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史上最無聊?别被蘋果騙了!庫克在賭中美未來20年,歡迎閱讀。
在美國制造業瀕臨崩盤的情況下,是什麼在維持 " 帝國顏面 "?
1、AI" 拯救 " 美國制造業
9 月 10 日凌晨,2024 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如約而至,新款 iPhone16 系列發布。
雖然從性能看,手機 SoC、鏡頭、螢幕的提升已經接近邊際效用曲線的末端,但蘋果依然找到了革命性的創新點—— AI。
這不僅是作為一家企業取得的突破,更是一個國家——尤其是當前的美國——最重要的技術探索。
20 世紀 50 年代初期,美國制造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約為 28%,2021 年只剩下 11%;1990 年,美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制造業增加值的比重為 22%,2021 年降至 17%;2022 年美國制造業就業人數占全部就業的比重僅為 8%,處于歷史最低水平。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2023 年美國 GDP 是 27.36 萬億美元,依然是中國的約 1.5 倍 ;2023 年美國人均 GDP 是 8.17 萬美元,更是中國的 6.4 倍多 ; 美股更是在近期接連創下歷史新高。
在生產能力近乎枯竭的情況下,美國憑什麼能保持巨大的經濟體量和優越的生活水平 ?
答案是,憑科技。
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美國在信息技術、航空航天、可再生能源等領網域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就。
80 年代的電子計算機和 IBM,90 年代的互聯網和谷歌、亞馬遜,新世紀的新能源汽車和特斯拉,都是美國依靠科技創新帶動經濟發展的典範。這裡面很多領網域都已經被後來者追及甚至超越,但是對創新的重視,讓美國又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太空探索等最前沿的領網域,再次獲得了壟斷性的優勢。
其中,AI 毫無疑問是科技創新最前沿也最有潛力的領網域之一,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改變着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持續催生着智能醫療、自動駕駛、智能家居等新興產業以及背後全新的生活方式,為美國經濟的穩定增長提供了堅實基礎。
據普華永道預計,到 2030 年,AI 将拉動美國 GDP 增長 3.7 萬億美元,占到 GDP 的 14.5%,并為全球經濟貢獻 15.7 萬億美元。
同樣,在中國,随着去年底新質生產力概念的提出,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科技創新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而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代表,AI 也将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課題。
2024 年 8 月 24 日至 25 日,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前瞻產業研究院院長徐文強受邀出席百川論壇——第三屆中國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 " 產業與現代化:中國與世界 "2024 研讨會。
前瞻產業研究院作為更懂產業的科技型決策智庫,院長徐文強以 " 新時代,新動力——從 AI 發展洞察產業更新和經濟增長 " 為主題發表演講,與來自北美、歐洲、非洲、亞洲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從人類社會發展的維度對中國式現代化展開全面而深入的讨論,共同從產業層面探讨現代化的中國實踐與世界經驗。
徐文強院長認為,具有技術優勢的產業已經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作為新時代、新動力的典範,人工智能的高水平應用使得數據要素產生了大量實際的經濟價值。
他強調,AI 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推動產業結構優化更新、重塑全球經濟版圖的關鍵力量。
2、發展 AI 就是發展新質生產力
中國 AI 發展大致可以分為 4 個階段。2016 年 8 月,國務院發布《" 十三五 " 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确把人工智能作為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意味着國内 AI 進入快速發展期。
AI 產業鏈包括三層: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大體來看,目前國内 AI 產業各個環節布局全面。
其中主要參與者有阿裡雲、華為雲、百度、商湯科技、曠視科技、騰訊雲、科大訊飛、達摩院等,布局人工智能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全產業鏈。此外,人工智能應用層供應商還包括字節跳動、快手、美團、淘寶、大疆等。
在政策大力支持、市場供給和需求雙雙擴大的情況下,未來我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規模将會持續擴大。
據中國信通院的測算,到 2030 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将達到 1 萬億元,2022-2030 年復合增長率約 8.83%。按此增速測算,2029 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将達 9200 億元。
不過,無論是對于地方政府還是企業、投資人來說,想要投身于 AI 這個新質生產力時代下的最大風口,需要搞清楚一個關鍵問題:
AI 到底是如何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 ?
