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算力争霸戰,兩位華人成為最大“軍火商”,歡迎閲讀。
作者|李祥
原創首發|藍字計劃
全文字數|約 6000
" 他不是我的親戚,我們沒有親屬關系。"
2019 年,接受韓國媒體采訪時,AMD 公司 CEO 蘇姿豐(Lisa Su)親口否認了和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的親戚關系。
盡管彼時中國台灣媒體正熱炒蘇姿豐與黃仁勳的表舅、表外甥女關系,但蘇姿豐很難有心情去認黃仁勳這個 " 表舅 "。
2019 年,正是英偉達與 AMD 芯片戰争愈演愈烈的一年。
當時,AMD 成立 50 周年,并趁勢發布了全球首款 7 納米顯卡 Radeon VII。幾乎在同一時間,黃仁勳公開嗆聲:" 這顯卡很一般,沒什麼驚喜的,性能不足,也沒有創新。" 蘇姿豐随即回應:" 我為 Radeon VII 顯卡發布感到興奮,我想他應該還沒有見過這張卡吧。"
之後的四年,在研發、收購、營銷、媒體采訪等各個環節,AMD 和英偉達、蘇姿豐和黃仁勳都在明裏暗裏競争。
随着今年 AI 大模型引發算力狂熱,AMD 和英偉達的拼鬥更加短兵相接。
英偉達吃到了 AI 算力最大的紅利,市值在 6 月一路衝破萬億美元,大約相當于 5.5 個 AMD。蘇姿豐也在最近拿出了硬剛英偉達的殺手锏—— MI300 芯片。相比英偉達的王牌 H100 芯片,MI300 号稱更強大、更均衡。
《福布斯》雜志説:" 如果業界還有英偉達潛在的對手,那一定包括蘇姿豐和她掌管的 AMD。"
作為一家比 " 硅谷 " 還要古老的公司,AMD 成立于 1969 年,比英偉達足足早了 24 年。順着美國 101 國道,有一家位于桑尼維爾(Sunnyvale)的舊晶圓廠,那是 AMD 最早生產芯片的地方。
從成立之初,AMD 就帶有千年老二的基因,長期靠山寨英特爾的芯片為生。為了擺脱千年老二的宿命,AMD 收購了 GPU 大廠 ATI,卻險些導致自己破產重組。
在蘇姿豐的帶領下,AMD 觸底反彈,在 CPU 和 GPU 領網域,都再度成為了行業第二,市值也終于超越了多年冤家英特爾。
但站在 AI 時代的大門口,橫亘在 AMD 和蘇姿豐面前的,是更加強大、對行業幾乎形成壟斷的英偉達。
華裔、出身台南、技術大牛、性格強勢、半導體巨頭掌門人 …… 蘇姿豐和黃仁勳身上有諸多相似之處,但相比媒體熱衷渲染的親戚關系,兩人更像是一對命中注定的對手。
千年老二的基因
" 人們都説我只會吹牛,但我締造了半導體領網域最頂級、最源遠流長的公司。" 時至今日,已經 86 歲的 AMD 創始人傑瑞 · 桑德斯(Jerry Sanders)仍會抱怨外界對自己不公正的看法。
如果説創始人基因決定公司基因,傑瑞 · 桑德斯給 AMD 留下的,就是業界千年老二的基因。
在創立 AMD 之前,桑德斯曾在仙童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擔任銷售主管,在這家被稱為 " 半導體創新源頭 " 的公司裏,他的同事包括總經理羅伯特 · 諾伊斯(集成電路之父、英特爾創始人)、研發部主管戈登 · 摩爾博士(摩爾定律提出者,英特爾聯合創始人),還有研發部職員安迪 · 格魯夫(後來的英特爾 CEO)。
而桑德斯被他的同事們稱為 " 硅谷小醜王子 "。他曾穿着一條粉色的褲子走進 IBM 大廈,向這家半導體巨頭推銷自家產品,并最終籤訂了巨額訂單。但在他的科學家同事們看來,桑德斯不懂技術、舉止輕浮,與嚴謹精密的半導體行業格格不入。
從 1968 年開始,仙童半導體的骨幹員工紛紛離職自立門户。羅伯特 · 諾伊斯和戈登 · 摩爾等技術派創立了英特爾,而桑德斯也緊随其後創立了 AMD。
