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男性爬牆偷窺” 廁所标識引争議:為何越來越抽象?,歡迎閱讀。
近日,有網友反映長沙一網紅湘菜館廁所标識是 " 男性爬牆偷窺 ",疑似默許男士偷看女士如廁,引發争議。對此,該飯店前台工作人員回應稱,标識系前任店長在網上購買的,當時可能也沒有留意這麼多," 确實是我們的疏忽,剛聯系店内工作人員,說是昨天就已經全部撤下了 "。
這并非第一次公廁标識因奇葩引發輿論的關注。此前,九派新聞曾報道,有網友發帖稱,武漢一處公廁的女性标識為 " 凹 ",男性标識為 " 凸 ",令人不适。
當下,一些公共廁所标識充滿設計感和未來感,但不少都沒有标注 " 男 "" 女 " 漢字或拼音,也沒有對應漢字的英文字母标注,而是用發光的條形、三角形燈管來代替,這讓一些急上廁所的人 " 犯了難 "。" 花樣越來越多,讓人措手不及。" 多位受訪的年長者說,有時去商場上公共廁所,得跟着年輕人進廁所,外面的标識根本看不懂。" 只是上個廁所,别再為難我了!" 不少網友吐槽道。
除了性别指引标識不清楚外,也有網友反映,一些景區、商場等場所衛生間标識是全英文标識,也有些位置隐蔽不易被發現。
" 别說老年人了,我一個年輕人有時候都認不出來,有幾次都不敢進。"" 用‘男’、‘女’兩個字就這麼難嗎?"" 有些設計已經偏離初衷了,标識是給人方便的,不是給人添堵的。" 不少網友如此評價。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圖形化标識有其優勢,設計者追求創意和美學表達的想法值得肯定,但應該多一些對于大眾需求的考量。
為何廁所的标識會設計得讓人難以辨别?
一種觀點認為,目前有些廁所已經弱化了其主要功能。比如南京德基網紅廁所,被稱為廁所界的 " 愛馬仕 "。公開信息顯示,2021 年耗資 500 萬元打造的 " 米開朗琪羅藝術風 " 廁所位于德基廣場八樓,以天使和沉思者雕像來區分男女衛生間區網域。後來斥資 800 萬元的 " 森系花園風 "、1200 萬元的 " 藍調奢華宮殿風 ",2000 萬元 " 賽博朋克夜店風 " 的德基廁所陸續成為南京知名網紅打卡地。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趙秀池認為,部分商家把衛生間标識當成了一個重要的品牌營銷元素,為了獵奇、吸引眼球,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絞盡腦汁設計,各種标識花樣百出。
而看不懂的廁所标識之所以多出現在飯店和商場,在設計師北辰看來,原因有三個:商業設施為了凸顯其特别的風格定位,營造高級或個性消費環境,帶給光臨的消費者獨一無二的體驗;力求精準地吸引目标客戶,在每一個細節都精心構思,打磨整體 VI(品牌識别系統)設計;形成商業文化認同,促成顧客成為會員及復購。
實際上,公共衛生間标識屬于公共信息标志,國家有推薦性标準,但并不強制。根據《标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公共衛生間圖形符号為穿西服的男士與穿裙子的女士,顏色只能使用黑色、藍色、棕色等。标識牌必須固定貼在門旁而不能貼在門上,防止門開關時導致上廁所的人看不到标識。
2016 年,《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标準》出台,不過,上述标準并未對公共衛生間标識進行要求。
人民日報曾評論道:對公共标識進行藝術創新,要以滿足公眾使用需求為基本前提。讓大家能夠快速找到,而且一看就懂。不能為了标新立異,把方便變成不方便。
(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