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巨獸之亡(10)——缺了姐姐幫擋槍,老兵“瑞鶴”混不下去了,歡迎閱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燃燒的島群 ,作者群主飛龍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198篇原創文章,作者群主飛龍。
全文共8407字,配圖38幅,閱讀需要19分鍾。本文曾于2019年10月27日首發于TTH,2020年4月19日和5月11日重發,2024年1月24日再發,内容略有增删改。
本文收錄于專輯"巨獸之亡"
本打算在"翔鶴"号之後暫時換個話題,避免一下審美疲勞,但看了評論區還是深受鼓勵,就繼續完成"瑞鶴"的故事。由于"瑞鶴"與"翔鶴"的戰争歷程幾乎一樣,為了防止寫成一樣有欺騙之嫌,這次換個風格只挑重點講三條意見。
一、"瑞鶴"有個經常幫擋槍的好姐姐"翔鶴"
圖1. 聯合艦隊的末代旗艦"大澱"号輕巡洋艦
1944年6月24日,一支大艦隊回到位于濑戶内海柱島的聯合艦隊傳統錨泊海網域,細心的漁民也許會發現,在艦隊的中央,只剩下一艘形單影只的龐然大物"瑞鶴"。過去的三年裡,"瑞鶴"總是和她的姐妹艦"翔鶴"成雙成對出現,但這次只有她回來了。
圖2. 戰争初期的五航戰雙鶴編隊出擊
5天前的馬裡亞納大海戰中,僅僅一個上午兩艘美軍潛艇就分别射中了艦隊裡最大的兩艘航空母艦"大鳳"和"翔鶴",下午2點多,兩艦先後相隔不到半小時發生了大爆炸,沉沒在關島西南約1000公裡外的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
圖3. 小林晴久畫作:被一條魚雷命中導致航空燃油洩漏,最後爆炸沉沒的"大鳳"
"翔鶴"号1937年12月12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開工,1939年6月1日下水,1941年8月8日竣工入役。"瑞鶴"号1938年5月25日在川崎重工神戶造船廠開工,1939年11月27日下水,1941年9月25日服役,并與"翔鶴"号共同組成第五航空戰隊。
圖4. 珊瑚海海戰後,受損回國修理的"翔鶴"号
雖然兩艦開工相差了半年,完工時間卻只差一個半月,在此後的服役生涯裡幾乎形影不離,共同參加了從珍珠港、南洋、印度洋到珊瑚海的一系列重要海戰。在珊瑚海海戰中,"翔鶴"被命中三發直擊彈(分别在前甲板左側、飛行甲板尾部右側和艦橋右後方),陣亡109人,受傷119人。瑞鶴号的艦載機編隊也損失慘重,即使收容了兩艦的出擊編隊,"瑞鶴"上一共也有39架飛機可用,其中零戰24架、艦爆9架、艦攻6架,這些數字還不到标配機數84架的一半,兩鶴不得不一起返回本土進行修理和補給。
圖5. 戰争後期美軍潛艇大量殺傷日軍大艦,此為"大鳳"号中雷示意圖
在返航的路上,尼米茲下令潛艇部隊進行截殺,先後有8艘潛艇在五航戰可能經過的海網域埋伏占位,前面7艘都未能等到目标,只有在四國島以南的"海神"号于5月16日發現了以16節航速航行的"翔鶴",并發起了攻擊,可惜未能命中,17日傍晚18時30分,"翔鶴"艱難駛入吳港。
圖6. 小玲晴久畫作:珊瑚海海戰中被美機擊沉的"祥鳳"号輕航母
"瑞鶴"号歸國途中同樣遭遇了美軍潛艇的伏擊,5月21日凌晨,"青鳕"号在日本近海發現了這艘龐大的航空母艦,2時08分,她向"瑞鶴"發射4條魚雷,雖然距離僅有1800米,但居然一雷未中(也可能是沒爆炸,戰争初期的美國魚雷就是這麼任性),"瑞鶴"号于當天下午16時45分安全抵達吳港。
圖7. 聖克魯斯群島海戰中,"大黃蜂"号被雙鶴聯袂擊沉
1942年10月26的聖克魯斯群島海戰中,兩艦再度聯袂出擊。當美機襲來時,"瑞鶴"号躲進了一片雷雨區,"翔鶴"再次成了炸彈磁石,10架SBD突破零戰的阻截,采用下滑式投彈取得了5發直擊(分别在艦橋右側、中部升降機左側、五、六、八号炮位)、4發近失的好戰果。
