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裡斯張雲:新能源汽車就是21世紀的“陶瓷、絲綢、茶葉”,歡迎閱讀。
" 我們已經意識到了新能源汽車今天面臨的歷史機遇,但很多人未必能意識到新能源汽車對于經濟、對于國家,對于這個世界的重大價值。" 在 3 月 30 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市場與消費專題論壇上,裡斯戰略咨詢全球 CEO 張雲發表了題為《把握打造世界領先中國汽車品牌的歷史機遇》的主旨演講,提出中國新能源汽車作為當前 " 三大歷史戰略機會于一身的行業 ",最有機會成為 21 世紀的陶瓷、絲綢、茶葉,助力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裡斯戰略咨詢全球 CEO 張雲
新能源汽車集三大歷史戰略機遇于一身
張雲指出在過去 1000 多年歷史中,70% 以上的時間中國是世界全球最大經濟體,靠的就是品類創新,具體來看就是中國發明的陶瓷、絲綢、茶葉,這些產品把全世界的黃金白銀源源不斷地輸入到中國。
" 陶瓷、絲綢、茶葉就是那個時代的 iPhone。" 張雲說到,中國要重新崛起,中國的經濟要發展,世界的經濟要發展,需要新的 21 世紀陶瓷、絲綢、茶葉。裡斯認為,中國企業有三大戰略機會。
第一,中國的影響力在崛起,認知在崛起,全球的消費者對中國的認知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十幾年、前二十年前被認為是低質低價,裡斯對全球做了一個調研,如今歐美有錢的消費者、年輕的消費者對中國的認知是科技大國、技術領先,所以我們有了非常好的新質基礎。
第二,觀念的大迭代。今天面臨着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觀念大迭代,衣食住行都有很多變化,以前認為糖是最好的東西,今天認為糖是毒品,是有害的。比如汽車以前是燃油車,今天觀念大迭代,在環保、節能的趨勢之下,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
第三,今天還處于超級技術時代,未來 50 年誕生的超級技術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多的。
這三大歷史機遇結合在一起,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是少數真正聚集了這三大戰略機會于一身的行業。裡斯判斷,新能源汽車會最有希望成為 21 世紀的陶瓷、絲綢、茶葉,真正助力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真正強國的核心行業。
持續品類創新:超級智能和超級功能
張雲指出,要把握這一歷史機遇需要在三個方面發力——持續的品牌創新、品牌創新以及打造全球品牌。
第一是持續的品類創新。從國家的商業實踐,從企業的商業實踐,品類創新是企業、國家增長最根本的戰略。裡斯也是品類創新理論的開創者,也是實踐者。在過去的十幾年裡面,與中國的汽車產業導入了品類創新理念,有 15 年時間和長城汽車一起打造了哈弗、坦克兩個燃油時代的新品類、新物種,打造了兩個可以載入中國汽車史冊的新品牌。去年開始和小鵬打造 AI 汽車、飛行汽車新的品類,最近又把品類創新的理念引入到奇瑞汽車。
回顧新能源汽車的上半場,就是品類創新的勝利。特斯拉是電動汽車、智能汽車的開創者;比亞迪憑借超級混動在過去幾年增長了十倍,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企;理想開創增程式的家庭車;小米在主流市場打造了數十萬級電動超跑,也是一次品類創新。
下半場品類創新的機會是什麼?品類創新的機會上半場解決了能源的問題,解決了供應鏈的問題,裡斯将下半場總結為超級智能和超級功能。
首先,超級智能。今天大家對智能化的趨勢方向已經沒有任何疑問了,當所有的汽車企業都使用了華為、Momenta 的智駕系統之後,差異是什麼?下一階段的競争在于怎麼做出不一樣的智駕,也許是安全的,也許在某一方面響應是更好的。這是智能化上創新的重要方向,必須要有差異化,大家重新回到一條起跑線上,不能依托标配别人的系統來赢得競争。
去年裡斯協助小鵬打造了 P7+ 全球第一款 AI 汽車,使用全系标配策略,不選裝、不收費,全系标配。這個策略使小鵬 P7+ 成為第一個全系标配,每個車主都可以體驗 AI 智駕,這是品類創新的思路和方法。AI 汽車一定是未來的趨勢,AI 汽車還會分化出很多新的品類,這也是對于中國車企重要的機會。無人駕駛汽車是未來十年确定性的新品類,結合無人駕駛汽車一定會誕生新的重要的新品牌和新品類。
