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來中國旅遊,成了老外的新流量密碼,歡迎閱讀。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組
作者 | 木子童
編輯、制圖丨渣渣郡
本文首發于虎嗅年輕内容公眾号 " 那個 NG"(ID:huxiu4youth)。在這裡,我們呈現當下年輕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這個夏天,不論是國内還是國外,"China Travel" 都在占領熱搜。
如果你是社媒重度愛好者,那麼想必已經刷到過不少老外遊中國的視頻推送:一臉懵懂的外國博主來到中國,一串 amazing 後,感慨總結——這完全不是我預想中的中國!
聽起來就像經典的 " 傻老外 " 奇觀叙事,又一次誇大其詞的話題造神運動,但當 144 小時過境免籤政策進一步放開,越來越多 " 說走就走 " 的外國遊客進入中國,這場哥倫布式的 " 中國大發現 " 也成為了另一種時代脈絡的表征:
時隔 4 年,世界再次開始觸碰已經變得有些陌生的中國。
" 得中國者得天下 ",2024 年,這句話應該寫入外國旅遊博主的選題教科書。
起初,或許只是某位博主的随心而動,很快,人們發現," 中國旅行 " 标籤成了絕對的流量保證。
一個月前,加拿大博主 KSquared 在 YouTube 頻道還是個苦苦掙扎的新人博主,僅有 1700 粉絲,連續發布中國行視頻一個月後,他已經擁有近萬粉絲。
發布中國系列前,KSquared 的馬來西亞、越南系列播放量不過數千,發布中國系列後接棒的韓國系列也停留在 2000 播放量級,唯獨中國系列如同一座平地上突兀出現的險峻奇峰,平均流量高達 3.6 萬。
無獨有偶,來自愛爾蘭的瘋狂探險家夫婦(Two Mad Explorers)也在中國迎來了事業新高峰。
10 天前,他們還在為 15 萬粉而努力,發布中國行視頻 10 天後,頻道簡介中的求粉目标已經從 15 變成了 20。
不到一個月,漲粉始終不溫不火的夫婦倆一下子收獲了 4 萬關注者。
打開每個 "china travel" 标籤下的視頻,幾乎都能看到類似的成長曲線。
如果世上真有一位流量之神,那麼今年捧着手機跪拜在它座前的虔誠信徒一定能夠聽到 3 個字:去中國。
"china travel" 視頻,主打一個反差。
經典開場白通常是:" 我們震驚地抵達中國,一切都是謊言!"
下飛機前,疑慮重重。空氣污染、交通混亂、環境髒亂、仇外情緒……前往中國,有太多需要擔心。
日本博主 Osada 小哥,緊張不安都溢出了螢幕,獲封雅号 " 不安仙人 "。
下飛機後,反轉正式開始。
天是藍的,空氣是新鮮的,街道幹淨整潔,甚至由于電動車頻繁出沒,就連交通聽起來都格外安靜。
帶着新人特有的友善濾鏡,外國朋友發現中國 " 樣樣都好 "。
吃的好吃,一套煎餅果子就是 " 此生吃過最好的美味 ",一份街邊偶遇的醬香餅,讓夫婦倆連續兩天前往打卡。
人也友善,稍微露出迷茫,就會有好心人上前幫忙,會英語的一套英語輸出,不會英語的,也能連猜帶比劃把人送到目的地。
以至于幾乎出現了外國版 " 意林 " 故事,美國博主薩米夫婦,在北京的公園裡忘了手機,手機留在公園長凳上十多分鍾,以為必然無幸,沒想到跑回去一看,手機還在,一個女孩守護在那裡,等着他們回來。
治安良好,即使是大半夜也能安心逛街。基礎設施便利,嶄新快速的鐵道交通設施讓很多博主發出外國月圓的同款感嘆:" 美國都比不上中國 "。
即便是那些曾經的缺點都變成了優點,滿大街都是攝像頭?這也沒什麼不好,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 看到監控攝像頭我會感覺安全,因為我沒有、也不想做壞事。"
一頓全方位無死角的洋味兒彩虹屁,看得本地人都有些臉紅害臊。
作為本地人,我們當然知道其中美好有善意的誇大成分,但屬實之處也已足夠具有戲劇性。
"china travel" 俨然已經成了一次短視頻時代的地理大發現,一次 " 真相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 的颠覆,初次見面的中國和既往的媒體信息是如此迥然不同。
不少博主因此被質疑:" 你收了多少錢?他們給你多少錢讓你發布這樣的信息?"
