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天王嫂不是她的福,而是她的孽,歡迎閱讀。
陳德容在《浪姐》的擺爛、刺頭行徑已眾所周知。
節目播出至今,所有人都知道她不好惹,都避而遠之。
蹉跎到三公組隊,經歷了一輪無人選擇,最後被分配到侯佩岑團隊。
但是經歷了短短幾天的相處,誰能想到這個被當成籃球拍來拍去的居然是陳德容。
親愛的,我剛剛有允許你拍我嗎?
甚至有網友說,陳德容進侯佩岑組後,面相都變好了
當然,她還是她,唯一的變量是侯佩岑。
搭夥當天,恰好是陳德容輿論最盛時,侯佩岑就借漢堡來替她說話。
《浪姐》至今,不管是作妖還是皇族,乍眼人物太多讓人一直忽視了低調的侯佩岑。
節目組對于侯佩岑價值的索取,好像僅限于蹭周傑倫。
選曲放《珊瑚海》,還特地切單人近景。
反倒是侯佩岑靠個人魅力走出了一條路。
而這逆襲靠的絕不是什麼 " 前女友 "title。
所以今天想聊聊侯佩岑,當然不止她,也想講講,跟她相似的 " 天王前任 " 們。
講侯佩岑,繞不開周侯戀。
這段感情發生在流行文化最鼎盛的千禧年,于是從開始就是全民話題。
且周侯戀和雙 J 戀的交接,在時間線有些模糊,再加上蔡依林當時采取的 " 三不 " 策略(不唱周的歌、不與周同台、不上侯的節目),種種态度似乎是坐實受了情傷。
侯佩岑因此背負了不少 " 第三者 " 的罵名。
而彼時八卦新聞成風,粉絲文化盛行,侯佩岑也不得不面對整個外界的惡意。
因此這段感情雖一度向好,最終也未能長久。
但哪怕侯佩岑自己已經成熟放下,争議卻沒有停止。
比如 2011 年她閃電訂婚時,周傑倫意有所指地說:" 千萬不要這麼早結婚。"
周傑倫方類似的 call back 還有很多,多年來總是時不時給吃瓜人上點強度。
從戀愛開始,侯佩岑的形象就與周傑倫強綁定了。
而周傑倫暧昧不明的态度被浪漫化為 " 長情 ",不斷地加固這一印象,連她最初的職業屬性,也都被抹去。
戀愛前,侯佩岑就已經是台灣初代娛樂主播的代表人物,憑流利的雙語、高情商和專業素養建立了聲望。
主持《娛樂 @亞洲》,收視霸榜,還開創了台灣娛樂新聞 " 深度化 " 的先河,做訪談不只停留于八卦,更要向下挖掘。
再到後來各大頒獎典禮,都常見她的身影。
即便後來跳槽後重新出發,也能提名金鍾獎。
業務能力上,她在台灣主持界算得上獨當一面,兼具軟姿态、硬業績。
為人處事方面,即使被罵假面、裝,但确實讓人挑不出錯。
當年風風雨雨的 " 彩虹學 ",侯佩岑還能說出 " 美圖共享 " 這樣的體面話。
都說娛樂圈出不了第二個周傑倫,可侯佩岑又何嘗不稀有?
