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冷門爽片,韭菜對抗資本居然赢了!,歡迎閱讀。
散戶被網紅集結起來,逼空華爾街金融巨鳄,甚至驚擾到美國國會,怎麼聽也像編出來的爽文故事。
但這的确是真事,震驚了整個金融圈,甚至可以說,影響了股市的一些潛規則——
《傻錢》
Dumb Money
2020 年,新冠疫情讓世界陷入停機狀态。
我們的主角吉爾,是保險公司的一名财務分析師。
他和父母一樣,都是工薪階層,疫情讓他的老婆面臨失業,加劇了他家庭的經濟危機,還奪走了他姐姐的生命。
工作之餘,吉爾對金融很感興趣,投資了一些股票。
和其他大多數散戶一樣,沒靠股票賺到什麼錢。
與之相對比的,是華爾街精英階層。
在普通人處于水生火熱中時,梅爾文資本創始人加百列,想把自己家裡的一塊地改造成網球場。
無法出門的疫情期間,實現在家就能打網球。
梅爾文資本是華爾街最賺錢的對衝基金公司,而加百列也是其中最牛的做空天才,年收入超過八億。
可以說,他賺的錢,也是割韭菜來的。
但是天才也有失手的時候。
可他怎麼也想不到,他的對手,不是什麼金融大亨,而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 " 傻錢 "。
" 傻錢 " 的英文是 "Dumb Money",是華爾街金融精英們,對散戶的戲稱,帶着濃厚的嘲諷鄙視意味。
因為這些散戶,人傻,但也有點錢。
加百列以為,他可以永遠收割他們。
在做空 " 遊戲驿站 " 公司這件事上,勝券在握。
遊戲驿站是當時全球規模最大的遊戲銷售廠商,在電視遊戲和娛樂軟體的零售上獨占鳌頭。
在這裡,遊戲迷們可以買到索尼、微軟、任天堂等公司的最新遊戲,甚至它還充當 " 閒魚 " 的二手轉賣功能——
當你購買了一款遊戲光盤或卡帶,玩膩之後,你可以再重新賣給遊戲驿站。
可以說,遊戲驿站承載了許多遊戲迷的回憶。
但當互聯網經濟逐漸興起,遊戲的數字化衝擊着光盤和卡帶的交易形式,遊戲驿站業績越來越慘淡。
過去三年多的時間,股價持續下跌。
這便引起了華爾街财狼虎豹的興趣,他們認為遊戲驿站就快破產,想趁機從中撈上一筆。
于是便開始了做空遊戲驿站的計劃。
這便是華爾街精英們的醜惡嘴臉,為了一己私欲,根本不會管企業與企業裡打工人的死活。
并且他們也認為自己永遠正确——遊戲驿站肯定是會破產的。
可吉爾不這麼認為,他覺得這是華爾街精英們的傲慢,他們低估了遊戲驿站的價值,也看扁了遊戲驿站的用戶。
吉爾通過自己的調查發現,雖然大部分人開始在網上購買數字遊戲,但仍有四分之一的顧客,選擇在遊戲驿站上進行交易。
這是什麼?這不就是忠實用戶,粘性粉絲嘛。
所以,即便吉爾發現華爾街精英們,在試圖做空遊戲驿站。
吉爾還是購買了遊戲驿站的股票。這無異于是一種拿錢打水漂的行為。
但既然是主角,怎麼可以沒有點 " 主角光環 " 呢?
現實生活中的吉爾,毫不起眼。但網絡上的他,重拳出擊。
他有個馬甲,在油管,id 是 " 咆哮貓咪 "。
他會在油管上直播他對于股票的一些看法,甚至會公布自己的股票資產情況。
從購買遊戲驿站的股票開始,他便在直播裡分析自己為什麼這麼做。
這個做法在一開始都沒掀起太大風浪。
大家最開始是抱着看樂子的心情來的。
随着吉爾觀點的不斷輸出,開始戳中當下年輕人、遊戲迷和工薪階層的心理。
吉爾輸出的觀點,帶着鮮明的階級立場。
在疫情肆虐的時候,普通人失去了工作,失去了親人,過着非常難捱的生活。
但華爾街的精英們,坐擁萬千資產,通過信息差和強資本手段,在股市裡割着韭菜。
他們看不起遊戲驿站,就是看不起普通用戶。
這種真誠的叙述,讓吉爾成為了一個意見領袖。
無數散戶在吉爾的團結下,集結起來,開始購買遊戲驿站的股票,以對抗華爾街高高在上的精英們。
這場螳臂當車的遊戲,一開始華爾街的精英們并沒有當一回事。
直到遊戲驿站的股票,開始暴漲數倍。
而吉爾公開的資產顯示,他由一開始的九萬多美元,漲到四千多萬美元。
現在的局面,可以說在華爾街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被做空的股票持續上漲,就意味着華爾街想做空的精英們,得注入更多資本來回收高價股票。
這是一場戰役,底層邏輯關乎階級革命。
比起同樣是講金融大事件的《大空頭》,《傻錢》顯然要輕巧很多。
在一些重大節點時,用網絡剪輯的搞怪形式來講述,用娛樂化的形式,消解了很多現實的悲觀感。
但這并非意味着電影沒有探讨更深層次的現象。
影片裡截取了兩個吉爾的忠實粉絲,一個是單身女護士,背着貸款,生活苦悶;一個則是年輕的學生,家庭貧困,為了求學,同樣背着助學貸款。
她們和她們的家庭都被資本吸血,所以購買遊戲驿站的股票,是她們為自己做出的反抗。
這些人的反抗是有用的,從這次華爾街精英們史詩級的翻車後,他們也開始關注散戶的動向。
美國股市,幹淨了許多。
不過,同樣有人認為,影片把吉爾抬的太高,變成了" 造神 "。
畢竟現實生活中,吉爾在這件事上,不可能像影片表現得那麼沒有私心。
根據事實改編的影片嘛,看得爽就行。
不必太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