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滴滴自動駕駛卡車,押注鄂爾多斯,歡迎閱讀。
文 | 賽博汽車
卡車幹線物流自動駕駛,迎來一則新的融資消息:
鄂爾多斯卡爾動力(KARGOBOT),在最近的 A 輪融資中成功入賬 6 億元人民币,投資方并未明确透露。
這只是卡爾動力最近一段時間密集融資歷程中的一筆。企查查結果顯示,自去年 10 月份到現在,卡爾動力已經完成 4 輪融資,累計披露融資金額超過 10 億元。
一個明面上聲量不大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一個大環境不算太友好的時間,再配上一個不那麼合理的融資烈度,卡爾動力是誰?資本号召力從何而來……
值得我們好奇一下。
卡爾動力關鍵一年:融資、落地
企查查信息顯示,卡爾動力成立于 2021 年 3 月,注冊地在内蒙古鄂爾多斯市。
在成立的前兩年的時間裡,這家公司在業内給人的感知非常少,不管是融資還是落地進展,基本屬于小透明的存在。
不過這種情況在去年下半年開始有了改變,具體表現為:融資頻頻入賬,落地測試與第一梯隊齊頭并進。
卡爾動力融資情況
首先是融資方面,從去年 10 月份開啟天使輪融資開始,到最近的 A 輪融資,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卡爾動力已經完成了包括天使輪、戰略融資以及 A 輪在内的 4 輪融資。
加上此次拿到的 6 億元,其累計公開融資金額達到 10.5 億元。
背後的投資方包括鄂爾多斯國投、鄂爾多斯集團、中集車輛、深投控合作基金、地平線等等。
具體到項目落地,卡爾動力的落地測試高峰始于今年年初。
先是在今年 3 月份,内蒙古鄂爾多斯巴什區向卡爾動力頒發了首張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牌照,推進 L4 級自動駕駛貨運落地。
卡爾動力出現在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中
之後不久的 4 月 23 日,卡爾動力的名字又出現在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公布的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自動駕駛和智能建造方向)名單中,這也是這批試點中唯一的幹線貨運自動駕駛重卡項目。
據了解,這次試點項目除了卡爾動力之外,還有鄂爾多斯當地的電力冶金集團、陝汽重卡、中集車輛以及清華大學、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等上下遊產業鏈及研究部門共同參與。
其中,卡爾動力作為技術方案提供商,将在鄂爾多斯市及康巴什區的煤炭運輸路線上共落地超過 70 輛(包括籌備階段的超 40 輛卡車和項目過程中額外投入的 30 輛)L4 級自動駕駛重卡。
這次測試驗證的範圍,包括鄂爾多斯多條 300 公裡以上的物流幹線加園區短途路線,主要目标是通過自動駕駛編隊形式完成不少于 80 萬噸貨運量和 300 萬公裡運營裡程的測試驗證。
到了 5 月份,卡爾動力宣布公司獲得獲得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自動駕駛卡車編隊行駛測試資質,與之一同獲得測試牌照的,還有小馬智行、主線科技等頭部的幹線物流卡車自動駕駛玩家。
除此之外,卡爾動力還在今年 2 月份傳出,在新疆與新疆國合能源達成戰略合作,在當地進行自動駕駛物流運輸作業。
僅從融資和項目落地兩個點來看,卡爾動力在今年上半年收獲頗豐,完全是以一副蟄伏結束後一鳴驚人的姿态展示給外界。
不過事實是,卡爾動力前期雖然籍籍無名,但并非無根之木,前期的蟄伏也與這個 " 根 " 多少有點關系。
卡爾動力,滴滴自動駕駛新故事
企查查信息顯示,卡爾動力高管團隊,均來自滴滴自動駕駛核心成員。
其中,卡爾動力董事長孟醒,兼任滴滴自動駕駛 COO。
公司 CEO 韋峻青,曾任滴滴自動駕駛部門 CTO 一職。在此之前,韋峻青曾創立了自動駕駛公司 Ottomatika,這家公司後來被安波福收購,韋峻青也就此加入安波福,後來還曾擔任過安波福與現代汽車合資成立的自動駕駛公司 Motional 的副總裁兼算法負責人。
