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蔚来再获阿布扎比22亿美元投资、雷军称小米为SU7研发投入超百亿,欢迎阅读。
国内资讯
1. 李斌成功挑战 150kWh 电池 1000km 续航
2. 蔚来获 CYVN 新一轮 22 亿美元投资
3. 雷军称小米 SU7 研发投入超百亿
4. 网传泄密小米汽车照片媒体将赔 300 万
5.12.98 万元起,奇瑞 iCAR 03 预售
6. 奔驰获北京自动驾驶 L3 级测试牌照
7. 智己获上海自动驾驶 L3 级测试牌照
8. 小鹏回应阿里巴巴减持其部分股权
国外资讯
1. 德国明年或全面取消电动汽车补贴
2. 日产拟将在华生产新能源车出口海外
李斌成功挑战 150kWh 电池 1000km 续航
12 月 17 日,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李斌驾驶着搭载 150kWh 电池包的 ET7,历经超 14 个小时的驾驶,达成一块电池行驶 1044km 的成绩。
此次实测,李斌一行人在早间 6 点 32 分从上海出发,经过慈城、台州、苍南、福安、连江、朴里服务区,最终在晚间 8 点 33 分到达福建省厦门市的龙掘东服务区,中途未进行过换电。
测试全程共 1044km,智能驾驶里程显示为 957 公里约占 91.67%。测试结束时,数据显示,行程平均电耗 13.2kWh,剩余电量 3%,预计仍可行驶超 30 公里;环境温度 12 摄氏度,车内温度 19 摄氏度。
在此次测试过程中,李斌还连线了何小鹏,打趣称「你们 X9 这么火,强烈建议回头也搞一个直播,挺好玩的,没什么特别的事,我看你在微博上打了个 Call,祝你们 X9 大卖,回头我要买的话,你得给我便宜点。」
同时,李斌确认了即将在 2023 NIO DAY 亮相的新品行政级轿车的命名为「ET9」,并称该车为蔚来「技术技术创新的结晶之作」。
此外,李斌还「带货」了 NIO Life 的小零食、再次强调蔚来内部效率提升的重要性等。
对于此次直播的目的,李斌坦言:「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燃油车能去的地方,电动车都能去。」
作为本次直播的主角之一,150kWh 的电池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据悉,蔚来的 150kWh 电池包在 2021 年的 NIO DAY 上发布,为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 360Wh/kg,超越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 255Wh/kg,体积与 100kWh 和 75kWh 电池包一致,支持换电。
实际上,在 2021 年李斌便表示,搭载该电池包的 ES8 可达到 730km 的续航,在 ET7 的续航有望超 1000km。
根据此前蔚来发布的信息,150kWh 电池包此前在内部从昆明到北海的测试中,以 1145km 的成绩「创下了电动汽车的纪录」。
蔚来获 CYVN 新一轮 22 亿美元投资
今天下午,蔚来发布公告,宣布与阿布扎比投资机构 CYVN Holdings(下称「CYVN」)签订新一轮股份认购協定,获 22 亿美元(约合 156.91 亿元)投资,CYVN 以每股 7.5 美元的价格认购 2.94 亿股 A 类普通股。
目前,CYVN 总共持有蔚来已发行及发行在外股份总数的 20.1% 。
在进行交割时,CYVN 有权向蔚来董事会提名两名董事,前提是须持续持有蔚来不少于 15% 的发行在外股本;
若 CYVN 拥有蔚来 5%~15% 的发行在外股本,有权向蔚来董事会提供一名董事。
后续,蔚来和 CYVN 及其联属公司将继续共同合作,在国际市场寻求战略和技术合作。
这并非 CYVN 第一次投资蔚来,今年 7 月份,CYVN 曾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和老股转让的方式完成总计约 11 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雷军称小米 SU7 研发投入超百亿
12 月 17 日,小米汽车董事长雷军接受央视《面对面》专访的视频播出。
在节目后半段,雷军谈及小米汽车,分享了小米汽车的经历与现状。
当主持人提到,马斯克此前称小米加入电动车市场竞争中将会是一件有趣的事的评论时,雷军回应称,小米做汽车有着许多天然的优势,因为当今智能电动汽车本质就是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工业的整合。
他还提到了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用来说明小米进入电动车市场的优势「有一个车企的董事长告诉我,智能电动汽车其实就是一个大号手机装上四个轮子,说明这两个行业在高度融合。」
在他看来,小米进入汽车行业确实存在挑战,但好在「总体来说难度可控」。
