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4月行情,三個思路助力交易——極簡投研,歡迎閲讀。
A 股的 3 月行情已經過去,各大指數雖然沒有了 2 月份的衝勁,但除了中證 500 指數外,其餘多數指數月 K 線都收紅。
科技股幾個龍頭進入調整視窗,高股息主線持續強勢,以低空經濟、有色為代表的行業主線開始接管市場。
4 月份是 A 股的傳統調整月,我們又将面臨哪些變化?
4 月是 A 股傳統調整月
不可否認的是,A 股受政策的影響較大,由政策視窗演變出的 A 股波段特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為什麼 1-2 月份市場容易出行情?因為年初市場炒作政策預期,股價普遍有政策驅動力,而到了 3-4 月,随着重要會議的落幕,政策預期相繼兑現,整體交易勝率逐步降低。
雖然今年 3 月份,A 股主要指數的月 K 線收紅,但行情頹勢是明顯的,最直接的表現就是 AI 主線的做多合力出現嚴重分歧。
雖然還有低空經濟和有色板塊出現賺錢效應,但從大板塊行情切換到小板塊行情,赢面整體是收縮的。
邏輯上來看,3 月份雖然重要會議的預期兑現,但至少還有年報預期作為驅動,而在 4 月份年報視窗也逐步落地,很容易出現驅動真空期,上攻難度可能比 3 月份還大。我們從歷史數據上,也能找到印證。
從 2009 年至今,上證指數的 2 月份勝率是最高的,3-4 月份的勝率是最低的。
那麼,上證指數在 4 月份有沒有紅盤的情況呢?有的,考慮 3 月份是紅盤,4 月份也要紅盤的話,2009 年至今,只發生在 2009 年和 2015 年的兩次牛市裏,感覺 4 月份成了今年的 " 牛市鑑定月 "。
4 月有哪些潛在風險?
第一個風險,當然是 " 小作文 " 滿天飛。
從最近兩年的經驗來看," 小作文 " 最多的時候,多半就是市場頂部區網域,邏輯上也説得通,真消息都是自己上,假消息才會騙你進場。目前," 小作文 " 基本主導了近期很多板塊的異動,搞得我們每次想解釋板塊異動,都無從下手。
第二個風險,高股息的驅動因素正在兑現中,後續無驅動。
復盤人工智能主線,我們會發現,這個主線開始調整的時間,和英偉達 GTC 大會結束的時間相吻合,即 3 月 21 日。
那麼,高股息主線的驅動内核,在小二看來,自然是年報視窗。一旦年報視窗兑現,行情自然沒有炒分紅的預期,這條主線也将大概率面臨調整的局面。
我們從行業的視角來做邏輯推演,結果也是一樣的。以電力行業為例,
電力行業是高股息主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年報普遍業績較好,其中火電更是迎來困境反轉,同時,考慮到一季度動力煤價格的下跌,市場依然在預期火電一季報的業績,按照發布時間來推測,大約在 4 月中下旬。
考慮到随着天氣轉暖,二季度是電力淡季,業績兑現疊加行業淡季,電力行業的階段高點,大概率就在 4 月份。去年火電之所以能撐到 5 月份才迎來高點,那是因為水電的缺位和盛夏預期導致的,今年不會再有這樣的局面。
具體分析,大家可以移步情緒寶文章,小二有詳細推演。
應對策略
既然 4 月份是 A 股的傳統調整月,我們就要做好尊重市場規律的準備,應對策略主要分三個:止盈降倉、ETF 平替和低位利好。
1. 止盈降倉
很多前期強勢股,從量價關系來看,都進入了趨勢末期,出現了頂背離的情況,我們應該做好止盈準備,而不是漲了 50% 後,再給自己畫一個 " 還會漲 40%" 的大餅。
這裏做個投教科普:頂背離不是賣出信号,很多情況下,頂背離出現後,股價還會繼續往上漲,這個指标的出現,只是告訴我們趨勢快結束了,而判定是否真正結束,依然要依靠放量跌破或者跌破重要均線來确定。例如:XXX 出現頂背離,但是要等股價實質性跌破 20 日均線,才能觸發賣出紀律。
除了頂背離外,還有一些離上方缺口較近的公司,我們也可以在缺口附近做止盈。例如上證 50 指數,上方缺口位 2463.66 點,距離周五收盤價約有 2% 的距離,博弈價值還是有的。
2.ETF 平替
ETF 平替,就是把個股換成行業指數 ETF,降低賬户波動性。如果板塊下跌,回撤可能比個股少;如果板塊上漲,也不會踏空。
3. 低位利好
正如我們前面説的,目前大板塊行情(AI 線 + 高股息線)正在切換到小板塊行情(低空經濟 + 有色),如果我們還想在 4 月份保持進攻态勢的話,可以選擇一些低位 + 利好的方向。小二這裏認為航空機場方向在 4 月份可能會有所表現,當然,抛磚引玉,僅供參考。
上海機場發布了 2023 年年報,2023 年淨利潤同比扭虧。财報裏,上海機場的一組數據引起了小二注意:
上海機場的估值彈性在于免税業務,而免税業務的核心是人流量。商業餐飲收入 24.31 億元,同比增長 300% 以上,側面反映出機場人流量的實質性恢復,當然,復蘇有一個過程,商業餐飲收入只恢復到 2019 年的 44.5%。
至少,我們看到了希望。航空板塊的具體跟蹤,小二會在情緒寶文章裏面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極簡投研社)
本文内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