車就算 " 中高端 "。蔚來和理想把國產車賣到 30-40 萬,已經讓很多人質疑 " 憑什麼 "。沒想到高合的膽子更大,直接賣到了 80 萬。
2020 年 9 月,高合 HiPhi X 上市,起步價為 68 萬,最高售價達到 80 萬元,是中國本土新創汽車品牌中單車售價最高的汽車,整個高合品牌均價比 BBA 都要高。當然,丁磊本人不這麼認為,他表示,"80 萬的價格,我真的還是非常的不甘心。" 他認為," 高合汽車 60-80 萬,将打開中國新造車新格局 "。
新格局打沒打開不知道,但銷量是沒太打開。2021 年,本該是新能源汽車爆炸式增長的第一年,但高合汽車總銷量僅為 4237 輛,2022 年總銷量為 4349 輛。按照單價估算銷售額,高合一年的汽車銷售收入應該與蔚來一個月的接近。當然,作為第一個敢把新能源汽車賣到 80 萬的玩家,每個月能有幾百台的銷量,也算是國產汽車的開拓者了。
這點好景也不長,到 2023 年上半年,高合汽車雪藏了月銷量數據。依據常識,這肯定不是因為賣得太好怕友商嫉妒。第三方交強險數據顯示,2023 年前 5 月高合汽車累計上險數僅剩 383 輛。
或許是因為銷量太拉胯,也或許是因為想學特斯拉的 " 從高往低打 ",高合開始 " 下沉 "。
2023 年 7 月,高合 HiPhi Y 正式上市,售價區間為 33.90-44.90 萬。這價格當然也不便宜,但對高合來説,這已經算得上 " 低端車型 "。想當初,80 萬的售價已經讓丁磊感到 " 不甘心 ",不知降到 30 萬後,高合老板作何感受。同年 9 月,高合以 " 訂單超預期 " 為由,對此款車漲價 1 萬。
超預期是多少?答案是也沒超多少。截止到 2023 年 12 月份,高合 HiPhi Y 最高月銷量為 1606 輛,2023 年累計銷量為 3735 輛。
錢沒賺到,逼格也沒留住,到這裏,高合的困境就成了必然。2023 年 10 月,有傳聞稱高合開始進行大規模裁員,比例高達 20%,有的部門甚至裁了 50%。對此,高合汽車當時回應只是常見的業務調整,人員流動很正常。但很顯然,高合那點銷量不太容易支撐起來正向的經營現金流,高合已經到了需要輸血的時候了。
高合做的是土豪的生意,融資找的也是土豪。2023 年 6 月份,高合傳來一個好消息。華人運通與沙特投資部籤署了一項價值 56 億美元,折合人民币 399.29 億元的協定,雙方計劃成立從事汽車研發、制造與銷售的合資企業。近 400 億的投資,一旦到位,高合的困境将迎來轉機。
不過,據沙特方面表示,投資華人運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促進其國内電動汽車制造業發展。換言之,這筆錢能否幫助高合扭轉危機,要打一個問号。合作至今,已無最新進展消息公布。
2023 年威馬汽車的破產,象征着新勢力已經到了淘汰期。在這種時候,高合還守着每個月 500 多台的月銷量,即便它的售價非常貴,其命運也仍然不太樂觀。
02 80 萬的野心,太大了嗎?
高合的命運,和其一開始的定位有關。
2017 年前後,或許是為了復刻特斯拉的路徑,也或許是為了 " 打開造車新格局 ",國内新勢力都瞄準着高端市場。事實證明,高端市場也确實更有利,目前的一線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都是從中高端做起。
但高合 80 萬的的價格是有點太高了。
首先,高合所在的級别的市場是非常小的。據崔東樹在個人新媒體發表的文章顯示,2023 年前 10 個月,40 萬以上的銷量只占大盤的 3.3%,另有第三方數據顯示,50 萬以上的超豪華汽車只占大盤的 1.34%。
越是銷量少的市場,也容易出現馬太效應。在高合所在的市場裏,寶馬 X5 幾乎是絕對的霸主。懂車帝的數據顯示,2023 下半年,在 50 萬以上的 SUV 中,寶馬 X5 一台車的銷量幾乎等于 2-10 名之和。此外還有經典的奧迪 Q 系列,以及奔馳 E、奔馳 GL 系列也是超豪華市場的 " 老油條 "。除了 BBA 以外,路虎和保時捷也是這個價位的重要玩家。捷豹路虎在中國 2023 年的銷量超過了 10 萬台,同比增長 25%。
這是一個對價格、配置敏感度不太高的市場,品牌幾乎是消費者購車的第一條件。而在這些豪車品牌多年形成的品牌護城河面前,新能源汽車很難突破。
目前國内市場,只有蔚來的幾款車型能夠在 50 萬以上的價位站住并獲得穩定的銷量。但嚴格來説,蔚來的幾款車都只是擦到了 50 萬價位階的邊緣,和高合追求的價位還有一點差距。
不光是國產新能源汽車不行,特斯拉在超豪華汽車領網域的表現也連續多年拉胯。2023 年四季度,雖然 Model X 和 Model S 的銷量提升了,但占比繼續下滑。馬斯克此前甚至都表示:" 繼續生產這兩款車更多的是出于一種情懷。"
其實在高合之前,自主品牌也有多次衝擊超豪華市場的經歷,但大多不太成功。
燃油車時代,背靠奔馳的北汽也曾瞄準過超豪華市場。推出了定價百萬級别的 BJ90。這款車其實就是奔馳 GLS 的翻版,第一批車連發動機上的奔馳标都沒摳。但奔馳的車标就是一切,該車上市後銷量非常差勁,數據顯示,其 2019 年全年銷量 258 台,2020 年 1 月銷量只有 2 台。此後 BJ90 多次降價,目前不到 30 萬既可提車。
還有作為造車新勢力的前途汽車。它可謂是高合的 1.0 版本。2018 年,前途汽車的第一款車 K50 上市。定價達到 75 萬,補貼後還需要 68 萬。
但可想而知,在那個時期,一台國產、68 萬的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接受度有多低。K50 上市半年賣了還不到 60 台,上市兩年只賣了 150 多台。當然,這種百萬級豪車的價值本就不是走量,但此後,因為母公司陷入醜聞危機,前途汽車逐漸退出舞台。
這些超豪華產品的失敗有自身原因,但更多在于它的市場容量太小,且對品牌的要求太高。對高合來説,這樣的任務或許的确有些太困難了。
03 高合之後,有人接棒嗎?
