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商場女廁馬桶為何頻頻變蹲坑?調查發現7個坐廁4個“髒”,歡迎閱讀。
目前,北京多數商場的衛生間都是坐便設計,按理說應該比過去的 " 蹲坑 " 更幹淨,但在實際使用中卻有些變了樣子。
記者走訪北京 10 餘家商場發現,在更 " 偏愛 " 坐廁的商場,不少馬桶圈上有踩踏痕迹,有顧客直言,會蹲在抽水馬桶上 " 方便 ",這麼做是因為對馬桶圈衛生情況的不信任。此外,由于男衛生間多設定小便池,這一現象在女衛生間更為多發。
商場衛生間 7 個坐廁 4 個 " 髒 ",踩踏痕迹明顯
" 我每次逛街時如廁,都會認真挑一下坑位,看哪個更幹淨,身邊不止我一個人這樣。" 市民董女士時常和朋友一起逛街,在商場如廁是她的一個 " 大困擾 "。她發現,這兩年北京不少新建商場的公共衛生間都是坐廁設計。
" 蹲廁不用親膚,坐馬桶時皮膚要直接和馬桶圈接觸。" 董女士說,商場坐廁剛興起時,普遍看起來比較幹淨,近兩年随着公共衛生間使用頻次的增加,商場的坐廁衛生越發堪憂。
" 經常能看到馬桶圈上有尿漬或其他污漬,我之前會用紙巾擦幹淨後使用,後來實在忍不了了,就直接把馬桶圈掀起來,蹲在馬桶上如廁。" 董女士說,有些商場雖然配備了一次性馬桶墊、消毒液等輔助清潔工具,但馬桶墊覆蓋不充分,沾滿污漬的馬桶圈還是讓人不忍 " 落座 "。後來,董女士和别人聊起這個話題發現,有不少人把馬桶當作 " 蹲坑 " 使用。
" 蹲 " 在馬桶上如廁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嗎?3 月 18 日,記者走訪東四環附近一家大型購物中心,緊鄰地下二層美食街區的一個女公共衛生間内,時常有顧客進出。記者看到,該衛生間共有 10 個獨立廁位,其中 7 個為坐廁、3 個為蹲廁。
在記者蹲守的 5 分鍾内,有 23 名顧客如廁,近半數會提前挑選相對幹淨的廁位,超七成顧客選擇蹲廁。" 除非排隊且特别着急,否則我還是會優先選擇蹲廁。" 一名年輕女士表示。
記者逐一查看了該衛生間坐廁的衛生情況,7 個坐廁旁都配備了一次性馬桶墊,其中 4 個坐廁的馬桶圈有尿漬、污漬,且馬桶圈有明顯的磨損痕迹。" 我有時也會蹲在上面,因為坐着會有點膈應。" 一名顧客坦言。" 我不踩上面,但是我會半蹲着,盡量不沾着馬桶圈,動作确實比較難拿捏。" 另一名顧客表示。
坐廁變 " 蹲坑 " 的情況在其他商場也較為常見。3 天之内,記者分别走訪了北京超 10 家新老商場,涉及朝陽、東城、通州、大興、房山等多個區的核心商圈,發現老商場多是傳統的蹲廁設計,新商場則更 " 偏愛 " 坐廁,而坐廁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踩踏痕迹。
比如,記者走訪的位于通州區的兩家較新的商場,女衛生間全部為坐廁。記者發現,這兩家商場不同樓層的女衛生間,馬桶圈上普遍有明顯污漬或腳踩過的清晰痕迹。
保潔人員稱客流高峰很難做到 " 一人一保潔 "
在走訪中,記者留意到,商場内一般每個公共衛生間都會有值班表或檢查表,公示衛生間水池、馬桶等的清潔情況。
記者将顧客吐槽坐廁衛生的情況反映給多位保潔人員,他們也有自己的 " 苦水 "。其中一商場的保潔人員坦言," 有的顧客就是要踩在坐廁上如廁,即使準備了一次性馬桶墊,顧客也不願意用。"
" 客流少的時候,我們還能打掃得過來,客流多、排大長隊的時候,很難做到一位顧客如廁之後,我們就立刻進去打掃,人家都着急呢。" 一保潔人員說。
還有一家商場的保潔人員表示,馬桶圈經常被踩,上面會留有劃痕,很難再清理幹淨。她表示,還遇到過馬桶被顧客踩壞的情況。
記者同步采訪了 20 名女性市民,近八成人坦言,會半蹲如廁或直接蹲在坐便器上如廁。有市民表示," 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坐着。"
對于蹲在馬桶上如廁的行為,正常使用坐便器如廁的市民則表示 " 很震驚 "。" 他們是怎麼上去的?不會有滑倒的風險嗎?如果一定要蹲着,至少要把馬桶圈掀起來吧,總要為他人考慮下。" 市民王女士說。
