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10元便當,拯救“午餐不自由”的打工人,欢迎阅读。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创
作者丨马舒叶
编辑丨谢中秀
" 午餐不自由 " 的 CBD 白领,在 " 成人小饭桌 " 之后,又发现了新选择—— 10 元便當。
近日,写字楼下包装朴素的便當,成为了打工人解决午餐的新打卡地。
"12 元一份便當,一荤一素,主食管够,你敢相信是在 CBD 买到的吗?" 在北京国贸 CBD 区網域工作的白领张钦,最近爱上了公司楼下的 10 元便當," 步行下楼就能买到,而且每天都是新鲜现炒。"
图 /CBD 楼下的打工人便當
来源 /2023 年 7 月 11 日
燃次元拍摄于朝阳区 CBD 区網域光华路众秀大厦附近
不仅仅是在北京,经历过 " 一顿饭花 50 元却只能吃到料理包 " 的 " 刺痛 " 后,光鲜亮丽的城市白领们如张钦,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性价比的 " 打工人便當 "。
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打工人便當测评已经成为探店博主的全新 " 流量密码 "," 重庆 10 元打工人便當 "" 成都 16 元吃饱的街边便當 " 也引发网友们纷纷留言 " 求定位 ",以 " 量大实惠 " 著称的路边打工人便當,更引发了不少博主争相前往打卡。
区别于不强调配送距离的 " 成人小饭桌 "," 打工人便當 " 往往出没于白领聚集的商业区,而助推打工人便當出圈的,不仅有专门的便當外卖店,还有不少 " 把家庭当做厨房 " 的个人创业者,他们往往一个人承担买菜、做菜、配送的多个环节,并将配送距离限制在写字楼附近的 2 公里内。
同时,燃次元亦关注到,以北京为例,CBD、望京、大望路等写字楼聚集的地方,一份打工人便當的价格均在 20 元上下,相比起周边商业区 40-50 元均价的工作日午餐,打工人便當无疑更具价格优势。
在小红书、B 站等社交平台,不少打工人便當的创业者,往往同时也兼承接 " 成人小饭桌 " 或者 " 上门做饭 " 的订单。
不过,在打工人便當的热潮之下,合规监管正是创业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合规监管之外,摆在创业者面前的,是 " 家庭作坊 " 式的餐饮创业,难以规模化,和盈利难的困局。
早在 2016 年," 打工人便當 " 便以 " 家厨 " 的形式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出圈,并诞生了不少有数千家注册商家的在线订餐平台,但合规监管很快戳破了以家做厨的 " 邻家饭 " 的泡沫。
除此之外,个人创业者往往面临着专业便當外卖商家的竞争,秋天便當的创始人秋秋则表示," 一旦市场饱和,难免会像之前的上门做饭一样,陷入价格战。"
" 打工人便當 " 是否会成为下一个 " 上门做饭 ",火热之后便难以为继,眼下尚不可知,只是摆在创业者们面前的路,似乎并不好走。
在 CBD,白领攻占 10 元便當
在北京 CBD 工作近 1 年后,被每顿饭动辄 40-60 元的价格几乎 " 掏空钱包 " 后,张钦几乎搜索遍了 CBD 附近 30 元以下的便當,而最近,他则爱上了公司楼下的 10 元便當,"12 元一份,一荤一素,菜虽然不多,但主食管够。"
年初,张钦偶然在公司楼下发现了卖便當的小车,一问之下,他才知道这辆小车是附近某家餐馆专门为附近工人派送的外卖,尝试买了一次后,张钦直呼 " 真香 "," 不仅菜每天都是新鲜现炒的,总能吃到新菜色,而且这个价格,在 CBD 就能吃一顿午饭,还有什么可犹豫呢 ?"
