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沒有人會在35歲生日當天突然喪失工作能力,歡迎閱讀。
35 歲以上就不能從事環衛工作了?如此違背常理的招聘标準究竟從何而來?
近日,廣州市白雲區政府官網發布的一則招聘公告引發争議。公告顯示,該區将公開招聘 6 名環衛工人,崗位不限性别、戶籍和學歷,但年齡須在 35 周歲及以下,僅持有汽車駕駛證者年齡可放寬至 40 周歲。
湖北廣電旗下經視直播記者以求職者身份致電新市街道辦事處求證,工作人員确認了招聘信息的真實性。針對年齡限制的質疑,對方解釋稱該要求基于 " 崗位用人需求 ",并表示招聘崗位包含司機、路面保潔及搬運工種。
然而,對于 "35 歲以上為何不能勝任保潔或搬運工作 " 的核心問題,工作人員始終未能給出具體解釋。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已有企業因拒絕錄用 45 歲以上司機,被法院判定侵犯平等就業權并賠償精神損失。此次招聘将年齡門檻設定在 35/40 歲,同樣涉嫌構成就業歧視。
當記者追問 " 環衛工招聘限 35 歲以下是否過于嚴苛 " 時,工作人員竟反稱 " 不要戴着有色眼鏡看待這個行業,認為只有年紀大的人才會選擇環衛工作 "。此番回應堪稱倒打一耙,令人愕然。
真正戴着有色眼鏡的,恰恰是制定不合理年齡限制的招聘方。工作人員一面标榜消除職業偏見,一面卻在招聘公告中直接剝奪年長者的競争資格,其言行相悖之處顯露無遺。這種自相矛盾的說辭既違背常理,亦難獲得公眾認同。
真正的無偏見招聘,應當聚焦崗位核心需求:招聘司機應考核駕駛技能,聘用環衛工應關注健康狀況與責任意識,而非設定與工作能力無關的年齡壁壘。根據《勞動法》精神,除不得招聘童工外,用人部門本不應設定年齡限制。
沒有人會在 35 歲生日當天突然喪失工作能力。這條充滿偏見與荒誕的年齡紅線,是時候徹底摒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