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為什麼是梁文鋒?,歡迎閱讀。
DeepSeek 的爆火讓世界沸騰。
剛剛,DeepSeek 在開源社區 Hugging Face 上的點贊數躍居第一,這是繼 DeepSeek 力壓 ChatGPT 登頂美區 App Store 免費榜的又一個歷史時刻。
國内的火燃得更旺,華為、騰訊、阿裡、京東、百度……雲場商,七大手機制造商,三大運營商……中國企業千軍萬馬般接入 DeepSeek 模型。
為什麼 DeepSeek 能給世界帶來了如此巨大的震動?
因為從創業的一開始,DeepSeek 創始人梁文鋒就做對了第一道題。
" 有些人做 AI 想的是我要怎麼賺錢、怎麼應用,但梁文鋒給自己提出的問題是怎麼推動中國的人工智能走向 AGI,同時要推動其普适化。" 混沌創新領教、混沌合夥人張雷老師在上周六的直播課程裡講道。
用梁文鋒自己的話說,是 " 讓最偏遠的山區的孩童,能和矽谷工程師用上同樣聰明的 AI 助教 "。
第一道題往往就是企業存在的第一性原理,它是否成立,決定了企業的生死。那麼,作為企業的一号位,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做對了第一道題呢?
上周六,混沌創新領教、混沌合夥人張雷老師在課程裡分享了混沌創新四步法中的最關鍵的一步,以下是部分精彩内容:
授課老師:張雷 混沌學園創新領教 混沌合夥人
作為一号位,你會發現現在市場變化太快了,各種各樣的消息,需要敏捷地做迭代,決策的比重在不斷提升。基于各種信息進行決策和管理,這其實是一個特别專業的工作,并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會的。很多創業者都是從基層幹起的,有的人銷售幹得好,就開一家公司,有的人技術能力好,也開一家公司。這些專業技能都是特别職能項的,而做業務判斷和決策,是另外一個專業。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說,每個創業者或者業務負責人最重要的就是做一個專業的一号位。那麼怎樣才能讓我們擁有更好的決策力和判斷力,負責任地為結果擔當呢?
專業的一号位需要有新的一套系統裝載來幫助其定方向、拿結果。今天我給到大家的方法是混沌創新四步法:第一步,建模型;第二步,找市場;第三步,立產品;第四步,拆單點。
什麼是混沌創新四步法?
第一步,建模型,就是找正确的問題。創業者需要解決一個接一個的問題,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業務怎麼幹,這就是創新的第一步——建模型。建模型用的是第一性原理,也是創業者最高級的思考。伊隆馬斯克天天在講用第一性原理找本質,确定正确的問題,确認業務的價值主張到底是什麼。很多人解題能力挺強,但問題不對,那從一開始就錯了。
第二步,找市場,就是找價值網,找正确的方向。确定了業務的價值主張後,就要進入到一個真正的戰場裡去了。在戰場裡我們首先要弄明白,決定我們戰場選擇背後的重要力量到底是什麼,同時還需要一步一步去找那個盈利又高,又能可持續發展的戰場。在需求側,我們會用錯位競争的方法去找到用戶的真正價值。在供給側,我們會通過低端颠覆的思考方式,去實現在市場中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步,立產品,就是确立正确的解題方案。第二步圈定了作戰範圍,那麼到底拿什麼樣的武器上場最合适?這把武器就是產品。混沌有一個模型叫單點擊穿,我們具體要做一個什麼樣的業務、產品或服務,才能把這個市場打下來。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我們需要考量整個大的戰場環境是什麼樣子的,市場需求是什麼樣的。另一方面,我們得有核心能力把适合這個戰場環境的武器給造出來。拿着這個和市場需求相匹配的武器上場,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兒。大家也可以反過來思考。如果現在那個產品或者服務賣得不好,或者說遇到了一點阻力,就要重新思考是不是戰場選錯了,或者不太适應環境。
第四步,拆單點,就是把方案和計劃落實,形成正确的結果。不能促使行為改變的培訓都是耍流氓。創業最後形成一套落地的實踐,就是第四步要幹的。第一步建模型其實是建立一種商業認知,第二步選戰場是做了一個戰略認知,第三步立產品是一種業務認知。第四步就是把前面的這些認知一步一步落地實踐。創業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更新打怪、一步一步攻克卡點的過程。
DeepSeek 的梁文鋒是如何做對這四步的?