此前,张钦在逐渐 " 吃不动 " 北京国贸商城动辄五六十元一份的工作简餐后,曾经尝试在某连锁面食品牌充了张会员卡,他对午饭的要求并不高," 一碗面就行,能吃饱就好。"
不过,即便有了会员储值优惠,张钦一顿午餐,仅仅是一碗面条也需要花 20 多元," 更不用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了。"
而蹲在便當小车前,张钦一方面为 "10 元管饱 " 的低价心动,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 CBD 精致商业区里难得的 " 烟火气 "。在张钦的 " 安利 " 之下,他的同事也纷纷加入了吃便當大军。而从 " 精致 brunch" 到 "10 元便當 ",张钦他们觉得 " 不仅省了钱,还吃得更好了 "。
图 / 朴素的打工人便當
燃次元拍摄于朝阳区 CBD 众秀大厦楼下
(北京市朝阳区 CBD 区網域光华路、众秀大厦附近)
显然,价格似乎是促使 CBD 白领们倒戈向 " 打工人便當 " 的重要因素。
" 你知道在 CBD 吃一顿午餐有多贵吗?" 身在上海的白领何洋向燃次元发出打工人的灵魂发问。
何洋告诉燃次元,在上海金融中心," 简单吃两个和牛小汉堡加上薯条,一顿就是 88 元,而不管是牛肉饭还是意面,均价也在 50 元上下。" 作为一个追求营养均衡的 " 减脂党 ",要想在 CBD 实现有肉有菜,不重盐重油,和同事一起吃饭 AA," 一顿也得 60-80 元。" 而如果想吃得好一些," 一顿饭吃个 150-200 元也没什么稀奇。"
为了节省午餐支出,何洋曾考虑过每日自带午餐,不过," 每天下班就躺平不想动弹,还要买菜备餐就太累了。" 而且何洋的手艺显然并不出色,总是 " 浪费了钱买食材,做的菜却只能勉强入口。" 最终,不到两周,何洋的饭盒就被 " 束之高阁 "。
何洋很快盯上了金融中心随处可见的便利店," 便利店便當种类不少,还能自选,可以根据喜好荤素搭配,再加一份米饭,不过 20 元就能解决午餐。" 除了便利店便當之外,附近超市的美食档口,也成了何洋经常光顾的地方,何洋为此还充了超市的年卡," 一份便當只需要 16 元,比起点外卖,更便宜也更方便。"
除了价格之外,享受外出溜达觅食的时光,也是白领如贺娜迷上 " 打工人便當 " 的原因。
身处北京 CBD,无论是点外卖,还是外出就餐,留给 CBD 白领们的选择并不多。" 周边小馆子少,国贸里的餐馆价格根本不适合午餐,吃顿饭动辄 1 小时起,想吃饭完美美睡一觉就没时间了。" 而外卖,除了普遍 " 全是主食,重油重盐容易长胖 ",而且还极容易踩雷,因此,每天把握午餐时间外出溜达溜达,则是贺娜一天难得的运动休闲时光。
在同事的带领下,贺娜爱上了发掘各种餐馆 30 元以内的便當," 最近发现了一家 26 元 8 个菜自选的自助午餐,适合每个菜都选一点点尝。" 而且外出就餐后还能再走回公司," 正好睡午觉。"同时,色香味俱全的便當,也让贺娜打工在外也能感受一份难得的 " 家的味道"。
社交平台带火打工人便當生意
打工人便當,首先火到了社交平台上。
在小红书、抖音、B 站等社交 / 社区平台,搜索打工人便當,不仅有大量打工人的自发分享和安利,低价打工人便當,也俨然成为了博主们的 " 新晋流量密码 "。
在 B 站搜索关键词 " 打工人便當 "," 重庆 10 元打工人便當,开在天桥下 30 多年 "" 街头自助打工人便當,12 元 14 个菜 " 等探店视频,播放量均破百万,在小红书一则 " 北京街头开路虎卖便當,打工人 23 元开盲盒 " 的视频评论区,不少网友直接兴奋提问," 地址在哪里?" 更有网友留言," 什么时候能开到国贸?"
图 / 打工人便當创业(左)
打工人便當成流量密码(右)
来源 / 小红书 APP(左)B 站 APP(右),燃次元截图
除了博主们 " 尝鲜式 " 的探店安利视频,更多的创业者们,则在社交平台上经营起了自己的 " 打工人便當 " 生意。
" 我们本来是打算创业做餐饮店的,一开始是成人小饭桌火了,后来又蹭上了打工人便當的热点。"95 后的 leo 告诉燃次元,2023 年 6 月中,他和朋友,一起在北京望京 SOHO 办公楼下开着路虎,创业开起了餐饮小店。
" 一开始我们就瞄准了望京 SOHO 的打工人。" 此前从事电商行业的 leo 向燃次元表示," 对于打工人而言,午餐是绝对的高频高需消费。" 但是传统的外卖档口,不仅难以保证 " 干净卫生 ",消费者还需要担忧花了大几十元买了 " 料理包 ",所以他希望能够买菜到切菜做菜,再到配送,各个环节都实现可视化。
2023 年初,leo 和朋友投入了 30 多万元在望京附近盘下了一间小店,为了尽快将小店打出名气,leo 选择了每天中午都和朋友开着路虎在望京街口售卖便當," 两荤两素加上主食,23 元一份便當。" 除此之外,他也在小红书上开始记录起自己在公司楼下摆摊卖便當的创业历程。
现在,开着路虎卖打工人便當的 leo,每天都能卖出 200 份左右的便當,除了常规便當外,他还在尝试推出鸡腿、绿豆汤等小吃,leo 也积攒起了自己的粉丝。
" 现在有 4、5 名客户,从第一天到现在,几乎每天都会点我们的饭。" 甚至不少人会专程为 leo 加油," 他们总会说,我做了他们一直想做但是不敢做的事。"leo 不无兴奋地表示,截止目前,leo 的便當店已经正式开店一个月,7 月初还上线了外卖平台。
和 leo 不同,做饭对秋秋而言,原本就是 " 热爱 ",她的创业选择,更像是 " 无心插柳 "。