誠然,這段戀情,讓侯佩岑的知名度更上一層樓,但是戀愛的結果,卻侯佩岑招架不住。
我們現在嗑的過期糖,都是侯佩岑當時歷劫的傷。
粉絲的以死相逼,同行的圍追堵截,後果都是侯佩岑在承擔。
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從天堂到地獄,分手後她變成了人,她也會好好做人。
周侯戀的存在,仿佛抹去了她的所有成就。她越是想展現專業實力,公眾越是執着于将其拽回 " 前任 " 角色。
所有能力的疊加都敵不過一句 " 周傑倫的前女友 ",即使雙方都已結婚生子。
如今周天王在娛樂圈已成一座神像,無需再打拼,可以神龍見首不見尾地自由來去。而侯佩岑如今反而更上進了,新業務老業務都不放松。
只是,她仍難以擺脫一段 20 年前舊情的圍困。
更主要的是,侯佩岑并非孤例。
" 天王前任 " 的标籤猶如一劑高效致盲劑,能瞬間抹去她們的全部價值。
跟周侯戀類似的還有言林戀。
言林戀斷斷續續延續了十幾年,起初是亞洲紅人和新人模特的地下戀情,後來又變成過氣頂流與一線女星的反復拉扯。
而不論雙方地位如何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林志玲永遠是那個被客體化的對象。
戀愛期間,明明是林志玲受了諸多委屈,而言承旭卻可以一次次靠主動自我批評(但不改)來拉好感。
言承旭至今未婚的狀态,就跟周傑倫一樣,被輿論解讀為 " 長情 "。
而分手後,台媒卻一邊倒地用 " 黃金剩女 "(婚前)、" 遠嫁聖女 "(婚後)來消費林志玲。
哪怕她在娛樂圈的咖位已相當高。
審判的狂歡到最後,只剩下形象符号,言承旭怎麼着都是偶像劇鼻祖,林志玲兜兜轉轉只剩下 " 言承旭前女友 " 的頭銜。
侯佩岑、林志玲這種在戀愛前就已經有鮮明個人标籤的,都很容易被反復摩擦得只剩下 " 前女友 " 一個關鍵詞,那就更别談那些地位不匹配的。
如今大眾想褒獎樂基兒肆意灑脫的風格和超前的審美,還在用 " 不愧是黎明看上的女人 " 來誇獎她。
聊樂基兒的再婚,前綴依舊是 " 前天王嫂 "。
事到如今還窮追不舍,更别談二人婚姻危機的那幾年。
樂基兒婚前只是個籍籍無名的小模特,年收入不足百萬港元,因為結婚對象是天王,所以一直被罵是 " 金絲雀 "。
在媒體叙事裡他倆始終不對等,樂基兒的專屬框架始終是 " 天王管教叛逆妻 " 這類,姓名都被隐去了。
兩人離婚,媒體才開始把焦點放在了樂基兒身上。不過緊随其後的是 " 拜金 "" 鬼妹豪放 " 這樣的噱頭。
媒體還極力渲染黎明負責支付高額分手費,卻無人關注樂基兒多次解釋過自己并非拜金,也沒有收取贍養費。
分開多年,樂基兒每段新戀情都會被拿來和前任對比,還戲谑她再婚對象是個假富豪,她的拜金再無人兜底。
但從始至終都少有人關注到樂基兒到底是怎麼樣的人,畢竟一句 " 前天王嫂 " 已夠咂摸一陣兒了。
其實樂基兒一直都沒變,她代表的一直是千禧時代女性的 " 去從屬化 " 訴求:自我表達、身體自主和經濟獨立。
例如她在 04 年公開承認進行隆胸手術,也是香港首位公開此事的模特。
她也一直宣傳女性要經濟獨立,而非依附。
我們見慣了不少人為了豪門婚姻的體面而謹小慎微時,只有樂基兒完全跳出了框架和限制,活得自在随性。
樂基兒超前的不只有審美,還有思想。
相比之下,熊黛林就沒有這麼自由。
與郭富城相戀,被叫了七年的 " 天王嫂 ",結果一段 " 鞋子論 " 就結束了。
無獨有偶,熊黛林也有 " 心機拜金女 " 這種大眾印象,無數鏡頭在窺探,她究竟從郭富城身上到底獲得了多少利。
不可否認,與天王戀愛之後,熊黛林以往幾千塊錢的出場費也瞬間飙升至幾十萬,可謂 " 飛上枝頭變鳳凰 "。
可實際上戀愛期間,一直是熊黛林單方面地維系這段感情,甚至有點費心讨好的感覺。
為郭富城挑選禮物
而郭富城則一直認為,熊黛林能擁有 " 天王嫂 " 的名号,已然是一種獎勵,所以不需要再付出。
分手後,媒體用 " 過期滞銷品 " 來損她,加上郭富城的那段鞋子論,算是把熊黛林的公眾形象抹黑到底了。
熊黛林結婚時,又被諷 " 次品回收 "。
因 " 天王嫂 " 的名号,她被徹底物化為天王的附屬品,而她的價值也随關系終結自動清零。
