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小米汽車全力衝刺量產,雷軍即将圓夢,歡迎閱讀。
小米汽車進入衝刺階段
從雷軍決定造車開始,外界對小米汽車便一直保持着高度關注的态度,距離原定的上市時間僅剩一年,有關小米汽車的消息又多了起來。
日前,有網友爆料,據經銷商集團反饋,小米汽車目前已經開始了交付中心的篩選工作,要求候選場地至少能提供 120 個車位,建築面積不能低于 3000 平。
(圖源:微博)
而就在不久前,小米汽車的供應商一汽富維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透露,公司正積極與小米汽車進行業務溝通,多家分子公司已經進入到小米汽車的采購組當中。當前,小米第一款車型報價完畢。
(圖源:上證 e 互動平台)
除此之外,小米汽車的工廠建設也有了新的進展。按照規劃,小米汽車工廠分兩期建設,一期占地面積接近 72 萬平方米,2022 年 4 月開工,2023 年 6 月竣工;二期計劃 2024 年動工,2025 年完建。
其中,一期包括 4 個工廠,年產能為 15 萬輛。目前,小米汽車一期工廠按照既定計劃,在上個月竣工驗收。
與此同時,在衝刺量產的關鍵階段,小米汽車也在 6 月初進行了一次組織架構調整。
其中,汽車部副總裁黃振宇兼任汽車部供應鏈部總經理,向汽車部 CEO 雷軍匯報。根據公開資料,黃振宇曾是全球供應商麥格納中國區副總裁,任職期間曾主導多家車企的合作計劃,在汽車供應鏈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人脈資源。
在 5 月的财報電話會上,小米集團合夥人兼總裁盧偉冰表示,小米造車進展一切順利,已進入研發加速階段,今年夏、冬季将分别進行夏測和冬測。按照規劃,小米汽車将于 2024 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從近期的實時進度來看,正如盧偉冰所說的,小米汽車正有條不紊地前進着,量產的曙光已經初現。
" 雷布斯 " 的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
" 小米造車是一個被逼出來的決定,小米想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就要跟着風走。此時此刻,風口就在智能電動汽車,智能電動汽車成了汽車工業和消費電子的融合,如果你不幹就落伍了。"
跟着風走的雷軍,在 2021 年 3 月的小米春季發布會上,正式官宣造車," 這是我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我願意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親自帶隊,為小米汽車而戰。"
(圖源:小米)
同一天,小米發布公告,正式批準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立項,将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為 100 億元人民币,預計未來 10 年投資 100 億美元。
官宣造車後,雷軍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造車事業中,組建團隊、招攬人才、投資汽車產業鏈上下遊、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自建工廠等等。
作為 " 雷布斯 " 的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小米汽車注定從誕生時起就不平凡,一舉一動都被放大傳開,最終雷軍在去年 8 月表示,未來兩年不準備再辟謠和介紹關于小米造車的任何新進展,只到了合适的時間再向大眾定期匯報。
不過,盡管如此,過去一年裡,小米的相關人員依然活躍在小米汽車辟謠的一線,在雷軍的社交平台和公開活動中,我們也還是可以聽到小米汽車的相關消息。
(圖源: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微博)
" 特斯拉比小米提前 10 多年進入電動汽車行業,有些人認為小米已經錯過了進入電動汽車行業的時間視窗。對此,我不同意,比賽才剛剛開始,我認為小米還有很多機會。"
去年 9 月,雷軍在社交平台上否認了小米錯過造車視窗期的說法,認為小米還有很多機會。
客觀來說,雖然入局的時間晚,但小米汽車還是有着不小的優勢。
首先,在技術上,小米集團多年的技術積累能夠為小米汽車自動駕駛等研發提供支持,就像盧偉冰提到的,當小米決策做汽車的時候,很快就組建了一支非常強的自動駕駛團隊。
截至 2022 年年底,小米汽車研發團隊超 2300 人,已申請涉及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充電裝置以及動力系統等方面專利數量超過 400 項。
其次,造車之後是賣車,小米在手機行業建立起來的營銷網絡資源完全可以被小米汽車復用。
眾所周知,小米有一批基數龐大的忠實 " 米粉 ",這些 " 米粉 " 将是小米汽車潛在的客戶群體。而過去 3 年,小米在中國市場建立的一萬家線下門店,也将對小米汽車的營銷有很大的幫助。
(圖源:小米公司公眾号)
當然,即使有着一定的優勢,小米汽車也還是遭受不少質疑,比如直到目前,小米都還未拿下最關鍵的造車資質。
由于國内造車許可審批艱難,此前有傳聞稱小米汽車将接手北京寶沃的生產資質。不過,寶沃汽車的造車資質在 6 月初被正式注銷,傳言不攻自破的同時,也讓外界更加關注小米的造車資質到底要如何落地。
也有業内人士分析,寶沃注銷資質實則是為小米汽車鋪路,當地的汽車生產資質進行清理後,小米汽車可以通過備案和審批申請新的生產資質。
不管是自行申請還是收購資質,對小米來說或許都不是難題,但是量產在即,資質問題卻還懸而未決,實在難以打消市場的疑慮。
一場必赢的戰役
盡管外界對于小米造車的前景眾說紛纭,但小米以及雷軍本人卻是極有信心。
" 汽車是百年賽道,只要看好汽車產業,任何時間都不晚。其他造車新勢力布局汽車比小米提前 6-7 年,但小米的優勢在于電子技術和用戶體驗上,2024 年發布時間剛剛好。"
雖然小米汽車還未正式上市,但是雷軍已經為小米汽車設立了宏偉目标:2024 年進入自動駕駛行業第一陣營,并且争取 15-20 年内進入世界前五。
20 年内進入世界前五有多難?目前全球汽車銷量前十陣營裡還沒有國内廠商的身影,作為一個後發入局的新玩家,小米汽車想要彌補其中的空白,跻身到世界前列,難度猶如登天。
但不管如何,抛開外界因素不表,對小米來說,小米汽車也是一場必赢的戰役。
這兩年,不管是國内市場還是全球市場,智能手機的大盤都有很大的下滑。
根據 Canalys 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全年市場整體降幅為 12%,總出貨量跌破 12 億部,為 2014 年以來的最低。其中,中國市場 2022 年出貨量減少 14%,跌至 2.87 億部,創下十年新低。
大盤低迷的情況下,小米無法置身事外。2022 年全年,小米智能手機業務收入為 1672.17 億元,同比減少 19.94%。
而 2023 年一季度财報顯示,小米的智能手機業務收入 349.48 億元,同比下降 4.6%,占總收入的 58.8%。與此同時,雖然小米維持住了全球第三的市場份額,但相較于去年同期的 13% 市占比,整體份額下降了兩個百分點至 11%。
(圖源:canalys)
智能手機業務陷入瓶頸,而新能源汽車市場雖然競争激烈,卻依然有着非常大的發展空間,而小米自身又具備一定的優勢。因此,對小米來說,小米汽車是一場必赢的戰役。
但是另一方面,在主營業務承壓的情況下,汽車業務還要源源不斷的燒錢,尤其是進入量產階段後,投入還會更大,這無疑會加重小米的負擔。
無論如何,開弓已經沒有回頭箭,距離小米汽車的量產時間表還有一段距離,雷軍能否帶領小米拿下這場必赢戰役,還要交由時間檢驗。
作者 | 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