在百川論壇上,徐文強院長重點解答了這方面的問題。他認為,AI 對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強大支撐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
①釋放數據價值
盡管進入信息時代以來,人類社會對數據價值就越發重視,但受制于使用的能力,數據只能是作為工具服務于人類經驗。
但是,AI 在數據的使用方面,無論在效率還是規模上都出現了革命性的進化,這使得數據從生產工具一躍成了生產資料,人類社會千百年來積壓在經濟活動底層的數據資源将得以釋放,創造一個數萬億乃至數十萬億的數字產業。
徐文強院長認為,AI 将是中國經濟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抓手。AI 的高水平應用使得數據 ( DATA ) 真正成為了生產函數中的關鍵變量,并且進一步推動勞動力 ( L ) 、資本 ( K ) 等生產要素的高效配置。随着 AI 的不斷更新,生產曲線将整體上移。
②推動產業更新
徐文強院長強調,AI 能從兩方面推動傳統產業轉型更新,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了重要支撐。
首先是高效挖掘現有產業的強點和弱點,通過精準分析,為產業提供定制化的改進方案。在制造業優化生產線,減少浪費,提高資源利用率 ; 在物流行業預測需求,優化庫存管理,減少運輸成本等。
其次是幫助傳統產業實現服務化拓展。通過 AI 的數據分析和模式識别能力,政府、企業能夠更好地理解外部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服務。AI 的應用不僅改變了服務的提供方式,還推動了傳統產業向服務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③反哺基礎科學
人工智能 ( AI ) 已經成為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助手,它通過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模式識别技術,極大地擴展了人類的認知邊界,不僅加速了科學發現的速度,也提高了研究的準确性和深度,為人類理解自然界的復雜現象提供了新的視角。
展望未來,随着算法的不斷優化和計算能力的增強,AI 将能夠進行更加復雜的推理和預測,為科學研究提供更加深入的洞察,甚至可能超越人腦的某些功能,從而改變科學研究的範式。這種變革性的潛力,預示着 AI 将成為未來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夥伴,推動人類知識邊界的不斷拓展。
徐文強院長表示,AI 催生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将成為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在數字經濟的基礎上,通過數據、算法、算力的集成創新,AI 将為新質生產力提供不竭動力。
那麼具體而言,AI 產業目前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風口呢 ?
顯然,AI 產業發展雖然在近年來有了顯著進步,但仍遠未達到成熟階段,在技術和應用的多個環節中,仍然存在許多挑戰和問題。這些痛點不僅限制了 AI 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對 AI 產業的健康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解決這些痛點,就是當下最大的產業機會。徐文強院長認為,政府、企業和投資者應該緊盯這些問題,通過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來克服這些挑戰,從而推動 AI 產業的健康發展。
就 AI 技術本身而言,當前主要痛點有以下幾個:
- 高質量數據稀缺
數據集是人工智能 " 學習 " 的基礎和源泉。從全球開源數據集語種來看,英語開源數據集占比最高,達到了 56.9%,而中文開源數據集占比僅為 5.6%,顯示出中國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短板,這與中國在人工智能領網域的發展實力和期望不符。
造成國内高質量數據集緊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數據标準和規範的缺失、數據共享和開放程度低、數據處理投入不足等。數據集的緊缺會限制人工智能算法的訓練效果,影響模型的準确性和泛化能力。
政府可以通過制定數據共享和隐私保護的政策,建立數據交易平台,促進數據資源的合理利用。同時,加大對 AI 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投入,鼓勵創新,解決數據相關的技術難題。企業則應加強與科研機構的合作,提高數據采集和處理的能力,同時注重數據安全和合規性,确保在 AI 應用中保護用戶隐私。通過這些措施,可以為 AI 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推動產業向更高層次邁進。
- 智能芯片對外依賴性強
盡管中國在智能芯片領網域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存在產業鏈完善度、技術突破、知識產權保護、國際政治環境等多方面的挑戰,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中國智能芯片在短期内仍然依賴進口。
當下諸多本土芯片技術儲備和生态能力仍圍繞小模型時代的識别式人工智能展開,難以匹配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所需的軟體生态、模型框架、性能需求,因此本土人工智能芯片仍需在發展、繼承和競争中成長。
未來,中國人工智能芯片產業需要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加強生态體系建設,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技術的人才,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提高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逐步減少對外部的依賴,以推動人工智能芯片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标。