" 哦,當然,他們給了我成千上萬美元讓我去中國拍麥當勞、肯德基和社區理發 ",博主 KSquared 笑着回應道:" 夥計們,你們該更有想象力一些。"
更多到訪過中國的外國人則在評論區大表贊同:接觸中國後,會發現這裡是個友善宜居的國家。
于是,好奇與矛盾的流量加持下,China 這個 " 被低估的寶藏旅遊地 " 突然火出圈了。
和 "China Travel" 内容爆火成正比的,是今年的外國遊客入境數量。
2024 年一季度,46.6 萬人次外國人持籤證入境,198.9 萬人次免籤入境,總體入境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3 倍還多——過去 4 年裡消失的外國人又回來了。
根據國家統計數據,2024 年一季度,外籍出入境人次恢復到 2019 年同期 90% 水平。就連港澳台旅遊也受到帶動,開始升溫,因為一些遊客在 144 小時後意猶未盡,選擇短暫出境再入境,刷新 144 小時籤證,通過 " 卡 bug" 實現梅開二度。
更直觀來說,就是今年每個景點兒都長滿了老外,尤其在北上廣、重慶成都等經典旅遊城市,老外歸來格外顯著。
提供仿古樂舞表演的西安唐樂宮,真正有了盛唐氣象,打眼望去,席間全是金發碧眼,好一個萬國來唐的國際化場景。
如數據所顯示,今年大多數入境外國遊客使用的都是 144 小時過境免籤政策,也就是俗稱的 "144 特種兵 "。
只需要擁有第三國的去程機票和酒店預訂單,54 個世界主要國家的外國遊客就可以在中國享受 144 小時免籤停留,免籤涵蓋全國 25 個主要城市。
144 小時,也就是 6 天時間,一拍腦袋就飛來的外國朋友玩出了特種兵的氣勢。
上午還在故宮,下午就到了長城,晚上折返三裡屯,再體驗一下老北京夜生活。
東京人木下告訴我,今年有朋友向他咨詢,如何能在 144 小時内玩遍北京上海廣州,作為一個來華旅遊超過 20 次、每次只能玩透一個城市的 " 中國通 ",木下對這份野心也是甘拜下風。
腿不閒着,胃也跟着拉練。
看起來斯斯文文的薩米夫婦,一早上吃了 6 樣早餐,樣樣獨當一面。從煎餅、紫薯餅、醬香餅,一路吃到小籠包、豆腐腦和豆汁。
隔天晚上,怒幹涮羊肉、拉條子、驢火、煎餅和麻辣烤雞翅。點綴幾兩二鍋頭,幾杯糯米酒,再來一瓶老北京酸奶溜了溜縫。
老外回來了,但和過去的老外似乎又不太一樣。
不同于以往常見的跟團遊,免籤而來的随性遊客,明顯選擇了更加野生的玩法。
北京、上海是新手村,人民廣場地鐵站就像出生點刷新點。
一茬接一茬新玩家從人民廣場 3 号口冒出頭來,在高樓大廈的環抱下一聲哇哦,開啟全憑運氣的全地圖探索。
有人買到了人民飯店的本地人超愛蝴蝶酥,有人被附近小攤的遊客專供大肉串絆住腳步。有人去人民公園相親,試圖讨個中國老婆,也有人誤入黨史館,參觀了一遍紅色歷程。
出了新手村,就是重慶成都,8D 立體魔幻城市,同時兼具賽博朋克和川渝巴适,更是讓人欲罷不能。
再進一步,雲南、海南、新疆、内蒙,都是進階玩家之路。
告别攻略,P 人出行,新人玩家刷新出了許多極具個性化的當地體驗。
有人在社區理發店修面理發,有人夜騎北京,有人跑去看了一場當地籃球賽,還有人沉迷試駕新能源汽車。
盡管語言不通,也不妨礙和當地人一番雞同鴨講的友善交流,還能在水貨市場,享受假貨砍價之樂。
曾經由于距離,只能停留在宏觀的 " 中國 ",具象為了街道中食物的氣息、綠蔭間掩映的樓宇,以及 nice to meet you 小連招後憋不出下一句的小小尴尬。
在漫長的失落與隔絕後,對世界民眾已經變得有些陌生的中國,終于被再一次小心翼翼地觸碰,被發現并非一台冰冷的異網域機器,而是擁有柔軟的肌膚與人類的溫度。
為什麼消失的外國遊客,突然在今年回到中國?
