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如懿傳》長尾效應之謎,歡迎閱讀。
作者 | 顧 韓
編輯 | 李春晖
理想的自己和現實的自己往往差着一個控制住自己手指的距離——就像之前,硬糖君上小紅書總忍不住點開那些海藻、宋思明搞破鞋二三事,從未看過《蝸居》,卻熟練掌握這對野鴛鴦的種種 PLAY;
就像現在,《如懿傳》大讨論在全網随風潛入夜,硬糖君又迅速被裝了滿腦子的 " 大清皇後偷吃酸杏為哪般 "" 帝後婚姻圍城蘭因絮果 "" 田姥姥到底該拿多少工錢 " ……盡管,硬糖君當年就已經旗幟鮮明地膩煩這部年度大劇,簡直到了看見就難受的地步。
有些東西,你明知它既提供不了什麼營養、也找不了多少樂子,就是忍不住一次次點開,也只好去賴互聯網對人類的馴化。但《如懿傳》仍然太特别了,堪稱 " 長尾劇 " 裡的一朵奇葩,其在播出 6 年、下架 4 年後迎來話題高潮,更是一個在創作和傳播上都非常值得研究的案例。
好劇的長尾效應人人都懂,四大名著、《甄嬛傳》這樣的高分經典,因為足夠好才會被反復重刷解讀、因為國民度足夠高才會成為社交貨币;毀譽參半如《知否》被奉為宅鬥聖經也能理解,沒點真東西能叫沉澱了幾千年的糟粕嗎?再說人家單論内容算好看的、成績也是能打的;但《如懿傳》算怎麼回事?在當年就是一部播前期待特高、播後大跌眼鏡的撲街劇,後期豆瓣評分上升也不過是從六點多漲到七點多,可說是既不叫好又不叫座。
就是這樣一部劇,時隔六年竟然在 B 站被 " 團建 " 了,花名、整活兒、逐集解讀、精神分析……吐槽成果迅速席卷全網,存在感之強、翻車程度之大,周迅本人都來投訴下架了一撥。
《如懿傳》,各種意義上的絕版
爛劇足夠爛自然可以遺臭萬年," 西門無恨 " 無論放到哪個時代、哪種媒介都很炸裂。可《如懿傳》與它又有不同," 西門無痕 " 雷得直觀表面,并不會讓人有深入探究的欲望,《如懿傳》則滋養起了許多逐集解讀的超長二創,要的就是細品它究竟有多逆天。
需要說明的是,2023 年底這波以 B 站為首的吐槽四起之前,《如懿傳》在抖音等短視頻上是很有過一段正面文藝復興的,可稱之為長尾 1.0 階段。它的特殊性就在這:如今的吐槽是真,之前的懷念也是真。《如懿傳》兩極分化極為嚴重,從首播時就是如此。
不喜歡的人為什麼不喜歡,這個很好理解——大花扮嫩、憋屈壓抑、雌競厭女、精神勝利。但喜歡的人為什麼喜歡、甚至認為它無代餐,導致該劇能先擁有長尾 1.0,這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共情的了。
《如懿傳》是一部怎樣的劇集?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宮鬥劇,它是以此名義被期待的,也是以此名義被吐槽、批評與下架的。
然而,回顧項目始末那些真真假假的話術,或許為了繞開《甄嬛傳》的光環,或許出于創作者的興趣與心氣兒,《如懿傳》最開始就沒想做成一部傳統宮鬥劇,它想講述的是愛情消亡、中年危機,在清宮背景下探讨婚姻、人性的共性。
截自《如懿傳紀事》
用現在的眼光看,這個項目充滿熱錢時代的任性。網文大 IP 搭配正劇導演與電影大咖,給一個實驗性的東西套上了商業巨制的殼子,燒幾個億拍了 80 多集,更助長了群眾的錯誤觀劇預期。
如果它能晚生幾年,只拍個 6 集、12 集,可能一切都會合理許多,偏偏它沒有。于是多重因素導致它成為了一個難以歸類、難尋代餐的孤品。