桑德斯非常清楚,與諾伊斯和摩爾等技術大牛相比,自己在技術方面處于劣勢。他曾自我調侃:" 投資人都覺得我不懂技術,只會銷售,所以鮑勃(諾伊斯的昵稱)只用 5 分鍾就籌到了 500 萬美元,而我用 500 萬分鍾才籌到 5 萬美元。"
他對 AMD 的短期定位是成為英特爾公司產品的 " 第二供應商 "。第二供應商概念來源于肯尼迪時期的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 · 麥克納馬拉。麥克納馬拉認為,軍方部件采購自一家供應商缺乏價格競争,會浪費政府軍費。因此改革政府采購制度,規定每一種部件都應采購于至少兩家供應商,通過兩家公司競争,既降低采購價格,也提高生產效率。
随着第二供應商制度在計算機行業得到推廣,桑德斯很快發現,做英特爾公司的 " 第二供應商 " 是一個很取巧的辦法。
原因很好理解——仿制總比原創容易。當英特爾費時費力設計生產出芯片,AMD 只需要仿制,就能省下一大筆設計費用。或許高端芯片成本很高或暫時搞不定,但低端芯片的門檻并不高。
更低的價格,配合上桑德斯無與倫比的銷售才能,AMD 迅速在中低端芯片市場打開了銷路。很長一段時間,AMD 的銷售人員都遠多于研發人員。
桑德斯前同事、時任英特爾生產主管的格魯夫,對 AMD 的抄襲深惡痛絕,他大罵 AMD 是英特爾的寄生蟲。但由于《半導體保護法》要到 1984 年才通過,法律真空期讓 AMD 的山寨行為一直得不到懲治。
但戰術上的小聰明,掩蓋不了戰略的短視。英特爾也不可能容忍 AMD 這個 " 千年老二 " 的存在。
自 1980 年代起,英特爾與 AMD 多次對簿公堂,英特爾指責 AMD 抄襲專利,AMD 控訴英特爾壟斷市場。不過總的來説,自從英特爾與 IBM、微軟達成合作後,AMD 的發展就一直受其節制。雖然在本世紀初,兩家一度形成了分庭抗禮的局面,但 AMD 在 2006 年的世紀收購案,徹底打破了兩家之間的平衡,也讓自己與英偉達的關系,由合作夥伴變為了競争對手。
2006 年 7 月 24 日,AMD 以約 54 億美元收購了當時的 GPU 界老二 ATI。這筆巨大收購案的金額,相當于 AMD 當時市值的 50%,可以説,AMD 花了半條命才換回 ATI。
從技術上看,這筆收購絕對意義非凡,因為它代表着 AMD 将開啓 CPU 與 GPU 融合的異構計算體系,從而徹底從英特爾的陰影下走出,擺脱千年老二的宿命。
但從時間上,這筆收購顯得非常不湊巧。
彼時,2008 年金融危機的端倪未現,導致 AMD 對市場的預判過分樂觀。而到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際,由于 ATI 沒有生產工廠——它的價值幾乎完全基于專利,AMD 無法通過收購直接變現,甚至要不斷燒錢為 ATI 研發輸血,進一步加劇了資金緊缺。
更為嚴重的是,收購 ATI 還為 AMD 招來了一個全新而強大的對手——英偉達。
原本 AMD 主攻 CPU,正好與英偉達所擅長的 GPU 形成優勢互補,但收購 ATI 之後,AMD 自然将劍指 GPU 市場,也等于是向 GPU 老大英偉達正式宣戰。
原本只用對抗英特爾的 AMD,此後卻要面臨一對二的新局面。
在全球金融危機、糟糕的财務預測、強大的競争對手、内部管理不善等多重因素作用下,AMD 業務迅速衰頹。這場為了擺脱千年老二宿命的豪賭,讓 AMD 債台高築,一度瀕臨破產。
懸崖邊的絕地反擊
"AMD 不是一家能從敗局中重生的公司,所以不要在意他們,密切關注可能的競争對手高通。" 這是 AMD 最谷底時,時任英特爾 CEO 保羅 · 歐德寧(Paul S. Otellini)對員工的直接指示。
但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工程系博士出身的蘇姿豐顯然不這麼認為。在她 2012 年加入 AMD 擔任高級副總裁時,只有一位董事會成員支持招她,其他人都在問 "Lisa 是誰?"
