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奔馳寶馬大眾掌門人的上海故事,歡迎閲讀。
撰文 / 劉寶華
編輯 / 張 南
設計 / 琚 佳
2023 上海車展已經過去了半個月,但這屆車展產生的影響力将在更長遠的時間内持續釋放。
這種釋放還包括空間上的。斯圖加特、慕尼黑、狼堡、底特律、阿姆斯特丹、東京,跨國汽車巨頭們因為這場車展可能引發的蝴蝶效應。
最新消息是 5 月 9 日,大眾旗下 CARIAD 迎來組織架構和人事調整,包括 CEO 在内的 4 位董事會成員換了 3 位。有媒體稱在上海車展和中國的所見所聞加劇和加速了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奧博穆(Oliver Blume)對 CARIAD 的調整意願。關于 CARIAD 調整的更多信息見汽車商業評論 5 月 9 日報道。
無論本屆上海車展還是今年的中國車市,如果給出一個關鍵詞的話很多人選擇 " 卷 "。這是中國車企近幾年在疫情、芯片荒、供應鏈短缺、需求下滑等多種挑戰中為應對競争鍛煉出的求生欲望與技能,以及智能電動車加速進化的結果,之前 3 年因為防疫防控,海外車企和高管對此沒有直觀感受。一個上海車展,把卷的寒氣傳遞給了每個外國人。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士别三年,寒氣逼人。
車圈有人評價 " 一堆老鷹排着隊聞着血腥味而來,可悲的是有人卻認為是萬邦來朝,譁譁譁 "。
就像我們内部認知都不統一,那些 " 萬邦 " 或 " 老鷹 " 們的認知就是統一的嗎?我們以此次上海車展來了掌門人的三家德國車企奔馳、寶馬、大眾集團為例,希望挖掘他們在華行程中的點滴以了解他們對上海車展、對中國汽車的感受與認知,并試圖判斷 2023 年 4 月在上海發生的事對這些跨國巨頭今後決策的影響。
奔馳康林松:四千周中的三周
梅賽德斯 - 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Ola K ä llenius)應該是此次來華時間最長的跨國車企掌門人。
他 4 月初就到達香港,在香港停留大半周之後于 4 月 10 日到北京,在北京一周之後又到上海一周,4 月 22 日返程,在華逗留時間接近三周。據説,今年上海車展前後到訪中國的奔馳總部高管 " 有大幾十人 "。
3 月下旬康林松已經來過中國,3 月 27 日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并在 " 提升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 " 單元發表主旨演講。
4 月這次來華時間長得多,内容也更加豐富,首先是與中國公司的内部溝通。
因為疫情,康林松與奔馳中國團隊很多人已經 3 年沒有見面,這次他首先聽取各業務板塊核心高管的工作匯報并做詳細溝通,所讨論問題的顆粒度相當細。
然後召開了奔馳中國機構的員工大會。在員工大會上,康林松肯定了過去三年中國市場發展的變化,對大家表示感謝,強調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明确未來發展方向,跟員工做了非常坦誠的溝通。
康林松在演講時,在螢幕上打了大大的 " 謝謝 ",感謝大家在這三年中表現出的超強韌性,既照顧好了自己,也保障了運營。他覺得是很了不起的。
各業務板塊業務溝通和員工大會之後的兩個行程是對外的。
4 月 14 日,康林松到訪清華大學,與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副校長曾嵘、奔馳負責大中華區業務的董事會成員唐仕凱(Hubertus Troska)為雙方 " 可持續交通聯合研究院 " 揭牌。
這是奔馳與清華合作 10 年後的又一個裏程碑,分為三個層面:一是過去 10 年合作的延續與再更新,将 2012 年成立的聯合研究中心更新為可持續交通聯合研究院;二是共同成立實踐教學基地,讓青年學生可以充分将前沿理論與行業實踐有機結合,促進相關科研領網域的人才培養;三是奔馳星願基金與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攜手啓動 " 可持續未來青年領導力 " 項目,該項目旨在通過提升年輕人面向可持續未來的領導力,培養可持續發展領網域的青年領袖,助力國家 " 雙碳 " 目标的實現。
