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百万年薪董事长也讨薪!三峡人寿被追债4000余万,偿付能力连续5个季度不达标,欢迎阅读。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周梦梅
昔日年薪百万险企董事长为讨薪,闹上法庭。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了两份裁定书,双方当事人为三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三峡人寿 ")及其前任董事长黎已铭,黎已铭表示三峡人寿未足额支付其劳动报酬,且未经合法程式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侵犯了自己的权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追讨索要工资,金额高达 4220 万元。
三峡人寿是第一家总部设在重庆的中资寿险公司,2017 年年底成立。黎已铭是三峡人寿成立后的首任董事长,他曾参与三峡人寿公司筹备组建。2021 年 9 月,三峡人寿解除与黎已铭之间的劳动合同,黎已铭认为三峡人寿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双方关系彻底闹僵。
三峡人寿成立以来,处于亏损状态,偿付能力已连续 5 个季度不达标,亟待补充资本金。为了解上述事项,7 月 19 日时代周报记者致电三峡人寿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称 " 在外面,不方便回应 ",便挂断电话。
前董事长讨薪超 4000 万元
黎已铭与三峡人寿的恩怨,始于三峡人寿筹建。
据裁定书中黎已铭陈述,2011 年 1 月,其接受三峡人寿发起人委托成立筹办组,被任命为筹办组组长,主持筹办工作。2016 年 1 月黎已铭与筹办组签订劳动合同,约定三峡人寿完成注册登记后,一次性补发他参与筹办三峡人寿期间(2011 年 1 月—注册登记之日)工资。
2017 年 12 月 20 日,三峡人寿公司经批准成立,黎已铭就任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双方进入 " 蜜月期 ",在 2020 年 12 月,黎已铭与三峡人寿签订为期三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月基本工资税前为 16.58 万元,年薪高达百万以上。
不过,这段 " 蜜月期 " 并未持续太久。2021 年 8 月,三峡人寿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一届监事会届满终止履职,黎已铭不再担任董事、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等职务。2021 年 9 月 30 日,三峡人寿随即解除与黎已铭的劳动合同,理由是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并告知黎已铭可领取经济补偿 93816 元。
黎已铭认为,解除劳动行为没有经过合法程式。此外,三峡人寿没有足额支付他筹办三峡人寿期间的工资。他个人的诉讼请求则是,法院判令三峡人寿支付他筹办期间未足额支付的工资 3209 万元、他履职董事长期间部分绩效工资 646.75 万元,以及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8 月工资工资 364.83 万元,追讨的薪酬合计高达 4220.58 万元。除此之外,他期望法院判令三峡人寿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恢复他在三峡人寿的工作岗位。
黎已铭追讨天价薪资引发行业关注。
事实上,三峡人寿有数位高管年薪在百万之上。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其 2022 年第四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三峡人寿有 3 名高管、1 名董事年薪在 100 万元 -500 万元之间。该报告中,三峡人寿公布的最高薪酬为 " 不超过 500 万元 " 档级。
" 最高年薪不超过 500 万元 " 这一档级,在非上市寿险企业中,也属于较高的档级。
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董监高薪酬披露,有相关规定。2021 年 12 月 30 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 ( Ⅱ ) 》 ( 下称 " 偿二代 " 二期 ) 发布。根据 " 偿二代 " 二期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在第四季度报告中列报关于董事、监事和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本年度薪酬的相关信息,其他季度无需列报。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详尽披露了非上市寿险企业董监高薪酬 110 余家险企中,2022 年近 80% 的寿险企业的董监高,最高年薪在 400 万以下,近 50% 的险企董监高最高年薪在 200 万以下。
三峡人寿偿付能力连续 5 个季度不达标
值得注意的是,三峡人寿发展势头迅猛,不过近年来持续亏损。
三峡人寿年报及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18 年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仅为 0.11 亿元,2022 年一季度则高达 5.58 亿元,数年之间保险收入实现高速增长。不过,三峡人寿近年来亏损的势头呈扩大趋势。2021 年、2022 年、2023 年一季度,三峡人寿分别亏损 0.65 亿 、1.1 亿元、0.38 亿元,不到三年亏损已超 2 亿。
另外,三峡人寿的偿付能力已连续多个季度不达标。
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对保单持有人履行赔付义务的能力,据 " 偿二代 " 二期相关规定,保险公司需同时符合以下三项监管要求,才能进入偿付能力达标公司行列: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 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 100%;风险综合评级在 B 类及以上。
2022 年连续四个季度,三峡人寿的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 C。2023 年,三峡人寿一季度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则为 83.73%,低于 100% 的监管红线。这意味着三峡人寿已连续 5 个季度偿付能力不达标。
三峡人寿在最新一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称,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是偿付能力承压。其给出的应对方案是,推进资产端偿付能力管理、调整资产配置结构、降低信用风险、权益风险暴露、增强资产端对利率风险对冲效果;同时加强负债端偿付能力管理,在偿付能力许可范围内开展 2023 年业务,控制业务规模和业务结构;以及加强费用管控。
一名保险行业专家曾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偿二代 " 二期工程正式落地等于大幅提升了风险因子以及对险企实际资本、最低资本的要求,让险企普遍面临着偿付能力的压力。险企通过增资扩股以及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方式进行资本金补充的同时,还需要在经营中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和资本结构,以提升企业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峡人寿的近半股权处于遭质押冻结状况。
三峡人寿总共有 6 名股东,分别是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重庆高科集团、江苏华西同诚投资控股集团、新华联控股公司(下称 " 新华联 ")、重庆迪马工业公司、重庆中科建设公司,分别持股 20%、20%、20%、20%、15% 以及 5%。
其中,新华联处于破产重整中。2022 年 8 月,新华联公告称,债权人已向法院申请对新华联进行破产重整。三峡人寿最新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新华联持有 20% 三峡人寿股权已遭冻结,江苏华西同诚投资控股集团持有的 20% 的股权也同样遭冻结,重庆中科建设公司持有的 5% 股权,也处于被质押、冻结状况中。
重庆银保局曾公开发声,支持三峡人寿引进优质投资者。
2023 年 4 月,重庆银保局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市第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 0899 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称,支持三峡人寿引进具备相应资质、主业突出、信誉良好、有持续增资能力、承诺遵守审慎监管原则、有核心资源注入重庆意愿的优质投资者,推进股东股权结构优化,实现公司长期稳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