2018 年,稅務風波、寒冬降下,自此貴圈勒緊褲腰帶過活兒,再不能這麼砸大錢搞實驗。2019 年,宮鬥劇再次遭遇點名批評,賽道一蹶不振,被延播折騰慘了的《如懿傳》誤打誤撞成為最後一部大型宮鬥劇。
更重要的是,同出于 2018 年的《延禧攻略》帶起了 " 爽劇 " 文化,這更令 " 喪劇 "《如懿傳》成為了獨一份的怨婦療愈體驗:我人淡如菊,我不和人鬥是因為沒人值得我鬥;我老公愛我,雖然愛得不明顯但這是因為他有苦衷;我老公不愛我,可蘭因絮果就是所有愛情的必然結果啊……如懿行動上是喪,但你仔細想想她那時刻挂在臉上的迷之微笑,她的精神勝利法是無敵的。
比起宮鬥劇,《如懿傳》其實是家庭劇賽道裡的真正孤品。在它之前,影視圈媚青,瘋狂翻拍仙俠奇幻,《中國式離婚》這類中年主角、嚴肅讨論婚姻家庭種種無奈悲涼之處的劇集凋零已久。在它之後,家庭劇或是出現了教育升學、代際溝通等更新鮮的分支,或是《我的前半生》式的主婦離婚、華麗變身成為熱門套路,不離就不是大女主。
女主被婚姻蹉跎卻并未一拍兩散,而是隐忍到最後自己看開,這樣或許足夠真實卻不夠政治正确的故事,2018 年之後幾乎沒人再講,更别提用汪俊的影像、周迅的表演、華麗的宮廷背景、唯美的古風金句這樣的配置來講。于是,《如懿傳》成為了絕版的古風中年疼痛文學,emo 流量密碼。
遲到六年的嘴替
既然是反類型的探索嘗試,必然面臨着更高的風險。《如懿傳》的特定部分對特定人群有特定價值,但整體來看問題還是很大。周迅表演高級和她與全劇脫節并不衝突,用封建時代帝後關系套現代人的婚姻愛情,也并不能令所有人接受,要按硬糖君的趣味,六七分都嫌多。
但我們也完全可以想象,這樣一部承載了很多期待與利益的大劇,差評是不會被放任的。
在硬糖君印象中,2018 年正是國劇飯圈化的開始。這一年,出現了 " 香蜜女孩 " 和 " 鎮魂女鬼 "。《如懿傳》與《延禧攻略》撞選題撞人物、設定風格全反着來,更堪稱天選對家,播出期還有一小段重疊,兩邊粉絲打得不可開交。當時純路人吐槽《如懿傳》也很可能被誤傷,被扣上 " 黑子 "、《延禧》粉絲、" 只配看爽劇 " 的帽子(當然反之亦然)。
與此同時,當時《如懿傳》方面的營銷也很強勢。未必是其宣發力度、成本比《延禧攻略》大,但起碼悲劇相對于爽劇本就自帶崇高性,正劇大導汪俊、電影大咖周迅 VS 抄襲前科于正、全靠人設吳謹言,誰在鄙視鏈上層、誰更好拔高上價值,一目了然。于是,《如懿傳》采用了一套 " 高級 " 話語,在當時成功唬住了一部分人,制造出沉默的螺旋。
這操作、這效果,後輩《長月燼明》《我的人間煙火》怕是羨慕哭了。畢竟,流量主演加偶像劇是雙重原罪,它們沒條件這樣去拔高。更重要的是,它們面對的是截然不同的閱聽人環境。
一方面,後疫情時代許多年輕人幡然醒悟,消費更重視自身實際情況與即時性情緒需求,觀劇選擇也出現 " 反消費主義,重情緒價值 " 的傾向。他們不吝表達對土狗短劇的喜歡,而對于看不懂、不喜歡的高分劇,也不會勉強硬看、跟風吹捧。
另一方面,經過《上陽賦》《八角亭迷霧》之流的洗禮,觀眾對電影咖、高級感都統統祛魅,反 " 細糠論 " 卓有成效。《繁花》這樣真可以的不會讓它撲街,不可以的也絕不慣着。對于營銷捂嘴、投訴下架,群眾更是容易心生逆反。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終于有人能戳破《如懿傳》皇帝的新衣,而那些多年前質疑過《如懿傳》卻無果的人——包括但不限于網文圈本身對流潋紫不齒的、歷史原型粉絲、被惡心或被誤傷的路人觀眾等等,也終于等到了嘴替,找到了同好,可以一吐為快。
