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一輛汽車線束長達5公裏,行業急需一場革命,歡迎閲讀。
汽車工業的線束革命
家用汽車的長度一般不超過 5 米,寬度約 1.5 米。
就是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裏,使用的線束最長達 5 公裏,可以繞汽車 384 圈。
汽車為什麼要使用這麼長的線束?
減少線束的長度,對汽車工業有多重要?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汽車工業的線束革命。
線束有多長
如果将汽車比作人體,那麼,發動機就是心髒,車架是骨骼,輪胎是腳。
正如人體的心髒與四肢之間需要靠神經和血管連接,汽車的各個部件,也要靠各種電線、管道連接。
線束,就是汽車的神經和血管。
在汽車運行中,車主向汽車下達的每一個功能指令,都通過線束來傳遞。
僅燃油車的發動機艙内,就分布着長達 5 米到 8 米的線束。
這些線束連接發動機的各個傳感器、執行器,如曲軸位置傳感器、凸輪軸位置傳感器、噴油嘴、點火線圈等,以及為發電機、起動機等設備供電和傳輸信号。
發動機艙内的線束
例如,線束把汽車電池與起動機連接起來,當駕駛員轉動點火鑰匙時,電流通過線束傳遞到起動機,使發動機順利啓動。
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中存在復雜且精密的高壓零部件、高壓插接件等高壓電氣部件。
這些電氣部件想要正常運轉,也需要大量的高壓線束。
電力要靠線束供應、信号要靠線束傳輸、功能要靠線束集成,線束看似不起眼,卻關乎汽車的性能與安全。
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這些線束在汽車中縱橫交錯、密密麻麻,短則 3 公裏,長則 5 公裏。
線束如此之長,給汽車的生產、使用與維護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大部分線束,只能人工安裝,需要對接、穿孔、布線等各個環節。
線束一多、一長,會增加安裝的難度與時間,整個生產效率就會慢下來,生產成本也會增加。
駕駛艙裏的線束
一旦損壞,維護更新也比較麻煩。
線束過長,線路布局會更加復雜,線束過多,擁擠在一起,既不利于散熱,也可能產生信号幹擾。
多一條線束,往往意味着多兩個連接處,也就多一分連接頭松動的風險。
反過來想,如果能減少線束,那好處就太多了。
既能夠降低汽車生產、維護的難度、成本,還有助于減輕車身重量,提高車輛的能效和性能。
千萬别 " 看輕 " 線束,要占整車重量的 3%-5%。
2023 年全球汽車產量高達 9355 萬輛,即使每輛車減少 1% 的重量,累積的重量也是驚人的。
汽車行業,急需一場線束革命。
特斯拉的探索
要想掀起一場線束革命,必須先搞清楚,汽車裏的線束為什麼這麼長?
一方面,汽車的功能、布局、結構復雜。
汽車稱得上最復雜的民用工業品之一,集成了多種多樣的設備。
一輛汽車的零部件,多達 2 萬 -3 萬個。
要将如此之多的零部件連接在一起,必然需要大量的線束。
汽車内部空間是一個復雜的三維結構,為滿足防火或隐藏等需求,很多線束要 " 繞路 " 而行,這也讓線束的實際長度增加。
出于冗餘和可擴展設計,廠商在布置線束時也會留有餘量,進一步增加了線束的長度。
另一方面,标準化統一程度低。
線束與線束、線束與電器部件之間的連接一般采用連接器。
目前,行業内連接器種類、規格不一,類型多達 200 多種,标準化統一程度低。
由于沒有統一的标準,不同的線束需要配備不同的連接器,甚至線束可能需要設計更多的分支和轉接部分,增加了布線的步驟和復雜度。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知,要想減少線束,基礎工作是優化汽車的架構。
在傳統汽車中,每個電路都是相對獨立的,大量的電子元件需要通過復雜的線束進行連接和通信。
特斯拉推動電子電氣架構向集中式架構的轉變,并重新劃分網域控制器,把原有的車身、底盤、安全系統等拆分整合到前部車身模塊、左側車身模塊、右側車身模塊和車載電腦四大模塊。
特斯拉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
特斯拉采用了模塊化設計,将線束集成到帶有控制器的子組件中。在汽車組裝時,只需将這些子部件和子系統連接在一起,就能完成整車的布線工作。
舉例而言,傳統架構下,四個車門的門鎖、照明、音頻等控制線束全部要 " 千裏迢迢 " 連接到總控制中心;現在,只需要 " 抄近路 " 集中到兩側車身的控制模塊。
這種就近控制的思路,大大減少了線束用量。
與此同時,特斯拉通過技術創新,成功将 200 多種不同接口的連接器簡化為 6 種标準接口。
特斯拉連接器接口