4 月 15 日,康林松到訪故宮博物院。自 2018 年起,奔馳星願基金與故宮博物院開啓文化傳承與保護領網域的公益合作,又于 2019 年開啓對敦煌研究院的公益支持。目前,奔馳是唯一同時和故宮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公益合作的國際品牌。
有意思的是,這次故宮之行中康林松自己透露,他之前已經來過故宮三、四次。他對故宮非常了解和喜愛,百看不厭,還讀過很多介紹故宮的書籍,通過故宮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北京期間,康林松還拜訪了一批中國科技企業,進一步加深和中國合作夥伴在技術創新領網域的交流與合作。
然後是從北京到上海,參加車展環節之外做了大量跨行業的拜訪,包括其他領網域的國際品牌在中國的發展,與政策研究和消費領網域的專家進行深入交流。
這些拜訪交流很多帶着比較強的學習目的,第一是進一步了解中國整體經濟發展活力,與很多其他行業的企業溝通交流;第二是了解中國汽車產業現狀;第三了解奔馳自身在中國的現狀。
其中一個環節是康林松與其他董事會成員、奔馳研發高管一起體驗了很多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
這次在中國的產品體驗是三年之後再度回歸。而在疫情 3 年,奔馳中國方面每年都會把中國造車車企的新能源產品運往德國總部研究。問及都有哪些車型,據説 " 你能想到的基本都有 "。
對外活動還包括康林松與科技博主何同學的對談,聊聊年輕人對于科技與未來的想法;與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全球青年大使、清華大學水利系博士研究生謝宗旭深入探讨可持續發展與青年成長話題。無論 " 科技創新 " 還是 " 可持續發展 ",都是奔馳近年來一再強調的 " 關鍵詞 "。
康林松對這些拜訪、交流和研究的感受是什麼?他在交流的時候多次提到:中國的發展是非常快的,這種速度讓人驚嘆;另外,從車展上也能看到中國企業在技術上的發展,以前聽過很多匯報,這次親眼所見,會有更多感悟。
因為是時隔三年後的深入探訪,而這三年中國汽車市場、汽車產業的變化又在加速,所以康林松此次來華近三周,不僅時間長而且日程排得非常滿。
康林松卻樂在其中,返程前他跟同事説 " 我記了很長很長的清單,我們需要哪些思考,需要哪些行動 "。
此次康林松在中國的密集交流有兩大特點,一是喜歡與年輕人對話,二是喜歡跨界溝通。
" 中國的創新和技術對我們來説非常重要,我們也在和很多科技公司進行溝通,希望把中國最新、最好的技術應用到我們的產品中。這次除了與合作夥伴,我還和不同領網域的朋友溝通學習,他們讓我深刻了解中國的發展速度。" 康林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麼描述此次中國之行的收獲。
根據陪同人員的觀察,康林松一方面通過看自己去審視自己,另外一方面通過跟外界交流、用别人的觀點和框架去審視自己,這是一個深度思考和密集學習的過程,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在 " 密集學習 "、" 深度思考 "。
工作之外的康林松是個非常喜歡中國文化的北歐人,除了多次以遊客身份參觀故宮,他還曾在工作間隙跟同事説他讀過《孫子兵法》。
3 月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有媒體讓康林松給年輕人推薦書籍,他説:" 我最近讀的一本書叫《四千周 : 凡人的時間管理》,講的是人如果活 80 歲其實也只有四千多周,時間非常寶貴,你沒有辦法做所有的事,所以要聚焦最重要、最有意義的事。"
寶馬齊普策:危機感與速度
上海車展是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Oliver Zipse)今年第二次、半年之内第三次來中國。
第一次是去年 11 月随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團,當時防疫還沒有放開,13 個小時後就離開了。第二次是 3 月下旬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他在 3 月 26 日的論壇發言中明确提出 " 合作創造繁榮,脱鈎兩敗俱傷 "," 中國式現代化是世界的機遇,國際間應加強多邊合作,用合作促進發展,以增長驅動繁榮 "。