其次是超級功能。超級智能對應人類從來不會改變對車乘坐的基本需求。馬車是用來坐的,奔馳發明了汽車,汽車代替馬車,馬車的基本功能是坐,奔馳的核心是解決坐的問題。無人駕駛汽車很好解決了坐的問題,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開的問題。有一部分消費者喜歡開的體驗,駕駛的樂趣,所以超級功能也會是新的方向。
電動時代不僅是能源轉換,是高科技技術和車新的結合,一定會誕生很多新的技術體驗,新的技術和車結合起來誕生新的品類。仰望的原地掉頭、應急浮水就是新的技術和汽車的結合。特斯拉的 Cybertruck 的推出預示着新能源車的品類創新從城市邁向野外,走向全場景。如果電動車一直在城市和城際場景,永遠替代不了燃油車,這是功能化之下重要的方向。
" 剛才長城介紹了長城的 Hi4 技術,這是魏總天才的想法,長城有待将這一技術更好結合成自己的品類。" 張雲說到,從全球功能的趨勢來看,四驅是确定的趨勢,四驅的安全性、四驅帶來的很多好處其實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把一個技術怎麼更好地翻譯給大眾,更好和汽車結合起來,長城可以做很多事情。
同時,他特别提到,小鵬的分體式飛行汽車也是新物種。和以前的飛行汽車不一樣,用汽車和飛行器結合,解決了普通人可以非常簡單地飛行的問題。這就實現了一個品類的創新。結合未來更多的功能創新、多元化的場景,會誕生越來越多的基于功能的新品類,這些品類一定是燃油時代沒有的。一方面是超級智能誕生解決乘坐的問題,超級功能解決駕駛的問題,這将是未來 10 年、20 年甚至 30 年,新能源汽車電動車創新兩大重要的機會。
打造新品牌:新品類永遠屬于新品牌
歷史的規律是新品類永遠屬于新品牌,一個創新的東西一定有一個新的名字,因為原有的名字帶有認知的包袱,這是一個歷史的規律。我們從各個行業看都是這樣,汽車也是這樣。
進入汽車時代,原來自行車的領導品牌哥倫比亞做了汽車,結果在汽車時代輸了,輸給奔馳。新能源時代,BBA 很可能輸給新勢力,因為有認知的門檻。傳統燃油車企全球的巨頭,裡斯認為最大的問題是:第一,沒有在新能源裡面找到新品類;第二,沒有使用新品牌,全部使用原來的品牌。在燃油時代這些企業的優勢變成新能源時代巨大的劣勢。相比之下,中國的車企在新能源時代都啟用了新品牌,是中國電動車、新能源車重要的機會,也是我們重要的優勢。
張雲舉例說到,小米汽車為什麼不是新品牌?第一,小米本身不是一個新品牌,但是在汽車裡面是一個新品牌。第二,小米的手機建立的科技感覺和今天電動汽車的科技屬性是非常一致的。第三,小米進行創新,創新可以突破認知的瓶頸。第四,小米擁有網紅的創始人。學習小米的高科技認知、創新以及創始人,那麼品牌也會取得成功。
打造全球品牌:強化品牌在中國的市場地位
汽車是全球性的品類,率先打造全球性的品牌我認為是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下半場最關鍵的戰略,我們最大的空間在于海外,可以獲得兩倍三倍于中國市場的大市場。更為重要的是,全球品牌會強化我們品牌在中國的市場地位。
裡斯做過一個研究,在消費者的認知裡面,一個全球品牌高于全國品牌,全國品牌高于區網域品牌,如果中國車可以被歐洲的消費者、法國的消費者、德國的消費者、美國的消費者購買,那麼中國消費者就肯定對中國品牌越來越信賴,越來越有信心。
打造全球品牌需要一個統一的全球戰略,要有一個根據不同品類、不同機會去打造全球的戰略和區網域化的策略、本地化的策略,比如歐洲需要的車是不一樣的,尺寸是不一樣的,功能是不一樣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法規也不一樣,所以必須要有區網域化的策略。
" 中國的純電汽車、新能源汽車會成為 21 世紀新的陶瓷、絲綢、茶葉,助力中國重新回到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助力全球經濟的發展。" 張雲總結到,新能源汽車面臨着百年不遇的歷史機遇,三大戰略機會能夠幫助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純電汽車把握重要的歷史機遇。未來十幾年全球汽車會誕生嶄新的全球新能源時代純電時代的 BBA,包括豐田和大眾,相信它們中的大部分會在中國的新能源品牌裡面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