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大S遺產分配方案塵埃落定,兩任丈夫成最大赢家!,歡迎閱讀。
從生前到死後,大 S 始終處于輿論中心。
自她幸在日本猝逝,關于誰是導致她早逝的罪魁禍首、誰最愛她、她最愛誰、采取何種方式安葬 …… 等等,一系列話題足足霸占熱搜榜半月之久。
特别是她生前留下的高達上億元的遺產究竟會如何分配?更是在後期成為外界關注的的焦點。
據台媒此前報道,汪小菲幾度赴台,就是在規劃帶走與大 S 所生的兩個孩子,并同時處理官司、争奪遺產等事宜。
不久前,S 媽曾發文宣稱 " 不信正義換不回,我要上場 " 等等話語,被猜測是遺產大戰一觸即發。3 月 1 日,S 媽又再度發文 " 他是騙子我是傻 ",被台媒猜測暗諷汪小菲,疑似雙方争產之戰浪潮暗湧。
而就在今日,備受關注的大 S 遺產分配問題,終于落下帷幕。
台媒報道,大 S 的遺產約 6 億台币(約合人民币 1.3 億元),包括台北兩套豪宅、商業投資及代言收益,依法律規定歸配偶具俊晔以及大 S 子女平均分配。
也就是說,大 S 兒女汪希玥、汪希箖共繼承母親三分之二财產,由于兩個孩子尚未成年,故而在 18 歲之前皆由生父汪小菲代為管理。
而一生最愛錢的黃春梅,只能望 " 錢 " 興嘆!
雖然均知這個遺產分配分式是最合理合法,而且媒體表示,雙方協商過程平和,皆依法行事。但結果一出,仍如巨石入水,激起千重浪。
從前說大 S 的去世猶如一面照妖鏡,照出兩家百态。事實上,像很多的普通人家一樣,遺產分配才是真正的照妖鏡。
畢竟,早在大 S 剛剛去世的 2 月 6 日,面對網上關于 " 沒照顧好 " 大 S、吃軟飯等種種質疑,具俊晔曾高調表示 " 放棄遺產繼承權,全部轉贈 S 媽黃春梅 ",并稱 " 遺產是熙媛為保護家人而掙的 "。
當時,不少人被感動得一塌糊塗。當他在綜藝節目裡深情款款說出 " 我的愛不需要金錢證明 " 時,連主持人都感動得擦拭眼角。再加上台媒和韓媒也不斷為他造勢,說什麼具俊晔是富二代不缺錢,并誇贊他放棄遺產繼承是多麼高風亮節,他的愛情多麼幹淨清澈 ……
而如今這個結果,就很尴尬了,直接打臉此前誇贊具俊晔純愛戰士的那些人。來時一個包,把妻子照顧沒了,走時賬戶上多了好些個零。
世事無常,人生難料!當聚光燈下的完美人設遭遇遺產分配的鏡面反射,具俊晔用一紙法律文書完成了從 " 痴情歐巴 " 到 " 精算師 " 的驚人蛻變。
這場看似溫情脈脈、波瀾不起的豪門遺產争奪戰,撕開了娛樂圈愛情童話最虛偽的面紗——那個曾在鏡頭前信誓旦旦、深情似海的男人,終究在遺產公證書上籤下了不容置疑的名字。
估計那些青春妙齡嫁白發老頭的撈女,都得對具俊晔拜服不已。畢竟人家只用三年婚姻,就換來巨額财產,除了把尿略微辛苦些,又不用克服生理上對雞皮鶴發的不适 ……
更戲劇性的是,當媒體追問具俊晔是否已履行承諾轉讓遺產時,S 媽以 21 字悲憤回應:" 我們悲痛中,可以不要問無情無義的瞎猜問題嗎?" ——這句看似回避的控訴,實則撕開了遺產分配背後隐秘的博弈。
此時大眾才恍然大悟,那句 " 他是騙子我是傻 ",究竟指的是誰!
至于具俊晔為什麼這麼快出爾反爾,又選擇繼承大 S 的遺產。這就怎麼說呢?遺產辣麼多,誰看見後面那些 0,也難保持淡定!
此前說不要遺產是想立人設,但是在金錢面前,人設可以不要啊。
再加上亡妻已逝,具俊晔也要回韓國,大概率不會再和大 S 的家人有什麼來往,三年那點 "" 姑婿、姐夫小姨子 " 的情分,在巨額遺產面前總要有所取舍。這才是人性最真實的寫照。
想來最近台媒報道,具俊晔到處奔波給大 S 找最好的長眠之地,此舉說完全做戲有失偏頗,想來悲傷亦有,懷念亦有,但要說沒有一點為出爾反爾要遺產做緩衝和鋪墊的意思,我是不太信!
而在大 S 的人生裡,看似早已出局的汪小菲,在短暫的悲傷過後,竟也成了這場人性博弈的最終赢家。
自大 S 逝後,這位前夫哥在自媒體的筆下,口碑呈兩極分化。有人說他是有情有義、出手大方、愛大 S 入骨的前夫哥;有人則怒批他和母親一起造大 S 黃謠、蹭大 S 流量,連大 S 去世都不放過流量生意!
當然,要說汪小菲對大 S 多麼深情,是觀者有點自我感動在其中的。但,我總覺要把汪小菲和他母親分開看。看看大 S 那些沒删除的微博,他們是有過深情相愛的靜好時光的。但長期的兩地生活,汪小菲出軌,以及在婆媳矛盾裡的不作為,都消磨了曾經的真情。
最終,他們以極其不體面的方式抹殺了過去十年的溫情脈脈,除了那對兒女!
大 S 生前,他為床墊暴怒,又幾度為水電費、撫養費、房貸、說不清道不明的夫妻婚内借貸,以及孩子的探視權等,與她對簿公堂、兵戎相見。
而如今,一場巨大變故,結局意外反轉。表面上看,他既不是前妻遺產受益人,也不再是法律意義上的親屬,但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就像特洛伊木馬,讓他以監護人的身份重新掌控了局面。
汪小菲沒有啥商人智慧,但卻誤打誤撞成了 " 不争之争 " 的高段位勝利者。他用法律賦予的監護權,在台北 101 大廈與北京四合院之間劃下楚河漢界,将兩個孩子的所有與未來牢牢攥在掌心。
大 S 生前,辛苦打拼半生的那些價值連城的珠寶、房產、股票,那些一告再告争來的銀行卡上的數字,如今盡數姓了 " 汪 "。
老汪雖不能直接花費,但在兩個小汪 18 歲到來之前,大 S 留下的巨額财產都要經過這位前夫哥的籤字才能動用。
不免讓人想起那句話:人活着,求什麼,争什麼,氣什麼,愁什麼呢?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真正的輸家或許是那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幼年喪母,是人生最大不幸,還要在大人們的博弈中充當人形籌碼。
好在,關于兩個孩子的未來,汪小菲好好做了規劃,由有人友人出面回應:他短期内并無帶小孩回北京的打算,即便将來要帶子女回北京定居,也會依據小孩成長的不同階段進行長遠規劃。他與馬筱梅會始終将小孩視為重中之重,全力給予兩個孩最子優渥的條件。
悲劇也好,鬧劇也好,都落下了帷幕!惟願經歷這麼多變故,這位曾經的四十多歲巨嬰父親能成熟起來,好好撫養兩個孩子,善待現任。
如此,才不枉雨裡流過的那些淚,磕過的那些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