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抖音爆款“網紅盆景”竟來自這裡,浏陽1200種花木“卷”出70億元產業,歡迎閱讀。
文 | 區縣那點事
當 " 美麗經濟 " 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動能,花卉苗木產業正以其生态價值與經濟效益,在全國遍地開花。
提起浏陽,人們總會想到璀璨的煙花與鮮美的蒸菜,但同樣值得稱道的,還有這裡蓬勃發展的花卉苗木產業——羅漢松蒼勁挺拔,金彈子果實累累,紫薇樹姿優雅 …… 走進 " 中國花木之鄉 " 浏陽柏加鎮,田間地頭和市場裡交易繁忙,呈現出一派產業興旺的景象。
作為浏陽的傳統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花卉苗木種植已形成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态勢。截至 2023 年,浏陽全市花木種植面積達 17.8 萬畝,擁有 3.5 萬種植戶、3000 餘家專業合作社,帶動 10 萬餘人就業,年產值突破 70 億元。
從零星種植到全產業鏈融合,這片土地如何将花木這一 " 美麗經濟 " 發展壯大?花木產業又是如何賦能鄉村振興的呢?
有的放矢,插上 " 信息化 " 的翅膀
多年來,花卉苗木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後,供給過剩、附加值低等問題始終如影随形。面對日益變化的市場環境,如何化解過剩產能已成為花卉苗木產業轉型更新的最大問題。
柏加鎮作為浏陽花木產業的 " 龍頭 ",率先探索出一條信息化賦能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在柏加鎮,一場 " 數字嫁接 " 運動悄然展開。面對市場供需錯位的挑戰,柏加鎮打出政策組合拳,推動花木產業向 " 二次創業 " 轉型:近年來,柏加鎮積極引導產業轉型。柏加鎮一方面推動產品更新,通過 " 造景革命 " 重構價值鏈,發展花境設計、庭院養護等定制服務,将 " 造型樁景 + 花境植物 " 作為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創新銷售模式,開發 " 花木伴手禮 " 等文創產品,讓微景觀、小盆景通過 " 尾箱經濟 " 走進千家萬戶。
從產業發展角度來看,柏加鎮推行的 " 數字嫁接 " 產業更新戰略,通過 " 造景革命 " 與 " 尾箱經濟 " 雙輪驅動,實現了花木產業的雙重躍遷。
其一,重構價值鏈形态。柏加鎮将傳統苗木種植更新為景觀服務輸出,推動產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造型樁景組合產品的附加值大幅提升;其二,創新消費場景觸達。文創產品開發使客戶群從 B 端領網域擴展到 C 端消費市場,備份箱經濟模式帶動戶均銷售額增長。從經濟效益來看,這種轉型戰略是行之有效的,并且在一定程度能夠提升產業的市場競争力。
在這場產業轉型的背後,數字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柏加鎮積極培育電商人才,鼓勵企業運用淘寶、抖音等平台拓展銷路。柏加鎮雙源村的周瑩就是年輕一代的代表,她創辦 " 購苗網 " 電商平台,開發自動管護系統,推動傳統種植向現代化經營轉變。目前,她和父親經營的花木基地已由一個發展到 6 個,共計 200 多畝。此外,柏加鎮還成立了花木產業創二代同心協會,40 多位年輕從業者通過這一平台實現信息共享、項目共助。
然而,挑戰依舊存在。從業人員專業技能整體水平有待提高,產業經營者分布零散等問題制約着進一步發展。面對這些難題,浏陽花木產業該如何實現新的突破?這需要政府、企業和從業者的共同努力。
發揮優勢,全網域建設賦能新業态
為進一步做強花木產業,柏加鎮連續三年出台 " 硬措施 "。在柏加鎮 2025 年經濟工作會議上,《關于推動柏加花木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的 " 十條措施 "》正式發布,從資金投入、產業鏈建設、物流配送體系等方面,為花木產業提質注入強大動能。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浏陽花木產業正突破傳統種植銷售的單一模式,向 " 花木產業 + 文旅 " 的復合型業态轉型更新。柏加鎮作為產業核心區,充分發揮 " 中國花木之鄉 " 的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浏陽地處長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的 " 綠心 " 地帶,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依托這一優勢,柏加鎮主動融入長株潭一體化發展格局,抓住《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總體設計》的規劃契機,着力打造" 浏陽河花木長卷 " 景觀帶。
另一方面,圍繞 " 生态柏加智慧花鄉 " 的總體定位,柏加鎮積極推進花木產業特色鎮建設,不斷提升 " 柏加花木 " 的影響力。
這一措施不僅重構了傳統花木產業的盈利模式,更催生出 " 生态紅利變現 " 的裂變效應。
產業融合的探索在實踐中初見成效。渡頭村蔡家巷子文創街将園藝美學與鄉村文化相結合,成為網紅打卡地;育景山莊轉型發展 " 苗圃 + 旅遊 + 研學 " 模式,由 " 種樹賣樹 " 向 " 種景賣景 " 轉型。
2021 年,柏加鎮柏鈴村、渡頭村先後獲評 " 湖南省美麗宜居村莊建設示範村 ",印證了 " 花木 +" 模式的成功實踐。
由此可見,浏陽花木產業的轉型更新正通過 " 三產融合 " 釋放乘數效應。在柏加鎮示範帶動下,花木種植與文旅體驗形成 "1+1>2" 的疊加優勢。
新業态的發展離不開配套支撐。柏加鎮正加快建設中南地區最大的花木交易展示中心,并與湖南農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培養專業人才。英藍教育科技產業園項目的落地,将為產業提供人才保障。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浏陽通過 " 三產融合 " 的戰略突圍,不僅實現了從 " 種花賣樹 " 到 " 創景生金 " 的蛻變,更構建起" 科技賦能 + 生态溢價 + 文旅驅動 "的現代產業體系。
這種 " 特而強、聚而合 " 的發展模式,不僅為傳統農業鄉鎮提供了可復制的轉型樣本,更在城鄉融合發展中書寫着 " 生态價值變現 " 的創新答卷。
從抖音爆款的 " 網紅盆景 " 到年產值 70 億元的大產業,浏陽花木產業正以破繭之姿诠釋着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的深刻内涵。通過信息化重塑產業鏈條,借力文旅融合激活生态價值,浏陽花木產業在傳統與現代的交織中闖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站在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的時代潮頭,浏陽的實踐給出了啟示:當 " 美麗經濟 " 遇上創新思維,傳統農業鄉鎮同樣能迸發出強勁動能。未來,通過持續深化 " 三產融合 "、拓展生态價值轉化通道,浏陽有望打造出更具示範意義的城鄉融合發展樣本,讓花木產業的芬芳飄向更廣闊的天地,為鄉村振興寫下鮮活注腳。