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周亚辉追风口,李琼忙减持?,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牛刀财经 NiuDaoCJ,作者丨胡戈
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昆仑万维股价大跌幅度高达 39%。
昆仑万维的这次股价大跌从 6 月 21 日,前一个交易日,昆仑万维发布了股东李琼的减持公告。公告显示,李琼宣布减持不超过 3586.86 股,并将减持股份税后所得的 50% 以上金额出借给公司,借款年利率 2.5%,借款期限三年。
据公开资料显示,李琼持是昆仑万维的第三大股东,减持前持有其 11.06% 的股权。不过李琼还有个特殊身份,那就昆仑万维实际控制人周亚辉的前妻。
其实,李琼并不是第一次施行减持计划。
2016 年,李琼和周亚辉离婚时,李琼成功分得了昆仑万维 2.07 亿股股份。按照昆仑万维当时的股价计算,李琼身价高达 75 亿元。
换言之,李琼一边卖昆仑万维的股票套现,一边却又将钱借回昆仑万维,从股东变成了债主,还能收利息。
为此,深交所也忍不住发了关注函,主要强调一点 " 上述借款是否构成承诺,是否为不可撤销承诺 "。
作为 AI 领網域的龙头企业,昆仑万维一直就备受瞩目。此前,昆仑万维曾宣布 " 将在今年内发布中国版类 ChatGPT 产品 "、拟收购 AI 企业等多个与人工智能业务,似乎想要在 AI 领網域大展拳脚。
值得注意的是,昆仑万维今年 1 月以来股价从 15 元左右大涨到最高的 70 元,涨了 3 倍多,此时减持时机刚好。
" 左手换右手 " 驾轻就熟
事实上,股东减持套现再借给公司的戏码,在资本市场早就上演过,惨痛的教训让股民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有声音认为,昆仑万维的这次减持是 " 贾式减持 "。
2015 年,贾跃亭在乐视股价高位时,就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进行套现,所得合计约为 57 亿元。
当时,贾跃亭信誓旦旦承诺会将全部钱悉数借给乐视用于正常的运营和业务发展,全程无偿使用,且借款期限不低于 60 个月。
不过结局都众所周知,贾跃亭其实是把钱腾挪出来用于造车,非但没有获利,反而拖累了乐视,留下一地鸡毛。
面对争议,昆仑万维通过电话会议回应称:李琼与周亚辉不是一致行动人,其减持行为公司无法干涉。同时,是经过董事长金天和周亚辉的不断争取,才与李琼达成借款協定。
7 月 20 日晚间,昆仑万维发布公告,2023 年 6 月 28 日到 7 月 19 日,李琼合计减持 3586.85 万股公司股份,成交均价为 36.36 元 / 股,占总股本 3%,累计套现 13.04 亿元。
按此计算,如果李琼将税后所得 50% 借给公司,大概是 6.5 亿元,那么每年利息就高达 1600 多万元。
更重要的是,从数据上看,昆仑万维也并不缺钱。
据昆仑万维财报显示,截至 2023 年 3 月底,昆仑万维的货币资金达 13.05 亿元,无长期借款,同期的短期借款也就 6.05 亿元。
表面上,股东低息借款上市公司,既可以获得稳定投资收益,也能让上市公司少付利息,算是双赢;但实际上,更像是为了美化股东自身的减持行为,具有很大不确定性,自然很难被资本市场看好。
此前,昆仑万维创始人周亚辉就多次因为涉嫌 " 左手倒右手 ",遭到监管密切关注并下发问询函。
2020 年 10 月,昆仑万维宣布称,旗下子公司香港万维以全款现金的方式,购买了 KFH 手中持有的 Opera 股份,交易金额为 5.39 亿元。
不过,周亚辉除了是昆仑万维的实控人外,也是 KFH 的实控人。因此在外界看来,昆仑万维从从 KFH 手中收购 Opera 的股权,更像是周亚辉手中资产的腾挪。
在 Opera 之前,周亚辉曾在闲徕互娱身上也进行过类似的操作。
2019 年 2 月,昆仑万维旗下子公司西藏昆诺收购新余灿金所持有的闲徕互娱 35% 股权,交易金额为 22.75 亿元。巧合的是,新余灿金实控人也是周亚辉,其持有 99.99% 股权。
多次左手倒右手的关联交易令昆仑万维备受质疑,以至于深交所发送问询函,密切关注其是否通过分步收购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
毕竟,在周亚辉几次三番操作下,昆仑万维的真金白银都实实在在落进了他和前妻的腰包里。
追风口的游戏公司
在很多人眼里,靠游戏起家的昆仑万维,如今更热衷于追风口。
当年,在互联网发展热火朝天时,周亚辉另辟蹊径,创立了昆仑万维并主攻网页游戏,先后打造出《啪啪三国》和《海岛奇兵》等一系列较为知名的游戏作品,被外界称为 " 小腾讯 "。随后,乘着游戏企业 IPO 东风的尾巴,昆仑万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昆仑万维财报显示,上市之初,游戏收入占昆仑万维营收高达 97%,公司 IPO 募集的 13 亿元也基本用于游戏的研发和代理,是一家名副其实的游戏公司。
