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聘請首位“品牌大使”,特斯拉終于活成了自己讨厭的樣子,歡迎閱讀。
2019 年,特斯拉 CEO 馬斯克發文反對大規模的廣告宣傳,表示 "I hate advertising"。
當時他強調特斯拉依靠的是口碑傳播,而不是傳統的廣告手段,特斯拉不會進行傳統廣告投放。在他眼中,特斯拉的產品力足夠強,不需要通過廣告來吸引消費者。相反,他希望将廣告傳播的錢用來打造更偉大的產品。
這種觀念可能在他收購 Twitter(如今的 X 平台)後有所轉變,開始認為廣告有價值,并希望大家都來 X 平台投放廣告。如今的特斯拉也活成了馬斯克 " 最讨厭 " 的樣子,廣告打了不少,還迎來了史上第一位品牌大使。
前不久,特斯拉官方宣布與韓國奧運射擊選手金藝智達成合作,後者會成為特斯拉的首位品牌大使。當地媒體認為,此次合作将會是 " 将可持續未來與體育聯系起來的意義深遠的活動 "。
意義是否深遠還不得而知,但這次請代言大使的目的應該很明确——靠代言人打開韓國電動汽車市場。
聘請代言人,特斯拉為韓國市場 " 對症下藥 "
馬斯克曾對特斯拉進入日本市場失利進行過總結,他認為特斯拉在當地不被接受,主要原因還是消費者沒有建立起對電動汽車和特斯拉品牌的認知。但針對不同的汽車市場還是要 " 對症下藥 "。
電車通了解到,金藝智作為韓國知名的射擊選手,在 2024 年巴黎奧運會上獲得了女子 10 米氣手槍亞軍,還在今年 5 月的射擊世界杯比賽中打破了 25 米氣手槍的世界記錄,成績突出。她的 " 冷酷臉 " 在巴黎奧運會期間走紅,吸引了許多粉絲,還在韓國短片《crush》中飾演殺手角色。
這幾年運動員被認為是正向的代言對象,再加上金藝智還有一定的粉絲基礎,知名度又要比單純的運動員更高,不難看出其作為特斯拉代言大使的 " 含金量 "。
合适的代言人可以借助粉絲效應跟話題營銷,提升品牌認知,幫車企打開銷路。類似的營銷手段屢見不鮮,最簡單的例子大概是 " 保姆車 "(MPV)豐田埃爾法和雷克薩斯 LM,由于得到眾多港星支持,一直都是市場上十分搶手的產品。
(圖片來自特斯拉)
事實上特斯拉也是同樣,因眾多海外名人購買其電動車而名聲大噪,比如說唱歌手 Snoop Dogg,只是他們和特斯拉之間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合作關系,算不上一種廣告宣傳,但 " 明星之選 " 無論是對粉絲還是普通消費者而言,都有十分明确的引導作用。
特斯拉很需要這樣的 " 一把手 " 打開市場,由于政策調整等一系列不利影響,補貼減半導致車價上漲,韓國電動汽車市場的消費熱情減退。據了解,2024 年 1 月,特斯拉在韓國僅售出 1 輛 Model Y,創下了 2022 年 7 月以來最差的銷售戰績。
再加上當地消費者對電動車的不信任和通貨膨脹,電動汽車在當地鋪開難度驟增。借用知名人物宣傳品牌和產品打開銷路,為了賣得更多,特斯拉也不得不用上自己曾經讨厭的宣傳手段。
放眼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就連特斯拉這樣的車企也沒法做到人見人愛,近些年國内車企也在善用明星代言的力量加強營銷,比如智己汽車與湯唯、郭富城與領克汽車 ......甚至有創始人下場給自家品牌 " 代言 ",小米汽車和雷軍可以說是今年最火熱的組合。
尤其是到了更高端的豪華汽車市場,消費者更重視影響力和口口相傳,以擁有 " 明星同款 " 為豪,公眾人物的支持必然也會成為車企用力宣傳的地方。
越來越重視營銷,特斯拉產品力卻不行了
先不說特斯拉在韓國市場的舉措,這家汽車制造商早就打破了 " 零營銷 " 的記錄。目前特斯拉在國内并沒有找明星代言的迹象,卻十分注重營銷活動。
官方賬号的運營強度不低,關于自家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銷量、用車須知、假期自駕遊、軟體更新等動态内容幾乎沒有缺席,十分注重互聯網運維。
