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單日跌掉一個“特斯拉”,七姐妹财報如何看?,歡迎閱讀。
文 | 财華社,作者 | 毛婷
2024 年 4 月 19 日(星期五),被譽為華爾街 " 七姐妹 " 的英偉達(NVDA.US)、微軟(MSFT.US)、蘋果(AAPL.US)、谷歌(GOOG.US)、特斯拉(TSLA.US)、亞馬遜(AMZN.US)、Meta(META.US)全線下跌。
鑑于 " 七姐妹 " 的市值主要位于美股科技股領網域的前十之列,其股價的大幅下跌對整體市場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按财華社估算,這七大科技股的市值在一日之内合共跌去 4,129 億美元,差不多相當于特斯拉當前的市值,其中跌幅最大的要數過去兩年漲幅最大的英偉達,單日跌幅高達 10%,蒸發市值 2,118 億美元,差不多相當于一個 AMD(AMD.US)的市值。
英偉達股價在過去兩年中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态勢。自 2022 年 10 月起,其股價從不足 120 美元開始攀升,至今年 3 月末已成功突破 925 美元大關,呈現出顯著的指數級增長趨勢。
回調或屬正常現象,更何況,英偉達的競争對手 AMD 和英特爾(INTC.US)可沒閒着。
AMD 去年推出 MI300X,上周推出 AI PC 芯片,英特爾上周也推出 Gaudi 3,叫板英偉達,對英偉達構成競争。
引發英偉達大跌的直接原因,或是與其緊密捆綁的伺服器供應商超微電腦(SMCI.US)的業績公布有關。
作為英偉達代工廠之一,超微電腦此前的大漲與英偉達的光環密切相關,在過去幾個季度,超微電腦都提前披露極其理想的銷售和利潤數據,但是在 4 月 19 日,該公司卻一反常态沒有披露初步報告,這就引發了市場對其業績表現的憂慮,從而也延伸到其密切合作夥伴英偉達,并帶崩了科技板塊。
" 七姐妹 " 即将在未來幾周公布截至 3 月末(英偉達為 4 月末)的季度業績,市場到底對它們有何期待?在接下來它們的業績會帶來的是驚還是喜?
特斯拉:新能源汽車是否到了瓶頸時刻?
特斯拉近日新聞不斷:全球裁減 10% 員工,即時生效,其中包括營銷人員;與此同時,北美與國内全系降價,國内全系降價幅度或達 1.4 萬元人民币。
這些消息所釋放出來的意味有好有壞。
好的是,特斯拉一直以來都通過毛利率調節生產,裁員或意味着特斯拉突破物理界限,标準化生產流程以降低成本的措施又有了進展,能夠減省人工成本。
壞的是,如果裁員是因為交付量增長放緩而引發的組織結構調整,那特斯拉的前景就讓人擔憂了。
一個產業不可能無限膨脹,房地產如此,新能源汽車如此,AI 也是如此。
在前期發展階段,需求量高于供應量,供應商處于一個較為有利的位置,尤其是在行業競争對手尚未進場之前,壟斷市場的供應商盡享市場紅利,當前的英偉達就是這種情況。
在利潤的驅使下,不斷有新的競争對手進入市場,市場產品供應增加,自然就引發產品、服務與價格的競争。特斯拉 2019 年上海超級工廠投產後,新能源汽車交付量大增,收入與盈利能力也直線飙升,其股價表現正如當前的英偉達,一年以指數式幅度狂飙,也引發了競争對手的進入,包括中國的 " 造車新勢力 ",傳統的燃油車對手,連上遊供應商比亞迪(01211.HK)也全面放棄油車,專攻新能源汽車。
随着競争對手增加,供應量大增,滲透率上升(例如當前中國汽車零售銷售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或已突破 50%),需求的增長空間卻并未以同樣的幅度擴大,供需缺口收縮,供應商的利潤空間自然也收縮。
整體上看,特斯拉的運營理念是正确的。
通過标準化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盈利能力,來克服需求增長放緩的挑戰,更重要的是,通過不斷優化成本,特斯拉更有能力在持久戰中取勝——高成本遲早會淘汰掉效率較低的對手,特斯拉能通過搶占競争對手的市場份額來保證其地位。
所以,盡管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開始放緩,競争對手也越來越緊迫,但特斯拉應該還未到瓶頸,最新一季的業績,應留意的數據是特斯拉的汽車銷售毛利率是否有改善、服務收入占比是否有提高,這些數據将反映特斯拉的汽車生產流程成本效益情況,以及其一直致力提高的可持續增長的高利潤業務——服務收入的表現。
從產品上,需要留意的是特斯拉是否還在推進經濟型車型的發布,以及 RoboTaxi 的進展,還有 Cybertruck 的產能情況。
Meta:AI 社交的可行性
Meta 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 36.10%,主要原因可能與其 AI 發展,廣告營收增長復蘇,以及競争對手 TikTok 在美被 " 扯皮 ",或有利于其競争形勢有關。
目前 Meta 有 99% 的收入來自廣告,通過 AI 的投資,Meta 希望能改善用戶體驗和提高廣告商的運營效率。