很多有認知、有自己思考、有獨特性想法的創業者都用了這套方法,只不過我們把它梳理出來了而已。比如做 DeepSeek 的梁文鋒,也是用四步法來做的。很多人從表象上說,他和别人不一樣,做了一個這麼低成本、這麼好的模型,像天外飛仙一下子就想出來的,其實不是。他從一開始建模型的思路,就是有自己的獨特想法和深度思考的。有些人做 AI 想的是我要怎麼賺錢、怎麼應用,但梁文鋒給自己提出的那個正确的問題,背後的本質認知是怎麼推動中國的人工智能走向 AGI,同時要推動其普世化。讓村裡的孩子和上海的精英用同樣好的 AGI,這是他的夢想。
第一步模型建好之後,後邊一系列的思考和動作就跟其他人不一樣了。于是第二步就要選擇一個獨特的戰場,對于 DeepSeek 而言就是做一個開源的低成本推理模型。
基于這個定下來的戰場,就到了第三步立產品。這個產品的關鍵就在于它應該是一個具有高算法效率的推理模型。這跟很多國外做大模型的產品關注點不一樣,國外做大的推理模型就是堆卡,往上堆量,但是由于我們的條件限制,在卡的數量有限的情況下,就要做高算法效率,既要保證模型算力強,同時又要節省算力。
到第四步,如何更好地應用算力,提高算法效率?DeepSeek 用了一系列外國人一開始都看不上,但實際上很細致的工程創新。很多論文都是别人寫的,但 DeepSeek 用得最好。因為梁文鋒從第一步開始就有自己獨到的看法,目标非常清晰,就是要提高算法效率,最後通過各種各樣的東西把它形成了。光有能力不行,光有認知也不行,一個好的一号位必須有這樣的一套邏輯和方法,讓自己能夠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确的決定,進入正确的戰場,找到正确的產品,執行正确的行動。
點擊下圖,觀看完整課程
為什麼創業的第一步要建模型?
不光是混沌,很多地方也在講模型,那麼模型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做業務要建模型?其實你可以把你的公司想象成一部機器,它有一個算法或者有一套公式,輸入一個東西就會輸出一個東西。如果這個模型好的話,輸入一筆錢之後,輸出的就是更多的錢、更多的回報。如果這個模型不對,模式沒跑通,市場不認可,那麼這個公司就可能會虧錢。到底怎麼才能掙到錢,怎麼才能更好地創造價值,怎麼才能給投資人和員工帶來回報,這些都是模型要做的事情。
業務一号位需要對商業有一個基本的認知,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業務模型搞清楚。業務有兩個基礎模型需要同時成立,一個叫價值模型,一個叫财務模型。一個企業有上遊和下遊,上遊是你的供應商、員工,下遊是你的市場、用戶,中間存在一個流動,業務一号位是連接上遊和下遊的。在流動的過程中有沒有創造價值、創造了多少價值、怎麼創造價值的,這是價值模型。在下遊掙到的錢給上遊結算後有沒有盈餘,能不能掙到錢,這是财務模型。
為什麼一号位要确定價值模型和财務模型同時成立?如果價值模型不成立,但是财務上能掙很多錢,基本上就是騙子,騙的是别人。前些年很多公司和個人一下子就起來又瞬間倒下,被各種追債。如果價值模型成立,但是财務模型不成立,賺不到錢,就是騙自己,自己感動自己。作為一号位來講,你不能只是自己感動自己,因為你的員工還是要賺錢養家的。
很多人講我是做 AI 的,所以 AI 就是我的價值。實際上這個價值并不是你定的,而是市場決定的。你為你的用戶解決了何種問題,實現的價值,才是你這個價值模型的根本價值。
舉個例子,星巴克做咖啡,Costa 做咖啡,Manner 做咖啡,瑞幸也做咖啡,他們做的都是咖啡,但他們的價值模型是一樣的嗎?像雀巢這樣的速溶咖啡品牌解決的是職場用戶需要快速提神的問題。Manner 門店那麼小,只有一兩個員工在那裡,它的價值在于它兼具性價比和好口味。星巴克完全不一樣了,星巴克一直宣揚的是給大家創造一個空間去工作、去暢想。同樣是做咖啡,它們的價值模型是不同的。
這幾年我們進入了存量時代,很多公司不賺錢不是你的價值不成立,而是你的價值跑不赢大盤,低于行業的平均價值。在市場的餅不斷擴大的增量時代,只要你殺到這個賽道裡,你能夠產生價值就可以掙錢,但是在存量時代,你一定要思考我的價值到底能不能超過行業均值,因為業務創造出的價值高于行業均值的部分才是你的盈利點。
同樣都是做大模型的,都是做 AI 的,為什麼 DeepSeek 現在這麼火,這麼出圈?根基就在于它的價值是超過行業均值的。跟國内其它做小模型、做私人部署的公司相比,它產生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因為它最開始講的價值模型就不一樣。高算法效率讓它可以用更低成本的投入得到更好的推理模型。
如何為自己的公司建模型?
