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氫能展會:火沒真的火,卷是真的卷,歡迎閱讀。
文、圖 | 雪小頑
編輯 | 蘇建勳
想象一下,當下列場景發生在現實生活中:
周末想來一場騎行,你的坐騎是一輛可折疊的氫能自行車,出發前,你打開一台微波爐大小的微型制充氫一體機,倒進一杯水,制充 200L 氫氣,就可以騎行 40 公裡……
永安行科技展出的微型制充氫一體機。圖片經拍攝者授權使用
在氫能 " 制儲運加用 " 的產業鏈全圖譜中,用氫,是氫能真正落地的最後一步。其中,燃料電池車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氫能終端應用,也是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場景。
在 7 月 5 日至 7 日舉辦的 2023 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暨展覽會(FCVC)上,除了氫能類展會上常見的重卡、物流車等商用車,不同類型和品牌的乘用車、兩輪車這些更 " 生活化 " 的 C 端產品也悉數亮相。
在展會上逛一圈可以看到,各類氫燃料電池整車、氫燃料電池電堆系統及核心零部件、鹼性電解槽、儲氫氣瓶、加氫站設備……展品覆蓋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核心技術與產品。
據官方數據,本屆 FCVC 有超過 300 家企業及品牌參展,3 天展期内觀眾人次為 2.5 萬。與上一屆展會相比,本屆 FCVC 的整體展覽規模及觀眾規模均達到 40% 的增幅——盡管這一規模還遠不能與光伏、儲能等占據聚光燈中心的熱門賽道相比,但從用氫行業自身發展來看,已經算是一波高潮。
熱鬧的表象下,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氫燃料電池產品存在同質化和重復建設的問題——這也是 36 碳在行業交流中得到的業内反饋。有業界人士預測,在迎來大規模產業化爆發之前,氫燃料電池行業将面臨一輪洗牌期。
" 火倒沒覺得真火,但卷是真的卷。" 一位前來觀展的投資人發出如此感嘆。
應用場景半徑擴大,企業找尋新增長點
本次展會的主角是氫燃料電池,其中的核心部件是為發動機提供動力的電堆。
綜合多家企業電堆展品的整體情況來看,電堆產品 " 大功率化 " 趨勢明顯,基本都達到 200kW,意味着氫燃料電池系統效率和體積密度進一步提升,可以為整車帶來更強的動力性能,滿足中重型商用車需求。同時,雙極板、膜電極等關鍵零部件與核心材料的性能和自主化程度也有所提高。
骥翀氫能展出的 MH290 電堆產品。來源:企業授權
例如,上海骥翀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多款電堆產品,MH170 電堆單堆功率突破 210kW,MH290 單堆功率達到 260kW;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 200kW 燃料電池電堆模塊;未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 255kW 燃料電池系統與 300kW 石墨板電堆。
除了硬核的技術參數性能之外,各類氫能整車產品也是展會一大看點,吸引了很多觀眾拍照打卡。與以往更關注商用車不同,本次展會呈現一個明顯趨勢——整車展出的重點由商用車轉變為乘用車,產品更加生活化,面向 C 端消費。
現代汽車展出的氫燃料電池車 NEXO
在現代汽車、豐田汽車、深藍汽車等車企展位上,各型号乘用車集體亮相。而氫能自行車、電動兩輪車等輕出行場景下的產品也有更多細分品類,比如折疊款、山地運動款。此外還有無人機、動力船舶等產品應用,雖沒有太多的實物展示,但也出現在多家企業的產品規劃介紹中。
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氫能自行車
骥翀氫能董事長付宇告訴 36 碳,氫燃料電池從商用車起步再走向乘用車,這背後的底層邏輯在于乘用車與商用車之間的一大不同:乘用車主要面向 C 端用戶,行駛路線不固定,除了電池電堆的參數性能,還對沿途加氫站等基礎設施要求較高;商用車行駛路線則相對固定,可以先專注在燃料電池電堆方面進行突破。以商用車作為起步,循序漸進過渡到乘用車,是一條正确的路線。
付宇介紹,骥翀氫能目前聚焦在包括重卡在内的商用車領網域,下一步将布局乘用車、飛行器、小型船舶等產品方向。
" 氫燃料電池應用在商用車領網域的優勢毋庸置疑,但與此同時,氫能想真正實現產業化,需要更多的市場需求量。" 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系統(廣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承燦介紹,乘用車的市場需求量比商用車高好幾倍。在乘用車領網域,氫燃料電池車更适合應用在特定區網域,例如天氣寒冷地區或電價高的地區,尤其是能源使用量較高的出租車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用氫側產品多元化現象的背後,其實映射出氫燃料電池企業在不斷拓展氫能的應用場景。不僅是在交通出行領網域單點發散,氫燃料電池應用還擴展到儲能、熱電聯供等能源供電場景,用氫環節的想象空間半徑在擴大。
