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跟90後女孩走村唱戲,見識了河南人DNA裏的旋律,歡迎閲讀。
婆婆披着雨衣,不時擦臉上的雨;爺爺坐着輪胎,自帶午飯看一天 ……
不是 " 村 BA",也不是 " 村超 ",這,是 " 村戲 "。
在這裏,有老戲迷的痴,也有 " 小粉絲 " 的追——廠裏擰螺絲的小夥,特意請假來村看戲;上小學的小姑娘,動了學戲的心思,也愛上 " 不卡粉 " 的戲妝,滿後台 " 求合照 "……
鄉親們為看 " 村戲 " 為什麼這麼拼?這場露天的音樂狂歡,又是誰在唱?誰在聽?央視新聞《相對論》記者莊勝春蹲點鄉村戲台,探尋背後的故事。
01
一聽戲,就好像 " 白開水裏加了蜜 "
" 這麼大雨,能行嗎?"
" 咋不能行,一會兒就開始了 ……"
記者剛到河南鞏義丁溝村,就趕上大雨。但屋檐下,早已聚集起等待的村民。他們正在等的就是 " 村戲 "。
這個台口的大戲,其實已經唱了六天。花錢請戲的事主是戲曲 " 鐵粉 ",原本請了五天,看着場場爆滿,于是加到八天。而唱戲的是河南省安陽市青年豫劇團,一個四十人的民營劇團。為了二十多場戲不重樣,劇團幾乎全員出動。
正值暑伏天氣,不是高温就是下雨。演員們頂着室外高温,身着三層戲服,臉上挂着汗珠,接二連三地做各種動作,沒一會兒汗水就浸濕了衣服。
盡管辛苦,可只要有人來看,戲就得開。
鬧台鑼鼓,大幕拉開,好戲上演。每次聽戲,鄉親們都高興得 " 好像白開水裏加了蜜 "。
" 這《七郎八虎闖幽州》小劇團演不了,人不夠開不成,必須得大劇團。"
"《賣苗郎》是崔派的戲,人家的樂隊、唱腔、服裝都不賴。有的團唱得不好,大家都不來聽。"
在鄉親們眼中,對于 " 好戲 " 的定義各不相同。" 大戲 " 更是并不常有。但戲裏道出的毀譽忠奸,則是刻在每個中國人骨子裏的價值觀念,每每聽到都會非常有共鳴。
02
只要能唱戲," 我的團還在 "
" 我個子矮,在國營劇團可能永遠站不到舞台中間,永遠演不到自己想演的角色,我就想自己辦個團 ……"
河南省安陽市青年豫劇團是個平均年齡 30 歲的 "90 後 " 劇團。團長範勝男,豫劇崔派傳人,才三十歲出頭。十年前建團時,她還不到 22 歲。
河南民營豫劇團上千家,此外,面臨各種大眾娛樂的衝擊,最難的時候,範勝男跟丈夫劉淵身上加起來不超過 50 塊錢。
資歷淺、沒名氣、沒資金 …… 有好幾年,範勝男都是靠四處借錢,才把劇團維持了下來。過去三年,劇團更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由于沒有演出,演員各自找活路,好不容易建成的劇團一度四散。
五十多歲的李剛是這個青年團裏的老演員。夢想到八十歲還能演張飛的他,不得不去廣東的電視機廠打工。" 眼前一片迷茫,不知道幹什麼好,也不知道未來戲曲行業走向何方。"
但是範勝男不甘心,從零幹起的直播間為她帶來了一線希望。
她開始給劇團成員們打電話。有人沒回來,也有人一接到電話,就辭去了電子廠的工作。這位因戲而奮不顧身的初創團員史紅濤説," 只要不把咱這個劇團解散,讓我怎麼着都行。"
為了補貼收入,劇團在直播中加入帶貨,七千多人的直播間一下掉到一百多人。看着一片罵聲,史紅濤唱不下去了。" 他看着公屏上的罵聲,就一直忘詞。有網友説,你好好的一個劇團不做,開始帶貨,你不配做個演員。"
但老一輩傳下來的規矩:戲一旦開演,就不能停。大家一邊流淚,一邊唱完了那場《打金枝》。
" 我還能唱戲 "" 我的團還在 "……
直播一場連着一場,雖然每人每天收入一百多元,但大家心裏仍保有着對戲的熱忱。如今,演員們重新擁有了舞台。和過去不一樣的是,舞台上有了從絕境裏長出來的直播,看戲的不只現場的鄉親們,還有來自千裏之外的網友。
" 粉絲 " 不多的小演員、年過半百的老演員 …… 每個人都在作出新的嘗試。
03
為老百姓唱戲,生生不息
" 傳統戲劇不僅是聽曲,還有看得見的美,更有做人做事的道理。"
" 這是我們小時候的回憶,也是祖輩們的精神食糧。"
" 傳統戲曲的靈魂,是為老百姓而生。"
重回舞台,仍然是風餐露宿,大家拉着帳篷、移動空調走村演出。深夜散戲,舞台上的 " 周瑜 "" 楊四郎 "" 宋王 " 一起拆台,有時還要連夜轉戰下一個台口。
但間歇,他們總是在聊戲——聊武戲怎麼 " 摔 " 出新意,聊一個手勢怎麼更出感情 …… 晚上,各自帳篷裏,有人回看當天的直播,有人聽着豫劇入睡。
那麼,對于看戲的人呢?大家的回答總繞不開兩個字—— " 熱愛 "。
在後台,一位自稱在富士康 " 擰螺絲 " 的小夥坦言,疫情期間,他刷到劇團的直播,就從線上追到線下——戲曲,就是他和工友的精神世界;
還在上小學的姑娘,因為愛戲曲漂亮的扮相、" 不卡粉 " 的戲妝,于是在後台一個個 " 求合照 " ——戲曲,是她和夥伴的未來向往。
當問及團長範勝男想不想有一個自己的劇場時,她不假思索地説:" 當然,做夢都想。" 但之後,她又頓了一下。" 固定的也不行,基層很多觀眾看不到了。"
為老百姓唱戲,終将生生不息。
把 " 村戲 " 演成一場大戲
當前我國快速城市化吸引農村青壯年進城造成農村空心化,留在農村的老年人的文化需求容易被忽視,部分被排除在網絡世界之外的老年人難以獲得足夠的文化供給。在網絡傳播已經占據主導的局面下,如何為這部分老年人提供文化產品尚未破題。
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提出 "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我想其中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根,其重要性無可言喻,但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必須要在 " 文化市場 " 中迎接其他各種文化的競争,只有提高競争力才能真正傳承下去。節目中劇團采用的這種市場化的傳播方式是一種很有勇氣的嘗試,尤其是他們想到了進入 " 直播 " 這樣一種新的賽道來讓自己生存下去。
基層老百姓有着非凡的創造力,從 " 村 BA"" 村超 " 到 " 村戲 ",這一系列的 " 土產品 " 都是老百姓創造出來的。我們國家的進步從來都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者結合,在文化和經濟活動中給予老百姓更大的可以創造的空間,能讓我們獲得更強的發展動力。
文 |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胡凌嘯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