很多人跟我說,張老師你講價值很重要,每個企業都是從價值主張開始的,但是價值這個詞比較虛,到底怎麼樣才能确定我要做什麼業務,創造什麼價值呢?簡單來講,一個公司或者一個業務想要創造價值,關鍵在于回答出你是為誰解決什麼樣的真問題。如果這件事情一句話講不明白,基本上你的業務也是不清楚的。
對于一号位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不停問自己,我的這個業務到底為誰解決什麼問題?原來解決的這個問題挺好的,但在明年還會存在嗎?存在的問題還是一個好問題嗎?我還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嗎?我是否比同行解決得更好?這些問題的背後就是企業或業務的價值模型和核心競争力。
每個企業看似幹着同樣的事,但是為誰解決什麼問題是不太一樣的,層級也不太一樣。舉個例子,有一個公司叫做 AiPPT,它幫助不願意寫 PPT 的職場辦公人士,或者不擅長做 PPT 卻又需要用 PPT 進行呈現、演講、匯報的職場人,利用 AI 自動化地生成、優化 PPT。最近兩年這家公司發展得非常好,我上次跟他們交流的時候,他們已經達到了上千萬的用戶。DeepSeek 也是做 AI 的,但他們的價值主張不一樣,解決的問題不一樣。DeepSeek 要解決的問題是讓更多人用上 AGI,用上高性能的推理模型,幫助其做判斷決策。
你會發現只要你能夠解決一個真問題,你的業務就能夠跑好。一旦你找到了你需要解決的真問題,定下來你的價值主張,後邊一系列的行動都要朝着那個價值去努力,也就決定了你做什麼和不做什麼。衝着解決真問題去的、有助于價值實現的就是對的,不能解決真問題、無助于價值實現的就是錯的。
混沌的價值主張:創新
混沌的核心價值是教創新,最開始我給我們業務定的價值主張是非常清晰的,就是通過好的課程和 O To O 的學習方式幫助企業培養和提升創新人才。我經常和我們前線的業務人員聊,他們給我反饋說,有客戶說:" 混沌品牌很好,創意課程很好,我們銷售的能力也需要提升,能不能給我提供财務類的課?" 還有人問有沒有表達類的課,有沒有演講類的課。
有市場我們可以做,如果就是為了掙錢,混沌有很多領教,我們可以讓領教根據客戶的需求做一個課程直接賣,但從事實上來講,這是不對的。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價值主張決定了我們不做這個。幫助企業提升創新人才是我們要解決的真問題,我們的核心力量都要往這個上面投。
我們在創新領網域的產品是市場上非常優質的高復購率產品。如果我們做财務類的課程,看着好像是有業務機會,但其實超出了我們的價值主張範圍。做财務類課程的公司和老師非常多,我們在财務類的戰場上可能會有 20 個甚至 200 個競争對手,怎麼保證我們的課程能夠打敗他們呢?做好一個财務類的課程需要投入很多資源,但我們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的價值主張決定了我們要 all in 創新,只要大家認為混沌在創新這個品類中是 Top 級的就好了。現在競争非常激烈,你會發現你能做好的事情非常少。假如你來自一個初創團隊或者小公司,那麼你帶領一支隊伍做到這個細分領網域 Top 的事情,幾乎就只有一兩件。
一個建模型的通用模板
價值模型最重要的就是價值主張,也就是你要解決的問題不一定成立。對于創業公司或者對于業務一号位來講,實現價值成立有三個關鍵假設也需要成立。
第一個,被需要。這個價值是真的被需要的嗎?還是你自己想象出來的?我看過很多項目,大家會想出一些問題,自認為别人需要,實際上人家根本沒這個需求。偽需求是創業失敗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個,我擅長。你真的能實現你的價值主張嗎?為什麼是你能實現呢?
