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寧王”沒啃動的80億獨角獸,還是被賣了,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中國企業家雜志 (ID:iceo-com-cn),編輯:張昊,作者:苗詩雨
背靠三峽資本、曾與寧德時代傳出被收購绯聞的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一道新能 "),轉投國資。
日前,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衢州工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案》,信息顯示,交易前,創始人劉勇持有 29.03% 的表決權,單獨控制。交易後,衢州工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衢州工控 ")将持有不少于 34.05% 的表決權,單獨控制一道新能。
" 這個消息很突然,前後公司也沒有特别大的變動。" 接近一道新能的人士向《中國企業家》透露,針對此次調整給公司帶來的影響,暫未可知。
一道新能最近一次曝光,是去年下半年,行業盛傳它要被寧德時代收購,以至于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罕見公開回應 " 暫未考慮 "。但不到半年,收購案還是發生了。
" 買家 " 衢州工控是衢州市國資委 100% 持股的一家控股平台,成立于 2018 年。新能源為衢州明确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而一道新能正是在 2018 年成立于衢州。雖然在此前的股東結構中,當地國資并未明确出現,但一道新能一直是衢州高新區重點扶持的企業之一。去年初,一道新能還當選為衢州新能源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部門、光伏產業分會會長。
" 一道新能此次交易很神秘,除了公開信息外公司層面沒有其他回應。" 隆眾資訊光伏產業鏈分析師方文正説。
這就包括交易價格,衝擊 IPO 之前的 2023 年,它的估值已近 80 億元。到 2024 年上半年,一道新能位居全球組件出貨排行榜第八位," 快槍手 " 名聲響徹光伏圈,短時間内超越了眾多成立十年以上的老玩家。但後續 IPO 的失敗,使得該獨角獸公司多次被傳出現資金問題。
行業前十名的公司被收購,這筆可能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的交易,因創始人和管理層此前的 " 神秘 ",在雪球等股票平台上少有讨論。
在前幾年,光伏行業如火如荼之時,一道新能的崛起有其必然性,行業普遍歸因于 " 豪華 " 的股東結構。成立初期,光伏巨頭隆基綠能就間接持有 15% 股份。之後,更是有 " 五大六小 " 發電集團之一的三峽集團旗下資金進駐。
劉勇曾表示:" 從股權結構上看,一道是央企主要控股的公司,大股東是三峽資本,超過 40% 的股權。這種股權結構帶給我們很多優勢,比如當我們的股東在投資電站或者持有電站時,我們自然而然地有了下遊渠道。央企将清潔能源作為重點戰略目标在發展,一道這樣的企業在下遊端發力,彼此都可以雙線推進,發揮最大優勢。"
但 " 雙刃劍 " 的反面是,三峽集團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影響一道新能的局面,尤其是光伏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產業。一道新能推動 IPO 的 2024 年,恰逢光伏行業 " 最困難的時期 ",多家企業最終擱置上市。
而同時期,三峽集團管理層接連換将,占據公司訂單量超 30% 的第一大客户退股的消息也甚嚣塵上。直至此次收購案徹底坐實,公開資料顯示,衢州工控接盤的正是三峽集團間接持有的 " 老股 ",交易交割後,原有大股東将只持有一道新能約 2% 的股份。
" 從第二梯隊企業到國資進駐,算是不錯的改變。" 一位頭部光伏公司内部人士表示,現在行業出清不及預期,一線企業很多都出現财務吃緊的情況。
" 但這筆交易很難復制,地方國資出手要考量的内容很多,資產是否優質、預期前景如何等等,類似案例也僅有潤陽一家。" 方文正説。
他提到的潤陽股份曾在去年 8 月,與行業頭部公司通威股份達成了不超過 50 億元的被收購協定,但今年 2 月,該交易被終止,行業普遍認為的觸發因素是去年 9 月,江蘇鹽城國資介入,成為單一最大股東,這讓潤陽股份有了另外的選擇。
針對交易金額、内部管理層情況等未披露信息,《中國企業家》記者聯系了一道新能方面,對方回應稱 " 希望保持低調 "。
" 快槍手 "
一道新能剛成立時,劉勇就有着明确的目标——布局 N 型(在硅晶體中摻入五價元素)電池。
當時看來,這是一個冒險的決定。因為市場是否買單是未知數,即便是行業前十名企業,大筆資金布局 N 型的也寥寥無幾,P 型(在硅晶體中摻入三價元素)電池仍然占據着主導地位。在 2019 年,P 型單晶硅片的市占率還由前一年的 39.5% 增長到 60%,N 型單晶硅片的市占率約為 5%,較 2018 年基本持平。布局 " 非主流 " 技術、終端產品份額占比低,意味着訂單和商業化模式的不确定性。
但這更像是一個提前 " 謀劃 " 好的盤子。劉勇是行業 " 老人兒 ",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物理學專業,先後在多家光伏公司擔任過技術研發和生產制造相關崗位,包括中芯國際、晶澳太陽能、中來光伏等。
跟其他光伏公司創始人有着本質區别,他極少抛頭露面,發力點并不在銷售端。這也一定程度上能對應外界給一道新能貼的标籤——不缺錢,也不缺訂單。
