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5.3%的AB面,歡迎閱讀。
經濟觀察網 歐陽曉紅 / 文 在全球經濟前景充滿不确定性的當下,怎麼看經濟增速是一個復雜的問題。
4 月 16 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一季度國内生產總值(GDP)296299 億元,同比增長 5.3%。如此增速超出市場預期,反映出積極向好的 A 面和不乏挑戰的 B 面。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認為,數據表明,中國經濟正朝着設定的 GDP 增長目标穩步前進,但是可能仍然需要更多相關政策支持,以改善家庭和私營企業的情緒。
一
A 面是經濟增長的向好表現。從宏觀層面來看,5.3% 的增長率表明中國經濟依然具有強大的韌性,主要驅動力來自固定資產投資的超預期增長,尤其是在制造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此外,盡管面臨國際市場的波動,出口依然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增長态勢。數據顯示,一季度出口增長 4.9%,好于預期。
數據顯示,1 — 3 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4.5%,增速比 1 — 2 月份加快 0.3 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加快 1.5 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分别增長 9.9%、6.5%,保持較快增速;民間投資增長 0.5%、增速進一步回升,占全部投資的 51.6%。
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勢頭強勁,這可能與政府對基礎設施和公共項目的支持有關。趙耀庭分析,GDP 超預期的表現主要是受惠于過去數個季度針對基建行業的強有力的财政刺激。
在 4 月 17 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蘇社稱,在發揮政府投資的帶動作用方面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加快下達中央預算内投資計劃。今年中央預算内投資共安排 7000 億元。截至目前,中央預算内投資計劃已下達超過 2000 億元,占全年比重超過 30%。二是完成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初步篩選。今年專項債券規模為 3.9 萬億元。此前,發改委聯合财政部适當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網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的行業範圍。三是推動 2023 年增發國債項目加快建設實施。今年 2 月,發改委完成了全部三批共 1 萬億元增發國債項目清單下達工作,将增發國債資金落實到約 1.5 萬個具體項目。
對市場關注的超長期特别國債問題,劉蘇社稱,堅持分步實施、有序推進、2024 年先發行 1 萬億元超長期特别國債。在支持領網域方面,重點聚焦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區網域協調發展、提升糧食和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等方面的重點任務。誠然,超長期特别國債的發行可能會對債券市場產生影響,特别是在利率和流動性方面。長期資金的穩定供給可能會降低長期借貸成本,同時明确的政策方向可以提升市場和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穩定性和增長潛力的信心。針對重點領網域的投資将直接刺激相關行業和區網域的經濟活動,有助于提升整體經濟的動力和創新能力。
無疑,類似政策安排亦是經濟向好的加分項。在 4 月 17 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稱,從目前所掌握的數據分析,主要表現為 " 三有 ",即穩中有升、穩中有進、穩中有改善。其中,經濟結構調整穩中有進。產業結構穩步趨優,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制造業發展較快,一季度同比增長 6.7%,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 7.5%;新興產業加快發展,3D 打印設備、服務機器人產量分别增長 40.6%、26.7%;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速,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 13.7%,較上季加快 2.5 個百分點。" 三駕馬車 " 拉動更加協調,内需主動力作用持續顯現,一季度内需貢獻率為 85.5%;淨出口拉動作用增強,外需貢獻率從上季的 -3.1% 轉為 14.5%。
不過,袁達也坦言,外部風險挑戰仍然較大,國内經濟運行還存在不少困難。
二
目光不妨再投向 5.3% 的 B 面——可能面臨的挑戰。
在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看來,一季度的宏觀數據呈現出 " 三重背離 ":實際增速與名義增速之間的背離;宏觀數據與微觀高頻指标之間的背離;經濟數據與金融數據之間的背離。
該如何理解?羅志恒認為,總體上看,統計指标間能夠相互驗證,但結構分化引發了表面的背離。
3 月社會融資規模的放緩反映了流向實體經濟的資金出現減少,可能對經濟增長造成壓力。然而,一季度 GDP 增速超預期反映出經濟的韌性,這可能部分得益于之前周期内社會融資規模的積累效應和政府的其他經濟刺激措施。
與 GDP 增速表現形成對比的是,3 月份的主要月度活動數據表現不佳,特别是工業產出和零售銷售的增長出現放緩,這可能表明經濟内部存在需求疲軟的問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 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4.5%,較 1 — 2 月份回落 2.5 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39020 億元,同比增長 3.1%,較 1 — 2 月份回落 1.4 個百分點。
