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無人駕駛優等生,Waymo的衝刺與障礙,歡迎閱讀。
作者 | 佳瑜 Xuushan,編輯|Zuri 蔓蔓周
"
Waymo 一直在自動駕駛這條路上努力前行,但挑戰依舊。
"
美國第一大出行服務公司 Uber 近日宣布與 Waymo、Cruise、Aurora、Motional 等多家自動駕駛公司達成合作,将在打車服務裡引入無人駕駛出租車。明年年初,Uber 将自動駕駛單獨劃分一個業務板塊,在美國部分省市試點運行。
Alphabet 旗下自動駕駛公司 Waymo 更是憑借商用無人駕駛出租車 Waymo One 在一周之内都拿下 10 萬付費訂單,總付費訂單數突破 200 萬。要知道,三個月前 Waymo 的單周付費訂單量只有一半,5 萬。
同時,馬斯克的 CYBERCAB 無人駕駛出租車也将于 10 月上線。屆時,無人駕駛出租車不但能送你開車上班,而且還能賺錢養你。
數據顯示,2023 年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市場規模為 18.8 億美元,預計該市場将從 2024 年的 23.0 億美元增長到 2032 年的 387.8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42.3%。
作為美國自動駕駛領軍人物,Waymo 是如何在短時間内赢得了大多數消費者好評?美國自動駕駛市場格局又将會發生哪些變化?無人駕駛出租車又将如何影響我們生活?我們或能夠從 Waymo 的快速用戶增長中一窺新時代智慧出行的機遇。
01
三個月訂單數翻倍
Waymo 要成為美版蘿卜快跑
" 乘坐 Waymo 是我經歷過的最神奇的事情之一感覺就像我第一次使用 GPT 3 或嘗試 Oculus Rift 時一樣 …… 完全改變了生活範式。"
" 昨晚我們在舊金山第一次乘坐了 Waymo One !這是一次非常棒且瘋狂的體驗。"
" 我今晚在舊金山乘坐了第一輛無人駕駛出租車是 Waymo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對未來充滿期待,尤其是當你知道自動駕駛汽車有可能減少人為失誤造成的事故時!"
近期,不少首次乘坐 Waymo 用戶親身感受到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優勢:不酒後駕駛、不開車時發短信、不開車時打瞌睡、不開車時路怒。
據 Waymo 官方在社交平台 X 上宣布,Waymo One 每周出行付費訂單已超過 10 萬,總出行付費訂單已經超過 200 萬。" 剛開始是緩慢增長,最近是高速增長。"Waymo 高級工程師 Reed 透露道。" 舊金山市場的每周付費訂單更是超過 60 萬。"
Waymo 用戶高速增長,與其擴大試點運營範圍離不開關系。僅舊金山地區,Waymo 今年就先後三次擴大運營區網域,整體區網域較此前擴大了 10 萬平方米。
今年 8 月,Waymo 先後在洛杉矶、鳳凰城等多個城市開始其商業無人駕駛出租車商業化運營,并不斷擴大運營範圍。
不僅如此,Waymo 還取消了部分地區的等候名單政策,用戶只需要注冊 Waymo One 應用就可以嘗試打車,降低了用戶準入門檻。
Waymo One 突然走熱和今年中國市場無人駕駛出租車 " 蘿卜快跑 " 爆火有些相似之處。今年 7 月,百度旗下的 " 蘿卜快跑 " 在中國武漢打造了全球最大的無人駕駛服務區無人駕駛。
可以看出,全球的無人駕駛企業都在共同發力無人駕駛出租車細分賽道,用戶的接受程度、商業化程度均在快速上漲。
02
第六代無人駕駛出租車上線
Waymo 按下加速鍵
8 月 19 日,Waymo 周一公布了其最新 " 第六代 " 自動駕駛技術的部分細節。Waymo-Zeekr 是 Waymo 和中國車企極氪共同打造一款汽車,其車型大小與現有的 Waymo I-Pace SUV 大致相同。
Zeekr 的内飾較上一代有所更新,它擁有較低的踏腳板、較高的車頂,以及座椅之間更大的腿部空間等。
此外,Waymo 表示,為了降低每輛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成本,該公司已将車上的攝像頭數量從 29 個減少到 13 個,将激光雷達傳感器數量從 5 個減少到 4 個。