它近乎瘋狂地布局 N 型市場。一位業内人士向《中國企業家》説,大概 3~4 年前,很多獵頭公司在幫一道新能挖人,薪資待遇很可觀。
到 2022 年末,一道新能有關人士就曾表示,這個初創公司的組件產能可以達到 20GW。而之後通過 TOPCon 電池(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N 型電池代表)崛起,登頂行業頭把交椅的晶科能源,此時投產的行業最大規模 N 型電池產能項目,也僅 35GW。
2022 年是公認的 "TOPCon 技術產業化元年 "。原有市場的核心產品 PERC 電池(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 型電池代表)在新產品的攻勢下,可以説是 " 土崩瓦解 "。根據集邦咨詢統計,2023 年全國招标的 287.5GW 的光伏項目中,TOPCon 為 124.7GW,一年時間,市場份額占比已經超過了 40%。
于是,一道新能成為第一波吃到紅利的選手。
2022 年某光伏論壇披露的數據,從已經公布的得標信息看,一道新能憑借 4117MW 的成績,位列央國企組件供應商第 4 位。數據顯示,2021 年至 2023 年,一道新能營業收入分别約為 18.94 億元、86.06 億元和 227.24 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 246.39%。
它也迅速吸引到了資本目光。一輪增資就引入了北京睿匯海納科技產業基金(有限合夥)4000 餘萬元,該公司正是由三峽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與北京市海澱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等共同發起。随後多輪融資又得到青島招商創投、衢州智合等資本進駐。
這次融資可謂是再添 " 一把火 "。根據招股書,2022 年和 2023 年,三峽集團都是一道新能光伏組件的最大客户,分别貢獻了當年營收的 13.43% 以及 30.69%。
外界看到的是,這個獨角獸公司一直招兵買馬,包括任職英利集團首席技術官 13 年的宋登元等行業元老級人物陸續加入。到 2023 年時,一道新能已建成 30GW 電池和 30GW 組件產能,位列 TOPCon 技術的第一梯隊。
但公司成立以來十分低調,對于他們與央國企資本的關系,也僅在部分會議上有所提及。
有關報道顯示,一道新能負責人曾表示,公司創立之初就獲得了三峽資本、招商局創投等央國企資本的戰略投資,成為光伏行業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标杆,享有國資背書和市場化運營的雙重優勢,更容易成為央國企及知名企業的可靠戰略合作夥伴。
大起大落
商界從不缺乏依賴資金快速擴張的故事,如果一條路走通,資本就會一窩蜂湧入。
進入 2023 年,N 型電池快速出貨,擴產、融資的戲碼開始上演。當年 5 月,晶科能源就抛出了一筆高達 560 億元投資,計劃新增 56GW 硅片、電池、組件一體化產能。而 2022 年,它全年的淨利潤僅為 29.36 億元,這筆投資相當于這一數額的 19 倍。
行業迅速亮起 " 過剩 " 信号。數據顯示,到 2024 年 N 型組件價格已跌破 0.8 元 /W,光伏陷入 " 越賣越虧 " 的惡性循環。
一直高負債率擴張的一道新能自然亮起紅燈。2021 年、2022 年以及 2023 年,它的合并報表資產負債率分别為 87.71%、86.54% 和 86.89%。在行業第一陣營裏,"50%" 一直是個明确的警戒線。
這或許也是之後三峽集團 " 退股 " 的本質原因之一。
再加上 2024 年以來,三峽集團高層陸續換血。對一道新能的直接影響是,除了得標了三峽集團 2024 年光伏組件框架集中采購外,在其他項目上并未有太多動态傳出。也是同年,兩家分手的消息甚嚣塵上。
更大的打擊來自于三峽集團并沒有停止在上遊供應商層面的投資。近年來,三峽集團還投資了青海麗豪(硅料)、正泰新能(組件)等公司,且都處在正常合作中。
一道新能此後押注 IPO,計劃募資 25 億元,但 IPO 之路尚未走完一年便戛然而止—— 2024 年 8 月,或是基于市場和資金等情況的多重考慮,一道新能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
招股書顯示,2022 年以來,一道新能多項巨額借款尚在履行中。從某種程度上講,光伏市場仍處在周期中,資金問題無法解決,一道新能面對的結果只有出售或倒閉。
IPO 宣告終止後僅一個月,寧德時代拟收購一道新能的傳聞就鋪天蓋地,多方消息顯示,雙方甚至已經進入了談判環節。但那個階段,多家 " 标的 " 因 IPO 受阻同時上架,本來買家不多,使得交易談判節奏更加復雜。
2024 年下半年,潤陽股份也上市失敗,該公司有關人士向媒體表示,公司原有的計劃被打亂,有一段時間陷入被動。
" 應該算是當下的最優解了,現在還能資本運作的光伏公司,下一個階段應該都不錯。" 對于一道新能的結局,一位業内人士向《中國企業家》分析説。
因為短期内,光伏行業的 " 絞殺戰 " 難以結束。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近期就表示," 行業的這次整合,比較靠前的企業無法經營退出後,才有可能結束。"
" 行業趨勢上來看,地方國資進駐一道新能的并購行為符合光伏行業整體的并購重組趨勢,尤其是在目前光伏行業谷底的時期。" 方文正表示。
正如劉勇在一道新能董事長寄語中所寫," 當我們站在歷史發展的新起點上,極目遠眺,未來已來,一切都充滿了激情和遐想。然而此時此刻的超然與憧憬,只是下一段雄關漫道的開始。"
光伏的 " 自救 " 故事仍在繼續,至少現在看來,一道新能也許只是個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