你可以通過官方賬号了解到,特斯拉如何實現車身的被動安全、如何讓車身能耗比家用電器更低、如何讓電池壽命變得更長、自動駕駛如何先進、如何做到比燃油車更好更省錢、如何經得起時間考驗等,塑造起大眾對特斯拉的認知。
而且特斯拉也有紐北飛行圈成績做背書。
遇到自然災害時,馬斯克也第一時間送上關懷,特斯拉迅速修復損壞的充電樁,格局一下子拉滿了。一系列 " 組合拳 " 打下來,特斯拉在國内有很高的接受度,Model Y 依舊是高端純電銷量冠軍。
當然了,只要在合理範圍内,無論是營銷活動還是購車優惠政策,對于汽車制造商而言都是正常的,畢竟把車賣出去才是第一要義。只不過電車通認為,一向注重產品和口碑的特斯拉突然重視起了營銷,恐怕也有難言之隐。
雖是國内純電銷量的标杆,但不代表特斯拉沒有隐憂,從產品來看,國内造車新勢力步步緊逼,產品選擇豐富,可油可電,綜合產品力有很大的競争優勢,且更懂國内消費者的需求,智能化體驗趨近完美,高階智駕也正在被更多人接受。
(圖片來自特斯拉官微)
如果不說的話,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發現,特斯拉最為熱賣的 Model Y,自 2019 年以來就沒有進行過大幅度的改款,直到最近才逐漸透露出新車 "Juniper" 的消息。也有爆料稱特斯拉希望通過在國内推出 6/7 座版 Model Y,維持競争力。
但按照以往的經驗,換代後的 Model Y 依舊會 " 堅持本色 "。再加上特斯拉的研發重心已經偏向 AI 和自動駕駛,大概很難在常規的產品上看到特别的驚喜。
持續的營銷和優惠政策依舊能讓特斯拉處于高端純電的優勢位置,但我們還是希望看到那個 " 讓產品來說話 " 的特斯拉。
營銷不能為 "0",但特斯拉更需靠產品說話
需要承認的一點是,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先驅,有很多值得學習的理念和技術優勢。市場對特斯拉的能耗控制深信不疑,配合優秀的熱管理系統和動能回收設計,的确能做到足以令人信服的表現。
直至今天,特斯拉仍然有不可被替代的特質存在,國内月銷量穩居 3 萬輛以上已經說明一切。
國内自主品牌也沒閒着,自研技術和營銷手段兩手抓,知名度相比以往已有巨大改變,同樣在各種補貼和優惠政策之下,銷量穩步上升,吃掉了傳統燃油車的大盤,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連續 3 月超過燃油車。
這必然離不開國產品牌的技術進步和大眾認知建立,純電車有 800V 高壓架構、集成度更高的電池包體系、更快的補能速度以及更低的用車能耗,混合動力有比亞迪 DM-i、吉利的 EM-i,選擇多樣且能耗控制突出,單車型還未出現超越特斯拉的存在,但廠商已經通過豐富的產品覆蓋赢得市場認可。
(圖片來自特斯拉)
發起出海号角的國内造車新勢力,以海外市場為舞台,與特斯拉正面競争也是時間問題。
酒香也怕巷子深,汽車制造商重視營銷和曝光并沒有任何錯誤,普通消費者對汽車的觀念轉變離不開車企長期的宣傳和營銷活動。但平心而論,特斯拉現有的產品還不夠卷,品牌力 + 優惠的組合拳短期有效,長期仍然需要不斷注入新的產品和技術。
外界唱衰的蘋果 iPhone 一直賣得不錯,背後也離不開平台的巨額補貼和降價。
尋求代言合作是否能為特斯拉打開韓國市場的銷量大門,以及代言的模式能否實現可復制,還需要時間來驗證。產品力仍然是特斯拉名聲大噪的靈魂,大家都不希望廠商過分關注營銷而忽略了產品。2025 年是公認的 " 智駕元年 ",如果 FSD 能夠及時進入,相信市場對特斯拉的重視會有所恢復。
即便馬斯克不再讨厭廣告投放,市場仍在期待特斯拉堅持 " 產品和口碑 " 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