這不僅僅是 144 小時免籤進一步開放帶來的回饋。實際上,144 小時免籤早已有之,大部分歐洲國家、大洋洲國家、日韓美加都在其列,今年只不過新增了若幹過境城市與幾個免籤國家,變動不能說大。
更具決定性意義的,或許是更多不易看到的改變。
除開疫情期間,幾乎每年都會來中國旅遊一兩趟的木下多年來切身體會着變化。從前來中國,注意事項是一個長長的清單:
住宿只能預定有限的具有涉外資格的酒店、支付必須提前兌換好現金、熟悉的各種 APP 需要替換為中國适用版本,要和家鄉親友維持聯系,還需支付昂貴的漫遊費,或者使用一些其他手段。
更最重要的是,出門身邊不可以不帶紙——中國不比日本,并非每個廁所都準備周全。
而最近,木下告訴我,情況已大不相同。
" 感覺越來越便利了,今年我第一次預訂了民宿。"
今年 3 月,商務部指導中國飯店協會發布《關于便利外籍人員來華住宿服務的倡議書》,北京、上海等外國遊客集中城市優化境外人員住宿登記管理服務工作,努力解決外國人住宿的積年宿病。
木下發現,不僅很多以前無法預訂的酒店可以預訂,訂房軟體上,就連民宿資源也越來越多。這一回,為了住進北京紅葉之中,他早早定下了長城附近的一家民宿。
支付問題也在得到解決,外國人不必局限于現金支付。
越來越多大商場、重點商圈開始支持外國信用卡結算。
支付寶不僅支持綁定國外信用卡,還推出了 " 外包内用 " 服務,外國遊客可以用本國電子錢包在中國境内直接掃碼支付。
想要繼續使用 Google、WhatsApp 等軟體,可以購買 eSIM 卡片、開通國際漫遊,最被擔心的斷聯問題大大緩解。
下載好 Alipay、ctrip 這些經典 APP,中國旅遊需要的前置準備越來越少,搭配 144 小時免籤的便利視窗,真正做到了能夠說走就走。
好話說盡,還有一些但是。
雖說一切向好,但也不得不承認,在成為真正的外國遊客友好國家的路上,我們能做得還有更多。
相比于 2008 年全民大學奧運英語的時期,公共生活場景下的英語水平似乎并沒有伴随時間推進而得到躍升。
不久前,在北京秀水附近的地鐵站,一起 " 英語力不足 " 引發的不愉快事件就發生在我面前。一對來自委内瑞拉的夫婦需要購買紙質車票,操作機器遇到困難,求助地鐵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一言不發,只是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将二人趕去了一邊。
年輕些的外國遊客,或許會準備好實時翻譯軟體,但對于上年紀的遊客來說,這顯然不會是什麼友好體驗。
公共設施、景點與餐廳中,讓人摸不到頭腦的機翻外語仍然是重災區。
新疆餐廳裡,手抓飯被翻譯為 " 一只羊為食物而跛行 ",公園東西北三個門,居然翻譯出了 3 種不同的日語寫法。
另一邊,住宿問題依然存在。
致電北京朝陽大悅城附近随機 3 家酒店後我發現,其中一家依然以不具備相關資質為由回以拒絕。
早在 2003 年,北京市公安局就發布了《關于在全市範圍内取消涉外定點住宿限制加強境外人員臨時住宿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規定所有酒店均可接待境外人士。
但 20 年後的今天,盡管已經更加開放,外國遊客的住宿權益依舊無法和本地遊客統一。
無現金支付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僅止于支持綁定外國信用卡。
木下說,現在如果有朋友請教去中國前必須突擊的幾句中國話,在 " 你好 "" 謝謝 "" 聽不懂 " 之外,他一定會推薦另一句超實用短語:
" 你掃我還是我掃你?"
對于很少接觸無現金支付的外國人來說,掃碼支付過程本身,也是需要被科普和學習。
旅日華人作家莫邦富提到,1 月上海市政府召開的一次座談會上,一位與會日本通訊社職員提出,希望除了支付寶外,也為外國遊客提供他們更加熟悉的無現金支付方式,比如像日本一樣,使用 Suica 交通卡儲值和支付:
" 我支持推出 Suica 作為交通卡。要求普通日本遊客注冊并鏈接支付寶或微信支付是不合理的。"
除此之外,景點預約和共享單車使用對外國遊客也依舊不太友好。
各品牌共享單車中,目前只有支付寶旗下的哈啰支持外國護照者掃碼使用。
疫情後,預約幾乎成了景點标配,而不熟悉規則的外國遊客屢屢跑空。
社交媒體相傳故宮有一些對于外國客人的隐秘優待,如果沒有提前預約,那麼到人工視窗出示護照,有可能幸運買到當日門票。只不過,如此隐秘的規則也只能有緣者得之。
方便了,但還不夠方便,正是今時今日 China travel 的真實寫照。
值得欣喜的是,政府與民間都在嘗試讓情況繼續變好。國際班機增開、各種方便外國遊客的政策陸續出台,旅遊業者在在努力提高外國遊客接待能力。
一些以文化體驗為中心的深度主題團,比如 Lost Plate、UnTour Food Tours,也越來越暢銷。由精通雙語的當地老炮,帶領少量定制遊客,走進胡同巷弄、穿行于蒼蠅小館與菜市場間,體驗最 local 的當地生活。
歸來的外國遊客為中國帶來極為可觀的經濟收益,但開放的意義從來不止于經濟。從前我們總說,互聯網讓世界變小,消弭全球距離,如今我們的世界卻在虛拟世界的信息繭房中愈發孤立。
線下的交流與連接因此變得更為珍貴,它超越評價、定義與歸類,給了人們親自感受與判斷的可能。
博主 KSquared 在他的中國行總結視頻中說道,在已經充滿仇恨的世界,我們不需要繼續傳播仇恨,當人們真正彼此面對,呼吸相聞,會重新想起,我們是基因差異不足 0.1% 的同一種生物:
" 我們都是人類,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我們應該彼此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