上海車展成為齊普策半年内的第三次來華,這次他停留了 2 天,參加寶馬之夜和車展發布會,留下了那句著名的 " 今日中國之動向,将引領明天世界的方向 "。此外還會見了在中國的合作夥伴,接受 30 多家媒體采訪,車展媒體日還抽空看了車展 6.1、6.2 館。
6.1 館是今年上海車展造車新勢力和新能源品牌最集中的展館,蔚來、理想、小鵬、哪吒、AITO 問界、極氪、領克、歐拉、合創汽車都在這裏。6.2 館一半是新能源品牌如阿維塔、岚圖、猛士、極星,另一半是傳統豪華車品牌如捷豹路虎、雷克薩斯、沃爾沃、林肯、捷尼賽思。
這是齊普策時隔 3 年第一次在中國現場看車。疫情 3 年中,寶馬中國把中國車企的新產品空運到德國供總部相關機構研究、試駕,其中大部分是造車新勢力的車型。
疫情 3 年看似德國車企的高層人員來訪中斷了,其實寶馬、奔馳這些主流企業總部對中國汽車新產品的關注和研究一點都沒有滞後,上海車展上很多展出車型這些車企高層不但看過,還試駕過。中國車企給齊普策印象最深的是迭代速度,還有他們在用户體驗、應用場景領網域的創新,這些是中國企業率先發現的新機會。
齊普策在車展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 過去幾年中,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如此之快,以至于現在有一些中國本土汽車公司所生產的車我都不太認識了,可以説變革速度之快和競争激烈是中國市場很重要的特色。中國客户群體更年輕、更具活力,對數字化等功能的要求更高,他們希望看到更好的技術和產品。我也有信心,寶馬能夠一直提供高質量的產品、技術和服務。"
在這次車展上,齊普策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寶馬公司在上世紀中期曾經幾近傾覆。" 從那以後,寶馬一直有着居安思危的意識。現在我作為公司的 CEO,我在思考戰略決策時經常反問自己,這個決策在十年後再回頭看,是否仍是正确的?"
明白了寶馬的這個思考邏輯,就不難理解寶馬的很多特立獨行之處。比如,寶馬在全力以赴電動化的同時,仍然沒有放棄氫燃料技術在乘用車的應用;寶馬在迭代電驅、電池技術到第六代的同時,也在同步研發固态電池技術;雖然寶馬每年能滿足歐盟對于車企排放的嚴苛标準,但是仍然在循環減碳方面以德式嚴謹推進氣候中和目标。
4 月車展這次齊普策在中國逗留時間不長,只有 48 小時多一點,行程非常緊湊。3 月下旬那次來中國,他與寶馬中國管理層開了内部會議,參會者是高級經理以上職級。
" 主要内容是講我們回來了,要保持戰略定力,在中國市場要分外努力,在新能源車領網域要奮起追擊。" 一位參會的寶馬員工説,寶馬的危機感非常強。
并不是所有外資品牌在新能源領網域都有這麼強的危機感。汽車商業評論記者在與一些合資品牌員工交流時,很多人認為造車新勢力連活下去都困難,假以時日合資品牌的電動車真正出擊時,這些新勢力将潰不成軍。
寶馬對這些新興力量要重視得多,不僅是齊普策,普通員工也非常清醒,坦然承認 " 當然要絕地反擊,目前我們電動車就是賣得不如新勢力好。論整體我們當然已經足夠好,豪華車第一,我們看得更多、談得更多的是怎麼抓住智能網聯車領網域的競争。"
與寶馬員工的交流中能感受到,寶馬集團在轉型中的思路得到了上下一心的高度統一,即寶馬的核心還是汽車,寶馬汽車的核心還是駕駛樂趣,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這是寶馬的品牌基因,是不變的。要變的是產品線上會有越來越多的電動車,數字化也會加快腳步,追趕領先企業。
" 寶馬危機感是最強的,在電動化、數字化上跟外資、合資品牌相比也是最快的,我們的領悦 2019 年就成立了,只做數字化。寶馬在中國的研發有北京、上海、沈陽、南京四個地方,之前匯報的級别線比較復雜。從去年開始整個寶馬在中國的研發團隊整合成一個大團隊,由一個研發負責人牽頭。他常駐北京、上海,這個人直接匯報給集團全球 CTO。這就變成了有什麼中國的研發需求,中國能直接跟全球負責人對話,他同意了就能幹。" 寶馬員工説。
大眾奧博穆:隊伍最大,投資最大,換人最快
4 月上海車展是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奧博穆近半年來第三次到訪中國。
