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寧德時代的近景與遠途,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市值觀察,作者|文雨,編輯|小市妹
站在聚光燈下,每一個毛孔都會被放大。
作為動力電池產業的全球絕對龍頭,寧德時代的影響力和關注度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超出了一家企業的範疇,其一舉一動實時撥動各方心弦。
這種狀态的好處顯而易見,利好的一面會得到更廣泛的社會關注,比如,能因發布新產品(" 麒麟電池 ")而登上微博熱搜的恐怕也就只有寧德時代了;壞處也很明顯,就是但凡行業有點風吹草動,首當其衝被質疑的一定也是寧德時代。
最近一段時間,動力電池熱度再起,寧德時代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產能過剩的真相
6 月 9 日,2023 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四川省宜賓市舉行,業内企業家紛紛出席并發表演講,其中產能過剩成為大家普遍熱議的一個話題。
比如,一汽集團總經理邱現東給出一組數據,2022 年至今,50 多家企業對外公布的億元以上的投資項目超過了 125 個,總投資預算超過 1.4 萬億,產能規劃超過 2500GWh,遠遠超出實際需求;再比如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的發言,其預計到 2025 年中國需要的動力電池產能為 1000-1200GWh,目前行業產能規劃已經達到 4800GWh。
這些信息在網上傳播開後引起了不小的關注,甚至是擔憂。但事情的真相是,多數人只看到了數據本身,卻忽視了數據背後隐藏的一些信息,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悲觀情緒。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單 GWh 動力電池產能的實際投資需要 3-5 億元,現在一些企業動不動就喊出幾十甚至幾百 Gwh 的產能規劃,背後對應的是幾百甚至上千億的巨量資金,這些錢從哪來?如果沒有錢,何談產能落地呢?
所以,現在這些所謂的產能規劃,其實都是 " 虛胖 ",水分很大,最後真正能落到實處的不會太多。即便是那些能投產的產能,也很難掀起浪花。
舉個簡單的例子,動力電池生產制造領網域有個專業名詞叫直通率,即生產出的電池能直接裝車的比例。它是由每個工序的良品率相乘而來,用于衡量一家企業的制造能力和效率。動力電池有 20 多道工序,哪怕每一個工序的良品率相差很小,相乘下來也會變得非常大。假設一條產線每個工序的良品率為 99%,那麼直通率為 81.7%,而當所有工序的良品率都降到 98% 時,直通率會暴跌至 66.7%。
寧德時代方形電池的直通率可以做到 93% 以上,相比之下,弗迪刀片電池、蜂巢短刀電池的直通率都在 90% 以下,這還是一些比較強勢的二線廠商,至于那些處在後排的絕大多數電池廠,數據可想而知。
直通率直接關乎成本和效率,因此寧德時代比友商有顯著的成本優勢。如果再考慮其他因素,差距就更大了。
比如,寧德時代一直在打磨自己的極限制造能力,目前手裡握着電池產業僅有的兩座燈塔工廠,第 8 代超級智造產線将人員數量再次調減 70%,速度提升 300%,同時產品單體缺陷率達到 DPPB 級(十億分之一),行業只有 PPM 級(百萬分之一),領先同行三個數量級。這種降本增效的能力是二、三線企業短時間内難以企及的。
把這些問題全部考慮進去會發現,產能與產能是不一樣的,同樣是 1GWh,低效產能相比優質產能根本沒什麼競争力。所謂過剩指的是低效產能,優質產能很可能還是稀缺的。至于企業家的 " 危言 ",本意更多是在提醒行業保持理性和良性,同時居安思危、未雨綢缪,并不是說行業馬上就會慘烈的内卷。
寧德時代的處境
就在前幾天,市面上突然出現一些毫無根據的看空傳聞,把境内投資者吓得不輕。
好處是寧德時代的股價在經歷短暫的下探後快速企穩拉升,可見市場還是站在企業這一邊的。現在事情已經過去,冷靜下來做一些客觀分析,會發現其中很多質疑根本站不住腳。
比如,主觀判斷寧德時代的市占率将會滑坡,進而唱衰公司,如此論調就很幼稚可笑。
且不說寧德時代目前的市場份額依然還在高位(全球市占率從從 2020 年的 25% 提升到 2022 年的 37%,其中歐洲市場已經突破 30%,美國市場也基本可以和 LG 新能源平分秋色),就算後期真的出現下滑,也不代表公司沒有成長性了,因為整個行業的盤子在不斷擴大。
一個市場空間只有 100 億的行業,哪怕企業拿到 50% 的市占率,也只有 50 億的規模。但如果市場空間有 1000 億,切 30% 的蛋糕也有 300 億的體量。後者相比前者市占率下滑了,能說明企業走下坡路了嗎?更何況,未來動力電池很可能是一個十萬億級别的賽道,在如此巨大的增量面前,過分執着于市占率有意義嗎?所以,看問題要全面地看,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再比如,以動力電池產能過剩為由,認為寧德時代将陷入價格戰的泥潭而無法自拔,諸如此類的邏輯同樣也立不住。
首先,上文已經講過,動力電池的產能過剩狀況有被放大的嫌疑,事情并沒有想象的那麼糟。其次,退一萬步講,即便後期價格競争加劇,安全墊最厚的寧德時代也是最不怕的那個。
眾所周知,成本是價格戰的生死線,而寧德時代在業内有着無可比拟的成本優勢,這種優勢不只是來自上文提到的制造環節是技術能力,還包括規模效應(電池公司產能每翻一倍,直接制造成本會下降 15%-20%)以及原材料的自供能力(寧德時代有業内最完備的資源端布局)。
