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十大車圈關鍵詞,“價格戰”影響深遠,歡迎閲讀。
2023 年,全球汽車市場進入一種全新的競争狀态,迎來了許多關鍵性的發展節點。My 車轱辘年終盤點專題—— " 瘋狂 2023" 上線,盤點内容涵蓋產品、品牌、人物、技術、熱點事件等等。
撰文丨指紋
責編丨 MANGO
設計丨 PinZow
回望 2023 年,中國車市發生了空前的變化,國補退場、市場價格戰貫穿全年、自主品牌銷量和市占率持續攀升、中國汽車出口創造新紀錄等等。
随着國内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華為、小米等科技企業跨界造車掀起新一輪新造車風潮,與此同時,威馬、恒馳、天際和廣汽三菱等新舊勢力黯然退場,激烈的市場競争正在改變整體市場格局。那麼接下來轱辘哥就給大家盤點 2023 年車市的十大關鍵詞。
價格戰
2023 年國内車市最重要的關鍵詞非 " 價格戰 " 莫屬,從特斯拉開啓多輪降價,到 3 月份湖北掀起最強降價潮,從頭部車企到新勢力品牌,無一幸免。于是就有了 12 萬的雪鐵龍 C6、20 萬出頭的寶馬 i3、日系裸車直降 4 萬等等此前想都不敢想的極致優惠。
而且這場蔓延全國的車市 " 價格戰 ",一直貫穿了整個 2023 年。截止到 12 月份,仍有超過 20 個品牌在推出價格優惠活動。在價格戰的陰霾下,虧本賺吆喝逐漸成為常态,汽車行業利潤空間不斷壓縮,而伴随價格戰而來的,正是車企淘汰賽。
洗牌
在 2023 年的車市價格戰影響之下,不少邊緣車企成為了犧牲品。威馬汽車在 10 月份申請破產重整。其在今年頻繁曝出辦公樓無人、創始人跑路等消息,更是出現了 APP 無法登錄、車機系統崩潰等情況。此外,天際汽車、雷丁汽車、恒馳汽車、自遊家等品牌也都相繼出局。廣汽菲克與廣汽三菱宣布退出中國市場,也透露了老牌車企的困窘。
洗牌意味着新舊交替,有人被淘汰,自然有新的勢力崛起。華為汽車業務不斷壯大,問界智界等鴻蒙智行模式成型,還與長安汽車等車企官宣成立合資公司;另一邊小米汽車首款車型 SU7 已經亮相,熱度不凡。進入 2024 年價格戰仍在持續,車市的變革洗牌将會更加激烈。
高端
" 再不努力就只能開 BBA 了 " 這句調侃的話成了如今車市的真實寫照,50 萬的問界 M9、70 萬的坦克 700、109 萬的仰望 U8 ……曾經只能在 20 萬以下摸爬滾打的國產車,現在已經活成你買不起的樣子了。
國產新能源的技術崛起,給了國產車衝擊高端的底氣與實力,更重要的是高價的背後不是噱頭,而是真正能打動消費者的高價值,仰望 U8 在 12 月狂賣 1593 輛就説明了這一點。雖然不是所有高價國產車都能受到認可,但顯然中國汽車品牌的實力早已今非昔比。
出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11 月我國汽車出口 441.2 萬輛,同比增長 58.4%。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出口 109.1 萬輛,同比增長 83.5%。照此趨勢來看,2023 全年汽車出口規模突破 500 萬輛大關基本已成定局。雖然 12 月的出口數據尚未公布,但2023 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預計将超過日本,首次問鼎汽車出口全球第一。
反向合資
中國汽車市場強勢崛起,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已勢不可擋,中國車企躍然成為了時代主角。因此," 反向合資 " 正在成為時代主流,大眾汽車 7 億美元收購小鵬汽車股份、吉利與雷諾成立合資公司、Stellantis 集團與零跑汽車創建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等等。
此外,國内老牌合資企業也開啓了 " 新合資時代 ",以往外資主研發中資主銷售的模式正在發生轉變,中國車企在研發環節将擁有更重要的話語權,将會以中國市場的需求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内卷
從價格戰到行業洗牌加劇,這裏面最主要就是圍繞這一個字——内卷。卷技術、卷產品、卷服務、卷營銷。對于消費者來説,車企内卷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正因如此,我們能以更加實惠的價格,買到技術更加先進的車型,而且也能獲得更實在的購車福利和更優質的服務。
互怼
營銷内卷最有代表性的動作就是各大車企高層紛紛入駐微博,貼近用户,與用户共創是次要,高管互怼才是重點。于是在 2023 年我們看到了各種神仙打架事件的發生,前有 " 長城舉報比亞迪使用常壓油箱 ",後有 " 何小鵬餘承東 AEB 争論 " 等等。
顯然車企的較量已經從線下的技術競争,搬到了互聯網上面來,新媒體時代下,營銷策略、流量都是車企的競争目标。
油電同價
在消費者的傳統觀念中,新能源車往往都會比純燃油車更貴,而且不只貴一星半點。但事實上,今年以來,油電同價已經成為了新能源車企最核心的定價策略。技術進步、降本增效、市場擴大等無一不是在為油電同價提供有力的發展環境,在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競争将進一步白熱化,燃油車與電動車的市場競争在價格上的優勢可能将不復存在,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可能将進一步被壓縮。
法務部
回顧 2023 年車市,今年行業的一大變化在于,不少車企的法務部從幕後走到台前,紛紛加大了對造謠抹黑等行為的抵制力度。3 月,14 家車企聯合發起 " 關于抵制汽車行業網絡水軍的聯合倡議 ";蔚來、小鵬、零跑陸續開通法務部官方微博賬号;7 月,比亞迪法務部也開設賬号,第一條微博就宣布起訴自媒體博主并索賠五百萬元,12 月 3 日,比亞迪又為征集線索開出最高五百萬元懸賞。随着競争的愈演愈烈,輿論戰成了市場競争的新戰場,各大車企不得不拿起法律武器相互對抗。
裁員
據不完全統計,2023 年有包含廣汽豐田、廣汽本田、廣汽三菱、蔚來、起亞、岚圖、特斯拉等數十家車企進行了大規模裁員,有的甚至不止一輪。不僅是國内車企,國外企業在大罷工期間也進行了大規模裁員。其中,福特解雇了 3100 多名員工,Stellantis 裁掉了 2000 多名員工,通用裁掉了大約 2300 人。殘酷的市場競争,淘汰賽不止于車企還有車企員工,經濟大環境之下,通過裁員降低運營成本并不少見。
2023 年的中國汽車市場競争尤為激烈,早已不再是汽車企業躺着賺錢的時代,但正是危機與機遇并存的市場,才能造就更多奇迹事件與創舉。如今全球正處于汽車產業加速變革的年代,這也是中國汽車企業彎道超車的關鍵時期,相信借助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決心,2024 年的車市将越走越順、越來越好。
新車|阿維塔 12、智界 S7 等,四季度上市的國產中大型轎車盤點
銷量|車企 2023 年度銷量出爐,自主強勢,合資也不弱
新車丨寶馬 i5、銀河 E8 等,1 月上市新車搶先看,誰最重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