"翔鶴"這次的傷勢遠比珊瑚海海戰時嚴重,高炮多數被毀,甲板上到處是操作防空炮的水兵的屍體,中彈位置周圍的炮彈接連殉爆,艦身燃起熊熊大火,艦橋上的草鹿任一中将還以為又遭遇了一次中途島慘敗,不過大幸的是輪機艙未受損失,"翔鶴"仍能以32節高速逃離戰場。
圖8. 南雲忠一最後一次出現在朝日新聞就是他的死訊
但這場海戰的獲勝者南雲忠一随後被解職,11月2日,他的第三艦隊司令官的職務被小澤治三郎取代,從此淡出戰鬥一線,直到1944年6月在塞班島上自殺身死。南雲指揮了人類歷史上僅有的五次航空母艦對決中的三次,損失了5條航母,只擊沉了"約克城"号和"大黃蜂"号,是非功過留待後人慢慢評論。
圖9. "瑞鶴"号的大型模型
20個月後,重出江湖的機動部隊在馬裡亞納再次出擊,雙鶴又一次印證了當姐姐的責任更大,"翔鶴"被美軍潛艇"棘鳍"号盯上,四發魚雷将其送入海底,"瑞鶴"号又一次在"翔鶴"的"庇護"下安然無恙,這是第三次命運之神選擇了"翔鶴"替"瑞鶴"擋槍。
圖10. 在艦娘解釋中,"翔鶴"是充當着妹妹守護神的存在,也可稱作"替挨刀的"
客觀地說,日軍在戰争中有如此之多的大艦被潛艇擊沉,跟反潛力量的孱弱緊密相關。在決定日本命運的這場大海戰中,聯合艦隊只能湊得出22艘驅逐艦,即使把2艘輕巡也算上,也只有24艘具備反潛能力的軍艦,要護衛多達9艘航母、5艘戰列艦和11艘重巡洋艦的25艘大艦,護航艦竟然少于被護航艦,簡直就是潛艇的樂園。
圖11. 回到吳港的"瑞鶴"接受了飛行甲板新迷彩塗裝,據說可誘惑美機認錯艦型
就這樣,"瑞鶴"号成了日本海軍最後一艘正規艦隊航空母艦。當他回到濑戶内海時,那種凄涼的感覺久久不能平復。不過,她自己的生命也只剩下倒計時四個月而已。
二、"瑞鶴"有個堪稱惺惺相惜的好對頭"企業"
"企業"号是美軍唯一能夠打滿全場的翔瑞艦,雖然薩拉托加号也幸存到戰後,但是由于兩次中雷導致該艦在1942年間出場率明顯不如"約克城"三兄弟。也可以說,兩鶴姐妹和約克城三兄弟的數次對戰支撐起1942年的太平洋戰局。
圖12. 戰争初期的"企業"号航母
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戰時,兩鶴對陣"列克星敦"和"約克城","翔鶴"受傷,"列克星敦"沉沒;
1942年8月東所羅門群島海戰時,兩鶴對陣"薩拉托加"、"企業"和"黃蜂","企業"受傷;
圖13. 1942年在南太平洋航行的"薩拉托加"号航母
1942年10月聖塔克魯斯海戰時,兩鶴對陣"大黃蜂"、"企業","翔鶴"再次受傷,"大黃蜂"沉沒。此戰過後,"企業"号成為美軍在太平洋上唯一的航空母艦,艦員們在飛行甲板上驕傲地拼出"Enterprise VS JAPAN"(企業号對抗全日本)的巨幅大标語。
圖14. "企業"号被日軍炸彈命中時,被攝影師拍下這一永恒的瞬間
日本人的條件也好不到哪裡去,雖然仍有6艘母艦可用,但是航空母艦艦載機部隊損失慘重,已經無法維持每條母艦上的艦載機滿編并正常執行任務。更為飲鸩止渴的事情是,陣亡前兩周的山本親自策劃了"一号作戰",将為數不多的艦載航空兵調往陸地機場執行對美軍的航空壓制,把寶貴的艦載航空兵浪費在陸航部隊也能幹的"低級"工作上,此後日本航空母艦部隊從一線戰場消失長達20個月。
圖15. 山本大将正在向出發執行一号作戰的飛行員敬禮送行
更加有意思的是,跟參加過五次航母大戰中的三次的南雲忠一相比,同樣資歷彪悍的航母艦隊指揮官哈爾西将軍就太不走運了,珍珠港時哈爾西指揮的"企業"号編隊追錯了方向,對吉爾伯特和威克島的空襲沒遇上日本人,中途島戰役前因皮膚炎入院治療,不得不将艦隊指揮權讓給原巡洋艦隊指揮官斯普魯恩斯中将(後者因此戰勝利大出風頭,以至于戰後美軍著名的導彈驅逐艦沒有叫"哈爾西"級而是"斯普魯恩斯"級)。
圖16. 美國海軍扛把子:斯普魯恩斯、哈爾西、尼米茲、金凱德?
