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黃仁勳給庫克上壓力,歡迎閲讀。
出品 | 虎嗅科技組
作者 | 王欣
頭圖 | 視覺中國
時代變了。三年前,如日中天的蘋果市值是英偉達的七倍。而今天,英偉達市值與這位曾經的世界霸主只相差一個恒大負債的距離——不足 3000 億美元。
連續一周股價下滑的蘋果節節敗退,累計跌幅接近 7.5%,市值蒸發 3680 億美元。這是自 1997 年以來首次,蘋果公司向投資者提供負回報,而标準普爾 500 指數則呈現正回報。在一月份被微軟伏擊,将市值第一桂冠拱手讓人後,錯失 AI 浪潮的蘋果正在逐漸失去鋒芒,被風頭正勁的英偉達迎頭趕上。
一路狂飙的英偉達股價則再創新高,漲幅 4.52%,市值達 2.32 萬億美元。臨近 3 月 19 日英偉達 GTC 大會,黃仁勳即将從口袋裏掏出的神秘寶貝,也繼續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這是一次新浪潮的衝擊,在世界範圍内,科技巨頭正因 AI 而改朝換代——微軟憑 OpenAI 市值第一獨霸天下,英偉達一路高歌猛進邁進前三大門,谷歌 meta 市值再創新高。
新老 AI 勢力,對蘋果發起前後夾擊。
蘋果 " 流年不利 "
蘋果陷入了 " 屋漏偏逢連夜雨 " 的尴尬境地。即便标普 500 指數再創新高,科技股形勢一片大好,但因沒有跟進生成式 AI 的節奏,蘋果正在經歷華爾街 " 最冷一周 "。
曾經,在微軟、谷歌、OpenAI 對 AI 狂熱追求的對比下,蘋果在 AI 上的遲疑滞後,引發了眾多投資者的不滿。2 月 29 日,蘋果宣布放棄造車轉投 AI 後,這種不滿反而逐步加深。
圖源:視覺中國
庫克在股東大會的豪言壯語,并未挽回投資者的耐心,對于 AI 戰略語焉不詳的蘋果,給不了投資者 " 定心丸 "。當天,蘋果公司股價跌至近四個月來的最低收盤價,下跌約 1%,跌破 180 美元,與其他強勁上漲的五家萬億美金俱樂部公司形成鮮明對比。
Bokeh Capital Partners 首席投資官 Kim Forrest 表示,無論決定正确與否,蘋果必須證明,在投資者對 AI 趨之若鹜的世界裏,它仍然舉足輕重。
3 月 4 日,歐盟給蘋果開出的 20 億美金罰款,更是讓蘋果感受到了華爾街的人情冷暖。消息發布的幾個小時後,蘋果股價應聲下跌近 3%,再創新低。蘋果針對應用内部交易收取傭金的行為,會導致用户在流媒體服務上支付更多費用。歐盟裁定這是蘋果對競争對手開發商 " 施加限制 ",而對蘋果指定了首個反壟斷條款。
3 月 5 日,Counterpoint Research 報告顯示, iPhone 在 2024 年前六周的中國銷量同比下降 24%,由于中國地區占蘋果收入的 15% 以上,這一消息讓本就盡顯頹勢的蘋果雪上加霜。下跌超過 2%,最低至 169 美元,再次突破 10 月 31 日以來的最低點。
AI 新浪潮,給巨頭重新洗牌的機會
2010 年,蘋果的市值首次超過微軟,稱霸全球,拉開移動時代的序幕。2024 年伊始,引領 AI 時代的微軟終于反超蘋果重奪霸主地位。
雖然外界曾認為微軟是一家落伍于移動時代的公司,但它抓住機會,早早獲得了 AI 時代的入場券。2014 年 2 月,微軟 CEO 薩提亞 · 納德拉上台後,啓動了 " 雲轉型 " 戰略,經過十年的脱胎換骨,微軟雲計算已經從行業追随者變為引領者。根據微軟 2023Q3 财報,微軟智能雲營收同比增長 19.4%,業利潤率為 48.4%,遠高于亞馬遜和谷歌雲。2022 年 12 月,微軟投資的 OpenAI 推出 ChatGPT,颠覆了 AI 和雲計算行業,也讓微軟占據了技術變革的主動權。
1 月 12 日,微軟股價上漲 1%,市值達到 2.887 萬億美元,力壓蘋果,再次登頂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作為這場 AI 競賽的最大赢家,暌違十餘年的微軟完成對蘋果的世紀 " 復仇 ",正式開啓了從移動時代到 AI 時代的跨越。
就連此前因押注元宇宙巨虧的 Meta,也迷途知返,因旗下的開源大模型 LLama 2,被這次 AI 熱潮 " 盤活 "。