當然,并非所有人都認為商場蹲廁比坐廁更加便利、舒适。因為工作和居住地的關系,市民毛女士平日在崇文門商圈和王府井商圈就餐次數較多,在她看來,不少大型購物中心衛生間多為蹲廁,但設施相對老舊、環境昏暗,蹲廁内清潔程度不一,整體使用感受非常不好。
只要衛生好,坐廁也不必非得 " 扎馬步 "
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一些相對較新的商場,衛生間内都是坐廁,因為維護相對及時,如廁使用感也會好很多。比如王府井商圈的一些高端商場,單間内有提供馬桶墊紙和衛生紙,上廁所時不用 " 扎馬步 "。
在王府井步行街上,一家商場的洗手間因為超大的化妝區一度 " 出圈 ",被很多網友稱為 " 五星級洗手間 "。在洗手間單間内,并沒有提供一次性的馬桶墊紙,而是配備了廁板消毒劑和衛生紙。
在該商場,一名顧客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樣的商場衛生間環境可以減少焦慮,在其他商場,她每次如廁前都會用噴滿消毒劑的紙巾清潔馬桶圈表面,心理負擔也會減輕不少。
" 如果衛生間有高強度的保潔,并保持清新的氣味,也能給顧客留下幹淨的印象。" 毛女士認為,如果能夠保障衛生條件,坐廁的舒适程度肯定高于蹲廁,特别是對老人、孕婦等特殊群體來說,便利舒适度更高。" 保障衛生條件這個前提非常重要,同時,單間内要有足夠的馬桶圈墊紙、消毒劑。我自己逛商場碰到過太多次,單間一關門發現沒有墊紙,消毒劑也按不出來,只能拿衛生紙把馬桶圈整個覆蓋住,這個時候會覺得還不如蹲廁方便。"
專家:合理設定蹲廁比例,保潔管理也應提高水準
為何商場公廁 " 偏愛 " 馬桶?坐廁和蹲廁究竟哪個更衛生?抽水馬桶普遍變 " 蹲坑 " 有何破解之道?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廁所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梁骥表示,商場等公共區網域逐步向坐廁過渡,首先是出于安全性考慮,蹲廁使用過程中,人更容易出現腿麻、暈厥等問題,坐便器對于老年人、孕婦、殘障者等下蹲不便的使用者包容性更強。從經濟性角度講,由于蹲廁器底部存水彎占用空間較大,需要在規劃設計階段就預留足夠下沉空間或在廁内增設台階,這樣不僅對廁所空間提出更高要求,而且施工工期長、經費高。此外,現在商場等消費型公共場所希望打造更加 " 高端 " 的形象,坐便器看起來更加符合這一定位,同時對于保潔來說,正常使用的坐廁也比蹲廁更容易清潔。
" 國内外一些對比研究顯示,公共衛生間中的坐廁其實要比蹲廁幹淨,但前提是正确的如廁方式。" 梁骥解釋說,現在的馬桶基本是虹吸式結構,内部有 S 形管道,加上使用完關閉馬桶蓋,大部分氣溶膠顆粒會被限制在一定範圍内。使用蹲廁時,直衝方式使飛濺的水珠和氣溶膠擴散到空氣中,而蹲便者的口鼻高度較低,更靠近下水口,吸入氣溶膠的概率更大,增加了糞口傳播的風險。
" 如果大家都踩在上面或半蹲式如廁,反而更容易将污漬殘留在馬桶上,很難保證衛生安全。同時半蹲如廁還會導致膀胱存尿無法排淨,增加了女性尿路感染的風險。" 梁骥認為,公共衛生間在設計時,不僅要考慮高端性,還要兼顧使用者的習慣。比如,一些國家的公共衛生間都采用坐廁設計,男衛生間逐步用更多的坐廁替代小便池,以及采用無性别通用式廁間,也是考慮到當地文化的設計。
" 如果大部分人還是習慣用蹲廁,那麼在設計公共衛生間時也應該考慮這種習慣。年齡更小的孩子可能從小就用坐廁,從東亞發達國家經驗看來,随着保潔服務品質的提升,未來公共廁所逐步向坐廁轉變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梁骥說。
他建議,現階段根據大家的實際需求,公廁還是應當設定一定比例的蹲廁和坐廁,滿足多樣化人群的如廁需求。如果在公共衛生間設定更多坐廁,後續的保潔管理也應該達到更高的水準,同時配備消毒液等供使用者選擇。" 北京王府中環、芳草地等一些商圈同樣是坐廁,但顧客普遍反饋就比較好。當然,大家養成文明如廁的習慣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