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不想開學的小孩,這本書能讓你的學習态度180度大轉彎,歡迎閱讀。
大家好,我是千媽。
朋友問我:
" 你知道開學後大人小孩最厭煩,最毀親子關系的事是什麼嗎?"
我說這還不簡單,伏爾泰早就說過了:
" 讓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裡的一粒沙。"
成績固然重要,但離期中考還遠,作業才是每天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說真的,小孩子對上課其實沒那麼反感,上課不想聽可以技巧性發神,就像大人雖然不想上班,但只要有時間摸魚,心理承受力就會好很多。
小孩子最煩的是寫作業,這玩意很難用技巧性解決,就和大人的 "project deadline" 一樣,不管你咋摸魚,也逃不過 KPI 交貨日。
有時候想想人生真的很荒誕,一群白天在公司被老板催貨催到吐,午休都要抽時間罵幾句萬惡資本主義的大人,晚上回家秒變自己最讨厭的人,成為娃眼裡的 " 萬惡催貨人 ",完美閉環。
朋友苦笑,你說得對,我就是這個閉環裡的一員。
" 我就不理解了,每天按時完成作業,不是一個小學生的份内之事麼?咋就那麼惱火,非得要大人盯着吼着催着。"
我說你老板也這麼想的,每天完成上級交辦的工作,不是你作為一頭牛馬,哦不,作為一個合格員工的份内之事麼?非要我盯着吼着催着?逼不得已還要搞搞 PUA,你們以為我想 P 啊,P 人也很耗神的好吧!
朋友很憤怒,立馬反駁:
" 份内之事!我要按老板要求,把他交辦的工作都當成份内之事,不出一個月,你就得到 ICU 重症病房來看我。"
我笑了,所以你是覺得老板給你的工作量很不合理,但學校給娃的作業量很合理,對吧?
她一愣,也笑了。
看吧,人生很多問題,想不明白時,就試試換位思考,不會站着說話不腰疼。
朋友兩手一攤,
" 但現實就是這麼個現實嘛,你說咋辦?"
很簡單,符合娃學習節奏,對她吸收知識有幫助的作業,該做就做,一看就是過度重復,純粹為了加量而加量的作業,該不做就不做。
比如,有些生字抄寫,我會抽樣測試下,娃要是掌握了,就沒必要反復抄。
娃被摁着抄,跟大人被摁着幹活一樣,效能比很低的,用馬克思的話說,最多搞出點平均生產率,很多時候連平均生產率都搞不出來。
真的,有那時間搞 " 強迫 ",還不如去多讀兩本書,但凡娃有點主動思考,學習價值都更大。
朋友說,關鍵老師要檢查啊。
我說那就不是娃的課題了,跟老師溝通是你的課題。
如果你真把自己定義為娃的支持者,就應該很清楚,哪些事情是自己需要去做的。
朋友好奇:
" 你就直接跟老師講,娃不做生字抄寫?"
對啊,除了态度委婉,有理有據外,輸出内容都很直接。
其實義務教育階段,除了少數變态嚴苛的老師,大部分老師都還是希望跟家長和睦相處。
一份工作而已,只要你沒表達出特别雞的意願,不會有幾個老師 " 責任心爆棚 ",主動逮着你家娃雞,除非你家娃考試成績已經嚴重影響到學校的 KPI。
很多時候,并不是溝通困難,是家長自己就不願意踏出這一步。
因為,服從老師制定的标準,直截了當通過催促、呵斥甚至怒吼打罵的方式壓制娃完成,比起把娃視為獨特個體,了解其學習節奏,思考老師安排作業量是否合理,是否有更好的方式來幫助娃吸收知識,輕松得多。
朋友說,不對,天天催娃、吼娃做作業,我也不輕松,是真的煩。
我說,雖然煩,但你還是每天都這麼做了,不是嗎?