僅僅兩年後,這位全體董事會成員都不認識的華裔女子,成了全球大型半導體公司第一位女性 CEO。
2014 年,45 歲的蘇姿豐剛剛接手 AMD 時,正是這家半導體巨頭的至暗時刻:CPU 市場份額從 27.7% 下降至 8.7%,股價從 20 美元跌至 2 美元,公司四分之一的員工被裁,連公司 CEO 也在 6 年間換了四任。
更為棘手的是,公司賬户上還背負着 22 億美元的債務。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蘇姿豐親自飛往貝弗利山莊的豪宅區面見桑德斯,希望已經退休 12 年的老頭給自己和團隊提供一些指導。和蘇姿豐交流後,桑德斯深受感動但拒絕了出山邀約,他告訴蘇姿豐 :" 現在 AMD 是你的了,這支團隊也是你的。"
在一次全體會議上,蘇姿豐走到麥克風前,對士氣低落的員工們喊話:" 我相信我們可以打造出最好的產品。"
除了鼓舞人心的口号,蘇姿豐充分發揮 MIT 博士的理性思維,為 AMD 提出了打造出色產品、加深客户信任、簡化公司運作三大目标。在她看來,先做三件事,會相對簡單,如果是五到十件事,那就太復雜了。
工程師的動力來自于產品。為了造出能和英特爾匹敵的 CPU,蘇姿豐決定采用一種名為 Zen 的新芯片架構,計算速度比 AMD 以前的設計快 50% 以上。
由于當時經費捉襟見肘,蘇姿豐無限期關閉了公司的其他項目,将所有資源和人力匯集于 Zen,可謂孤注一擲。
到 2017 年,基于 Zen 架構的第一代鋭龍處理器 Zeppelin(齊柏林)上市,實現了 AMD 處理器史上最大的飛躍,讓公司一掃頹勢。蘇姿豐深受鼓舞:"Zeppelin 真的很棒,它也宣告着 AMD 已經渡過難關。"
在傾力打造新一代產品的同時,蘇姿豐還運用個人魅力,建立合作關系。
有一次,她冒着德克薩斯州的冰雹,親自驅車四個多小時,去給慧與科技(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CEO 安東尼奧 · 内裏(Antonio Neri)介紹產品。内裏回憶到:" 當時我對 AMD 產品已經不再抱有期待,但 Lisa 向我展示了她做事的态度。"
蘇姿豐的策略很簡單:與科技巨頭達成合作,讓他們用 AMD 的芯片支撐其爆發性增長的雲業務。
但正如谷歌雲 CEO 托馬斯 · 庫裏安(Thomas Kurian)所言:" 對谷歌來説,實際上有三個微處理器合作夥伴,包括英偉達、英特爾、AMD。一開始,AMD 在谷歌生态中并不起眼,但現在他們成為了谷歌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其中 Lisa 功不可沒。"
随後,由于英特爾新品研發不及預期,AMD 抓住對手的失誤,相繼與聯想、索尼、谷歌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達成合作。去年,谷歌和亞馬遜龐大的數據中心算力需求,為 AMD 帶來了 60 億美元的營收。
在蘇姿豐領導下,AMD 基于 Zen 架構的鋭龍(Ryzen)系列 PC 芯片、霄龍(EPYC)系列伺服器芯片,以及 Radeon GPU 芯片相繼問世,不僅性能強勁而且價格實惠。AMD 的股價也一路扶搖直上。
如今,AMD 股價相較蘇姿豐入職時上漲了 50 多倍,1800 億美元的市值已遠超英特爾的 1300 億美元。
去年 2 月,當 AMD 的市值首次超過英特爾時,公司創始人桑德斯開心到忘乎所以。他説:" 我給我認識的所有人都打了電話,我唯一的遺憾就是格魯夫(前英特爾 CEO,與桑德斯交惡多年)不在了,不然我一定會告訴他‘我趕上你了’!"
