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流量紅利之後,如何争奪品牌紅利?,歡迎閱讀。
每經特約評論員 李光鬥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紅利,一個時代也有一個時代的壓力。在中國互聯網流量紅利的澎湃大潮下,成就了一大批消費互聯網巨頭——百度的搜索,騰訊的社交,阿裡與京東的電商,抖音的直播帶貨。本質上,流量紅利終歸是一種市場資源與機會。既然是資源與機會,就終會有相對的天花板,有透支枯竭的時候。
從流量為王到留量内卷
在注意力經濟時代,流量是一種寶貴的稀缺資源,流量等同于财富,用戶在不斷增長,獲客成本很低,這更激發了企業在意流量、帶貨與變現;拼人氣、拼價格、拼出位。
但單一的流量為王競争策略本質上還是以產品銷售為中心,更多滿足的僅僅是消費者的物理需求,所以我們看到一波又一波的明星產品各領風騷沒幾天,很快就被消費者忘卻。因為流量在注意力與商品經濟的大世界中永遠是流動多變又分散的,沒有永遠的流量,只有更新的流量;你的流量只能吸引消費者一時,很快别人的流量就會搶走消費者的注意力。
激烈競争循環之下,流量越來越稀缺,獲取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流量的紅利漸趨攤薄直至枯竭。所以簡單地以流量為導向的營銷方式實際是不可持續的,唯有品牌才能不僅滿足消費者的物質與注意力需求,還能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唯有從流量到留量,從留量到品牌,才能讓企業更持久地賺錢,更具抗風險能力。
如今,互聯網下半場,各大平台從流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企業尤其是消費品企業感受到了巨大壓力。流量經濟的不經濟性促使流量紅利大幅減少,競争加劇,争奪存量的競争日益白熱化。政策紅利、渠道紅利、人口紅利與流量紅利日益攤薄的大趨勢下,當下已進入品牌紅利時代。以往争奪的焦點是看得見的市場,接下來要比拼的則是看不見的 " 人心 ",品牌共識與品牌忠誠的價值更加凸顯。
凡有大成就者無不是摸準了時代的脈搏。對于企業來說,如何抓住品牌紅利?做品牌有沒有模式和标準?這都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
什麼是品牌?起個名字,注冊一個商标,賣得不錯,很多消費者都知道,就是品牌了嗎?產品質量很好,滿足了市場某項需求的空白,就是品牌了嗎?有獨特的技術,有亮眼的 logo 和包裝,就是品牌了嗎?實際上,產品名、商标、廣告語、視覺設計這些都只是傳達品牌信息的媒介。
那究竟什麼是品牌?筆者認為,品牌就像消費者的戀愛對象一樣,其實很多時候你說不清楚她到底哪裡好,甚至明知道她有很多缺點,但就是願意選擇她。品牌不是被消費者看在眼裡的,而是要銘記在心裡。
看在眼裡的是外在的形象和包裝,深入内心的是思想和價值觀。筆者給品牌下的定義是:品牌是可產生持續溢價的符号,是產品力加上價值觀的總和。每個消費者都可能會形成品牌偏好。如今在商品經濟極致發展的年代,品牌更是迎來了百花齊放。大浪淘沙之後,剩下來的是會讓消費者產生忠誠度的可持續發展品牌。新商品總是層出不窮,各領風騷沒幾年,最後還是要靠品牌來征服消費者。
如何獲取品牌紅利?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人們認為品牌應成為品類的代名詞,品類的第一即是最好的品牌。在一個新的細分賽道裡占領了消費者心智,就很容易成功。例如風衣的鼻祖 Burberry 成了品類代名詞,旅行箱是 LV,内褲就是 CK,還有把名詞變成動詞的搜索品牌,如谷歌、百度等。只要不是整個行業出了問題,被颠覆了,就能吃到長時間的先發甚至是壟斷紅利。
作為一個整體概念,品牌代表着產品的品質、特色、服務,提示着產品在消費者偏好中所處的位置。因而,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就成了好產品的标志,縮短了識别過程和消費者購買過程。但從長遠看,品牌是可產生持續溢價的符号,是產品力加上情感價值共識的總和。這種共識就是人們都知道你的品牌,認可你品牌的價值,形成了更持久的品牌認可與忠誠。
品牌如何做到深入人心?暢銷全球 130 多年的可口可樂,是怎麼随着社會的發展持續輸出價值觀的?在上世紀美國婦女解放運動期間,可口可樂率先推出一則廣告,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張照片,一名女性獨自一個人坐在咖啡廳裡喝可口可樂,主題就四個大字:家庭主婦。那時候美國婦女還沒有投票權,極少就業,也還根本不可能一個人去咖啡廳享受獨處時光。可口可樂用行動和女性站在了一起。
可口可樂還推出過不同膚色的孩子們一起開心玩耍喝可樂,小黃人和綠巨人搶可樂的廣告,這種共享美好時光不分種族、國界,甚至不分次元的價值觀,就是深入人心的品牌精神,是企業最強有力的護城河。可口可樂經營百年,屹立不倒有兩個支撐,一個是它的瓶裝授權體系,另一個就是品牌管理體系。
到了高度工業化,全球一體化的時代,什麼都可以外包,但是所有的企業都會把一個核心牢牢抓在自己手裡,就是品牌管理體系。
蘋果的品牌價值觀是什麼?挑戰權威,創新颠覆舊事物,創造出偉大產品去改變世界。當這種價值觀濃縮為一句話," 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想跟我一起去改變世界?" 就足以在 1983 年讓百事可樂總裁約翰 · 斯卡利被喬布斯打動,放棄在世界級大企業已功成名就的事業,轉投當時還僅是初創的蘋果,幫助喬布斯一道實現讓每個人手裡有一台計算機的世紀夢想。
馬斯克可以說是喬布斯精神的延續,他一共創立了 9 家公司。很難用一句話描述清楚馬斯克的創業方向,你說它是互聯網企業,它最大的利潤來源于它的電動車,它還發射火箭,未來的戰略目标是把人類移民到火星。對于馬斯克來說,他不斷在尋找新的戰略方向。但他的企業的價值觀總是以關注人類可持續發展為核心。
同樣,Facebook 在 IPO 時,最受關注的也是創始人馬克 · 扎克伯格宣揚的品牌願景與核心價值:Facebook 的創建目的并非成為一家公司。它的誕生,是為了踐行一種社會使命:讓世界更加開放,更加緊密相連。當 Facebook 全面轉向 Meta 時,扎克伯格的說辭再進一步:站在 Facebook 的角度,元宇宙是個更大的社交平台,相比于如今的社交模式,元宇宙能夠帶來更多、更好的社交體驗。
伴随着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未來十年,中國企業得品牌紅利者才能得天下。而縱觀全球所有優秀的品牌,其價值觀所宣揚的都是積極、正向、利他的,這是獲取品牌紅利的根本法則。
(作者系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央視品牌顧問)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