還是一樣,整個過程少有人關注到她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如今她逐漸淡出娛樂圈,更少有人願意探究。
還有吳千語,在與林峯交往時,一樣被冠上拜金的稱呼,依舊媒體最愛的那套戲碼:
豪門傻少爺,為愛擲千金。
再加上《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林峯的現任張馨月聲淚俱下控訴——
一說林峯的前任不知邊界,内涵吳千語深夜勾引林峯;
一說網絡謠言攻擊她,她卻心疼林峯,林峯則是霸氣護妻。
一唱一和還真把這個戲演成了,誰看了都覺得這是對恩愛夫妻,而吳千語就成了那個苦命糾纏、不知分寸的 " 豪門棄婦 "。
直到 23 年吳千語與施伯雄結婚,她才逐漸扭轉公眾形象,讓觀眾有機會知道真正的她。
客觀上,講這些 " 天王前任 " 們,确實從這些婚戀裡得到了很多的知名度。
但是大眾對她們的關注,永遠只是看自己想看到的結論。
哪怕女方在情感裡是被動者、受傷害者,但大眾依舊把跟天王談戀愛當成是對她們的獎勵。
她們被發現的魅力,也是因為跟天王戀愛而附加的,并非直接看到的。
分手後,還要奚落女方不識好歹。
" 天王前任 " 的名号固然響亮,但卻遮掩了真正的她們。
數據時代,埋沒一個女人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她永遠成為 " 某某前任 "。
回望天王們現在的婚姻,除言承旭還在 " 深情 " 單身外,無一不是嬌妻在側,來維系着天王的光環。
周傑倫喜歡孩子,昆凌為他生了一個一個又一個。
她想工作,周不喜歡,她便不再強求。
圖源 |bilibili@尼古拉斯二舅媽
周傑倫大男子主義,昆凌就甘當只顧家的小女人,時刻在外都處處維護老公。
林峯、郭富城更不用說,霸氣護妻是可以放在台面上炫耀的。
這成了他們的勳章,他們也欣然接受了自己騎士的身份,并樂在其中。
但是風評卻不如他們的設想,觀眾早已不再沉迷這種古早的糖衣炮彈中了。
天王們的婚姻,往往是一場锱铢必較的等價交換,情感不是首要考慮,現實得讓人生畏。
相反,女方的婚姻都過得低調幸福。
《披哥》上見到了一直被妖魔化的黑澤良平,當初林志玲嫁給他時,還有不少好事者造謠,奚落她咎由自取。
一眼假
實際上的黑澤良平負責任,情緒穩定,會因為向佐練習不到位而自責哭泣。
聽到電話那頭的林志玲咳嗽會立馬關心。
也能肯定林志玲的價值,完全一個熱血笨蛋,能給林志玲提供她一直想要的安全感。
黃柏俊遲鈍松弛的性格恰好跟侯佩岑滴水不漏,隐藏情緒的生活方式互補。
參加《婆婆媽媽》時,還有不少網友痛批侯佩岑的窒息強勢感,與她以往高情商的模樣完全不同。
侯佩岑一直被诟病的假,不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虛偽,而是從頭到尾都不會釋放真實情緒,像是戴着假面生活。
但是與黃柏俊相處,她可以完全放松做自己,哪怕不讨喜,但那是真實的她。
林峯夫妻對吳千語的拉踩更能反襯出吳千語現在的婚姻穩定。
吳千語與施伯雄看似身份懸殊,實則是情感共鳴上的高度适配。
另一方面,吳千語恰好能借助施伯雄來彰顯自己關系主導權,完成從 " 被觀察者 " 到 " 叙事主體 " 的翻身。
這些被抹去個人人格的女性,都已經大步向前,現在的她們無需配合任何人的人設去維持體面,而是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節奏。
從前她們是一個個條碼,掃描過後,只留下單調的 " 天王前任 ",再無其他。
幸運的還有機會用很長的時間來換取觀眾對她們更全面的洞察,不幸的可能就得一輩子都背着 " 天王前任 " 的枷鎖。
我們從不否認 " 天王 " 的頭銜帶來的光環,但我們同樣需要看見光環的背後,她們在承受什麼樣的負擔。
而我們最應該看見,頭銜下是怎樣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人。
" 天王前任 " 不應該是她們唯一的注解,當真實的她們能被更多人看到時,那才是真正的輕舟已過代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