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中產寵愛的户外品牌們,這家公司占了半壁江山,歡迎閲讀。
文|任彩茹
編輯|喬芊
2023 年過半,安踏依然穩穩地坐住了中國運動市場的 " 第一 " 寶座。
8 月 22 日,安踏發布 2023 半年報,營收和利潤雙增。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止的 6 個月,集團營收同比增長 14.2% 至 296.45 億元,與疫情前的 2019 年同期相比,增幅也高達 100.2%;經營溢利 76.23 億元,同比增幅 31.6%。
分品牌來看,安踏、FILA、所有其他品牌的營收分别為 141.7 億元、122.3 億元和 32.5 億元,均實現了同比增長,打消了此前市場對核心品牌增長不再的擔憂。
放眼過去,從營收到利潤,從主品牌到各大子品牌,全盤增長,這份成績單被譽為 " 交出史上最好财報 "。
橫向比較,安踏從 2022 年首次登頂中國運動市場以來,今年上半年繼續保持領先,營收超過李寧和阿迪達斯的總和,相當于 1.07 個耐克、2.27 個阿迪達斯,常被與安踏同時提及的李寧,則完成了 140.19 億元的營收,這個數字同樣高于阿迪達斯。
2023 年上半年主要運動品牌在中國的營收對比
更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户外運動掀起風潮,安踏靠着旗下的一眾户外品牌成功跟上。此次安踏集團中營收增幅最大的是「所有其他品牌」,同比增 77.6%,主要由 DESCENTE(迪桑特)和 KOLON(可隆)貢獻。
此外,由安踏控股的亞瑪芬集團旗下囊括了「始祖鳥」、「薩洛蒙」等新興品牌,近兩年深受中產喜愛。目前安踏持有該集團 52.7% 的股份,财務狀況并未并表,但财報中也提到,其上半年營收增長 37.2% 達到 132.67 億元,這個營收規模與安踏、FILA 相當,但有一大部分來源于海外市場。
盡管單個户外品牌的營收規模都還稱不上很大,持續不斷的高增長還是足以為這家公司注入新的期冀。
财報發布後第二天,安踏股價大漲,港股收報 85.20 港元,漲幅 9.7%,截至發稿股價已漲至 86.55 港元,總市值 2452 億港元,多家機構給出 " 增持 " 評級,目标價均超 100 港元。
FILA 重回增長,市場的最大擔憂暫時消解
過去幾年裏,萦繞在安踏集團身上的最大危機是 FILA。
疫情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FILA 被稱為安踏集團的 " 現金奶牛 ",高增速是它的标籤。但在 2020 年,FILA 的營收增速出現斷崖式下滑,從 2019 年的大增 73.9% 降到了 18.1%,後來的兩年裏,這種 " 增長失速 " 演變成了 " 由增轉降 "。
2022 年,FILA 的營收不僅未能完成前一年給出的 " 增長 15%~20%" 指引,還首次出現了下滑,上半年同比減少 0.5%,全年下來則同比減少 1.4%,引發廣泛擔憂。
此次半年報發布後,最振奮的消息可能就是 FILA 重新回到增長軌道,營收同比增 13.5% 至 122.3 億元,經營利潤同比增 50% 至 36.38 億元。
「FILA」分部 2019 年至今的營收變化
關于回歸增長的原因,一方面當然是線下消費的復蘇,财報中稱 " 零售市場復常 "。
安踏集團旗下的不同品牌采用着不同的運營模式,比如主品牌安踏有批發模式、DTC 下的自營和加盟模式等,而 FILA 則采取直營零售的單一模式,因此疫情期間線下店的開與關受到限制,對直接經營零售店的 FILA 造成最大衝擊。
但線下恢復之外,更大增長點或許源于線上直播的帶動。這半年來,FILA 的線下擴張趨于謹慎,門店數相比 2022 年底減少了 42 家,線上活動卻更加活躍。
财報中對 FILA 增長的歸因有兩點,除了線下復常,另一點便是 " 電子商貿業務的增長 "。2023 年上半年,整個集團的電商業務貢獻了營收的 30.8%,絕對金額和營收占比都比 2022 年同期有所增長,FILA 的貢獻被重點提及," 受益于 FILA 強勁貢獻推動,我們在短視頻及直播平台的業務增長尤其迅速 "。
據了解,FILA 這半年在抖音、淘寶等平台的直播十分頻繁。單在抖音平台,就能看到 FILA 有 "Fila 官方旗艦店 "、"Fila 旗艦店 "、"Fila 童裝旗艦店 "、"FILA FUSION 官方旗艦店 " 等十餘個旗艦賬号,除此之外品牌在多家商場的專賣店也有專門的直播賬号。
蟬媽媽的數據顯示,FILA 在抖音平台的近 30 天銷售額在運動户外類目中位居第 4 名,僅次于耐克、阿迪達斯、駱駝,近 7 天的銷售額則僅次于耐克位居類目 TOP2。