雷军当下认识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在三年刚开始宣布造车时,雷军还觉得这是一个「挺难」的事。
在经历用户调研后,小米内部定下了「守正出奇」的原则,即充分尊重汽车行业的规律,使用行业成熟技术确保把第一辆车做好,再在这个大前提下创新。
在这认识之下,小米内部进行的第二条策略是「十倍投入」,雷军称,在一般车企造一辆车,大概投入三四百人的情况下,小米汽车花了 10-20 亿的研发经费,为 SU7 投入了 3400 名工程师,共计超百亿的研发费用。
就连生产线验证阶段也不例外,据此前消息,SU7 已进入 PT5 阶段,而业内 PT 环节一般只有四个阶段,即 PT4。
投入大量的精力与财力,雷军自然是「抱着志在必得的方式来做的」,但他并不盲目自大,在采访中表达了对小米汽车销售状况的焦虑,既怕「一上来不火、大家都不买」,又怕太火了「大家都来买,但要等一两年」。
目前,小米汽车明年上半年量产发布的计划并未生变,上市前的整体筹备工作仍在推进中。
网传泄密小米汽车照片媒体将赔 300 万
凤凰科技讯,近日,网络上出现一组小米汽车实车拍摄照片,是媒体泄密导致。
谍照显示,SU7 将提供青色车身,比证件照里的灰色更鲜亮一些,尾翼升起来后气势更具动感。
对此,小米汽车相关人士回应称,已锁定泄密媒体,将根据签署的《保密承诺函》进行追责,而根据该保密協定,违约金为 300 万人民币。
其他媒体也有致电小米集团了解此事,但未能得到回应,有知情人士称,确有此事,但未透露更多的细节。
公开资料显示,涉及此次泄密事件的汽车为 SU7,涉及内容是小米 SU7 的静态体验谍照。
这并非小米汽车首次遭遇媒体泄密事件。今年 2 月 2 日,小米官方账号 @小米公司发言人 发布微博称,由于小米汽车的合作方北京某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对其下游供应商管理不善,泄露了汽车前后保险杠的早期设计稿。
在上一次的泄密事件中,小米汽车对涉事合作方进行了严肃处理,追责了 100 万元的经济赔偿,并要求该合作方对其下游供应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并对泄密肇事人进行严肃处理。
此外,小米还要求涉事合作方制定详细整改方案,全面更新保密措施。
12.98 万元起,奇瑞 iCAR 03 预售
今天,奇瑞 iCAR 03 正式开启预售,新车推出后驱和四驱车型,共有六个版本供用户选择,预售区间为 12.98-18.58 万元。
新车车身尺寸为 4405/1910/1715mm,轴距 2715mm,定位为小型纯电 SUV,搭载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
较为有趣的是 iCAR 03 的外观颜色命名,iCAR 03 六款车身颜色分别命名为果然白、不蕉绿、确实黑、有点灰、真烦银、我好蓝,并提供「绿野仙踪」和「飞鸿踏雪」两种内饰颜色。
动力方面,iCAR 03 后驱版峰值功率 135kW,峰值扭矩 184N · m,四驱版总功率 205kW,峰值扭矩 279N · m。
新车的电池有 50.65kWh、65.7kWh、69.77kWh 三种型号,对应 CLTC 续航里程有 401km、501km、472km 三种类型。
根据此前透露的信息,两驱标准车型、标准进阶车型、四驱长续航版以及顶配车型的具体配置有较多不同。
已知信息显示,iCAR 03 提供 R18 铝合金轮毂、LED 自动大灯、主驾 6 向电动座椅、15.6 英寸中控屏、6155 芯片、i-VA 虚拟形象、前排语音控制等基础配置。
标准进阶车型、四驱长续航版以及顶配车型将在基础配置上,增加或更新 8155 芯片、智能互動灯语、大疆智驾辅助系统等功能。
据悉,新车将于 2024 年上市。
奔驰获北京自动驾驶 L3 级测试牌照
今日,奔驰官宣,已在 12 月 16 日获批北京市有条件自动驾驶(L3 级)高速公路道路测试牌照,正式在京启动指定高速公路的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实测。
当天,北京市相关部门出台《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汽车道路测试管理细则(试行)》,奔驰是首批获得该执照的车企之一。
奔驰表示,自 2021 年起,公司就通过在中国的封闭场地测试和验证不断提升系统表现。本土研发工作的重点包括让系统能适配中国的标志标线、施工区、公交车道和潮汐车道等特殊车道,并不断优化加塞等场景的逻辑、算法和参数等。
根据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在 12 月 7 日披露的檔案,京津塘高速(大羊坊收费站至河北界)为指定政策先行区的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道路,获批车辆将在这一指定区網域和相应时段进行测试。
在德国和美国加州、内华达州,奔驰 S 级、EQS 纯电轿车等车型已获当地政府批准上路,另外,其 L4 级自动无人驾驶泊车系统 2022 年在德国也获得了全球首个商用许可。