劉蘇社稱,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持續增多,但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确定性較大,國内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經濟穩定向好的基礎尚不牢固,經濟運行還面臨不少風險挑戰。
或許,從微觀層面來看,經濟的復蘇并未均勻分布。盡管 GDP 增速給出了樂觀的信号,名義 GDP 增速和平減指數的低迷則反映了物價下降和企業盈利能力下滑的情況。這種現象在許多中小企業和部分行業中可能表現得較為明顯。
房地產市場風險和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仍舊是經濟的風險點。此外,盡管宏觀政策支持社會融資規模總量增長,中長期貸款的放緩反映出投資回報的不确定性和信貸市場的謹慎态度。
數據顯示,3 月份人民币貸款增加 3.09 萬億元,同比少增 8000 億元,環比多增 1.64 萬億元。在 4 月 18 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負責人張文紅稱,一季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增長與今年的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标基本匹配,特别是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實現 8.7% 左右的增長,實際上是不低的。同時,今年中國人民銀行更加注重引導金融機構信貸均衡增長,一季度新增社會融資規模雖然同比有所回落,但仍處于歷史上比較高的水平,在穩固對實體經濟支持的同時,避免過度衝高導致後勁不足,有助于增強信貸增長的可持續性。
關于外界對中國產能過剩的擔憂,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室主任金賢東稱,產能過剩的問題應從經濟規律角度來辯證看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供需不平衡是常态,而适度的供大于求是市場競争和優化配置資源的表現。
他反駁了将產能問題與國際貿易直接挂鉤的觀點,認為單純從出口商品的數量來判斷產能過剩是不合理的。他舉例說,中國大量進口的芯片、飛機等高價值商品并不意味着出口國存在產能過剩。
金賢東稱,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應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來優化產業布局。
從消費來看,數據顯示,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20327 億元,同比增長 4.7%;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 104280 億元,增長 4.6%。扣除價格因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 5.2%。
金賢東稱,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市場總體恢復良好。從年初的 " 冰雪經濟 "、到春節期間的 " 年味經濟 "、再到現在的 " 假日經濟 ",消費新熱點新潮流不斷湧現,持續帶動消費平穩增長。
展望全年,金賢東稱,在擴大内需、促進消費政策帶動下,各地方各領網域不斷創新消費場景、優化消費環境,支撐消費增長的積極因素在增多,消費有望保持平穩更新、穩步向好的發展态勢。
不過,當前來看,房地產領網域的挑戰不容小觑。房地產部門仍然是經濟中的一大拖累。新房銷售繼續下降,這将進一步考驗經濟和金融的承壓能力。
三
在 5.3% 的 A 面與 B 面之外,政策與產業的共振或将催生一個萬億級的產業新賽道——低空經濟。這既是經濟增速 A 面的加分項,亦可能是新的資本風口。
值得注意的是,金賢東在回應有關低空經濟的發展态勢和未來規劃時,強調了低空經濟的重要性和多元化潛力。低空經濟涵蓋了物流運輸、城市交通、農林植保、應急救援、體育休閒和文化旅遊等領網域,展示出其廣闊的服務範圍和產業鏈的多樣性。此外,它也與高端制造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業緊密關聯,顯示了其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前瞻性和創新驅動的特點。
金賢東總結當前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的 " 三個有 ":有政策——涵蓋飛行活動審批、空網域管理和無人機注冊等領網域的一系列管理制度;有基礎——強調基礎設施建設,如通用機場和飛行服務站的建立,以及實際應用示例,如 " 深圳—珠海 " 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的城際飛行;有能力——新型低空飛行器技術的發展,以及信息通信和導航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不過,金賢東亦指出,我國低空經濟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在強化頂層設計、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健全完善基礎設施和基礎規則制度體系、培育市場業态等方面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将與相關部門合作,以市場需求為牽引、技術創新為驅動、空網域開放為保障,推動形成場景豐富多元、供給智慧高效、監管安全規範的低空經濟健康發展良好局面。
綜上,中國一季度的經濟增長情況較為復雜,顯示出增長的韌性,但也反映出内部結構性問題。趙耀庭分析,增長前景向好可提振市場情緒,且仍有許多政策工具可供使用。
在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安的背景下,資本怎麼看 5.3% 的 A 面與 B 面,尚待時間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