接下來爆發的東所羅門群島海戰,哈爾西也是因為未康復沒趕上,等復出後,太平洋上已經沒有幾艘航母可控指揮,尼米茲把他安排到南太平洋接替消極保守的戈姆利将軍(此舉很有特意給哈爾西挪位子的味道),從而又一次完美錯過了10月份的聖克魯斯海戰。
圖17. 戰後批量生產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建成31艘
1944年3月起,哈爾西已經無法壓制戰功彪炳的斯普魯恩斯上将獨占航母艦隊,尼米茲給出一個天才的解決方案,讓兩人輪流指揮重建後的特混艦隊。哈爾西指揮時稱第3艦隊,斯指揮時稱第5艦隊。不過在當年6月爆發馬裡亞納海戰時,這支艦隊正屬于斯指揮,哈爾西又一次完美地錯過了與日軍航母交手的機會。
圖18. 指揮TF58的偏偏又是斯普魯恩斯而不是哈爾西
如果我是哈爾西,也會着急跳腳大罵上天不公,何況是這個脾氣暴躁的老将軍,這些都為下一場菲律賓大海戰的種種怪象埋下了深刻的伏筆——哈爾西絕對不想再錯過日本航母艦隊,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不想錯過跟"瑞鶴"這個宿敵的最後一次交手機會!
三、"瑞鶴"死于全身"器官衰竭",包括最重要的艦載機部隊,以及掃雷、防空的全面落後
事實上,在"大鳳"和"翔鶴"沉沒後不久,日本海軍還是可以拿出手幾艘新的航空母艦。1942年丸五計劃經過修改後,增加到建造5艘改"大鳳"級和15艘"雲龍"級("飛龍"改進型),到1944年8月6日,第一艘"雲龍"号正式入役,8月10日,二号艦"天城"号入役,10月15日,三号艦"葛城"号入役,11月19日,大和級三号艦改造而成的"信濃"号入役。
圖19. 最後的艦隊航母"雲龍"号,"飛龍"号的改進型
三艘"雲龍"級實際上相當于"飛龍"級改進型,均為滿載排水量2.2萬噸的中型航母,計劃載機65架。但在經歷了"馬裡亞納獵火雞"後,日本海軍再也無力給這些新的母艦配上合适的艦載機聯隊,不得不委屈他們充當大号飛機運輸艦或者駐港部隊(呆在吳港躲避了事)。
圖20. 雲龍級二号艦"天城"号,從名字上可知與"赤城"号有點瓜葛
在二戰中,如果以25節航速為一個門檻,日本海軍共有"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翔鶴"、"瑞鶴"、"隼鷹"、"飛鷹"、"大鳳"、"信濃"、"雲龍"、"天城"、"葛城"共13艘滿載排水量超過2萬噸的大中型航母,和"祥鳳"、"瑞鳳"、"龍骧"、"龍鳳"、"千歲"、"千代田"共6艘排水量超過1萬噸的輕型快速航母。"鳳翔"号太老一般不參加一線戰鬥,另有5艘慢速的護航航母用于反潛作戰。
圖21. 這張照片可以看出日本大型航母的尺寸對比
與此相比,美軍除了被改為飛機運輸艦的"蘭利"号外,有兩艘"列克星敦"級、三艘"約克城"級、一艘"黃蜂"号、一艘"突擊者"号以及多達17艘"埃塞克級"級快速艦隊航母,和九艘"獨立"級輕航母。僅從快速航母的對比來說,日美對比實際是大中型13對24,輕型6對9,總體19對31。
圖22. 美軍"列克星敦"、"薩拉托加"和最下方的"蘭利"号同框
如果只知道數航母的數量,顯然對航空母艦這種復雜的系統性兵器太不了解。航母上最重要的武器是艦載機,攻防兼備。在馬裡亞納海戰後,殘存的航母艦載機全部極度缺編,短時間内無從補充,況且即使東拼西湊把不合格的飛行員弄上航母,也不過是重來一次馬裡亞納的慘敗。
圖23. 著名的"馬裡亞納獵火雞",證明日本艦載機部隊的滅亡
萬般無奈之下,聯合艦隊拿出了最為瘋狂的"捷一号"作戰計劃,航空母艦部隊被定義為誘餌部隊,目标僅僅為将美艦隊主力吸引到北方海網域,給從西方出擊的戰列艦部隊創造衝入灘頭陣地的機會,意圖對美軍登陸艦隊和登陸部隊造成最大程度的殺傷。
圖24. 栗田健男海軍中将,被稱為"栗跑跑"的人
關于菲律賓海的詳細過程,将另外行文描述,在此只想說說粟田健男的跑跑行為,個人認為這跟陸海軍根深蒂固的隔閡有很大關系,即使粟田衝入萊特島灘頭陣地,在哈爾西返回之前打光所有的彈藥,但是顯然所有參戰軍艦——全部是海軍士兵,将很難有生還機會,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試過以全體海軍的犧牲來換取陸戰的勝利。
不是粟田做不到,而是粟田真的不想那麼做!