與 FILA 形成對照的,是安踏主品牌的增長相對放緩趨穩,上半年營收增幅收窄到 6.1%,2022 年和 2021 年這個數據分别是 15.5% 和 52.5%,不過其在集團大盤裏的份額還是穩定在 50% 左右,占據半壁江山。
安踏主品牌近幾年最大的關鍵詞是「DTC 轉型」,也就是逐漸收回經銷體系,由品牌方對整個產品、供貨體系進行直接把控,在 DTC 理念下去開展自營、加盟兩種模式。與此前一樣,"DTC 收益增加 " 依然是官方對安踏此次營收增長的主要解釋。
DTC 轉型會持續涉及到店鋪租賃費用、員工成本的上升,因此安踏品牌的利潤仍在一定程度上被蠶食着,上半年其經營以利率同比下降 1 個百分點,FILA、其他所有品牌的這一指标均同比上升。
不過,安踏品牌今年以來在產品、營銷端還是掀起了一些水花,關曉彤同款的「舞蹈系列」、谷愛凌代言的「1620 系列」等都備受好評甚至 " 一件難求 ",7 月份籤約籃球明星歐文更是被稱為 " 侵入耐克腹地 "。
FILA 與安踏兩個品牌,如同集團的 " 左右腿 ",兩者營收總額占到集團的 89%,此次雙雙實現增長,為這艘大船帶來了 " 穩步前行 " 的意味。
手握數張户外明星牌,拿捏「中產心頭好」
疫情期間興起的户外熱潮,至今仍如火如荼地持續着。
如果暫時抛開規模,着眼增速,會發現在運動領網域最為亮眼的是這樣一些品牌—— On 昂跑上半年銷售額增長 63.9%,Hoka One One 已連續四年營收增長超 50%,始祖鳥成為最新最熱的 " 奢侈品 " ——小眾專業户外品牌紛紛登上舞台,似乎昭告着新一輪品牌更迭的開始。
與之相應,安踏旗下的專業户外品牌們正 " 大放異彩 "。
與安踏集團直接關聯的户外品牌主要有:迪桑特、可隆、始祖鳥、薩洛蒙、壁克峰、威爾勝等,都是近兩年中產們在户外風潮裏的 " 新寵 ",它們在集團中所處的位置各有不同。
其中,迪桑特、可隆由安踏體育直接管理,在财報中歸屬于「其他所有品牌」分部,與安踏分部、FILA 分部并列;上述其餘品牌則屬于亞瑪芬集團,該集團是由安踏集團控股的合營公司,财務并未并表,相關信息在财報中的體現有限,單個品牌的業績也不作披露。
具體業績上,2023 年上半年,「所有其他品牌」營收同比大增 77.6%,用更直觀可感的方式來表述,其規模較 2019 年同期增長超 3.5 倍。值得一提的是,貢獻最大的迪桑特、可隆上半年還分别減少了 8 家和 1 家門店,店效提升明顯。
另一邊的亞瑪芬也實現營收同比增 37.2%,至 132.67 億元,同時錄得淨虧損 9.83 億元,但虧損的緣由主要是「一次性事項扣除損益約 9.85 億元」,具體指的是 Peak Performance(壁克峰)商譽及商标減值約 11.31 億元。
所謂 " 商譽價值 ",是由于品牌商譽屬于無形資產,企業在收購或合并時會為此支付部分價值,而如若收購後的未來現金流不足以支撐該價值,則需要對商譽進行減值處理,避免企業價值被誇大。
從中國市場擴張表現來 " 管中窺豹 ",「壁克峰」的成績可能并不理想,其去年 9 月在北京三裏屯開出中國首店,近期已經撤店,開業時間不足一年,目前處于已開業狀态的僅有上海門店。
「Peak Performance」(壁克峰)2022 年在北京三裏屯的圍擋
如果不考慮該事項的影響,亞瑪芬上半年則是 " 微盈利 " 狀态,算是繼 2022 年首次盈利以來的延續,财報中也提到 " 本集團堅信亞瑪芬未來必獲成功 "。
近幾年,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提到最多的兩個詞是 " 雙輪驅動 " 和 " 全球化 "。所謂 " 雙輪驅動 ",指的便是「安踏 + 亞瑪芬」,可見後者被寄予厚望。去年 12 月,亞瑪芬就曾傳出拆分上市的消息,報道稱其考慮最早 2023 年上市,彼時官方回應 " 不評論市場傳聞和猜測 "。
今年 1 月集團内部的人事變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亞瑪芬獨立 IPO 的可能性。公告稱,原任集團總裁及户外運動品牌群 CEO 鄭捷卸任相關業務,擔任亞瑪芬 CEO,其原任的 " 集團總裁 " 崗位被認為是 "CEO 副手 ",因此該調整表面看有降級嫌疑,但外界普遍猜測,此番職務變動後鄭捷将與丁世忠一同專注于推動亞瑪芬上市進程。
總的來説,置身户外運動新風潮之内,耐克、阿迪這樣的老牌巨頭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而安踏似乎先其一步,找到了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延續增長的火種。2022 年,安踏收入首次突破 500 億大關,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或許會再進一步,走上 600 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