从 2022 年起," 上门做饭 " 火热之下,秋秋便在周末时将 " 上门做饭 " 当成了一份副业。辞职之后,本就喜欢做饭的秋秋,开始认真思考怎么将 " 爱好变现 ",这时一位做幼儿托管班的客户主动找她订餐,却误打误撞打开了秋秋的创业思路。
相比起上门做饭的费时费力," 从准备到上门做饭,耗时 3-4 小时,时薪却非常低。" 按照订单逻辑,接单做便當,就可以将有限的时间效益最大化,而在成人小饭桌、打工人便當火热之下,由于秋秋本身住在写字楼附近,考虑到配送方便,2023 年 6 月,秋秋将便當生意投向了家门口的写字楼,并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开起了小店。
目前," 我的打工人便當是三菜一主食,都是家常菜,大份 20 元、小份 18 元,不收配送费。" 秋秋告诉燃次元,每天一大早她就会出门采购,8:30 开始做菜,12 点便接单配送,等到中午 13:20 左右就配送完毕。在自己家里为 " 打工人吃午餐撑起一片天 ",而由于刚刚起步,她每天只送十几份," 不算别的订单,大概每天光打工人便當收入 100-160 元。"
除了个人创业者如 leo、秋秋,燃次元在线下探访北京 CBD 附近某火锅店的午餐便當时,店长告诉燃次元,过去一年,由于火锅生意受到影响,为了不浪费食材,他们就想出了用剩余食材做午餐便當的主意,25 元一份的定价也并不为盈利," 更多是为了宣传。"
门槛低,盈利难
不过,火遍社交平台的 " 打工人便當生意 ",却似乎并不好做。
" 毕竟有手就能做,恐怕写字楼下的打工人便當,会和之前的上门做饭一样,越来越卷。" 秋秋直言,专供写字楼白领的打工人生意门槛并不高,因此,就在她摆摊卖便當的半个多月里,她已经发现了不少竞争者。
" 有不少专门做便當的外卖商家,他们价格更便宜,两荤一素一个主食,只收 16 元一份。" 秋秋告诉燃次元,随着打工人便當生意在社交平台上的热度越来越高,秋秋也有些担忧," 就像之前在互联网火起来的上门做饭,一开始做的人少,收费还能高一些,后来做的人多了,就卷起了价格。"
打工人便當生意一旦饱和,似乎也难免容易步 " 上门做饭 " 的后尘。秋秋表示。
一定区網域内的写字楼数量并不多,而且相比起能够进行批量采购,雇佣多名厨师的专门外卖店而言,个人的打工人便當生意似乎更像是 " 小打小闹 "。" 一旦卷起价格,把家里当成厨房的个人创业者,又怎么卷得过外卖商家呢?" 秋秋补充道。
图 / 秋天便當的午餐展示(左)
leo 家小店工作餐的午餐制作过程(右)
来源 / 秋秋、leo 提供
实际上,现阶段以家为厨房," 自产自销 " 的打工人便當生意虽然 " 小而美 ",但却难以成为 " 闷头赚钱 " 的暴利生意。
秋秋告诉燃次元,虽然打工人便當的订单已经有了盈利,但由于她一个人每天包揽全部买菜、洗菜、做菜的全环节,因此即使通过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账号找到她的顾客不少,但 " 多是散客,而且一旦订单距离超过 2 公里,配送起来就费时费力。"
分身乏术的秋秋,考虑到配送压力,也有意控制着每天的订单数量," 我现在并不考虑做大,一旦规模大了就得开外卖店了。"
" 现在的打工人便當,价格基本与外卖平台持平,并且不收取配送费,本就盈利微薄,未来如果想盈利,恐怕只能提高单价了。"leo 则表示。
" 现在的打工人便當更像是家庭作坊,不仅存在合规问题,而且也很难规模化。"leo 告诉燃次元,由于不少创业者都是个人包揽出餐、送餐全部环节,相比起餐饮店而言,不仅在食材采购上没有议价能力,而且一旦订单量过大," 是否能够按时出餐,并且保证水平不下降 " 就会成为首先的考验。
殷鉴在前,2016 年前后,北京、杭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兴起类似打工人便當的 " 家厨 " 生意,规模最大的在线订餐平台注册商家数量超过 6000 家,而正是由于存在资质合规问题,除去 " 家厨 " 不具备冷链配送条件,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外,藏在居民小区内的 " 商家 " 也接收到了不少油烟扰民的投诉,最终,根据《食品安全法》,无证照的 " 家厨 " 网络订餐平台前后被叫停。
除此之外,当前打工人便當虽 " 热 ",但不少白领对于在公司楼下的便當仍然存在 " 营业资质是否健全、是否干净卫生 " 的质疑。
以 leo 为例,创业初期,leo 也经历过摆摊一天只卖出几份,最终只好将剩下的 50 多份餐点全部送给骑手的艰难时刻,而由于前期开店、雇佣厨师等将近投入 30 万元,至今 leo 仍 " 未实现盈利 "。
不过,面对 " 吃饭难 " 的白领,leo 们明白 " 打工人只是想吃一顿干净健康的午饭 ",而他们 " 也想让更多的人吃上一顿好饭 "。在拥抱监管之下,想要实现规模化盈利,leo 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 文中张钦、何洋、贺娜、秋秋为化名。
*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你吃过 10 元便當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在评论区挑选一位网友(点赞超过 60,本月文章截至本月底兑换)送出腾讯视频会员 VIP 季卡一张。
点在看,美食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