無論高合有沒有停止運營,幾百台的銷量下,它的命運已經非常艱難了。但在高合銷量愈發慘淡的同時,自主品牌對超豪華市場的衝擊,卻一浪高過一浪。
比如蔚來。去年底,蔚來發布了新的轎車蔚來 ET9,把預售價提到了和高合一樣的 80 萬級别。這款車主打 " 行政旗艦 ",很明顯,這就是直接對标奔馳 S 級。
理想将于今年 2 月上市的 MPV 車型 MEGA 預估價也超過 50 萬。雖然 MPV 算是偏小眾的產品,但理想方面的目标,是讓 MEGA 成為 50 萬以上最暢銷的汽車。
還有單車剛成為月銷量冠軍的問界。問界最新推出的 M9,起售價達到 46.98 萬,最高售價 56.98 萬,也算是剛剛碰到了超豪華的門檻。
更強大的玩家,還有比亞迪的騰勢。
騰勢早前就在品牌發布會中明确表示要做 50 萬元以上價位階的車。2023 年 7 月,新車發布會上,騰勢高管就放下豪言,要全面對标 BBA," 騰勢希望能從 BBA 的市場份額中搶到 20%",并表示未來騰勢的產品價格區間為 30 萬 -80 萬元," 将全面對标傳統豪華汽車品牌。" 不過先别説 80 萬,至少在 30 萬這裏,騰勢已經遇到了一些困難,數據顯示,2023 年,騰勢 N7 只賣了 6000 多台。騰勢 N8 沒有清晰的銷量數據,但公開資料顯示,多地都對 N8 展開了清倉拋售。
還有比高合還貴 20 萬的仰望,從 9 月才開始交付,目前交付量累計超過了 3000 台。考慮到 100 萬的售價,這個銷量也算優秀了。
這些在中級車領網域站穩的品牌,齊刷刷的奔向更貴的超豪華領網域。背後的原因,是豪華車市場的快速增長,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 年前三季度,新能源豪華車銷量為 58 萬輛,同比增長 89%。
在利潤方面,豪華品牌的價值就更為誇張,保時捷在大眾集團的銷量占比僅為個位數,但為大眾集團創造了約 3 成的利潤。
豪華市場雖好,但對自主新能源品牌來説,卻是一塊非常難啃的骨頭。
要占據豪華市場。大概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直接占領超豪華的品牌定位,特斯拉、法拉第未來、高合都屬于這一類。第二種,則是穩扎穩打,一點點從低向高。比亞迪、蔚來、理想、問界的例子都屬于這一類。
日系品牌已經證明,從低到高打的路會非常艱難,并且越貴越難。80 年代以後,随着日系車在大眾汽車市場站穩腳跟,幾家頭部車企悉數推出了自己的豪華車品牌,如豐田的雷克薩斯、本田的讴歌、日產的英菲尼迪。
但面對這樣一個品牌至上的市場,三個相對年輕的豪華品牌并沒有撼動 BBA 的霸主地位,尤其是在 50 萬以上的超豪華領網域,三家品牌沒有像奔馳 E、奧迪 A6、寶馬 X5 一樣成功的王牌產品。最近幾年,日系豪華品牌更是極速隕落,比如英菲尼迪的銷量從 2017 年年銷 4.8 萬輛下滑到 2022 年的 4237 輛,已經退出了中國市場。
不是日系車不努力,而是超豪華市場非常看出身。這是一個消費者對價格非常不敏感的市場。比起配置,消費者更在乎的是品牌本身。畢竟花了 50 多萬,多少都有點面子的需求。這個市場非常看重時間的積累,以及品牌給消費者帶來的第一印象——正如曾經桑塔納的高級感,讓大眾在華市場吃到了多年的品牌紅利。
而在這些點上,比亞迪和日系三傑一樣,都不占便宜。目前騰勢 SUV 的銷量并不理想,仰望的完整交付時間只有兩個月,情況還不清晰。但無論如何,挑戰 BBA 和保時捷的路,都注定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