目前,Waymo-Zeekr 已上路測試,測試途中将配備安全員。下一步,Waymo 還在底特律、布法羅和紐約進行一些展開測試和驗證工作,以進一步了解其無人駕駛汽車在不同交通和天氣條件下的表現。
Waymo 作為美國自動駕駛領網域的領軍人物,今年好消息不斷。
首先是資金方面,老東家 Alphabet 宣布再次重金支持加碼無人駕駛出租車,表示未來幾年内将對 Waymo 再投資 50 億美元,為 Waymo 的跑馬圈地商業戰略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維持 Waymo 在美國無人駕駛領網域的霸主地位。
其次是,Waymo 獲得 CPUC 的批準,獲得付費無人駕駛許可證,并逐漸擴張試點運營區網域。
今年 3 月,Waymo 宣布了兩次重要的擴張舉措,将其自動駕駛服務的運營範圍擴展至洛杉矶和舊金山半島,新增了超過 1200 平方公裡的運營面積,潛在用戶市場擴張到 336 萬。
此外,今年 5 月,Waymo 與 Uber 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用戶能夠在 Uber 和 Uber Eats 應用程式中直接叫到 Waymo 的無人駕駛出租車。
一系列戰略性的發展和投資,讓 Waymo 的發展按下了加速鍵。
03
獨占美國市場先發優勢
Waymo 孤獨領跑
赢得競争的勝利有時并非僅僅因為自身實力超群,也有可能是競争對手提供機會。在 Waymo 身後,已經有不少 " 對手 " 已經折戟沉沙。
比如說,美國最大的打車平台 Uber 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經歷了從初步測試、合作夥伴加入、事故發生等諸多挫折。最終,Uber 倒在了在 2020 年,放棄了無人駕駛汽車研發項目。
今年初,備受關注的科技巨頭蘋果也被爆料将取消造車計劃,蘋果放棄了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轉向 AI 懷抱。
通用汽車旗下 Cruise 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則更是經歷了屢次熄火、撞上消防車、堵住救護車、拖行行人等多重災難後,無奈被召回。Cruise 也被暫時取消運營資質,還在為了留在無人駕駛的牌桌上而苦苦掙扎。
本來計劃于今年 8 月加入無人駕駛出租車商業化競争的 Robotaxi,也意外跳票。今年 7 月,馬斯克宣布将 Robotaxi 的發布日期推遲到同年 10 月,理由是需要更多時間來進行設計更改和測試。這也給了 Waymo 更多搶占用戶、樹立品牌形象,擴張市場的時間。
雖然大家都對無人駕駛汽車領網域摩拳擦掌,但整個行業仍處于探索階段,遠未到達所謂的 " 決賽圈 "。而 Waymo 雖然走的跌跌撞撞,但回過來看,竟還找不出一個現成的對手。
天時、地利、人和,這次全部站在了 Waymo 這一邊。
04
5 年融資百億美元
Waymo 坐穩王座還需闖兩關
自動駕駛這條路,Waymo 已經走了十五年。
Waymo 的故事始于 2009 年,前身是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經過 7 年沉澱,Waymo 于 2016 年在美國鳳凰城進行了首次自動駕駛測試,并于同年 12 月作為 Alphabet 的子公司正式獨立。
2018 年,Waymo 正式開啟商業化。Waymo 先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推出了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 Waymo One,并推出了付費運營服務。彼時,用戶想要體驗無人駕駛出租車還得先提交意向表,然後等待 Waymo 抽取幸運兒。并且,盡管 Waymo One 是無人駕駛,但是車上都配備了安全駕駛員。
2020 年,Waymo 成為首家向公眾提供完全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的公司,并拿下第一個 22.5 億美元外部融資,一舉奠定了其在自動駕駛領網域的領頭羊的地位。
盡管在北美市場暫時無人能敵,但 Waymo 一直在自動駕駛發展上仍然遭遇不少挑戰。