但在上市后不久,昆仑万维却频繁在不同领網域进行收购,尤其喜欢追逐风口。
2016 年 1 月,昆仑万维花费了 6 亿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了同性交友平台 Grindr 61.53% 的股份;2 月,昆仑万维与 360 公司联合,以 12.3 亿美元的交易对价全资收购来自挪威的浏览器厂商 Opera,搭上互联网出海的浪潮; 12 月,公司又花费了 10.2 亿元收购北京闲徕互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51% 股份,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
短短 1 年时间里,昆仑万维就成了投资市场的常客,动作不断。
2021 年,元宇宙热潮在全球刮起后,昆仑万维收购了 " 海外版全民 K 歌 " 之称 " 的 StarX,并将 Opera 打造成 " 一站式的玩家和创作者社区 ",推进公司在元宇宙方向上的布局。
2022 年,在 " 碳达峰,碳中和 " 背景下,新能源概念大火,昆仑万维也摩拳擦掌出资 3 亿元,跨界收购了绿钒新能源 60% 的股权。
2023 年,当大模型成为新风口后,昆仑万维自然也没有缺席。
早在 2 月,昆仑万维就已经开始积极整合现有资源。
一面,旗下的 Opera 浏览器计划接入 ChatGPT 功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新业务;另一面,旗下两家公司 StarX(海外社交网络平台)和 Ark Games(海外移动游戏平台)合并成 StarArk,主要聚焦 AIGC 业务板块,分别推出游戏 AI 和音乐 AI 产品。
6 月,昆仑万维又宣布准备花费以 1.6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奇点智源全部股权,全面推出对标 ChatGPT 的双千亿级大语言模型 " 天工 3.5"。
据昆仑万维官网显示,昆仑万维目前投资企业超过 40 家,涉足互联网金融、网络直播、O2O、社交、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众多领網域,其中已有将近 10 家企业成功上市,不乏达达、映客、和元生物、趣睡科技、汇量科技等知名公司。
昆仑万维如此热衷于投资,其实和创始人周亚辉离不开关系。
比起创业,在周亚辉眼里,自己在投资领網域明显更有天赋。周亚辉曾得意的表示:" 我曾经在创业上交了超过 2 亿美金的学费,但投资上却只交了 1 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学费。"
在周亚辉基因的影响下,昆仑万维不知不觉间从游戏公司转化成为了一家 " 蹭热点狂魔 "。
偏航的昆仑万维
虽然昆仑万维如此热衷赶风口,但业绩承压却非常严重。
昆仑万维财报显示,2022 年营收为 47.36 亿元,同比下滑了 2.35%,归属净利润为 11.53 亿元,同比下滑 25.49%。
很明显,在报告期内,昆仑万维同比营收、净利润双双严重下滑。
更令昆仑万维焦虑的是,此前备受期待的天工大模型,表现并不如预期。
现如今,昆仑万维正将全部厚望寄托在天工大模型上,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宣称天工 3.5 是中国第一个真正实现智能涌现的国产大语言模型。
据昆仑万维官方介绍称,天工目前发布的最新版本,在多类问答场景中都能实现较高的输出水平,产品完成度与体验成熟度不再仅仅是停留在初级问答,还是一款能实际应用的产品。
然而,在今年 4 月天工大模型内部测试上,展示效果非但没能让人惊喜,反而引发不少质疑。
譬如当天演示中,昆仑万维 CEO 方汉问蒸包子问题时,结果就很不尽如人意。蒸一个包子需要 10 分钟,蒸十个呢?天工给出了 10 分钟的答案。但当再问 100 个的时候,天工却回答说因为蒸包子时间是固定的,所以还是 10 分钟。
相比之下,回答同样问题时,百度的文言一心就会考虑到蒸包子的蒸锅大小,以及是否分批等问题相比之下,而 ChatGPT3.5 则更加细致,除了考虑蒸锅大小,还会考虑到功率、翻面以及蒸笼里的水等问题。
根据中国移动研究院最新报告,业界普遍公认大模型第一梯队分别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四家。其中华为在研发投入、技术能力和人才团队都非常具有实力。而昆仑万维的大模型无论实际能力,还是业内认知,在大数据模型领網域都排不上号。
说回到周亚辉。
周亚辉曾表示心愿是想当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但实际上,他更享受投资带来的快感。周亚辉认为与其去 100 家公司创业,可能不如投 100 家公司更接近成功。
当一家企业执着于投资时,其实已经渐渐失去安身立命的资本。倘若有一天,拿不出任何可以抗打的业务,注定只会成为资本市场的泡沫。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