圖25. "瑞鶴"号在戰争後期的照片留影
北方的小澤誘餌艦隊仍然背負着"機動部隊"的盛名,但早已與1942年南雲忠一率領的那支艦隊天差地别。小澤艦隊僅有一艘重型航母、最後的珍珠港老兵、打滿太平洋戰争全場的"瑞鶴"号,以及三艘輕航母"瑞鳳"、"千歲"、"千代田"号。
圖26. 零戰五二丙型戰鬥轟炸機,日本人稱"戰爆",讓零戰擁有攜帶250公斤級别炸彈的能力,這在戰争初期就是跟九九艦爆一樣的攻擊力
"瑞鶴"号次戰中只攜帶了28架零戰五二型戰鬥轟炸機、16架零戰二一型戰鬥機、7架"彗星"艦爆、14架"天山"艦攻,一共65架。
圖27. 彗星四三型艦爆,注意彗星也有裝備液冷發動機的型号
1944年10月25日,距離南太平洋海戰剛好兩周年時,日美兩國的航母部隊再次接近到空戰距離。"瑞鶴"号自天亮時即已開始起飛艦載機,8時04分,"瑞鶴"的雷達偵測到一支200公裡外的大機群,這只可能是美國人的飛機。仗打到這個時候,日本人聽到美機來襲的反應早已不是興奮而是恐懼。2分鍾後,"瑞鶴"起飛了最後的9架戰鬥機加入直掩,同時加速到24節以應對美第38特混艦隊的空襲。
圖28. 1944年3月的"企業"号,美國艦隊中的"老兵"
8時30分,美機臨空,值得一提的是,這批美機來自TF38第4特混大隊,這個大隊中就包括了"瑞鶴"的宿敵——僅存的約克城級航母"企業"号,這是兩艘航母之間的第4次對決(前三次分别是東所羅門、聖克魯斯和馬裡亞納海戰),這一次一定要分出勝負!
圖29. 模型作品:恩加諾海戰中的"瑞鶴"号及其艦載機
來自"企業"号的魚雷機分别從"瑞鶴"号左右兩舷同時發起突擊,8時35分,兩條魚雷分别從右舷和左後舷經過。幾乎與此同時,三枚250公斤炸彈命中,其中2枚擊穿左後側飛行甲板,破壞了了第8鍋爐艙,送風機損毀,上下兩層的機庫也起火。
2分鍾後,一條魚雷命中艦體左舷2号及3号升降機之間靠近船艉處,海水湧進引擎室,并迅速淹沒了幾個相鄰的艙室,艦體一度左傾達9.5度。
圖30. 艦首角度的"瑞鶴",注意平放的艦載雷達,以免影響艦載機作業
8時40分,僅剩2号通風井仍處于運行狀态,通過向右舷緊急注水平衡後,通風恢復,"瑞鶴"号勉強能維持23節航速。
8時50分,得益于損管隊員的努力,機庫火災被撲滅,艦體平衡恢復到6度,但是由于天線被右後舷爆炸的近失彈碎片切段,無法保障指揮部通訊,小澤中将決定轉移司令部至"大澱"号輕巡洋艦。
圖31. 恩加諾角海戰中由美機拍攝的日本艦隊,可見标出的千歲和千代田兩艦
9時53分,第二攻擊波臨空,空襲進行了15分鍾,主要目标是"千代田"号輕型航母,少數魚雷機試圖攻擊"瑞鶴",但被防空炮驅趕走。
10時32分,"瑞鶴"減速,"大澱"号接近艦體左舷,包括第三艦隊司令小澤治三郎在内的指揮部成員通過一條小船開始轉移,11時全部轉移完成。不同于中途島海戰中南雲忠一轉移前"要死要活"的表演,小澤團隊很平靜的"轉進"了。
圖32. 正在向"大澱"号上轉移的小澤中将,從"瑞鶴"上拍攝
此時"千歲"号已經沉沒、"千代田"也成了海水上的一條死船,"瑞鶴"号僅能維持18節航速,9架直掩戰鬥機不得不在海面迫降後抛棄
12時09分,"瑞鶴"号加速至20節,美軍第三攻擊波又即将臨空,這次是最大的機群。