迎來更強大的對手
"AMD 有很多優點,但不幸的是,我們有兩個世界級的競争對手。"AMD 高級副總裁福雷斯特 · 諾羅德(Forrest Norrod)曾這樣總結公司面臨的競争環境。
在 AMD 終于從負債泥沼中脱身,卻發現自己面對着比英特爾更強大的對手——英偉達。
這個半導體領網域的後起之秀,由黃仁勳在 1993 年成立,他自稱這是當時全球唯一一家 " 消費級 3D 圖形公司 ",專注于生產圖形處理器 GPU。最初,在紅杉資本創始人唐 · 瓦倫丁(Don Valentine)将 200 萬美金交給黃仁勳當作啓動資金時,他對黃仁勳説:" 如果你把我的錢賭輸了,我會殺了你。"
在 2023 年 5 月 30 日,公司成立三十周年之際,英偉達市值突破萬億美金。黃仁勳成為了最大的赢家。
看着極速狂飙的英偉達,AMD 五味雜陳。
細説起來,黃仁勳與 AMD 淵源頗深。在創立英偉達之前,黃仁勳曾在 AMD 工作了兩年,參與設計芯片。後來英偉達成立,在 AMD 收購 ATI 之前,雙方的關系也十分融洽,不僅有許多業務合作,業界還一度傳出兩家要合并的傳聞。
然而,AMD 和英偉達的重要轉捩點,幾乎同時發生,但 AMD 似乎總比英偉達差點運氣,因此只能在黃仁勳背後扮演追趕者。
比如 2006 年 AMD 廢了半條命收購 GPU 界老二 ATI,讓公司同時擁有了設計 CPU 與 GPU 的能力,對長期發展有利。可也是在 2006 年,英偉達對 GPU 架構進行了革命性更新,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在遊戲顯卡之外發展出 " 數據中心 " 作為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自 2015 年後,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開始逐漸取代遊戲在營收結構中的核心地位。2023 财年,數據中心業務首次超過遊戲,成為英偉達最重要的營收來源,占比達 55.6%。
在 AI 算力的提前布局,AMD 在戰術上同樣沒有重大問題,卻在戰略上全面落後英偉達。
2017 年,AMD 的注意力都放在推出第一代鋭龍處理器,公司也由此迎來逆勢反彈。可也是在這一年,英偉達推出了更适合 AI 計算的處理模塊 Tensor Cores。在 2016 年的 GTC China 大會上,黃仁勳向着全球開發者表示:"AI 算力将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核心,因此英偉達不再是一個半導體公司,而是一家 AI 計算公司。"
也是在 2016 年,黃仁勳将全球首款單機箱深度學習超級計算機 NVIDIA DGX-1,搬進了馬斯克和山姆 · 奧特曼(Sam Altman)的辦公室,彼時的 OpenAI 剛剛成立一年。
很難説,同樣技術出身的蘇姿豐,沒有注意到 AI 算力的重要性。但她接手 AMD 時所面臨的局面,已經是背水一戰。
首先資金上,AMD 已經沒有多餘的錢可供 AI 產品研發。其次在市場預期上,AMD 的新一代產品承受着巨大的壓力。按照一位美股分析師的説法:" 如果 AMD 的新一代產品無法取得革命性進步,那這家源遠流長的公司,就将徹底完蛋。"
而彼時的 AI,既缺乏技術确定性,市場也尚未蓬勃發展。因此,在這場決定全公司命運的豪賭中,蘇姿豐很難将賭注押在 AI 芯片上。
再回過頭,英偉達已經順 AI 之勢成了難以撼動的巨無霸。
挑戰者的輪回
如果説之前數十年,AMD 一直生活在英特爾的陰影下,從跟随最終實現了反超。那麼在 AI 算力時代,蘇姿豐領導下的 AMD,又将向新時代的王者英偉達發起衝擊。
雖然投資研究機構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史塔西 · 拉斯貢(Stacy Rasgon)認為:"AI 算力市場足夠大,因此 AMD 和英偉達之間并不存在競争。"
但蘇姿豐認為,AMD 與英偉達之間的競争很有必要。
今年拉斯維加斯的 CES 2023 科技大會上,蘇姿豐發表了開幕主題演講。在她身後的液晶螢幕上,有幾個醒目的大字:"AI is the defining megatrend in technology(AI 是未來科技的決定性趨勢)。"
在這次演講中,蘇姿豐非常直接地表明了自己對 AI 的态度:"AI 已是 AMD 當前的第一戰略重點,我們正積極與所有客户合作,将聯合解決方案推向市場。預計今年第 4 季度将交付的 Instinct MI300 加速卡,可以幫助 AMD 占領市場。"
幾乎不帶任何回旋餘地,被科技圈稱為 " 蘇媽 " 的蘇姿豐,就是要以實際行動硬抗英偉達對 AI 的壟斷。