第一次是去年 11 月作為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團成員,非常短暫。第二次是今年 2 月,待了 5 天,走訪了北京、長春、上海、合肥四座城市。上海車展這次 4 月 17 日到上海,20 日離開,逗留 4 天。
不同的是第三次有大眾汽車集團董事會以及旗下各品牌、各業務口高管共 100 餘人同行,絕對是本屆車展最浩浩蕩蕩的參展高管隊伍。
由于團隊龐大,大眾團隊包機來上海,在上海包下麗思卡爾頓酒店。
車展行程非常緊湊,18 日當天參加了集團各品牌發布會,接受了兩場媒體專訪,之後巡館看車,晚上又跟大眾集團各品牌掌門人一起出席大眾汽車集團媒體溝通會。
大眾中國員工對奧博穆的印象是 " 風塵仆仆,日程滿滿,平易近人 "。平易近人到了很多環節并沒有大眾中國中方人員随行,所以相比奔馳康林松和寶馬齊普策,我們對奧博穆的非公開行程了解甚少。
2 月來華那次,奧博穆在北京的大眾中國總部召開了員工大會,線下會場在地下一層開放式階梯廳,每個樓層都有大螢幕直播,保證大樓内 2000 多人可以線下線上同時參加。環節包括奧博穆演講和回答員工提問,大眾中國員工沒有透露具體内容。
稍顯神秘,但奧博穆可能是最熟悉中國的跨國車企掌門人,2001 年在上海同濟大學學習,完成了汽車工程學院博士學位。
大眾集團也是這段時間在中國新投資項目最多的車企,4 月 13 日,CARIAD 宣布與中國軟體公司中科創達成立合資公司,合作 " 專注于智能互聯和信息娛樂系統領網域的軟體產品及解決方案的研發與測試,提供作業系統、人機互動界面、座艙和雲端等軟體開發服務 "。
4 月 18 日媒體溝通會當晚,大眾集團宣布将投資約 10 億歐元,建立聚焦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研發、創新與采購中心,新公司(項目名稱為 "100%TechCo")涵蓋整車開發、零部件開發及采購職能,将提升開發過程中的協同效應,并把中國本土先進的技術引入產品開發的早期流程,使集團車型產品更為敏捷地響應中國客户的需求。新公司落户合肥,2024 年投入運營後,大眾集團新產品及技術的開發周期将逐步縮短約 30%。
大眾集團可能也是受上海車展影響最大的車企。5 月 9 日,大眾旗下 CARIAD 迎來組織架構和人事調整,包括 CEO 在内的 4 位董事會成員換了 3 位。有媒體稱在上海車展和中國的所見所聞加劇和加速了奧博穆對 CARIAD 的調整意願。
18 日下午的媒體采訪中,奧博穆回答了他對本屆上海車展和近期訪華的感受," 對我來説,中國經濟以及社會在技術、數字化和基礎設施領網域的發展,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 20 到 25 年前就到訪過中國,我曾在同濟大學讀書。所以對我來説,來中國就像回家一樣,但如此的發展速度和進步是我未曾見過的。對于中國社會的發展,我十分贊嘆。"
" 我是個汽車迷,我也會去參觀一些中國汽車品牌的展台。對我而言,參加國際 A 級車展總是讓人非常興奮,尤其是上海車展,組織得非常好。我非常高興能夠來到這裏。"
中國車企在智能汽車領網域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奧博穆談到中國同行時用了 " 學習 " 一詞:" 在智能汽車領網域,我們從中國的創新技術以及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中學習到很多。中國的消費者将智能汽車看作一個軟體設備。他們希望汽車能具備那些在手機上使用的軟體和功能。他們希望汽車能配備娛樂系統,比如智能助理、流媒體功能等。"
奧博穆認為中國市場是潮流的引領者,他相信在中國的創新将賦能全球市場。這與齊普策的 " 今日中國之動向,将引領明天世界的方向 " 表達了相同的看法:" 中國消費者很年輕,他們非常熱愛技術和創新,而這推動了中國智能汽車市場的發展。我相信,全球消費者都将從中國市場的高速創新中受益。"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内容合作請聯系説明
違規轉載必究
掃碼加入讀者微信群
交流汽車話題
四月銷量中的 3 個數據,令人淚目
點擊閲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