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别罵徐峥了,《逆行人生》真沒貶低外賣員,歡迎閱讀。
現在的人,内娛不拍平頭百姓,要罵他們脫離群眾,眼裡沒人。
内娛拍了,又要罵他們消費苦難,騙窮人花錢看有錢人裝窮人。
真是很難伺候的一批人。
我就是這批人。
以前靠罵國產劇消滅窮人,狠打了幾年工。
跟徐峥在《逆行人生》裡演的程式員差不多,電腦一開一合,又到凌晨三點。
沒年沒節,沒黑沒白地幹,很難說都是為了錢。
把收入平攤到工作時長裡,時薪其實不高。
不管是寫代碼還是寫文章,做程式還是做廣告,凡沾創意、好創意的邊兒,都有同一個底層價值觀——利他。
期望别人能從你創造的東西裡,獲得點什麼,改變點什麼。
從看三裡屯三公主,相貌演技都沒有,照樣包攬頂級資源;
從假中產、真上流劇裡編排窮人志短,人生出路全靠靳東們提點 ……
凡此種種,都能看出這個圈子,再有名有錢,也上不得台面。
沒有對社會底層的體察和擔待,就談不上現代文明。
倒是跟螢幕外的現實世界,交相呼應。
一個赢者通吃,弱者一無所有的世界。
高級苦力們,譬如《逆行人生》裡徐峥演的男主老高,就是上個時代——假中產劇時代的受害者。
靠超時工作,透支健康和快樂,靠偶然的時代紅利,舔上口蛋糕碎渣,就錯把影視當真實。
以為跟靳東、劉濤們演的男女精英,背一樣的包,開一樣的車,喝一樣的蘇打水,進一樣的寫字樓,就飛升上流了。
老婆做全職太太,孩子讀國際名校,貸款核心地段大平層。
吃穿用度自不用說,還有閒錢和閒信息差,就再投個 P2P,跟風一把高學歷版老虎機。
把大風刮來的财富還給大風,也算假中產劇們給時代獻的大禮。
時代是什麼?時代就是政策。
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像抖音上那些劇情賬号模仿的金融男,晚上跟你親熱溫存,黎明前提褲子走人。
臨别贈你半袋海藍之謎小樣裝,是昨晚那場旖旎幻想的唯一紀念品。
天亮了,你還是兩手空空人一個。
總之不算能從父母手裡繼承多少财產、資源;
不算房價和利率跌幅;
不算你是不是到了 35,就會被優化;
不算福利保障夠不夠穩定健全,那什麼中產生活,都是給成人看的童話書罷了。
《逆行人生》裡,徐峥被裁當天凌晨,他還在點燈熬油做項目。
幸而有賢妻和良母,打點他的生活,能躲過預制菜和植脂末。
那也累出了糖尿病,每天得在打卡前打胰島素。
眯瞪三四個小時,就得起身繼續拉磨。
項目組裡的小年輕又出了新岔子。
但老高嘛,靠創意編程發家的新中產,好充個英雄,逞個能什麼的。
每每在這時都要挺身而出:來,把鍋往我身上推。
等他落魄了,原先罩着的兄弟夥,有一個算一個,都自動退避三舍。
不上前來再踩他幾腳,已經是人間自有真情在了。
英雄主義、利他價值觀、在工作裡找存在的意義 …… 本來都沒有錯,假如在一個中產不是夢的夢裡。
中產不是夢,意味着付出就有回報,實力換成績。
但很可惜,那是只有劣質國產劇才會演的把戲。
大風刮過,夢醒時分,我們只能面對資源、尊重、功勞簿,按身份背景調度。
見人下菜碟,才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實事求是不是,那是冒傻氣。
職場不值得,我們得在工作之外找人生意義,比如愛人和自愛。
我想這是《逆行人生》真正要講的内容。
至于安排男主送外賣還是打領帶,都無所謂。
中產是個夢啊,社會階梯從來只分兩頭。
一頭是真上流,一頭全是困在大數據裡的外賣騎手。
區别只在騎不騎電瓶車而已。
還有公映前被罵瘋的海報:
徐峥帶着其他演員們在外賣站點假笑,背後是真正的外賣騎手,一張張木呆呆的臉。
看過電影就知道,不是在歌頌勞動最光榮,而是一出大型恐怖直播。
站長按照流程要求,強迫他們笑。
鏡頭在外賣員的極速飛馳和他們的假笑間來回切換。
都是不惜力、不要命的主。
有人為了給孩子湊醫藥費,被貨車撞翻,第一反應既不是受沒受傷,也不是讓司機賠償,而是我超時了,我完蛋了。
抹了把臉上的血,扶起電驢接着送。
然後,對着鏡頭咧嘴笑。
還有為幫殘疾兄弟的;有單親媽媽為了養孩子的;有要娶媳婦湊房錢的;
也有小年輕,男孩女孩站一排,都是怯生生的白面書生樣,八成是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
也有老高這樣的,技術頂尖,還能單槍匹馬設計出新程式的,但因為職場不留中年人,而被自動清退的。
他們一邊在上海街頭橫衝直撞,一邊對着鏡頭露出 32 顆牙和眼底的魚尾紋。
他們一邊抗下所有不公,一邊謝天謝地謝一切。
就是看到這裡,我決定,再也不寫什麼國產劇消滅普通人了。
我第一次發現,真正的、當下的現實主義,我看不下去、不想看。
徐峥在公司那兒受屈,大罵老板卸磨殺驢時,我也跟着挨了兩個大嘴巴似的。
還有結尾處,想娶媳婦的小夥子,為了當單王,多賺個千把來塊獎金,生跑了 20 幾層樓,到頂卻發現所有門都關上,他進不去,退不出的時候,好像我的小腿肚子也跟着抽抽。
拉磨的驢我自己會當;殺驢的刀我自己會捱;進退兩難的境地,我自己會碰。
就不要讓我們花錢,看你們在三層樓高的熒幕上,放大那些本不該由普通人承擔的苦難了。
《逆行人生》是一部不合時宜的電影。
它更适合三四年前的内娛,遍地假中產劇那會兒,小高、中高、老高們還在做加班致富的夢。
當時的網絡熱梗還是卷不是躺。
假如那會兒看一出《逆行人生》,職場上最後一批懷揣理想主義的大冤種,可能會有恍然大悟之感。
不像現在,全網給它刷一星,罵徐峥消費苦難。
雖然徐峥沒給我打錢,我還自己花的電影票錢,但還是得說出我的真實感受——
他沒有消費苦難,他這部片是真誠的。
只是普通人已經不再需要。
普通人的困境并不缺看見或煽情渲染。
現在缺的是理性,是剖析問題的本質和解決方案。
當然這又不是一部電影,能夠承擔的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