奔驰表示,该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双持证」车企。
智己获上海自动驾驶 L3 级测试牌照
除奔驰外,今天官宣获得自动驾驶 L3 级测试牌照的,还有智己。
智己宣布,其搭载 L3 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在上海市正式获得高快速路自动驾驶测试执照。
目前,智己正在申报工信部 L3 公告准入试点,并有望成为首批进入 L3 级自动驾驶准入试点的车型。
按计划,IM AD 城市 NOA 将于年底开启上海地区用户公测,春节前陆续推送,上海地区率先开放。之后,2024 年中,城市通勤模式先行版将上线;2024 年内,通勤模式将覆盖全国 100 城。
智己汽车联席 CEO 刘涛分享了 5 张路测牌照图片,上周,宝马也官宣拿到了上海的路测牌照,号码是沪 V 4486 试,而智己拿的则是尾号 1-5 的牌照。
小鹏回应阿里巴巴减持其部分股权
12 月 16 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出售其持有的部分小鹏汽车股权。
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根据自身的资本管理目标,出售了所持的部分小鹏股份,持股由 10.2% 降至 7.5%。」
这项交易最早在美国证券交易会官网近期公布的一份檔案中披露,阿里巴巴将出售小鹏汽车 2500 万股美国存托凭证,根据小鹏汽车上周四的收盘价格,股权交易价值 3.91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7.89 亿元)。
小鹏汽车对此回应道,阿里减持是在执行其 Q3 季报对外沟通的投资变现回报股东的策略,而不是因为对小鹏公司的看法变化。
阿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我们相信小鹏的前景,期待与该公司的持续合作。」
尽管减持部分股份,阿里仍是小鹏第二大股东,持股约 8%,将继续和小鹏汽车在云计算等领網域开展深度战略合作。
目前,大众集团是小鹏的第三大股东(12 月 6 日已经完成交割),持股比例 4.99%。小鹏目前在手现金超过 400 亿元,下半年正向自由现金流达数十亿元。
德国明年或全面取消电动汽车补贴
12 月 16 日,德国政府宣布,将在 2023 年 12 月 18 日停止向新能源汽车发放 4500 欧元(约合 3.5 万人民币)的补贴,早于原计划的 2023 年 12 月 31 日。
这意味着,2024 年,德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或面临全面取消的可能。
补贴取消的根本原因,是德国政府要在未来几年内控制支出,以填补 2024 年约 170 亿欧元的财政缺口,德国部分气候政策补贴的终止与部门支出的削减成为填补这 170 亿欧元缺口的「代价」。
按照计划,德国 2024 年的财政预算总额约为 4500 亿欧元,相较于今年削减了 600 亿欧元。
预算中将大幅削减气候和转型基金 120 亿欧元,到 2027 年,德国对气候基金的支持将累计减少至 450 亿欧元,届时基金总额为 1600 亿元;同时各级政府部门也将削减开支,其中交通部、环境部和劳工部等部门的开支被要求缩减 12 亿欧元。
也就是说,本次 120 亿欧元的基金缩减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 · 哈贝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让我很痛苦,但这是我们维持气候与转型基金的核心组成部分和支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日产拟将在华生产新能源车出口海外
日前,日产汽车宣布,计划将在中国开发的电动汽车出口到全球市场,并已与清华大学达成協定,利用本地资源加速电动化的研究和开发。
日产汽车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Masashi Matsuyama 表示,日产正在考虑将在中国制造和开发的现有内燃机车型、即将推出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出口到海外市场。
说起海外市场,自然少不了近年来积极布局海外电动车市场的比亚迪。
该高管表示,日产正考虑将目标瞄准与比亚迪等中国本土品牌相同的海外市场。
根据官方披露的消息,日产将与清华大学成立联合研究中心,从 2024 年启动全新课题的共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充电基础设施,电池回收、再利用和能源管理在内的电动汽车(EV)生态系统中企业发挥的作用及社会责任。
按照计划,日产在 2026 年前将为中国市场开发 10 款新能源车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