Meta 針對 TikTok 推出短視頻應用 Reels,針對 X(前推特)推出 Threads,市場期望這些應用的變現能有更多新進展。
此外,Meta 近日宣布推出新一代大語言模型 Llama 3,稱其為最強大的開源大語言模型,可與 GPT-3.5、Claude 3 Sonnet,Gemini Pro 1.5 等媲美,這或是市場對該社交媒體平台的期望。
鑑于 Meta 掌握了大量的語言數據,其在訓練大型語言模型方面理應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此外,Meta 積極儲備英偉達的 H100 芯片,顯然是為了在未來的 AI 競争中搶占先機。
AI 能否提升 Meta 的社交廣告營收效率,能否為其創造新的收入,将是市場的關注點。
微軟:AI 與雲
微軟近期股價出現下滑,市場對其季度業績的期待主要集中在 AI 領網域的進展上。微軟作為率先大額投資 OpenAI 并引領 AIGC 投資熱潮的領軍企業,其在 AI 應用發展領網域具有顯著優勢。
自推出 Copilot 以來,微軟已經開始實現 AI 的商業化應用。因此,市場普遍關注微軟 AI 業務未來能夠為公司帶來多少實質性的财務收益。
在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領網域,微軟 Azure 已擁有近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最近表現超出預期的強勁增長态勢。然而,這一增長趨勢是否能夠持續,仍是業界關注的焦點。此外,微軟近期完成了對動視暴雪的合并,目前正處于業務整合階段,其協同效應如何發揮,同樣引人關注。
除此之外,個人電腦市場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對微軟的核心業務,如 Windows 作業系統,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微軟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以及其在派息與回購方面的進展,同樣值得市場關注。
谷歌:廣告與 AI
谷歌的股價表現依舊緊密關聯于其廣告業務的狀況。在 2023 年第四季度,谷歌實現了 655.17 億美元的廣告收入,同比增長 10.97%,這一成績超越了此前三個季度的表現。市場目前密切關注的是,這一增長勢頭在 2024 年第一季度能否得以保持。這是因為廣告營收在谷歌的總收入中占據超過四分之三的比重,同時也是其利潤的主要來源。鑑于 2023 年第一季度廣告收入的基數相對較低,預計本季度的表現應不會令人失望。此外,如何結合 AI 技術進一步提升廣告業務的利潤價值,也是業界關注的焦點。
此外,谷歌雲在上一個季度的收入增速相較于第三季度有所增長,但相較于第二季度和第一季度仍顯不足。因此,關注該業務在最新财季的表現,以判斷其是否會有所改善。
谷歌的 AI 投入也不容小觑,DeepMind CEO 曾透露,谷歌會在 AI 上投入超千億美元。谷歌在搜索引擎行業擁有多年從業經驗,也累積了龐大的技術與内容庫,并且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這是其相對于微軟等競争對手的優勢。
綜上所述,廣告及 AI 業績的好壞,或将直接影響谷歌股價冷暖。
亞馬遜:全棧 AI
電商平台與雲計算巨頭亞馬遜最近的股價刷新紀錄高位,但最近又從高位回落。
在過去,消費情緒似乎是決定電商亞馬遜業績表現的指标,最近美國消費情緒依然高漲,或許也意味着亞馬遜的電商業務應能保持水準。
不過,資本市場更關心的是亞馬遜的雲計算業務,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雲服務供應商,亞馬遜的雲計算收入規模與增長一直領先,但在較高的基數下,其增速也有放緩迹象,見下圖。
所以,市場關注的是亞馬遜的雲計算業務能否再開出花,繼續保持增長,以及亞馬遜的 AI 發展。
亞馬遜一直悄悄地進行 AI 投資。
2023 年,亞馬遜承諾向 OpenAI 的競争對手 Anthropic 投資 40 億美元,向市場徹底顯露了在 AI 市場圍獵的野心。
事實上,亞馬遜要做的是全棧生成式 AI 運營商。
在底層,亞馬遜構建了定制的 AI 訓練芯 Trainium 和推理芯 Inferentia;
中間層,則有 Amazon Bedrock 服務需要建造生成式 AI 的客戶,為其提供構建和擴展生成式 AI 應用的全套解決方案;
頂層應用層,亞馬遜為每個企業客戶創建大量的生成式 AI 應用,從 AI 賦能的購物助手 Rufus 到更智能和功能更多的 Alexa,到廣告功能,到客戶和商家服務生產效率應用等等。
亞馬遜的 CEO 安迪 · 賈西表示,AWS 服務遍布所有三層堆棧,将賦能所有内部和外部構建者,提供不一樣的客戶體驗。因此,對于亞馬遜,市場關注的除了電商業務外,更注重的是其 AI 與 AWS 的進展。
失落的蘋果?