- 專業人才供應不足
人工智能領網域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中國目前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欠缺,不能及時補齊人才缺口,中國人工智能領網域就不能正常發展。根據脈脈發布的《2023 人工智能人才洞察報告》,2022 年,人工智能行業的人才供需比為 0.63,而在 2023 年 1-8 月,這一比例下降至 0.39,相當于 5 個崗位競争 2 個人才。
政府可以通過制定優惠政策,鼓勵高校和研究機構加強 AI 相關學科的建設和人才培養,同時加大對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支持力度。企業則應與教育機構合作,開展定制化的人才培養計劃,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以吸引和留住 AI 領網域的優秀人才。此外,企業還可以通過建立研發中心、創新實驗室等方式,吸引國内外頂尖人才,促進 AI 技術的交流和合作。
除了 AI 技術發展以外,AI 的商業化路徑不夠清晰和成熟,也是產業發展當下需要考慮的問題。如何将人工智能的能力轉化為穩定和可觀的收入,仍需要探索和驗證。政府和企業需針對上述問題找尋有效解決方案,才能在市場競争中形成優勢。
就當前而言,AI 產業化最可能的突破點在于涉及到大量數據應用需求和擁有相對高價值的服務業。徐文強院長以 "AI+ 電商 " 和 "AI+ 教育 " 作為典型案例進行了講解。
"AI+ 教育 " 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領網域的深度融合與應用,它包括 " 計算智能 + 教育 "、" 感知智能 + 教育 " 和 " 認知智能 + 教育 ",從 " 能存會算 " 向 " 能聽會說與能看會認 " 發展,最終實現 " 能理解與會思考 "。AI 技術的加持有望從提升教學個性化和教學效率兩個維度,降低教育投入成本,最終實現促進教育公平、提高質量、實現個性化的教育目标。
"AI+ 電商 " 借助 AI 大模型相關技術,賦能各類型電商與行業模塊,通過各 AI 大模型相關應用落地,從而對行業產生流量邏輯、用戶體驗、行業效率、企業成本、職能替代、市場機遇等影響價值。
3、選擇前瞻就是選擇未來
站在地方產業規劃的角度,前瞻產業研究院作為更懂產業的科技型決策智庫,先行成立了 " 人工智能產業規劃所 ",希冀發揮 " 產業研究 + 大數據 + 技術洞察 + 招商資源前置 " 的獨家特色產業規劃服務,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學,又前瞻,更落地的產業規劃整體咨詢方案。
在研究了中國多地 AI 產業發展模式後,前瞻人工智能產業規劃所認為,深圳在 AI 產業方面的布局是比較全面和科學的。7 月底發布的《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行動方案》 ( 下稱《行動方案》 ) ,從 6 個方面 22 項具體舉措打造 " 人工智能先鋒城市 ",其中有幾點值得關注:
- 布局領網域廣。《行動方案》提出要從 " 全棧創新先鋒、智能產品先鋒、數據跨境先鋒、場景應用先鋒、智能駕駛先鋒 " 角度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
- 產業鏈條全。從上遊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科研平台和產業社區打造,到中遊硬體產品、智能設備的研發制造,再到下遊多領網域 AI 應用,《行動方案》全都有所布局。
- 政府引導強。在推進建設 " 鵬城雲腦Ⅲ "、深圳開放智算中心、深圳市智慧城市算力統籌調度平台、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算力服務平台,探索 " 政府統籌建設、授權數據使用 " 新模式,實施人工智能軟體示範應用項目扶持計劃等方面,深圳市政府發揮了強大的引導作用。
總體而言,AI 產業已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力量。作為區網域發展的領航者,地方政府應當深刻認識到 AI 產業的戰略地位,積極布局,制定前瞻性的政策,以吸引和培育 AI 企業。然而,面對這一復雜且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地方政府往往需要專業的指導和支持。
前瞻人工智能產業規劃所憑借深厚的業務經驗和豐富的案例積累,為地方政府提供全面、專業的 AI 產業規劃服務。
前瞻認為,不同地區的資源禀賦、經濟發展水平、產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各有差異,因此,我們強調因地制宜,為每個地方政府量身定制 AI 產業發展規劃。
我們的服務包括但不限于:
· AI 產業發展定位規劃:洞察地方資源禀賦、經濟發展水平、制造業基礎、技術創新能力,提供最适合地區產業發展的規劃方案。
· AI 產業招商引資策略:深入分析全球和國内 AI 產業發展趨勢,解讀相關政策,為地方政府提供頂層設計的智慧支撐。
· AI 細分產業賽道選擇:根據地方政府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結合對產業發展狀況的精确掌握,精選具有發展潛力的細分產業賽道。
· AI 產業鏈招商圖譜編制:繪制 AI 產業鏈圖譜,明确各環節的招商重點,吸引優質企業投資,促進產業集聚。
AI 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前瞻產業研究院願與地方政府攜手合作,共同開啟 AI 產業發展的新篇章,為地區經濟的繁榮和國家的制造業強國戰略貢獻力量。讓我們共同期待,在專業智庫的引領下,AI 產業能夠成為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前瞻經濟學人 APP 產業觀察組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
【1】《2024-2029 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 咨詢 / 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 APP】,還可以與 500+ 經濟學家 / 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 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