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被咬一口昏迷休克!有人曾因此喪命,發現請立刻遠離!,歡迎閱讀。
紅火蟻咬人事件,每年時有發生。被它咬傷後會有痛感,一些咬傷還可能造成二次感染,如果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甚至可能引起休克,後者如果救治不及時,會十分危險。
2024 年一男子被紅火蟻咬傷,出現昏迷休克。圖片來源于微博截圖
那麼,這些小螞蟻為何如此厲害?它們從哪裡來?又該如何防範它們呢?五一假期,不少人會去郊外、山裡等遊玩,旅途中如果發現它們蹤迹,一定要遠離。
它不是本土螞蟻
這些紅色的小螞蟻叫紅火蟻(Solenopsis invicta),它們并非我國的本土螞蟻,而是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百種最具破壞力的入侵物種中榜上有名的家夥。
紅火蟻的大小工蟻和有翅繁殖蟻。劉彥鳴攝
紅火蟻的原產地在南美巴拉圭河流網域,很可能是在 1918 年前後通過航運傳入了北美亞拉巴馬的莫比爾(Mobile)。在 1930 年前後,美國人才注意到了這種外來螞蟻,并一度将它鑑定為殘暴火蟻(Solenopsis saevissima)。
起初," 殘暴火蟻 " 并未得到大家的足夠重視。大約在 20 餘年後,已經擴散開的 " 殘暴火蟻 " 讓美國人嘗到了苦果,于是他們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藥物防治運動,但是最終以失敗告終,并且產生了嚴重的農藥污染,這直接促成了那本著名的環保著作《寂靜的春天》的出版。
人們也逐漸意識到," 殘暴火蟻 " 的鑑定有點問題,它恐怕是另一個物種。1972 年,蟻學家威廉姆斯 · 布倫(Williams Buren)将它定名為一個新物種,也就是今天我們說的紅火蟻。布倫給與的它的種小名 " invicta ",包含了 " 無敵、不可征服 " 的意思。之後的事實證明,專業人士在自己的領網域内往往是有先見之明的。
同樣是在 70 年代,美國報道了多蟻後型的紅火蟻巢穴。在這樣的紅火蟻巢穴中,不再只有一個產卵的蟻後,而是有數以百計的蟻後在產卵。這是紅火蟻在入侵過程中的一次重大變化,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在美國獨立演化出來的,還是從南美引入的。多蟻後型的巢穴的規模變得更大,規模可以達到包含數十萬只螞蟻,侵略性更強。
湧出巢穴的紅火蟻。劉彥鳴攝
紅火蟻入侵我國的記錄至少可以追溯到 2004 年,那時候在廣東吳川地區紅火蟻的群體已成規模,不少人都曾被咬傷,甚至在當時的台灣地區,已經有人被咬傷致死的記錄。2008 年,陸永躍教授等人根據研究模型推測,紅火蟻很可能已經在我國大陸潛伏了 16 年之久,推斷最初的入侵地很可能在深圳——我國最重要的外貿口岸之一,時間是 1995 年 4 月。
留心,不要被咬傷
紅火蟻的到來給我國本土生态系統帶來了嚴重的破壞。據統計,在紅火蟻入侵區,包括本土螞蟻在内,節肢動物的物種豐富度降低了 40%,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比例。
脊椎動物同樣受到了影響。紅火蟻的毒液對小動物要比對人有效得多,目前至少已知有 22 種鳥類、1 種兩栖動物和 18 種蜥蜴受到了紅火蟻擴散的影響。
植物也同樣是受害者。紅火蟻不僅取食植物幼芽和果實,也會還搬移和取食植物的種子,改變種子植物的比例和生長分布,使當地的自然生态嚴重失衡。紅火蟻的活動同樣會改變表層土壤的理化性質,從而影響到整個表層土壤生态。
同時,紅火蟻也嚴重幹擾了生產和生活,不僅農業生產和電力設備受到了影響,也不斷有人被蜇傷。由于紅火蟻的毒液具有很強的致敏性,蜇傷引發的過敏反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因此,在紅火蟻擴散區網域,學會識别和避免直接接觸紅火蟻,已經變得相當重要。
紅火蟻巢内部蜂窩狀結構。冉浩攝
直接辨認紅火蟻确實不容易,甚至一些大媒體在報道中也在頻繁使用錯誤的螞蟻圖片,但是,還是有一些特征可以成為初步辨識紅火蟻的依據,一方面是它們有着暗紅的體色,另一方面是它們的巢穴中通常有大大小小超過 4 種的、近乎等比例放大和縮小的工蟻分型。
當然,這仍有可能造成誤判,尤其是不要把它和那些工蟻同樣有品級分化的本土螞蟻們弄混,後者可是我們最可靠的盟友。其實,相比之下,成熟紅火蟻的巢穴更容易辨認,那是一些隆出草地的小土包,内部呈蜂窩狀結構,稍一驚擾,就有大批的螞蟻蜂擁而出。
紅火蟻的巢穴。冉浩攝
通常來說,紅火蟻會出沒在人活動比較多的環境中,特别是一些人工的種植環境,如草地、農田等地方。人工移植草皮是紅火蟻傳播的重要渠道,也是紅火蟻發生的重災區,在這些地方活動尤其要注意。
特别是要注意,不要不小心踩在、坐在或者是用手撐在紅火蟻的巢上,這有可能給自己帶來嚴重的傷害。在那些生态環境保護得比較好的地方,通常沒有紅火蟻發生,本土螞蟻會巡視自己的領地,消滅潛入的紅火蟻繁殖蟻,但是一旦這些地方被挖掘或反復噴灑農藥,造成本土螞蟻的 " 力量真空 ",就很可能會被紅火蟻乘虛而入,形成新的種群。
戶外的紅火蟻巢。劉彥鳴攝
蜇傷後如何處理?
紅火蟻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它的毒液,它可以通過尾部鋒利的螫針來給對方進行注射。紅火蟻的毒液主要由哌啶類生物鹼和少數水溶性蛋白質組成,蜇傷後劇烈的疼痛主要來自生物鹼,而致敏性則很可能與蛋白質有關。被紅火蟻叮咬後,幾乎所有人都會有癢痛反應,大多數人會出現紅腫、傷口化膿等症狀,大約有小于 1% 的被蜇傷人群會產生過敏反應。通常護理得當,預後良好。處理不及時,則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為減少感染,可以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傷處,如果有膿疱發生,要避免弄破。要注意傷處的衛生,如果傷處發生二次感染會比較麻煩。疼痛劇烈時,可以冰敷止痛;也可以使用含類固醇的外敷藥膏或是口服抗組胺藥劑來緩解瘙癢與腫脹的症狀,但必須在醫生診斷指示下使用上述藥劑。
特别需要重視的是可能引起的過敏反應,如有全身性瘙癢、荨麻疹、臉部燥紅腫脹、呼吸困難、胸痛、心跳加快等症狀或其它特殊生理反應時,必須立即就醫,以免發生危險。尤其是喉頭水腫,有可能引起窒息死亡。一些有易過敏體質的人,在紅火蟻發生區網域活動時,可以随身攜帶一點抗過敏藥,被蜇傷後,立刻聯系專業醫生,在醫生指導下及時服用,以減少發生危險的概率。
策劃制作
作者丨冉浩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生物多樣性基因組學課題組
審核丨黃乘明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蘇曉清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
策劃丨鍾豔平
責編丨鍾豔平
審校丨徐來 林林
相關推薦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復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