這就好比,總是有家長講自己也不想吼娃,實在是太生氣,控制不住情緒,但此時電話響起,是老板,家長聲音立馬春風和煦。
所以啊,人不是不能控制情緒,而是訴諸暴力,簡單用 " 力量 " 解決問題更便捷。
以發怒為武器,拿着責罵之槍,拔出權威之刀,做個壓制的 " 上位者 ",永遠比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如何幫助其自立,支持其發展,做個成熟的 " 引導者 " 容易。
真正讓你煩的,不過是吼了罵了甚至打了,也沒起到效果而已。
朋友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沒說話。
沉默很好,沉默往往代表你開始思考,而不是急着去反對、證明點什麼。
幾分鍾後,朋友發問:
" 那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你得從 " 權力鬥争 " 的戰場上撤退下來。
出于恐懼的服從無法誕生主動性,只會形成你追我逃、你一松懈我就垮的被動學習模式。
接着,你得轉換心态,重新給自己的角色定位,從 " 上位者 " 變成 " 引導者 "。當你把心态放到 " 引導者 " 上面,再去審視娃的行為,理解度會高很多。
你就能站在對方角度去思考:
幼兒園娃可能對作業還沒有概念,但小學初中娃,明知道完不成會被老師家長責罵,盡管如此,還是選擇了拖延甚至不做,是為什麼呢?
這裡面是不是存在一些問題,諸如:
老師布置的作業量并不合理,娃學習能力不足以支撐他按時按質完成作業、有些重復枯燥的作業讓娃很反感排斥等等。
然後,你才能根據查找出的問題,理性思考幫助娃的方法。
要讓娃清楚,學習是他自己的課題,不是你的課題,你會幫助他,但不會幹涉、逼迫他。
千尋四年級的時候,為了加深她這種意識,我們還就" 作業到底有沒有意義 "主題做過探讨,用到的書是日本著名兒童文學家古田足日創作的《課外作業代寫公司》。
▲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适讀年齡:7 歲 +
我把這本書也推薦給了朋友,強烈建議她和娃都可以讀一讀,這不只是寫給孩子的童書,也是寫給家長、老師的教育啟發書。
它的故事設定很有創意,主角就是一群不想做作業的小學生,除了覺得作業繁重又無趣外,還因為親眼目睹身邊家人命運而對作業的價值產生了質疑。
" 不做作業不愛學習的棒球隊員拿着高薪,從小刻苦努力的孩子長大卻只能找到薪水很低的工作,艱難維持生活。" 是當時日本的一個社會現象,和我們今天的 " 孔乙己 " 現象很像。
大人常常自以為是地覺得,身處象牙塔裡的孩子什麼都不懂。
實際上,不同時代之所以會表現出不同的文化氛圍,就是因為身處其中的每個人包括孩子,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影響。
孩子一樣會迷茫:
" 如果學習不能帶來好工作、高收入,那我們拼命學習,做那麼多作業,是為了什麼?"
于是,幾個對學習感到厭倦、質疑的小學生突發奇想,決定成立一個 " 課外作業代寫公司 ",幫同學們解決寫作業的煩惱,從而節約出時間去做别的事。
龐大的需求,還真讓他們賺到了第一桶金,公司運營得有聲有色,但最終敵不過制度威力,被老師發現後,公司不得不原地解散。
解散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群孩子在運營公司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了代寫作業雖然能帶來短暫的輕松和金錢,但并不能真正學到知識。
他們開始思考:
究竟什麼才是學習真正的意義?
這時候,學校來了一位新老師—三宮老師。
他通過講述《花忍者》的故事和布置關于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調查作業,告訴了孩子們什麼是學習真正的意義。
這份作業,要求孩子跳出課本,去關注更廣闊的世界和未來的可能性。
在完成的過程中,孩子們漸漸體會到:
學習不僅僅是記憶和背誦,更是對未知世界探索和思考。
學習的目标也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和找份工作,更是自我價值的成就,自己有了價值,被社會、他人需要,自然能獲得更豐富的生活資料。
三宮老師是一個概率。
也許,絕大多數孩子都沒有這樣的幸運,在寶貴的年紀,遇見這樣能夠理解、引導自己,又懂些方法的好老師。
但我想,作為家長,只要你願意,就能成為孩子的 " 三宮老師 ",至少,可以朝這個方向努力。
這份努力的決心,源于一個客觀事實:
對學校或者更為龐大的社會機器來說,你的孩子,可能只需要成長為一顆能用、好用的螺絲釘就行。但對你自己來說,孩子是一個富有生命力的獨立個體,一個需要變得更加成熟、自信、自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