首先在人才儲備上,AMD 在 2022 年以 488 億美元收購了賽靈思(Xilinx)。賽靈思是 FPGA 技術的首創者,所謂 FPGA,全稱是 "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是一種可以大幅提高生產性的可編程芯片。在計算機、手機基站、平板、液晶等離子電視、硬碟錄像機等諸多領網域都有廣泛應用。
合并賽靈思後,AMD 不但成為了繼英特爾後又一家兼具 CPU、GPU、FPGA 三大產品線的半導體廠商。公司 AI 實力也迅速得到強化。最直接的例子是,賽靈思前 CEO 彭明博(Victor Peng)成為了 AMD 總裁兼 AI 戰略負責人,賽靈思的 AI 團隊也在 AMD 擔任要職。
除了耗費巨資為 AMD 招兵買馬,在今年 6 月 13 日的 "AMD 數據中心與人工智能技術首映會 " 上,蘇姿豐更是直接亮出了 AMD 的殺手锏——人工智能 GPU MI300X 芯片。
在蘇姿豐的介紹中,MI300X 芯片是一款全面超越英偉達 H100 AI 芯片的產品。
首先 MI300X 芯片是一種 HBM(高帶寬内存產品),密度比 H100 芯片高 2.4 倍,帶寬是 H100 的 1.6 倍,這意味着其可以運行的模型參數比 H100 更大。蘇姿豐也非常自豪地宣稱:"MI300X 芯片可以加快 ChatGPT 等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軟體的處理速度,并可以使用高達 192GB 的内存(英偉達 H100 芯片只支持 120GB 内存)。"
在首映會現場,蘇姿豐讓 MI300X 支持了 400 億參數的 Hugging Face AI 模型運行,并且饒有興致地讓這個大模型寫了一首關于舊金山的詩。這也是全球首次在單個 GPU 上運行如此大規模的模型。
雖然 MI300X 備受投資人、科技廠商、金融分析師等多方期待,但就股票市場的表現而言,MI300X 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在首映會舉辦期間,AMD 股價明顯走低,收盤 124.53 美元 / 股,跌幅 3.61%;反觀其競争對手英偉達的股價,卻在同期波動上漲,收盤 410.22 美元 / 股,漲幅 3.90%。
花旗芯片分析師克裏斯 · 丹尼利(Chris Danely)在報告中寫道:" 雖然我們相信 AMD 會繼續從英特爾那裏獲得市場份額,但如果 AMD 想在 AI 芯片領網域挑戰英偉達的行業龍頭地位,僅憑這款芯片是不夠的。"
據集邦咨詢(Trend Force)估計,英偉達的 GPU 占據整個 AI 伺服器市場近 7 成份額。入局時間更早、產品又絕對強勢,讓英偉達在人工智能 GPU 這個高利潤、高增長的市場成為了絕對霸主。
更為關鍵的是,由于英偉達早期幾乎以一己之力承包了企業級客户的 AI 計算需求,現在主流的深度學習框架基本都基于英偉達獨創的 CUDA(統一計算設備架構)處理 GPU 并行加速。
從 2017 年推出 V100,到 2020 年推出 A100,再到 2022 年推出 H100,現如今英偉達的 CUDA 生态已經積累了近 250 萬開發者,建立了難以逾越的生态壁壘。
面對強大的英偉達,蘇姿豐曾經因為公司發展的特殊時期,選擇暫避鋒芒。而在領導 AMD 的第九年,她已經準備與英偉達在即将到來的 AI 時代,正面對決。
正如她闡釋自己為何接手瀕臨破產的 AMD 時所言:" 如果去一家發展得很好的公司,并沒有太多空間嘗試新事物,這樣的公司是一個‘容易’的公司,但對我沒有吸引力,因為我無法在那裏證明我的價值。"
挑戰 AI 時代的霸主英偉達,顯然是蘇姿豐證明自身價值最好的方式。
AMD 與英偉達交鋒的更多故事,點擊閲讀 " 藍字計劃 " 早期文章《英偉達悄然壟斷算力:人工智能背後的新帝國》
參考資料:
Lisa Su Saved AMD,Now She Wants Nvidia's AI Crown(Forbes)
AMD and Intel CPU Market Share Report: Recovery on the Horizon(Tom's Hardware)
AMD Instinct MI300 Details Emerge, Debuts in 2 Exaflop El Capitan Supercomputer(Tom's Hardware)
Why Lisa Su Should Be Your Female Role-Model(Medium)
AMD CEO Lisa Su on the chipmaker ’ s stunning ups and downs(Fortune)
AMD ’ s Lisa Su Breaks Through the Silicon Ceiling(IEEE SPECTRUM)
《曾以山寨為使命的 AMD,它的另類發家史》(魔鐵的世界)
《蘇豐姿:重新定義 AMD》 (财經 - 天下周刊)
作者介紹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