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奇瑞汽车智能化战略发布:一场智能化革命的“雷霆之声”,欢迎阅读。
3 月 18 日,安徽芜湖的奇瑞智造一工厂内,一场以 " 油电同智全球同行 " 为主题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拉开帷幕。同一天,200 辆智驾车队自主通过芜湖长江三桥。
这场发布会不仅是奇瑞深耕智能化技术 15 年的成果展示,更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从 " 制造大国 " 向 " 智能强国 " 转型的关键一步。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演讲中掷地有声:" 这根 AI 智能化的‘桩’,将支撑奇瑞从汽车制造商转向智能化产业集群,开启下一个 20 年的‘智能化新时代’。"
从 200 辆智驾车队自主通过芜湖长江三桥的震撼场景,到覆盖全地形、全动力的猎鹰智驾系统发布,奇瑞以 " 技术平权 " 为核心理念,向全球宣告:智能驾驶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而是全民、全场景、全能源可享的未来出行方式。
" 早布局晚吹牛 " 的奇瑞哲学
奇瑞的智能化之路始于 2010 年,彼时中国汽车行业尚在燃油车赛道上竞速,奇瑞已率先在上海成立智能化公司 " 雄狮 ",布局智能互联技术。从 2013 年艾瑞泽、瑞虎系列搭载智能车机,到 2015 年研发出首款自动驾驶汽车艾瑞泽 7,再到 2016 年无人驾驶车队亮相乌镇,奇瑞的每一步都踩在技术变革的节点上。
尹同跃在演讲中坦言:" 奇瑞的文化就是多干少说。" 这一务实态度体现在其技术积累的深度上。数据闭环:星海大数据平台覆盖全球 1500 万用户,每年智驾里程 20 亿公里,生成 1000 万高价值训练数据。算力支撑:天穹智算中心联合算力达 14000 Pflops,可支持每秒数万亿次模型训练。算法突破:猎鹰智驾大模型通过端到端架构,实现从感知到决策的毫秒级响应,2025 年将更新为融合视觉、语言与场景推理的 VLA+ 世界模型。
同时,奇瑞的安全测试标准近乎苛刻。全球超 1000 万公里实车验证,覆盖极端沙漠、暴雨、高密度摩托车流等场景;数字孪生平台模拟 10 亿公里测试里程,相当于绕地球 2.5 万圈; 在 95km/h 时速下成功避让 " 鬼探头 " 行人,背后是 1 万次迭代优化和 70 万组数据训练。尹同跃引用二战降落伞质检典故强调:" 奇瑞高管都是‘跳伞厂长’,必须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才能交付用户。"
技术平权的 " 奇瑞答案 "
发布会最受瞩目的,是奇瑞推出的猎鹰智驾系列。这一系统以 " 精准感知、毫秒决策、全網域守护 " 为核心,覆盖燃油、混动、纯电全动力形式,并分为三大层级:1. 猎鹰 500:主打入门市场,支持高速 NOA、记忆泊车,AI 算力 80-128Tops,30 秒完成复杂车位泊车;2. 猎鹰 700:中高端车型标配,算力 200-508Tops,支持城市 NOA、代客泊车,实现 " 车位到车位 " 全场景覆盖;3. 猎鹰 900:L3 级自动驾驶标杆,搭载激光雷达与六重冗余系统,满足全球最高安全标准。
在猎鹰智驾发布的同时,奇瑞旗下的车型也进行了价格下探,6 万元级的小蚂蚁智驾版配备 23 项辅助功能,打破 " 智能驾驶 = 高价 " 的行业桎梏;同时奇瑞宣布,2025 年起全系车型标配智驾系统,燃油车用户亦可享受高阶自动驾驶。针对欧洲环岛、中东沙漠、东南亚摩托车流定制方案,计划 2026 年登陆欧盟市场。
从 " 中国速度 " 到 " 全球信赖 "
奇瑞的野心不止于国内市场。凭借连续 22 年中国品牌出口第一的优势,其智能化战略直指全球:在 50 余国开展适应性测试,积累 8800 万公里海外验证数据;并且实现技术出海:欧洲版 TIGGO9 搭载猎鹰 500,支持高速 NOA 与记忆泊车,满足欧盟网络安全认证;在生态协同方面,与华为、英伟达、地平线共建技术生态,墨甲机器人已在马来西亚 4S 店 " 上岗 "。
尹同跃指出:" 奇瑞的使命,是让‘中国智能’成为全球信赖的代名词。" 这一目标背后,是 1600 万全球用户的信任,以及 " 技术开路、敢闯高法规市场 " 的决心。
并且,奇瑞的愿景不止于造车,而是构建 " 海陆空 " 智能出行生态。为了实现智能驾驶技术更广泛的应用,在飞行汽车方面,奇瑞的三体复合翼车型已首飞,可实现陆空模式自由切换;人形机器人 Mornine Gen-1 具备自主导航与多模态互動能力,重塑服务业态;并且依托车载无人机、智能儿童座椅等生态产品,打造 " 明日智慧城 " 体验。
尹同跃强调:" 奇瑞要用‘稳’让用户安心,用‘新’让地球更绿,用‘智’让生活更美。" 这种人文关怀与技术创新并重的理念,正是奇瑞区别于其他车企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在我看来,奇瑞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给行业带来三重启示:1. 技术普惠化: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让智能驾驶成为全民标配;2. 安全全球化:以最高标准跨越法规壁垒,重塑 " 中国制造 " 形象;生态开放化:联合全球伙伴共建创新生态,避免 " 闭门造车 "。正如尹同跃所言:" 智能化不是冰冷的神经网络,而是对幸福的承诺。" 奇瑞以 " 油电同智 " 破局,不仅重新定义了汽车产业的未来,更展现了中国车企引领全球智能革命的底气与格局。
从 1997 年第一辆奇瑞车下线,到 2025 年全系车型智能化,奇瑞用 28 年完成了从 " 追赶者 " 到 " 引领者 " 的蜕变。这场发布会不仅是技术的盛宴,更是一场关于信任与责任的宣言。当 200 辆智驾车队驶过长江三桥时,奇瑞向世界证明:智能化不是科幻,而是触手可及的未来。而这场未来的缔造者,正以 " 猎鹰 " 般的敏锐与果敢,带领中国汽车产业飞向全球智能化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