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跳水的AAV7——璐璐養了個小賤喵,歡迎閱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現代爬蟲模型聖地 ,作者西網域刀客 2023
AAV7 兩栖登裝甲車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重要裝備之一,其擔負的任務復雜且多樣。除了登陸作戰時運送士兵和物資抵達灘頭,并提供火力支援。登陸後還要搭載士兵深入内陸,伴随坦克突擊、掃雷、參與巷戰。
AAV7 配備有 12.7mm 機槍和 40mm 榴彈發射器,一次能搭載二十五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最大公路速度為 72 千米每小時,最大水上速度為 13.2 千米每小時,能克服 3 米高的海浪,并能整車浸沒海浪中 10 餘秒,當然也可能就浮不起來了。
AAV7 系列兩栖戰車曾伴随美軍參與了貝魯特、格林納達、巴拿馬、海灣戰争、索馬裡、海地、科索沃和伊拉克的戰鬥,可以說是身經百戰。但以今天的眼光來看,aav7 畢竟是服役 50 多年的老爺車了,唯一引以為傲的運載能力,在火力防護機動都逐漸落後于時代的情況下,
顯得更加餡大皮薄。目前只有部分國家和地區還在當個寶。
大家好璐璐是新人 up 主璐璐的御用公眾号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 AAV7 主題的模型作品分享。
這次璐璐使用套件來自 hobbyboss:
這套板件璐璐已經堆積了好幾年了,板件整體品質中規中矩,履帶和復合裝甲的組合度不太理想,不過這畢竟是十幾年前的老板件,放在當時應該也算是精品了:
這套板件屬于半内構,駕駛艙和運輸艙都還原了相當多的細節,雖然這次不需展示内部構造不過璐璐還是把内構都素組出來了,方便想做同款的模友們看得更直觀:
整體噴塗完水補土之後開始上色,這次使用 AK 的北約三色漆,遮蓋依然是使用的遮蓋泥,車體側面的迷彩噴的比較偷懶,因為外側還有一圈附加裝甲板,可以全部遮擋住:
水陸兩栖車的鏽迹還是相對較重的,這次制作海綿掉漆時用遮蓋紙隔絕相鄰的裝甲板,這樣每塊裝甲板的掉漆斑點更富變化,每塊裝甲看起來也相對獨立,個别掉漆嚴重的裝甲板使用了意模型的真實鏽,車先做到這步就暫時告一段落了:
因為後面的每一步都很容易翻車,這樣也算是提前止損,用美國土制作出一個漏鬥狀的圍擋 , 把手這裡用美國土添死,以免後面無法脫模。
然後澆入矽膠,這裡沒有使用遮蓋泥,因為前期實驗的時候發現遮蓋泥與矽膠會起反應導致矽膠長時間不凝固,這次不知道哪裡沒封好有縫隙,矽膠一直在緩慢的外漏,幸好不算嚴重。
在一個小時後矽膠就粘稠得流不動了,拆掉圍擋後清理掉露出來的矽膠。
這一步制作的是兩栖車 bia 進水裡的瞬間,衝擊力會排開四周的海水,形成一個水坑。
然後制作一個亞克力缸體,使用 AB 水晶滴膠,這裡用色精調一個海水的效果。先做 3 厘米厚的底,凝固後把車擺好姿态,用繩子吊在裡面,再次灌入滴膠。水晶滴膠的特性是體積越大凝固的越快,而凝固過快容易開裂炸膠,所以保險起見這次使用的緩幹形滴膠。需要凝固五十個小時,車頭壓上重物,不然會漂起來。
利用等待硬化的這段時間自制一組背包,使用美國土來捏!這次璐璐使用了一種 " 舍近求遠 " 的方法,先捏一個比例比較大的原型,網上雖然也有不少樹脂背包的配件,不過要麼是年代和國家不符,要麼就是搭配的兵種不對,這次璐璐要捏一個伊拉克戰争時期美海軍陸戰隊廣泛使用的 ILBE 背包,幾個大塊的結構捏好後,加上織帶就非常像樣了:
背包捏好後用 3D 掃描器轉換為數字模型:
縮小到 35 比例,确定好後可以繼續捏其他版本,然後打印出來,上架店鋪:
繼續回到 AAV7,滴膠凝固後拆掉圍擋和矽膠,然後用電磨工具制作海面:
關于海浪的制作是本次作品的核心點之一,基本是先把美國土捏出一個海浪的形狀,套上保鮮膜,刷上一層 uv 膠。第一遍不需要刷太厚,能确定出形狀就可以了,然後一層一層刷厚,混入一點色精,用棉花混合 uv 膠拉扯出浪花。這部分沒有什麼其他特别的材料,只有 uv 膠和棉花。後續璐璐會再嘗試使用其他材料,期待能有更好的效果。
一些露出來的棉花絲不要着急剪掉,可以先塗點 uv 膠在上面聚成滴狀,再剪去多餘的部分。
車尾部的水花也是用類似的方法制作,到這一步都沒有翻車,所以接下來開始舊化,使用泉微的鏽迹套裝,以及履帶色漬洗液和深色流漬效果液,個别平面位置先用塗好鏽迹效果液,再将中間用擦拭棒擦除,制作出圈圈狀的鏽痕。
随車配件除了前面的背包外,還用到了打印的救生圈,以及軍糧紙箱中的美軍軍糧。
車尾用 8mm 棉繩當作繩索,最後再用喵匠的 AB 補土制作兩塊帆布點綴一下。
最後對一些細節進行調整後,最終作品效果如下:
寫在最後:璐璐的這件作品不小心被小編壓了很久,幸好璐璐是帶 " 文案 " 入組,小編稍作修飾就能迅速發帖。聽說璐璐 B 站最近又更新了,歡迎大家去圍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