比盈利能力,2022 年,寧德時代的淨利率達到 10.18%,全球老二 LG 新能源去年的淨利潤率卻只有 3.04%;比體量,寧德時代去年的淨利潤是 LG 新能源的 7 倍多;比技術儲備,寧德時代去年的研發投入是 LG 新能源的 3 倍以上。一眾國内同行就更無法相提并論了,相當一部分還沒跨過盈虧平衡線。
寧德時代真正可怕的還不是成本低,而是在成本低的情況下還能保持技術上的絕對領先,包括續航、安全性、充電、壽命等各個緯度。
在此之前,寧德時代率先在業内開發出 CTP 結構和高鎳三元體系,從結構創新和材料體系實現對日韓的超車,目前已經是碾壓狀态。比如被《時代周刊》評為 2022 年度最佳發明的 " 麒麟電池 ",體積利用效率高達 72%,同等體積下電量比特斯拉 4680 電池都高 13%。此外,公司研發的 4680、4695 等大圓柱電池產品的循環壽命都能達到國内外友商的 3 倍以上,能量密度比友商高出 10% 以上,同時安全性遠超競品。
▲圖源:寧德時代官方微信公眾号
對于未來技術的儲備和商業化,寧德時代也領先一個身位,今年 4 月正式宣布鈉離子電池落地奇瑞冰淇淋車型,能量密度達到 160Wh/kg;發布凝聚态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可達 500Wh/kg,未來将在汽車和飛機上實現商業化,此外公司重卡換電產品也已成功發布,通過不斷開拓應用場景來推動產業天花板持續向上打開。這幾天又有爆炸性消息傳出,就是寧德時代今年有一款產品将實現充電不到 10 分鍾,續航超 400 公裡。
最顯著的成本優勢,最強大的產品力,這樣的企業會懼怕價格戰嗎?不僅不會,反而還可能 " 樂在其中 ",因為從各個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看,龍頭企業在一輪優勝劣汰後總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當然,話雖這麼說,寧德時代顯然不想這麼做。本次動力電池大會上,曾毓群的表态很明确,也很堅決:
" 電池產業的後半程,我們要引領市場需要,從有到好,與產業一起邁向高質量躍升發展的新階段。"
相較于作壁上觀的看客,置身其中的企業家看問題要清楚的多,他們知道未來在哪,更知道該如何去做。
動力電池的未來
關于動力電池,近期還有一個滿城風雨的傳聞,就是寧德時代将被特斯拉踢出供應鏈。盡管公司已經明确否認了這一說法,但民眾還是半信半疑的狀态,而且這種擔憂恐怕還不只是針對寧德時代一家。
開門見山的說,這種 "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 的悲觀情緒實無必要。現在大多數人都只是主觀臆測,卻沒有尊重客觀事實。
事實是什麼?
事實是,中國有全世界最先進、最完備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全球 70% 的锂電池、近 8 成的電池正極材料和超 9 成的電池負極材料產自中國。
事實是,動力電池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系統性的工作,要求企業在技術、制造、成本、融資、品牌等各個方面都不能有短板,甚至還考驗一個國家的產業政策和組織能力,後來者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内取而代之。
只要我們自己做到最好,就不會成為别人案板上的魚肉。光伏就是個例子,十幾年前,歐美動不動就拿中國光伏企業開刀,但現在,當中國光伏做到了世界第一,雙方利益相關、休戚與共,拳頭也就打不下去了。說到底,中國的產品既便宜又好用,拒絕合作的後果可能是 " 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這筆經濟賬大家都算的很清楚,特别是在全球碳減排的宏觀背景下。
根據 IEA(國際能源署)發布的碳排放報告,2022 年,全球能源相關的碳排放量同比增長 0.9% 至 3.21 億噸,總量達到 368 億噸的創紀錄高值。而早在 2020 年,中、美、歐科學家就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文章指出,如果溫室氣體排放不下降,那麼 50 年後,大約有 35 億人将處于幾乎無法生存的環境之中。
▲圖源:IEA
推動世界向清潔能源轉型,是未來幾十年人類最重大的課題之一,而引領這場革命的重任已經歷史性地落到中國企業肩上,某種程度上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身處舞台中央,受到的關注多了,自然少不了質疑和批評,只是希望這些質疑和批評能基于理性的思考和扎實的邏輯,而不是主觀猜測和臆斷。最近外界還出現一些将锂電與光伏對标的聲音,認為锂電產業也會像光伏那般内卷,其實也是無稽之談。不管是壁壘還是產品差異性,锂電都要遠遠強過光伏,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二者并不具備可比性。
至于在 20 倍 PE(TTM)左右看空寧德時代,實在有些匪夷所思,要知道,就連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TTM)都有 30 倍。如果考慮成長性,創業板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僅增長 3.55%,而寧德時代卻高達 558%。什麼概念?哪怕 PEG 取 0.1,寧德時代的市盈率至少也要 50 倍。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