2019 年 8 月,滴滴自動駕駛部門從内部獨立,之後的 9 月份,韋峻青就從安波福辭職加入滴滴自動駕駛,擔任 CTO 一職。
至少是技術層面,韋峻青曾是滴滴自動駕駛的靈魂人物。
另外一位核心高管,負責錢袋子的 CFO 黃舟,同樣來自滴滴自動駕駛,曾任滴滴自動駕駛企業發展負責人。
核心管理團隊來自滴滴,透過股權也能看出,卡爾動力背後事實上就是滴滴控制。
企查查結果顯示,卡爾動力背後的控股股東為北京航迹科技,持股比例為 59.57%。而這家航迹科技的法定代表人,正是滴滴出行的掌門人程維。航迹科技也是滴滴出行的關聯公司。
卡爾動力部分股東
話講到這裡其實也就不難猜了,所謂的卡爾動力,其實是此前滴滴自動駕駛卡車項目獨立之後的主體,也就是在 2022 年被曝出的滴滴 Cargo(卡爾狗)項目。
該項目最初在滴滴内部孵化,2021 年成立時注冊為廣州卡爾狗科技有限公司。
不過在那段時間,這家公司并不為人所知,滴滴本身也沒有花心思為這家公司進行宣傳。事實上,由于當時滴滴境外上市監管風波,滴滴自動駕駛很長時間内都處于靜默狀态。
直到 2023 年上海車展,滴滴自動駕駛卡車出現在現場,之後不久的 6 月份,廣州卡爾狗科技就更名為鄂爾多斯市卡爾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登記地也選在了鄂爾多斯。
再後來,随着鄂爾多斯集團天使輪投資卡爾動力消息曝出,卡爾動力也正式從滴滴獨立為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獨立之後,除了滴滴(還是通過關聯公司控股)這個大股東,二股東為鄂爾多斯(上海)智能科技,其背後的大股東正是國内羊絨紡織、化工、礦業頭部公司鄂爾多斯集團。
而滴滴在鄂爾多斯的項目,也正是與鄂爾多斯旗下煤電業務相關的。
這一通操作,能夠看出滴滴在自動駕駛卡車項目上,一方面積極獨立業務引進外部客戶股東,另一方面也似乎在刻意隐去身形。
這其實也不難理解,即使在滴滴重新走出那段黑暗歲月之後其自動駕駛業務相對其他玩家,也相對更為謹慎,盡量的減少滴滴元素也在情理之中。
一定程度上,這可以看作滴滴自動駕駛業務在重新回到外界視線之後,換了一種新的講故事的方法。
至于這個外部客戶股東,對于當下的幹線物流卡車自動駕駛來說,可能是最合适的一個選擇。
滴滴自動駕駛卡車,如何落地?
一直以來,關于自動駕駛卡車最合适的落地場景,業内基本有這麼幾種選擇:
其一是小場景自動駕駛,比如港口、礦山等封閉場景,可以在短時間内建圖,且路面參與者相比公開道路(或者是高速公路)要少很多。
這種場景的玩家比較容易落地,同時短期内商業化進展也相對較快。典型玩家如斯年智駕、飛步科技等。
其二是參考乘用車漸進式自動駕駛路線,從 L2 的 ADAS 功能先做起,再逐步進階到 L3 乃至更高階的自動駕駛。這種路線比較保險,理論上商業化模型也更為簡單。
不過争議之處在于,對于商用車這種成本導向的品類,用戶為智能駕駛買單的意願可能要遠遠低于乘用車,所以未來能否走通仍然存疑。
還有一類,就是直接瞄向自動駕駛的卡車幹線物流運輸,将場景聚焦于高速公路,這種路線最為理想,但也最難實現,代表玩家如小馬智行。
而在自動駕駛卡車 2023 年的倒閉潮中,也是這類玩家倒黴的最多。
卡爾動力選的恰恰是這條難走的路。
所以在如何去落地這件事上,滴滴或者是卡爾動力顯然也是動了腦子的,有 2 點值得關注:
首先是幹線物流車輛運行方式,卡爾動力選擇智能駕駛頭車(有駕駛員)+ 自動駕駛車輛編隊模式,采用 1+N 的模式結組行進。
這種模式在卡爾動力早期孵化階段就已經成為其選擇的路線,現在來看算是已經成為比較主流的模式,比如小馬智行也選擇同樣的方法。而在政策層面,北京智能網聯政策先行區也是在最近率先落實領航車協同決策下的重卡編隊測試。
其次,選對場景與合作夥伴,這裡要提到的就是為卡爾動力提供資金支持的鄂爾多斯集團。
據了解,鄂爾多斯集團旗下業務覆蓋火電、多晶矽等多種資源業務。
拿火電來說,從煤礦到發電廠所面對的場景,一般是相對固定、社會車輛較少的中短途幹線物流場景。前期通過盡量簡單的場景落地,後期為更復雜的幹線物流留一個選擇。
對于已經選擇高難度場景的卡爾動力(或者說滴滴自動駕駛卡車業務)來說,這無疑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落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