正是這樣的自發下場憶往昔支撐着《如懿傳》吐槽演變成近乎全網的新樂子,讓事件超出了陰謀論能夠解釋的規模。
媒介與老劇
《如懿傳》的特殊性還在于,該劇 2020 年突然下架,很多人并沒看過、或者漸漸遺忘了正片的模樣。在長尾 1.0 時期,只憑短視頻摘取的 " 看雪 "、" 斷發 " 等名場面對其產生 " 大概應該是好劇 " 的印象。評論區日常拳打《延禧》、捆綁《甄嬛》,或者當頭一句 " 霍建華接不住周迅的戲 "。
而這波長尾 2.0 時期的許多爆款吐槽視頻,很多都是單集二三十分鍾的系列吐槽,不是濃縮概括,而是精讀解說,展示了大量正片片段。看到完整前因後果、各種奇葩橋段,以及周迅起伏不定的狀态,很多人傻眼了。
因此,整件事其實也可視為:中長視頻傳播對短視頻傳播的一次反擊。
碎片化的短視頻天然是斷章取義的,新劇對此防不勝防,老劇也容易因此被 " 歲月史書 "。" 歲月史書 " 可以簡單理解為,由于互聯網信息過剩,網友對某一事件能全程追蹤、了解全貌的情況很少,結合毀滅證據和誰聲音大誰有理,基本過一段時間就有機會篡改集體記憶。
嚴肅議題就不說了,粉圈對 " 歲月史書 " 的應用也很常見。例如許多雙流量大劇播完、大家終于可以撕破臉之後,兩邊粉絲都會列舉各種數據搶功,主張是自家扛劇。
短視頻造成的老劇 " 歲月史書 ",比較典型的是王寶钏挖野菜。在吐槽女主戀愛腦的同時,許多人會認為阻攔她下嫁的家人是為之計深遠。但在沒有截取到的劇情裡,家人也有許多坑害女主的行為。
誠然,中視頻同樣會存在主觀的引導與轉述,但感覺上要比短視頻靠譜一些,更容易給到觀眾獨立判斷的錯覺。這不是《如懿傳》二創的獨有生态,而是整個 B 站影視區在 2023 年展現出的趨勢。
一方面,2023 年 6 月,B 站宣布要以播放時長取代播放次數,放棄對短視頻的無腦追逐,重新利好中長視頻。另一方面,剪輯區的流水線商剪、無條件踩新捧舊,雜談區沒什麼價值含量的舊式速看速評,都令用戶厭倦不已,對短視頻形态失去信任或產生逆反。
于是,中視頻形态的 reaction、專業拉片、人文社科與女性主義的深度劇評趁勢崛起。《如懿傳》被選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它特别适合用來探讨 " 厭女 "、" 嬌妻 " 等話題。而且,該劇從原著到編劇都是流潋紫一人,不像《甄嬛傳》一樣有鄭曉龍夫婦的加工,也不是業内常見的多個編劇合作改編、人物日常在不同人的手中倒來倒去。
用 UP 主 " 西敏寺 -Sims" 的話說,《如懿傳》其實是一種 " 私人化的創作 ",分析如懿,就像 " 給一個有毒的大腦做病理切片 "。
《如懿傳》或許只是第一個,這種速讀失寵、精讀崛起的趨勢可能導致老劇又迎來一次解讀熱潮,風評大洗牌。那些被短視頻二創捧得很高的、《如懿傳》這樣評價兩極分化的、還有特别适合延展女性話題的老劇,都是潛在對象。
《如懿傳》奇異的長尾效應,事關劇集產業的疾速變化,事關大眾情緒的承接與發洩,事關中短視頻的平台策略與創作風向。風雲際會得此盛況,實在不是一人之力能成事、更不是一人之力可以逆轉,硬糖君也只好束手就擒。只盼有一天能振作自強,用嫡嫡親的大腦把你們這些《如懿》之婚姻圍城、《知否》之婚姻選擇、《蝸居》之婚外亂搞統統發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