36 碳在多家展位上看到了熱電聯供展品。所謂 " 熱電聯供 ",是指在電廠中将發電和供熱結合在一起,同時向用戶提供電能和熱能。在熱電聯供場景下應用氫燃料電池,是将電池在供電過程中產生的熱能收集起來,供給家用熱水或是建築供暖。
新源動力 2MW 熱電聯供模型
相較于車用燃料電池的功能只是供電,過程中產生的熱能會通過散熱系統消耗排出,熱電聯供則把這部分熱能也收集利用起來,提供了能源利用率。有數據顯示,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綜合效率可以達到 90% 以上。
氫燃料電池企業有足夠的内生動力去擴容用氫場景,追求多點開花。
付宇告訴 36 碳,一方面,氫燃料電池在交通出行之外的能源領網域,具有更大的市場潛力和空間;另一方面的原因更為現實:受限于上遊環節、材料成本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因素,我國燃料電池汽車在短期内難以實現爆發式增長,電池企業需要尋求新的增長點。包括備用電源、便攜式電源、分布式電站在内的能源市場也是骥翀氫能下一步布局的產品方向。
聯動中上遊,布局產業鏈一體化
FCVC 展館入口前的空地上,一輛白色外觀、" 超長 " 車身的儲運氫車排在了車輛展示區的首位。
上海氫楓能源的噸級鎂基固态儲運氫車
這款車是來自上海氫楓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的噸級鎂基固态儲運氫車。現場工作人員告訴 36 碳,鎂基固态儲運氫車采用鎂合金材料作為氫氣儲存介質,能夠在常溫常壓下儲運氫氣,安全性更強,适合長距離大規模氫氣運輸。
在氫能產業鏈上,用氫側向上一步就是儲運加的中遊環節。從展會現場來看,多家企業展出了儲運加氫相關設備。例如上海氫楓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上海舜華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都展出了加氫機。
舜華新能源展出的加氫設備
本次展會呈現一個趨勢是,本處在下遊應用環節的燃料電池企業紛紛聯動氫能產業鏈中上遊,進行一體化布局,通過打通氫能全產業鏈來降低成本,推進商業化。
一個行業共識是,氫能產業是一個萬億級市場,但該賽道的商業化落地卻步伐緩慢,其中成本高是掣肘之一。
在燃料電池汽車成本方面,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理事長歐陽明高表示,車用燃料電池系統已經進入價格快速下降通道,但由于車載氫瓶和氫燃料價格偏高,制約了燃料電池汽車購置和使用總成本的下降速度。
事實上,氫能產業鏈漫長且復雜,中間任何一環出現脫節,或是各環節 " 單兵突進 " 缺乏整體協同,都會環環相扣影響整體的用氫成本。
這也是用氫側企業布局產業鏈上下遊一體化的關鍵推動力。" 很多展商都展出了自己在全產業鏈上的布局與推動,給氫能產業的商業化路徑打開了很多思路。" 未勢能源介紹說。
據了解,未勢能源這次展出的液氫生态沙盤,以及 4 月份發布的液氫車載儲氫系統進入路試,體現了公司在液氫應用領網域的布局,以系列化重載交通工具液氫系統及關鍵零部件為產品核心,通過合作建設液氫工廠和加氫站,推廣液氫重卡、船舶等氫能重載交通工具的應用。
從上遊制氫環節來看,氫能與風電、光伏的結合正展現出巨大潛力,尤其是風光電價下降和電解水制氫細分產業快速發展,讓低成本的綠氫成為可能,利好氫能產業鏈下遊用氫環節。
綜合性測試裝備企業科威爾感受到了來自上遊電解水制氫市場的旺盛需求。科威爾氫能事業部副總經理阚宏偉告訴 36 碳,科威爾在兩年前開始布局電解水電解槽測試,這是目前公司的一塊主要增量業務,尤其是以初創公司客戶群體增長較快。
中集氫能展出的鹼性電解槽
骥翀氫能董事長付宇介紹,技術、規模化量產和應用場景,是降低成本的三個抓手。近年來,燃料電池電堆降本速度非常快,成本在過去 8 年時間内下降了 8 倍左右,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技術突破來實現。未來,通過關鍵材料的國產化以及規模化效應,成本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
根據付宇判斷,從去年底到 2024 年這一階段,氫燃料電池行業頭部能夠真正解決產品的性價比問題,做到即使沒有政策補貼,產品本身也具備商業價值。從 2025 年開始,行業将完全具備商業化的基礎,進入新一輪上升期。
目前來看,距離氫能這一萬億級市場真正爆發,還遠遠不止最後一公裡。不過值得期待的是,各細分賽道上的玩家們正在加速拓展應用,進行產業鏈一體化布局。經過一輪淘沙,能夠跑出來的人将走向下一階段的規模化量產,迎來商業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