第三個,我喜歡。這個其實蠻重要的,因為在創業或跑業務的過程中,困難是非常之多的。一旦碰到一些挫折,可能就會喪失信心,不想做了。對這件事情有熱情、有意願、有動力,才能支撐着自己一個坎兒一個坎兒地去過。
只有這三個假設都成立,這個業務才跑得成。
如果大家有過融資經驗的話,你會發現,當你拿着你的創業項目去見投資人的時候,投資人問你的幾個關鍵問題,就是一個價值主張和三個關鍵假設。
第一個問題,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介紹一下你這個業務到底是幹什麼的?這個問題問的就是你的價值主張,問的就是你到底為誰解決什麼問題,用什麼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你把這事情說清楚之後,他馬上就會問你為什麼幹這件事兒?這個問題就是在問你的創業動力。因為你是創始人,他把錢交給你,你要為他的投資負責,所以他一定要看你的核心創業動力是什麼。你是非常熱愛這件事情,還是就是抓一波機會,炒一波紅利,強勁的創業動力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狀态和克服困難的勇氣。
接下來他還會問,你這個業務是給誰做的?誰需要你這塊業務?他在看被需要那個部分的假設是否成立,他特别怕你做的東西實際上沒有需求、沒有市場。
最後他會問,為什麼是你能做成,而不是别人?跟那些大廠相比,你有什麼優勢?這是在問,你是否擅長,你要證明你可以。
創業的人一定要事先準備好這些問題,自己先思考好自己的價值主張,盡可能提前驗證這三個關鍵假設。這些東西确定下來之後,才牽扯到後來的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小案例
最後,分享一個小故事。剛有小孩的那段時間,我發現了一個需求,就是家長教育。作為第一次做父母的人來講,我不會教育孩子。我當時看了很多《正面管教》這樣的書,我想我一定要做一個好的父母。我可以做一個項目,來教父母如何做一個好家長。這個需求很正面,一定可以很好地引導孩子們。一看市場,也沒什麼人做這個。我做了這麼多年的教育,對這個項目也非常有熱情,有段時間都打算做了,後來我和這個行業裡的一些專家聊完之後,我才意識到這個項目很難做,有非常大的挑戰。
有一個幼教方面的專家是這麼跟我說的,他說:" 張雷,家長學習怎麼當父母,好像确實是有價值的,但我問你,這到底解決了人家什麼問題?是讓家長改變自己,從一個不稱職的父母變成一個稱職的父母,從而更好地影響和教育他的孩子,讓他的孩子更好嗎?" 我說是這樣的。他說:" 這可能是你的需求,因為你愛學習,你解決的這個問題不是大部分父母需要的。大部分父母需要的是你不要改變我,請你直接改變我的孩子。"
我突然發現,我提出來的這個問題其實是小眾市場的問題,而不是大眾市場的真問題。這一下子就把我的一個關鍵假設給打破了,後來我就沒敢做這個事兒。
後來還有一個人問我,你是成人教育領網域的專家,又不是幼教領網域的專家。為什麼是你做呢?雖然我有價值主張,也非常有熱情,但是被需要和我擅長這兩個關鍵假設都非常有問題,這個項目就很難成功。
混沌做 To B,是用混沌優質的創新理論和創新課程幫助企業解決他們關鍵人才不會創新的問題,提升企業人才的創新能力,這是一個真問題,這個價值主張是成立。同時,三個關鍵假設也都同時成立。第一,被需要。這個業務需求已經被驗證了,因為很多客戶直接找到混沌,問混沌有沒有創新課程,既然可以給個體創業者講,那麼能不能給我們企業講講。第二,我擅長。我是做成人創新教育的,這是我最擅長的東西,并且我還特别熟悉企業培訓市場。第三,我喜歡。我特别喜歡做創新這件事情,特别願意介紹相關的知識。核心價值、三個關鍵假設都成立,所以我就進到混沌來。從 2020 年下半年開始籌備,2021 年是我們混沌第一年做 To B,就做了接近 5000 萬的銷售額。
作為業務一号位,你從一開始就要搞清楚的是你要解的那個題是不是一個好題目。
點擊下方海報,預約精彩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