這些接口能夠滿足 90% 以上的供電和信号傳輸需求,大幅降低生產故障率和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傳統分布式架構車型的線束最長可達 5000 米,常見的家用車型線束長度約為 3000 米。
特斯拉采用了網域控制架構後,Model 3 的線束長度減少到了 1.5 千米。
2022 年,Cybertruck 推出時,線束總量減少了 77% ,總長不到 1 公裏。
特斯拉并沒有止步,未來要将線束減少到 100 米。
截至目前,線束和電子連接器行業仍是汽車行業自動化程度最低、标準化統一程度最低的元器件領網域之一。
一旦減少到 100 米,汽車自動化生產的阻礙将被破除。
從 5 公裏到 100 米,這是一場線束革命,更是效率革命。
統一行業标準
除了特斯拉,其他車企也在探索線束的改良方法。
2023 年,零跑汽車對外發布了 " 四葉草 " 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LEAP3.0)。
零跑 " 四葉草 " 架構将汽車分布在不同位置的許多 " 大腦 " 整合成一個大腦,通過 1 顆 SOC(系統級芯片)+1 顆 MCU 芯片(微控制器芯片)實現中央超算,系統化融合座艙網域、智駕網域、動力網域、車身網域四個單元,實現一個超算平台植入 15 個模塊。
零跑 " 四葉草 " 架構
零跑 " 四葉草 " 架構通過極致集成,将線束總長縮減至 1.5 千米以内,重量僅為 23 千克,較網域控式減重 15 千克。
理想汽車申請了車輛通信裝置專利,通過将載波模塊和控制模塊一體設定,并復用控制模塊的微控制單元,減少控制模塊之間設定通信線的線束,降低整車線束部署的復雜度。
比亞迪通過優化高壓系統架構,減少接插件和高壓線纜的使用量。
由此可見,行業不缺改良線束的方法,缺的是統一的标準。
如果每家車企都針對線束推出自己的解決方案,這固然是一種創新,但整個市場線束的标準、產品将會混亂,不利于大規模生產和協同創新。
正因如此,特斯拉公司副總裁陶琳前段時間在微博發文表示,特斯拉已在其官網上公布了車輛電子線束接口的設計方案,并邀請更多設備供應商和車企一起推動車輛電子連接器統一标準,加速整個線束行業的降本增效。
陶琳微博
線束如此,換電亦如此。
現在的換電領網域,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行業标準。
不同車企以及換電運營企業采用不同的技術方案和标準,電池尺寸和結構五花八門,導致換電站難以适配多種車型,增加了運營成本,降低了運營效率。
作為充換電基建設施數量建設最多的車企,蔚來不僅投入大量精力構建 " 可充可換可更新 " 的全場景能源服務,在全國部署換電站超過 2800 座,還以實際行動推動行業标準統一。
一方面,蔚來加強與一汽、廣汽、長安、吉利、奇瑞等主流車企,以及南方電網等能源機構合作,打破品牌壁壘,使換電服務能在更多車型上實現,共同推動建立統一的可充可換電池标準體系。
另一方面,蔚來積極參與國家能源局《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和《電動乘用車共享換電站建設規範》團體标準的制定,憑借自身的技術積累和實踐經驗,推動換電的标準化。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需要的不是簡單的線束革命、換電革命,而是标準革命。
我們常常説,中國一進場,就能把某個產品高高在上的價格 " 打下來 "。
中國制造之所以便宜,除了勞動力成本低外,更重要的是產業鏈齊全、大規模生產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
大規模生產的前提是,标準統一。
标準統一,不僅可以提高行業的產品質量和安全性,更重要的是,能夠簡化供應鏈,促進大規模生產,實現全行業的降本增效。
2023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别達 958.7 萬輛和 949.5 萬輛。
從 2014 年的 7.8 萬輛,再到 2023 年超過 950 萬輛,短短十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就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下一個十年,統一行業标準,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才有底氣 " 打天下 "。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正解局 ",作者:正解局,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