13時08分,偵察到美軍第三攻擊波,這次是個大機群。"瑞鶴"加速至最高戰速24節,但是無濟于事,共有6條魚雷命中,2條在右舷,4條在左舷。
圖33. 恩加諾角海戰中的瑞鳳号,由于成像特别清晰,此照幾乎成為這場海戰的标記
圖34. 上圖的修復上色彩照,注意當時艦體已經中彈
13時15分,第一條魚雷命中左舷前方1号升降機附近,但未能爆炸。很快第二條魚雷命中右舷艦島前方,中雷處上方的武器維護室被重創并開始進水。第三條魚雷緊接着也命中右舷,3号鍋爐房進水。又是三顆炸彈命中3号升降機後方的飛行甲板,機庫再次起火。
到13時21分,又有三條魚雷和一顆炸彈命中,此時的"瑞鶴"号已經有點面目全非,兩條魚雷命中了左舷2号及4号鍋爐房之間,給艦體開了大瓢,第五條魚雷(也是累計第六條)命中右舷前引擎室,導致全艦再次向左舷傾斜14度。
13時23分,最後一條魚雷(累計第七條)命中右舷,操舵室随即進水,全艦已失去操控能力。左傾加大到20度。13時25分,"瑞鶴"号已經如同一條死魚般漂浮在海上,動力全無,兩舷魚雷爆炸引起了大進水,機庫在熊熊燃燒。由于右舷也在進水,反而延緩了艦體的左傾速度,整條軍艦在不斷地向水裡沉去。
圖35. "瑞鶴"号最後沉沒前的全員集中告别
13時27分,幸存者被召集到飛行甲板,左傾達到21度,最後一任艦長貝冢武男海軍少将從艦島做了最後的訓話,聲稱自己将與艦同沉,樂隊奏起了"君之代",全體人員集中在漸漸無法站立的甲板上,向艦島敬禮告别,這個場景被拍攝了下來。
13時58分,棄艦令下達,此時左傾已達23度。
圖36. 末代艦長貝冢武男海軍少将,選擇與艦同沉
14時14分,"瑞鶴"号從左舷艦尾開始沒入水中,48名軍官和794名士兵喪生,但是有47名軍官和815名士兵獲救。其中包括瑞鶴号上第601航空隊的相戶孝英海軍中尉,他沒有參加日本海軍艦載航空兵的最後一次出擊。
圖37. 此戰過後,雙鶴姐妹算是在海底團圓了,"瑞鶴"似乎也尚未被發現
恩加諾角海戰其實沒什麼意思,對哈爾西的批評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哈爾西的任務是防守兩個方向,南面的栗田艦隊早已被發現并且遭到持續不斷的空襲打擊,金凱德的護航航母仍然有足夠的力量擊沉他們。北方的小澤艦隊則實力未知,此時即使哈爾西把快速航母帶走也不是什麼大事,留下李将軍的TF34即可,不過,要命的是他居然沒留!
圖38. 油畫:馬尼亞納海戰中因油氣爆炸燃燒而覆滅的"翔鶴"号,死相都要難看一點
日方這邊,除了"海軍之花"艦載機部隊全滅,日軍的防空、反潛、雷達偵查能力已經全面落後,戰争已進入垃圾時間,政治家出于非軍事原因才選擇在菲律賓這個島嶼眾多的地方打一場海空陸大戰(注意排序),而非軍事上更為優越的進攻台灣島的方案。可以暢想一下,如果按照尼米茲的方案在台灣島登陸,仗會怎麼打?世界格局又将是如何呢?
-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 給本站投稿只需要輸入關鍵詞"投稿"-
- 加入粉絲群,只需輸入關鍵詞"加群" -
如果您覺得本站還不錯,請掃這裡關注、收藏、轉發三連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