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風水輪流轉!被惠英紅要求道歉的金巧巧,給所有明星敲響了警鍾 ,歡迎閱讀。
演員金巧巧因為參加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 3》,引發了一波熱議。
想當年她可是《西遊記》裡驚豔眾人的孔雀公主,如今卻要跟一群小年輕同台競技,還要被惠英紅當場要求道歉,這畫面想想就有點唏噓。
但是看完之後,卻不得不感嘆一句,她真是給所有明星提了一個醒。
" 孔雀公主 " 節目遲到
想當年《西遊記》熱播的時候,誰沒被孔雀公主那驚為天人的美貌迷住。
那顧盼生輝的眼神,那婀娜多姿的身段,簡直就是從敦煌壁畫裡走出來的仙女,多少人當年一顆心都撲在孫悟空身上了,完全忽略了這位隐藏的絕色美人。
幾十年過去了,看着《西遊記》長大的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這位曾經的童年女神金巧巧,居然又出現在了大眾視野裡,而且是作為《演員請就位》的學員。
都知道這是個演技競技節目,一群年輕演員為了争奪晉級名額,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演技都展示出來。
她作為一個曾經那麼紅的一線女演員,現在居然要跟這幫小年輕同台競技?到底是沒有資源了還是想要翻紅?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金巧巧的首次亮相就來了個 " 大翻車 ",她遲到了。
要知道在娛樂圈,時間就是金錢,遲到可是大忌,惠英紅老師當場就嚴肅地要求金巧巧道歉,說要對其他演員公平。
雖然金巧巧解釋說因為回家拿演出服耽誤了時間,也誠懇地向大家道了歉,但場面還是一度非常尴尬。
這下網友們更坐不住了,紛紛化身 " 鍵盤俠 ",開啟了 " 吐槽模式 ",有人表示理解,畢竟誰都有個突發情況。
也有人則覺得她耍大牌,都 50 歲了還這麼不守時,一點職業素養都沒有。
更有那 " 福爾摩斯 " 附體的網友,開始深扒金巧巧的背景,大家都知道她是博納影業總裁于冬的妻子,身價不菲,平時生活肯定也是相當優渥。
所以就有人質疑她參加節目是别有用心,是為了 " 作秀 ",增加曝光度。
還有人猜測,是不是因為博納影業投資的電影《蛟龍行動》票房不如預期,金巧巧才不得不出來 " 走穴撈金 "?
畢竟電影投資失敗,作為老板娘出來幫老公分擔一下壓力也是應該的嘛。
《蛟龍行動》的投資高達數億,而最終票房卻遠低于預期,虧損可不是個小數目。也難怪網友們會把金巧巧參加綜藝節目和電影票房失利聯系起來。
當然也有傳言說她幾年前就離婚了,如今出來參加綜藝可能是因為沒有資源了,想通過這個節目翻紅或者找點工作,這都是網友的猜測。
不過話說回來,金巧巧選擇在這個時候復出,還是讓人十分玩味。
劉德華的話說對了
金巧巧這一遲到可真是引起了網友的大讨論,更有那愛八卦的網友,把金巧巧的遲到和其他明星的遲到事件聯系了起來。
比如劉曉慶在拍攝《一路繁花》時也曾遲到,李小冉當時就覺得很生氣,但是後來人家也解釋了,真的是遇到了嚴重的事情,之前幾十年的工作裡她從沒遲到過。
武打影星趙文卓也曾經公開吐槽過遲到現象,說現在很多演員把遲到當成家常便飯,準時到場反而成了稀罕事。
就連天王劉德華也曾說過類似的話,他表示現在很多年輕演員,把準時、記台詞這些最基本的事情當成了優點來标榜,這讓他感到很無奈。
看來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在演藝圈甚至娛樂圈真的成了個大問題,在任何行業,準時都是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在娛樂圈這個競争激烈的環境裡,更應該如此。
金巧巧的遲到事件,也算是給所有的明星提了一個醒,那就是無論咖位是大是小,都應該遵守規則,尊重他人,守時不僅是作為演員,也是作為一個人的基本。
備受争議的綜藝
從驚豔眾人的孔雀公主,到如今的綜藝學員,金巧巧這演藝之路,也真是夠一波三折的。
但如果關注這一類綜藝的朋友肯定會想起來,之前浙江台也有一檔綜藝叫作《無限超越班》,第三季的時候金巧巧可是導師。
而且當時和她一起擔任導師的吳鎮宇,在這檔節目裡同樣還是導師,在那一檔節目的最後收官時,金巧巧還給許多演員發了邀請,怎麼一下子就變成學員了?
這次參加《演員請就位》,估計是她深思熟慮後的決定,畢竟從一線女演員到綜藝學員,這身份的轉變可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
在首期節目裡,學員們要進行規定場景下的即興表演,這對于演員來說,可是個不小的難題。
些學員表現得可圈可點,讓人眼前一亮,比如張百喬賣豆腐,就讓很多人看完心裡酸酸的。
但有些學員就有點尴尬了,演技略顯青澀,看得導師們也是一臉懵圈,而像劉梓晨這樣的網紅,演技就更讓人尴尬了。
像章子怡、吳鎮宇這些大咖導師,點評起來更是毫不留情,直接指出學員的不足之處,當然該鼓勵的時候他們也不會吝啬贊美之詞。
第一期的節目就已經讓網友吐槽得鋪天蓋地了,不知道之後劇情還會怎麼發展。
結語
看完金巧巧在《演員請就位》裡的表現,只能說娛樂圈的競争真是太殘酷了,曾經的孔雀公主,如今也要放下身段,跟一眾新人同台競技。
她的遲到事件,也給所有明星提了一個醒,不是紅了就可以為所欲為,守時、敬業這些基本素養,什麼時候都不能丢。
就像劉德華說的,準時和記台詞本來就應該是演員的基本功,現在卻成了稀罕的 " 優點 ",這現象真的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