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抗日神劇多離譜?噴發膠、穿短裙,日常都住大别墅,夜壺裡藏手雷,歡迎閱讀。
" 歪曲歷史,是對過去的背叛 "。
這句話用來評價前些年層出不窮的" 抗日神劇 "實在是再合适不過了。
在這些名為 " 神劇 ",實為 " 雷劇 " 的作品裡。
演員們化着濃妝、穿着短裙、噴着發膠、住着别墅。
再時不時上戰場輕松寫意的 " 手撕 " 幾個鬼子,就算是完成了抗日大業 ……
嚴重脫離歷史現實的一幕幕荒唐情節,電視機前的觀眾早已經被雷的外焦裡嫩。
" 手撕鬼子 "、" 子彈拐彎 "
" 抗日神劇 " 的先河,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0 年上映的《抗日奇俠》。
也就是在這部戲裡首次出現了" 手撕鬼子 "的名場面。
《抗日奇俠》的主角是五位身懷絕世武功的民間高手。
他們組成了一支小分隊,每天穿插在敵前敵後執行各種高難度的任務。
光看這個設定,似乎還不算離奇,可整部戲的風格實在是太誇張了。
尤其是拍到戰争場面,編劇就完全放飛了他的想象力。
比如這幾位主角竟然都有躲避子彈的能力。
即便敵人就站在他們面前開槍射擊,他們也能在閒庭信步之間将子彈一一躲過。
輪到主角們丢手雷的時候,敵人可就躲不過去了。
因為這些手雷不光能丢到幾百米開外,而且還像回旋镖一樣會拐彎,怎麼扔都能正中鬼子頭頂。
劇中還有一位練鷹爪功的主角可以隔着鋼盔輕松捏碎鬼子的腦袋。
另一位練太極拳的高手則可以用雙手把鬼子的身體撕成兩半……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戲的編劇劉仕裕是靠創作神話劇出名的。
港版《西遊記》、《封神榜》的編劇都是他,難怪《抗日奇俠》也被拍出了神幻色彩。
《抗日奇俠》上映後,許多抗日劇對其模仿,又 " 青出于藍 " 拍出了更多脫離現實的戰鬥場面。
像是《永不磨滅的番号》裡孫成海向天空扔手雷,結果把一架盤旋在高空的敵人的戰鬥機炸了下來;
還有《神槍》中。
男主角張響射出的子彈則能夠自動拐彎,精準命中躲在柱子後的目标。
夜壺、褲裆皆可藏雷
比起 " 手撕鬼子 " 來,更雷人的當屬是 " 抗日神劇 " 出現過的各種千奇百怪的武器。
像是在 2012 年上映的《敵後便衣隊傳奇》裡,一個叫馬洛的角色便發明了一種匪夷所思的包子裡藏手雷。
他出場時拿起一個雪白的包子咬了一口,然後随手往遠處一扔。
包子竟然炸的硝煙四起,随後他嬉皮笑臉的解釋說這是他研發成功的" 包子雷 "。
他接下來又掏出了所謂的" 蔬菜雷 "。
辣椒、黃瓜、西紅柿、蘿卜裡面皆可藏雷。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他最後拿出的是一個夜壺。
然後說自己已經研究成功" 尿液觸發雷 ",只要往夜壺裡面撒尿便能引起爆炸 ……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這部戲的 " 啟發 ",2015 年上映的《一起打鬼子》裡再次更新。
導演突發奇想的讓女角色把手榴彈藏在了褲裆裡,真是雷人又無聊。
噴發膠、穿短裙,抗日劇拍成 " 偶像劇 "
還有一種 " 抗日神劇 " 則是在戰士們的日常生活上做文章。
給好好的戰争歷史劇披上了" 偶像劇的外衣 "。
2012 年,吳奇隆主演了一部《向着炮火前進》。
不知道是不是剛拍完古偶《步步驚心》的緣故,他在這部抗日劇裡也帶着濃濃的 " 偶像包袱 "。
造型始終是時髦的工裝褲、皮夾克,還打了耳釘、噴了發膠。
看着不像要上戰場,更像是随時準備上台開演唱會。
同年上映的《鐵血使命》裡,劇中的主角是五位女兵戰士。
正常人印象中的抗戰女兵形象應該是樸素幹練的。
可這部戲裡,五位女兵都化了淡妝濃抹的妝容,甚至還染了頭發做了發型,讓觀眾非常出戲。
還有《尖鋒之烈焰青春》中,宋轶扮演的女主角不但從頭到尾帶妝上陣,穿搭更是雷人。
上身軍裝、下身短裙不算完,竟然還穿了黑絲。
2015 年的《熱血英雄傳》,則讓觀眾看到了一群每天品咖啡、抽雪茄的戰士。
由陳龍飾演的男軍官不但頭發精致有型,不知道抹了多少發膠。
更荒唐的是,到了劇情後期他為了祭奠犧牲的戰友,竟然拿出了一個精致的咖啡杯點香燭。
真是每一集都離不開咖啡呀。
上面這些情節已經足夠荒唐。
但要說到把抗日劇當 " 偶像劇 " 拍,最不得不提的還得是《雷霆戰将》。
畢竟這部戲可是得到了人民日報的點名批評。
事實上,《雷霆戰将》被批的也着實不冤枉。
在戲裡男角色不但人均留着油亮光滑、風吹不亂的大背頭。
主角經常左手一只雪茄,右手一杯咖啡,邊喝邊不滿的說:" 糖又放多了 "。
惬意的仿佛在度假一般。
而且平日裡住着寬敞的大别墅。
完全不像抗日戰士,倒像是養尊處優的軍閥。
劇中女角色們也沒好到哪裡去。
人人踏着一塵不染的白皮鞋,穿着修身的小裙子,一個賽一個精致。
不光觀眾實在看不下去了,人民日報官媒也站出來一針見血的直言:
" 别把偶像劇套路用在抗日題材上 "。
結語
拍出這些橋段的劇組們,難道真的不知道有多離譜嗎?
恐怕未必,只不過在流量的誘惑下,他們還是用無下限的情節來博了眼球。
而像 " 抗日神劇 " 這樣完全脫離現實的影視作品往輕裡說是 " 雷人 ",往嚴重說則是 " 反智 "。
年輕觀眾尤其是青少年群體在觀影後難免會受到誤導,甚至于把戰争和歷史當成了兒戲。
要拍好抗日劇,首要前提便是尊重歷史、還原歷史。
這才是對那些曾經為了反抗侵略而抛灑熱血的先烈們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