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83億,他賣掉公司,歡迎閱讀。
來源:獵雲精選,文 / 王非
梯媒行業,又有重磅消息。
4 月 9 日,全球電梯媒體開創者分眾傳媒發布公告稱,拟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斥資 83 億元購買創始人張繼學、京東、百度等 50 個交易對方持有的新潮傳媒 100% 股權。
交易完成後,新潮傳媒将成為分眾傳媒全資子公司。同時,分眾傳媒拟聘任張繼學擔任副總裁和首席增長官。
中國廣告協會數據顯示,分眾傳媒目前在中國戶外廣告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占比 14.5%;新潮傳媒排名第三,占比 2.7%,次于第二名德高中國。兩家公司合并後,将占有超 17% 的市場份額。
受 " 并購 " 消息及大盤雙重影響,今日,分眾傳媒開盤漲 4.90% 報 6.85 元 / 股,收漲 9.95% 報 7.18 元 / 股,總市值約 1037 億元。
賣身或是最優選擇,華語傳媒關停、美團入場早已敲響警鍾
在 2020 年 2 月,張繼學宣布自救計劃——減員 10%,規模為 500 人左右時,曾提到," 新潮傳媒必須思考,如何活下去⋯⋯ " 如今,在持續虧損、競争加劇的大背景下,新潮傳媒選擇賣身或許是最優選擇,不過是換了種活法。
根據相關公告,目前,新潮傳媒仍處于整體虧損狀态,但已有好轉迹象。2022-2023 年及 2024 年前三季度,新潮傳媒(未經審計)營業收入分别約為 19.40 億、19.32 億、14.97 億元;淨利潤分别約為 -4.69 億、-2.79 億、-509.85 萬元。
于是,對于 " 為什麼要賣?是新潮不行了嗎?",張繼學表示,恰恰相反,今天的新潮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新潮創業 10 年,從成都走到全國,戰勝了三年疫情,主營業務已經盈利,賬上現金儲備豐富。
張繼學強調,此時選擇和分眾合作,是選擇一條更優實現夢想的路徑。新潮的點位和客戶,正好與分眾互補,能全方位的覆蓋主流生活圈,更好地為客戶服務。在眼下經濟政策和戶外廣告數字化的多重利好下,毋庸置疑,協作的價值提升遠大于競争。
需要注意的是,新潮傳媒肩負的下沉市場 " 錢景 ",或許正是分眾傳媒看中的核心資產。
分眾傳媒以高端寫字樓和核心商圈為核心布局,截至 2024 年 3 月底,該公司在國内自營的電梯電視媒體設備和電梯海報設備共 245.1 萬台,其中一二線城市 218 萬台,占比約 89%。
而新潮傳媒則以三四線城市和中低端社區為重心,兩者的合并,将使分眾傳媒的媒體網絡從 " 中心化 " 延伸至 " 去中心化 " 的長尾市場,形成 " 高端 + 中低端 " 的全方位覆蓋,顯著提升廣告主觸達效率。
對于分眾傳媒并購新潮傳媒,江南春在接受 36 氪采訪時表示,首先是業務層面的需要;同時,政策鼓勵并購後,這是個做交易的好時機——自去年 9 月證監會發布并購六條、鼓勵并購交易以來,A 股并購開始活躍。
江南春在采訪中明确表示,新潮的社區資源填補了分眾的非核心區網域空白,尤其是對快消品廣告主而言,公寓樓人群的消費潛力與寫字樓人群同樣重要。這一布局的完善,為分眾在存量市場中挖掘增量需求提供了結構性支撐。
回望 2024 年 6、7 月,華語傳媒身死、美團高調入場,不僅是梯媒行業競争加劇的具像化,更是為下沉市場的價值,進行的又一次背書。
2019 年 8 月,華語傳媒 CEO 周柳燄曾認為,除一二線城市外,其他城市更多是補充,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在梯媒行業基本是行不通的。然而在 2023 年,華語傳媒卻開始在公眾号推文中強調,其在全國一到五線城市擁有 180 多萬部電梯 480 萬媒體點位,覆蓋了三四線城市的主流消費人群,能夠更好地攻占下沉市場。
雖然選好了方向,但激烈的市場競争,并沒有給華語傳媒掉頭向好留下充足時間。僅僅一年後,華語傳媒宣告于 6 月 30 日停止運營," 我們的資金已經無法支撐公司繼續運營,資不抵債的現實讓我們不得不做出這個決定。"
就在華語傳媒 " 訃告 " 公布的十天後,美團以 " 鲶魚 " 之姿,殺入梯媒行業,關鍵詞之一正是下沉市場:" 計劃在下沉城市招募電梯媒體廣告加盟商(視頻梯媒):美團側将提供設備和業務支持;加盟商側負責鋪設設備、銷售和制作廣告等事宜。"
一退一進,美團進軍梯媒的消息發布後,投資者的反應,也頗值得玩味。當天,分眾傳媒盤中一度跌近 7%,收盤報跌 4.65%,可謂 " 首當其衝 "。