首先就是安全。與其他技術不同,自動駕駛領網域容錯率極低,一旦發生事故就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未來學家凱文 · 凱利曾表示:" 在自動駕駛方面,不能滿足于 99% 的安全性,必須追求 99.99% 的精準,安全性達到 98% 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越往後越困難 …… 最後的部分難度最大、耗時最久,想要完成最後 2% 的突破,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盡管 Waymo 的自動駕駛車隊已經在超過 25 個城市的公共道路上累積行駛了超過 2000 萬英裡,同時在虛拟模拟環境中也積累了數百億英裡的行駛經驗。但即使如此,Waymo 也逃不開安全問題帶來的困擾。
2023 年 12 月,兩輛 Waymo 在高速公路與卡車碰撞;2024 年 2 月,Waymo 與騎行者相撞,造成輕傷。這些事件促使 Waymo 主動召回了 444 輛自動駕駛汽車,原因是擔心軟體在預測拖曳車輛運動軌迹的準确性可能存在問題。
這還沒結束,今年 6 月,Waymo 召回事件再次發生。由于 Waymo 部署的一輛捷豹 I-Pace 自動駕駛出租車在運營過程中與電線杆相撞,為此公司對 672 輛捷豹 I-Pace 自動駕駛車輛發出召回通知。
種種事故,引發了公眾對于 Waymo 的安全性擔憂。Waymo 在 6 月 19 日發表聲明稱,其自動駕駛汽車在避免撞車方面的能力仍比人類高出 350%。
但這種數據卻無法說服相關專家。有交通專家反駁,自動駕駛汽車的行駛裡程相對較短,難以與人類司機年行駛 3 萬億英裡的安全記錄直接比較。
除了安全,盈利則是擺在 Waymo 面前的第二大難關。
Waymo,盡管已經是無人駕駛屆領頭羊,也未能免俗于行業普遍面臨的困境:資金消耗速度迅猛、高度依賴外部融資輸血,但是自身又缺乏造血能力。
Waymo 在短短五年内累計融資超過 100 億美元。
2020 年 3 月,Waymo 完成首輪外部融資,籌集 22.5 億美元,投資者包括銀湖資本和阿布扎比的主權财富基金 Mubalada 等明星投資人。同年 5 月,Waymo 再獲新投資方 7.5 億美元的追加投資,使融資總額達到 30 億美元。
而不到一年,2021 年 Waymo 又進行了第二輪外部融資,又成功拿下 25 億美元,投資方涵蓋 Alphabet、安德森 · 霍洛維茨、富達等知名機構。直到如今,Alphabet 再次對 Waymo 投資 50 億美元。
而在源源不斷的大資金輸血背後,則是 Waymo 依然不明朗的盈利前景。
從 2023 年 7 月 26 日 Waymo 宣布擱置服務于商業貨運市場的 Waymo Via 計劃後,Waymo 的利潤來源就聚焦在了面向 C 端消費者的 Waymo One 服務上,即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Alphabet 和谷歌首席執行官桑達爾 · 皮查伊此前在電話會議上指出,Waymo 目前每周提供超過 50000 次付費乘車服務。
而 Waymo One 并不比 Uber 便宜。有博主分享了自己在美國體驗 Waymo 無人駕駛出租車的經歷,14.4 公裡的行程,費用總計 873 元,平均每公裡高達 60 元。
但這樣的高價仍然無法覆蓋 Waymo 背後硬體、研發、人力等投入成本。谷歌曾透露,在 Waymo 分拆前,自動駕駛項目已累計投入超過 11 億美元。分拆後,Waymo 的運營成本更是激增,每年高達 10 億美元。
根據 Alphabet 最新發布的第二季度财報,Waymo 所屬的 " 其他業務 " 板塊在該季度的虧損額達到了 11.3 億美元,日均虧損額約為 126 萬美元,折合人民币約 909 萬。
雖然現階段 Waymo 的周用戶訂單突破了 10 萬,但這在當前的出行服務市場還僅是一小部分。Uber 最新财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Uber 的平台上的行程單量 23 億,平均每周訂單數量大約在 1.91 億左右。
從 10 萬走到 1.91 億,Waymo 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