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社会经验:跟90后女孩走村唱戏,见识了河南人DNA里的旋律,欢迎阅读。
婆婆披着雨衣,不时擦脸上的雨;爷爷坐着轮胎,自带午饭看一天 ……
不是 " 村 BA",也不是 " 村超 ",这,是 " 村戏 "。
在这里,有老戏迷的痴,也有 " 小粉丝 " 的追——厂里拧螺丝的小伙,特意请假来村看戏;上小学的小姑娘,动了学戏的心思,也爱上 " 不卡粉 " 的戏妆,满后台 " 求合照 "……
乡亲们为看 " 村戏 " 为什么这么拼?这场露天的音乐狂欢,又是谁在唱?谁在听?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蹲点乡村戏台,探寻背后的故事。
01
一听戏,就好像 " 白开水里加了蜜 "
" 这么大雨,能行吗?"
" 咋不能行,一会儿就开始了 ……"
记者刚到河南巩义丁沟村,就赶上大雨。但屋檐下,早已聚集起等待的村民。他们正在等的就是 " 村戏 "。
这个台口的大戏,其实已经唱了六天。花钱请戏的事主是戏曲 " 铁粉 ",原本请了五天,看着场场爆满,于是加到八天。而唱戏的是河南省安阳市青年豫剧团,一个四十人的民营剧团。为了二十多场戏不重样,剧团几乎全员出动。
正值暑伏天气,不是高温就是下雨。演员们顶着室外高温,身着三层戏服,脸上挂着汗珠,接二连三地做各种动作,没一会儿汗水就浸湿了衣服。
尽管辛苦,可只要有人来看,戏就得开。
闹台锣鼓,大幕拉开,好戏上演。每次听戏,乡亲们都高兴得 " 好像白开水里加了蜜 "。
" 这《七郎八虎闯幽州》小剧团演不了,人不够开不成,必须得大剧团。"
"《卖苗郎》是崔派的戏,人家的乐队、唱腔、服装都不赖。有的团唱得不好,大家都不来听。"
在乡亲们眼中,对于 " 好戏 " 的定义各不相同。" 大戏 " 更是并不常有。但戏里道出的毁誉忠奸,则是刻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价值观念,每每听到都会非常有共鸣。
02
只要能唱戏," 我的团还在 "
" 我个子矮,在国营剧团可能永远站不到舞台中间,永远演不到自己想演的角色,我就想自己办个团 ……"
河南省安阳市青年豫剧团是个平均年龄 30 岁的 "90 后 " 剧团。团长范胜男,豫剧崔派传人,才三十岁出头。十年前建团时,她还不到 22 岁。
河南民营豫剧团上千家,此外,面临各种大众娱乐的冲击,最难的时候,范胜男跟丈夫刘渊身上加起来不超过 50 块钱。
资历浅、没名气、没资金 …… 有好几年,范胜男都是靠四处借钱,才把剧团维持了下来。过去三年,剧团更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由于没有演出,演员各自找活路,好不容易建成的剧团一度四散。
五十多岁的李刚是这个青年团里的老演员。梦想到八十岁还能演张飞的他,不得不去广东的电视机厂打工。" 眼前一片迷茫,不知道干什么好,也不知道未来戏曲行业走向何方。"
但是范胜男不甘心,从零干起的直播间为她带来了一线希望。
她开始给剧团成员们打电话。有人没回来,也有人一接到电话,就辞去了电子厂的工作。这位因戏而奋不顾身的初创团员史红涛说," 只要不把咱这个剧团解散,让我怎么着都行。"
为了补贴收入,剧团在直播中加入带货,七千多人的直播间一下掉到一百多人。看着一片骂声,史红涛唱不下去了。" 他看着公屏上的骂声,就一直忘词。有网友说,你好好的一个剧团不做,开始带货,你不配做个演员。"
但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戏一旦开演,就不能停。大家一边流泪,一边唱完了那场《打金枝》。
" 我还能唱戏 "" 我的团还在 "……
直播一场连着一场,虽然每人每天收入一百多元,但大家心里仍保有着对戏的热忱。如今,演员们重新拥有了舞台。和过去不一样的是,舞台上有了从绝境里长出来的直播,看戏的不只现场的乡亲们,还有来自千里之外的网友。
" 粉丝 " 不多的小演员、年过半百的老演员 …… 每个人都在作出新的尝试。
03
为老百姓唱戏,生生不息
" 传统戏剧不仅是听曲,还有看得见的美,更有做人做事的道理。"
" 这是我们小时候的回忆,也是祖辈们的精神食粮。"
" 传统戏曲的灵魂,是为老百姓而生。"
重回舞台,仍然是风餐露宿,大家拉着帐篷、移动空调走村演出。深夜散戏,舞台上的 " 周瑜 "" 杨四郎 "" 宋王 " 一起拆台,有时还要连夜转战下一个台口。
但间歇,他们总是在聊戏——聊武戏怎么 " 摔 " 出新意,聊一个手势怎么更出感情 …… 晚上,各自帐篷里,有人回看当天的直播,有人听着豫剧入睡。
那么,对于看戏的人呢?大家的回答总绕不开两个字—— " 热爱 "。
在后台,一位自称在富士康 " 拧螺丝 " 的小伙坦言,疫情期间,他刷到剧团的直播,就从线上追到线下——戏曲,就是他和工友的精神世界;
还在上小学的姑娘,因为爱戏曲漂亮的扮相、" 不卡粉 " 的戏妆,于是在后台一个个 " 求合照 " ——戏曲,是她和伙伴的未来向往。
当问及团长范胜男想不想有一个自己的剧场时,她不假思索地说:" 当然,做梦都想。" 但之后,她又顿了一下。" 固定的也不行,基层很多观众看不到了。"
为老百姓唱戏,终将生生不息。
把 " 村戏 " 演成一场大戏
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吸引农村青壮年进城造成农村空心化,留在农村的老年人的文化需求容易被忽视,部分被排除在网络世界之外的老年人难以获得足够的文化供给。在网络传播已经占据主导的局面下,如何为这部分老年人提供文化产品尚未破题。
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 "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其重要性无可言喻,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在 " 文化市场 " 中迎接其他各种文化的竞争,只有提高竞争力才能真正传承下去。节目中剧团采用的这种市场化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很有勇气的尝试,尤其是他们想到了进入 " 直播 " 这样一种新的赛道来让自己生存下去。
基层老百姓有着非凡的创造力,从 " 村 BA"" 村超 " 到 " 村戏 ",这一系列的 " 土产品 " 都是老百姓创造出来的。我们国家的进步从来都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者结合,在文化和经济活动中给予老百姓更大的可以创造的空间,能让我们获得更强的发展动力。
文 |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胡凌啸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