曾為市值最高的蘋果,如今在 AI 概念股微軟背後黯然神傷。
iPhone 銷售表現似乎不盡如人意,與此同時,華為 Pura 70 對 iPhone 新款手機的競争也引發了市場對于蘋果智能電話的擔憂。
調研機構 IDC 的數據顯示,2024 年第 1 季,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按年增長 7.8%,至 2.894 億台。其中蘋果的手機出貨量按年下降 9.6%,至 50.1 百萬台,市場份額也由上年同期的 20.7% 縮減至 17.3%,排名第二。
排名第一的三星,期内手機出貨量按年微跌 0.7%,至 60.1 百萬台,市場份額也按年下降了 1.7 個百分點,至 20.8%。但是,中國的智能手機供應商小米和傳音則逆襲成功,2024 年第 1 季出貨量分别按年增長 33.8% 和 84.9%,至 40.8 百萬台和 28.5 百萬台,市場份額分别按年上升 2.7 個百分點和 22.8 個百分點。
與 iPhone 和三星手機處于同等價位水平的 Pura 70 沒有披露出貨量,但是華為系手機的重新崛起,或對這些頂尖手機品牌構成競争。
下一代的手機,或将與 AI 概念相關聯,蘋果據指已停掉造車項目,或将資源調配到 AI 發展上,AI 芯片與大模型将是首要開發領網域,蘋果将使用其自研的 A18 Pro 芯片提升 iPhone 16 Pro 的 AI 功能,手機 AI 化也只是遲早的問題,而據指蘋果将在下一代 Mac 全系列應用自研 AI 芯片。
競争對手的 AI 布局也正熱烈進行中,華為 P70 的 AI 功能自不在話下,OPPO 在谷歌 Cloud Next'24 大會上分享了四款核心的 AI 電話功能,并表示會與一加合作,在 2024 年期間推出一系列獲谷歌 Gemini AI 模型支持的先進功能,讓用戶能領略到 AI 手機的吸引力。
三星的新款智能手機也已有多項 Galaxy AI 功能,包括即圈、即搜、即現,電話交談時立即翻譯,用 AI 技術智能編輯照片等等。
所以,蘋果的 AI 功能開發與應用也将備受關注。有指蘋果正在研發一款在設備端運行(而不是雲端)的大語言模型(LLM),或将成為其未來生成式 AI 功能的基礎。
市場關注的是,蘋果的硬體產品在下一場 AI 戰役中,勝算幾何,以及 AI 功能對其服務收入的助力。
英偉達:眾矢之的
英偉達的市值這兩年均數以倍增,在 2024 年能否保持這一表現?
其 H100 或占據了 AI 芯片市場 80% 以上的市場份額,在大家夥紛紛布局 AIGC 業務,英偉達無疑将可得益。
不過,客戶催得緊,英偉達膨脹的訂單卻未能即時化為可以交付的產品,加上昂貴的定價,可能會讓客戶轉投競争對手,例如 AMD 和英特爾,何況這兩家均已推出自己的 AI 芯片,硬剛英偉達的 AI 芯,把握英偉達無法滿足的市場缺口。
此外,AMD 和英特爾也想辦法建立自己的生态護城河,突破英偉達的平台壁壘,可能對英偉達的未來競争優勢構成一定的威脅。
因此,接下來市場會非常關注英偉達的 H100 供應情況(能否按期交貨)、新 AI 芯片的推出(性能與交付時間),以及英偉達競争對手的情況,包括 AMD 等。
總結
2024 年仍将是 AI 布局之年,華爾街七姐妹的前景除了既有業務如何保持增長外,還取決于其對 AI 的投資,在既有業務的優勢下,它們會如何取得業務上的突破,發現新的增長動力,才是決定其昂貴市值能否長期得到支持的關鍵。
2024 年的開局第一季如何?即将公布的業績将提供更多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