對于股價波動,分眾傳媒在互動易平台上回應股民,明确表示與美團的合作關系。江南春也在朋友圈發文強調,我們和美團在一起推進低線城市電梯視頻媒體運營合作,希望通過雙方的優勢,為下沉市場的中小企業提供更全面優質的服務。
吞下新潮傳媒後,更加穩固一家獨大地位的分眾傳媒,在美團助力下,又将在下沉市場拿下怎樣的成績,值得外界期待。
投資方賬面 " 縮水 " 較多,14 億身家創始人欲用 AI 提升長期價值
資料顯示,2007 年 4 月 10 日,新潮傳媒由傳媒老兵張繼學、二三四五網絡創始人龐升東和力美 DSP 平台創始人舒義聯合創立于成都。最初,這家公司以新潮網為媒介,主要運營騰訊廣告和移動 DSP 流量平台。
伴随互聯網熱潮湧起,新潮傳媒在 2013 年再次啟航,創立新潮傳媒集團,開創電梯廣告在社區電梯内的電視媒體新場景,成為一家 " 傳統媒體 + 互聯網 " 的科技媒體創新企業。
作為專注中產家庭消費的社區媒體平台,經過多年發展,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新潮傳媒電梯媒體平台在約 200 個城市運營了約 74 萬部智能屏,其中約 64 萬個智能屏投放于約 4.5 萬個住宅小區。官網信息顯示,新潮傳媒每天覆蓋 1.8 億中產家庭人群,已經服務了 23000 多個客戶。
憑借精準定位和迅猛發展,新潮傳媒在一級市場收獲了諸多名企和機構的支持,包括京東、百度、元璟資本、58 公司、聞名投資、歐普照明、源碼資本等,累計融資額約 80 億元,歷史最高估值達 200 億元。
天眼查 App 信息顯示,目前,張繼學直接持有新潮傳媒約 10.6888% 股份,間接持股約 5.6463%,最終受益股份 16.3351%。按照此次并購中,新潮傳媒 83 億元的價值計算,張繼學身家約 13.56 億元。
機構股東中,京東在 2019 年 8 月以領投者身份,戰略投資新潮傳媒 10 億元,此後更是多次加碼投資,一度傳出京東再次領投新潮傳媒 4 億美元(約 29.37 億元)新融資。從後續持股比例變動看,前述傳聞應該與實際相差不大。
目前,京東持有新潮傳媒 18.4745% 及 0.1449% 股份,位列第一大股東,最新賬面價值約 15.45 億元。雖然具體數額難以計算,但是難掩京東賬面價值,較大比例地 " 縮水 "。
百度則在 2018 年 11 月以領投者身份,攜手聞名投資斥資 21 億元投資新潮傳媒。目前,百度持有新潮傳媒 8.9938% 股份,位列第二大股東;聞名投資合計持股 4.264%。據此粗略計算,百度斥資約 14.25 億元投入新潮傳媒,當前百度賬面價值約 7.46 億元,賬面虧損約 47.65%。
分眾傳媒在公告中提及: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新潮傳媒淨資產(未經審計)為 34.2 億元。分眾傳媒此次 83 億元收購,較新潮傳媒淨資產溢價率達 142.5%。相較于新潮傳媒一度近 200 億元的估值,即便是 F 輪融資後的 20 億美元估值,此次交易可謂 " 賤賣 "。
對此,張繼學在朋友圈親自解釋 " 為什麼這麼低的價格賣,是不是賤賣了?",如果此次交易是用現金方式,我認為是賤賣了,但是如果是發行股份,就不一定了,分眾現在的市值 1000 億左右,但是未來一年?未來三年?未來五年呢?
據經濟觀察報消息,申萬宏源傳媒分析師林起賢表示," 分眾收購新潮後,有望通過廣告主整合,銷售團隊整合、數字賦能等提升新潮單屏的收入和盈利能力、考慮新潮點位的位置、樓宇質量等,假設新潮單屏收入 5000 元,淨利潤率 30%(均低于分眾),74 萬點位有望貢獻 37 億元收入、11 億元利潤 "。
2018 年 2 月,江南春曾提到," 分眾在未來應該至少達到覆蓋 500 個城市 500 萬個終端 5 億城市新中產的目标 "。單從設備終端來看,粗略相加,兩者總數在 320 萬個左右。換言之,即便是合并新潮傳媒,基于自身前述發展目标,分眾傳媒也仍有進步空間。
對于新潮傳媒創始人及投資方而言,這也将帶動手中股權價值的提升,繼而摘掉此次 " 賤賣 " 标籤。
值得一提的是,分眾傳媒合并新潮傳媒後,張繼學将出任集團的首席增長官,用 AI 和算法打造中國最先進的線下數字化廣告平台,他的核心任務是将新潮的數字化能力(如智能投放、效果歸因)融入分眾體系。
張繼續表示,AI 正在重構每一個行業,戶外廣告數字化、平台化發展是必然趨勢,新潮的創業夢想就是打造線下數字化媒體平台,今天應該是猛踩油門快速發展的好時候。
據張繼學預測,數字化更新後,電梯廣告客戶數有望從 1 萬家增至 10 萬家,中小企業的 " 流量平權 " 将打開新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