靠着性能與 GPT3.5 相當的開源大模型 LLama 2,Meta 得以在 AI 時代占據一席之地。LLama 2 發布一周内就收到超過 15 萬次下載請求。目前,LLama 2 在 Github 收獲了 8.7k forks,大量的使用反饋和來自全球的代碼貢獻,讓 LLama 2 飛速進化。這也讓 Meta 跻身 AI 競賽的第一梯隊,獲得市場正向反饋。
2 月 2 日,Meta 拿出了史上最強勁的财報,令股價飙升逾 15%,漲幅超過了标普 500 指數中除英偉達之外的所有股票。這也讓 Meta 市值在一年時間從 3155 億美元,狂飙至 1.2 萬億美元,加速進入萬億美金俱樂部。
喧嚣都是别人的,因沒有及時跟上 AI 新節奏,蘋果 2024 開年就遭遇不利,新年首個交易日,蘋果公司股價大跌 4%。在被微軟反超後,又遭到後來者英偉達(市值)逐步逼近的挑戰。
與蘋果相同境遇的,還有同樣沒吃到 AI 紅利的三星。因為錯過以英偉達為代表的 AI 新浪潮,三星與英偉達代工廠台積電之間的市值差距,在過去一年擴大了 2.5 倍之多。三星一直在與台積電搶争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地位。早在 2020 年底,5,008 億美元市值的三星,比台積電的 4,881 億美元市值高出 127 億美元。但受益于 AI 浪潮的台積電自 2021 年底超越三星後,幾乎年年領先。截至 1 月 28 日,台積電市值為 6,081.5 億美元,遠高于三星電子的 3,644.3 億美元。
有分析師認為,兩家公司截然不同的命運,可歸因于市場對兩者在 AI 領網域可獲收益的不同預期。英偉達 H200 及 B100 兩款将分别采用台積電 4nm 及 3nm 制程,這也讓給讓台積電 3、4nm 產能幾近滿載。雖然有傳聞稱扎克伯格訪韓期間,可能與三星達成生產部分 AI 芯片的合作,但三星仍需解決良率不佳的問題。據韓媒 Dealsite 報導,三星 3nm 制程良率不足 60%,這将使得台積電繼續擁有較高的市占率。
壓力再次給到庫克
即便提前踩中 AI 熱潮的英偉達股價一路高歌猛進,但在狂熱的市場情緒下,仍質疑聲不斷。
知名投資人 " 木頭姐 " 凱西 · 伍德就在 7 日的致股東信中,發出英偉達未來競争壓力的警告,并将它與曾經輝煌而後跌落神壇的硅谷傳奇公司思科相比較:" 不同于思科的歷史軌迹,英偉達所面臨的競争環境可能會更加嚴峻。這不僅僅是因為 AMD 正在逐步取得市場成功,更關鍵的是,英偉達包括雲服務提供商和特斯拉等公司在内的主要客户都在積極設計自己的 AI 芯片。"
但曾在思科工作過的華映資本海外合夥人邱諄認為,思科與英偉達情況并不相同,在以 Transformer 架構為主流的技術路線下,英偉達很難出現這種符合 " 盛極而衰 " 中式哲學的情況,就連最大競争對手 AMD 也只能是英偉達的二供。除非發生主流技術路線的黑天鵝事件,但畢竟當初 GPT 的出現也屬于 Transformer 路線中的黑天鵝事件 .
蘋果股價還會持續低迷,甚至被英偉達反超嗎?
這取決于蘋果在即将 6 月份舉辦的 WWDC24 上,能否放出令市場滿意的 AI 大招。在此次 WWDC 上,蘋果可能會推出新的 AI 工具,作為 iOS 18 的一部分。另外,蘋果似乎也正計劃對 Siri 進行重大改革,也有傳聞稱蘋果會推出基座大模型。
而這項舉動是否能挽回市場信心還難以判斷,畢竟早在 3 月 4 日,蘋果就推出了搭載 M3 芯片的新款 MacBook Air,并大膽宣稱新款 MacBook Air 為 " 用于 AI 的全球最佳消費級筆記型電腦 ",但此舉并未挽回連日下跌的蘋果股價,資本市場對此并不買賬。
這不是蘋果第一次面臨這種危機,早在 1999 年的世紀之交,蘋果因 Y2K 千年蟲病毒瀕臨破產,生死邊緣的蘋果迎來了喬布斯的回歸,而後推出了一款震驚世界的偉大產品—— iPod,讓垂死掙扎的蘋果觸底反彈,市值暴漲。
2024 年,在跨越移動舊紀元與 AI 新紀元的世紀之交,蘋果能否再次力挽狂瀾,觸底反彈?
現在壓力來到了庫克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