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沒有砸盤!頭部量化掌門人“抱團澄清”,歡迎閲讀。
誰是 A 股的 " 脊梁 "?哪些力量在砸盤 A 股?
8 月 28 日——本周首個交易日收盤後,上述問題成為市場焦點,個别分析人士更将矛頭指向量化私募。
這似乎也不是第一次了。
市場表現不佳之時,量化大廠總要 " 背鍋 "。
而此次質疑聲四起之際,兩位業内規模居于 " 頭部 " 的量化大廠 " 掌門人 " 突然 " 合力澄清 ",此舉相當罕見。
這兩位一個是九坤投資創始人王琛,一個是靈均投資董事長蔡枚傑。
他們二人究竟想 " 澄清 " 什麼?
他們的表述又是什麼邏輯?
兩巨子同步 " 澄清 "
8 月 28 日夜間,九坤投資創始人王琛通過社交平台轉發了一篇文章《砸你 X 的盤,量化才是大 A 的脊梁!》,并配有如下文字:
中國量化已經承受了太多莫須有的惡意,説量化砸盤純屬無知,不是傻就是壞。永遠滿倉的中國量化基金,才是大 A 的脊梁。
王琛所轉發的文章觀點包括:
1、 部分人士将 8 月 28 日市場走勢歸咎于量化基金屬于 " 甩鍋 "。
2、 量化基金賺的是個股非理性交易的錢,而不是大盤漲跌的錢。
3、 量化投資對 A 股起着穩定器的作用。
王琛發布後約十分鍾後,靈均投資董事長蔡枚傑,也轉發了上述文章,所配文字與王琛 " 一字不差 "。
兩個行業巨頭公司,所發内容幾乎完全一致,顯然表明了他們鮮明的 " 澄清 " 态度。
" 鍋 " 聲四起
九坤投資和靈均投資是中國量化私募的 " 最頭部 " 機構,管理規模均超 600 億元,入選行業公認的量化 " 四大天王 " 行列。
而引發他們激烈反應的,或許與 8 月 28 日盤後,部分研究人士的 " 觀點 " 有關。
資事堂梳理總結後發現:這些觀點集中在 8 月 28 日 A 股的表現是否與量化基金的作用有關,其中甚至包含部分激烈的質疑:
比如,周一交易時段賣單多得離譜,是不是量化基金 " 沒有感情 ",在毫不猶豫地選擇砸盤?
其二,量化 T+0 交易(亦稱日内交易)的規模可觀,8 月 28 日一開盤 500 多只個股一字板,是否觸發量化基金的賣出條件?
其三,相關利好是上周日晚上發的,量化基金是否因來不及修改程式,而導致策略關閉。并引發砸盤?
活躍了交易
對于上述的一些質疑,量化業内其實有很多解釋。比如:
1、 目前業内資金規模最大的量化投資策略是指數增強策略,後者要求相關管理人持有 A 股的 " 淨多頭 "。換言之,相當部分量化產品是 A 股的買家。
2、 即便是 T+0 量化策略,也往往日買賣基本對衝完畢的。換言之,業内純 " 做空 " 的量化策略是很少的。
3、 量化策略相對活躍的交易,事實上在單邊行情中會纾解和分散集中的抛單(或買單),所以,量化策略其實對于極端行情有一定的 " 消化 " 作用。
另外,有頭部量化私募對資事堂稱,部分量化大廠有獨立研發的交易系統,并不接入券商,也就不存在 T0 交易暫停的情況。
總結而言,説量化行業的交易導致 A 股大跌,确實像是 " 空穴來風 "。
量化 " 話語權 " 究竟多大?
業内一直有個話題,就是當下市場裏,量化交易的占比究竟有多大?
自 2021 年起——中國量化規模首破 1 萬億大關之時,市場總在觀察量化對 A 股交易量的 " 貢獻 "。
不少量化大廠也在進行着測算。
一家管理 600 億的量化私募近期在路演中就預測,量化貢獻的交易量大概占 A 股市場的 25% 左右。
假設這一天是萬億交易量,可能在這裏面有 2500 億是量化的貢獻的,更大的部分是像機構、遊資、散户、北上資金等主觀型資金貢獻的。
另一家 300 億的量化私募根據監測和研究,推算出量化貢獻的交易量占比大概在 20% 左右。
這家量化私募還對資事堂解釋了推算邏輯:
2022 年年末量化私募規模 1.5 萬億,假設量化股票的實際交易規模大約是 1 萬億。過去量化策略日換倉比例 10%-20% 之間,而根據我們自己的換手率計算,日換倉比例應該是在 16% 左右。因此,國内量化機構股票的日成交額 =1 萬億 *16%=1600 億元。1600 億 /8000 億的 A 股每日平均交易量,量化貢獻的交易量占比約為 20%。
可以看出,上述兩家百億私募的説法較為相近,A 股的量化交易至少占到五分之一。
而考慮到,美股市場量化交易占比一半以上,似乎也沒有影響漲勢出現,A 股市場中如今的比例也不大。
何種策略的基金是 " 脊梁 "?
通常來講:資本市場的資金類型以配置型基金、交易型基金為主。
其中,配置型基金屬于中長線資金,比如國家主權基金、養老儲蓄型產品、跟蹤寬基指數的被動型基金(諸如滬深 300、中證 500 指數基金),以及深度價值投資策略的資金。
配置型基金普遍換手率要低于交易型基金,後者以量化對衝基金為主,更追求中短期的收益。
對于 A 股 " 脊梁 " 的理解,有兩個維度。
其一,是否能起到 " 定海神針 " 的作用。
從這個角度看,肯定是長線的機構資金起着底艙型的作用。在内地市場,股票基金、社保基金和保險資金可能擔任了這個角色。
其二,是否能在關鍵時候通過 " 提供流動性 ",向市場提供纾解極端走勢的能量。
從這個角度看,活躍交易資金、量化資金和逆勢投資風格的價值投資者可能起到了這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